“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
保持低调,谦逊为人,不妄自尊大,不大肆张扬,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拥有更广阔的事业空间。
天不言自高,海不言自深
天从来不会标榜自己高远,但人们也明了天的高远;地从来没有标榜自己的深厚,但人们也一样明了大地的深厚。
有知识的人很少标榜自己学识渊博,但人们也无不对他们投以羡慕的眼光。
越是被人期望的时候,越要保持低调的处世原则。
曾在北大任教的季羡林老先生治学达半个多世纪,是一位学贯中西、闻名世界的学界泰斗。他在古印度学、数学、中印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许多独到的见解几乎无人匹敌。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理论、语言学、历史学、中国翻译史、比较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卓有建树。但他却从不以名家学者自居,而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认为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触及皮毛。他多次请求人们摘掉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他在书中昭告天下:“三项桂冠一摘,还我轻松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他始终认为,真情待人,才能坦诚相待;真实为事,才能有为当世;真切处世,才能心阔坦荡。“三真”延伸出来的是季老那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做人情怀。做人“真情、真实、真切”最为难得,这种平实低调的作风,更使他成为人们仰之弥高的做人榜样。
越是少有本事的人,才越是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本事,因为他们心里空虚,惟恐别人小看了他,只好到处炫耀和显摆自己,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越是夸耀自己本事的人,总是无时不想出风头、抢先机。人生失败的人几乎都有这种好高不好低的习性,也许吹嘘会给他们带来一时的荣耀与光环,但殊不知越是这样做越容易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浅薄,反而更快地遭到无情的淘汰。而那些深藏不露的人虽然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却是胸有百万兵的奇才,他们的低姿态不足以引人注目,也很少受到干扰,所以他们能使自己充分发挥所有的特长,最终取得成功。
许多成功者在功成名就之前大都保持低姿态做人做事的作风。在成功之后也能保持冷静,用冷静的态度应对热闹的世界,很少把宝贵的时间耗费于无谓的吹吹捧捧的活动中,这种做人做事的作风使他们能够很快从成功的喜悦中静下心来,投入到新一轮的奋斗中。成功并不永恒,低调却可以永恒。
刘书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她先后任职报业的首席记者,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之后转任新浪网的财经中心总监,现任微软MSN中文网执行出版人兼总编辑。
她认为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都要经历一个茫然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过程。走出校门,自己觉得应该干一番事业,而后又不知怎样起步,这时如果还是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一定会被人拒之千里之外。低姿态才是唯一可取的正确选择。她从求职投放简历到面试,再到上岗,以至于得到重用,一路秉承着低调务实的作风,才使自己越走越远。她说:“工作时一定要低姿态,特别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你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决定你没有高姿态的理由。”她对自己曾经获得的各种荣誉看得非常淡,她觉得它们仅仅是人生经历中留下的雪泥鸿爪。
刘书的经历是低姿态的经历,她从低姿态中学到了走向社会获取成功的资本。可想而知,如果她抱着好为人师的姿态走进社会,放不下北大罩在身上的光环,即使她有经天之才,恐怕也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放低姿态做人,是许多成功者的自觉行为,可以使他们的大本领通过超人的业绩展现出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大学四年只是漫长人生路的一个瞬间,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使学生掌握到可以成就一生的知识和本领,未来的路上仍需要时时当小学生。如果认为已经学懂学透走向社会的本领,那么就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错误,结果不仅做不来大事,连小事也做不好。
曲高必和寡,心高必气傲。气傲的人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因为谁都不会亲近高傲的人。只有放低姿态,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才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做人的快乐。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如果你无法认清楚自己,不妨给自己找一个参照。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者总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能干,因而容易招致他人的不满和排斥。没有人愿意和好为人师者交往。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思是,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欢给人当老师。当然,这里并非批判热心于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而是说一种心态,那种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喜欢处处教导别人的人。这种人往往有着自以为是的毛病,自以为有学问,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试图教训身边的一切“无知小民”。
好为人师者表面上乐于助人,实则不尊重别人、自满自大,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与这种人相处,你必须做好忍受你的自尊心时时被刺激的准备。
小王近来刚学会开车,便载着好朋友小李去商场购物。本来小王挺兴奋的,想在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可是新手上路总是免不了有点紧张,小王一路上都开得战战兢兢。小李呢,虽然自己不会开车,但是在车上兢兢业业当起了教练。一会说“看着点,红灯”,一会又大叫“单行道,单行道”,看起来好像老到得不行。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停车吧,可是怎么也停不正。小李很生气,说:“停个车怎么就不会呢?方向感太差了你!你应该先往前再往后,再正过来。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忍了一路的小王终于爆发了,说:“谁开车呢?老是指挥别人,商场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小李也不含糊,拎起包,甩上门就走了。小王更郁闷了,开车回家,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本来小李是好心想帮助朋友,却拿出一副教导别人的样子,无疑会让本来就手忙脚乱的小王不满。
好为人师者的一个毛病就是自我膨胀,自诩为智者、长者、过来人,见多识广或经验丰富,自认为“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等等。
比如,有的股民炒股有了段时间,又多少学过一些技巧,就喜欢到处评论,或者给新股民作一番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但结果是,这些人比那些新股民更容易赔钱。自满自大、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不会接受新的东西。
好为人师者是没有立场的。虽然他们总能头头是道地说出各种道理,但这些道理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更不用说按照道理去办事。是非善恶美丑好歹,只不过是他们拿来粉饰自己的颜料。今天为此事说这种理,明天兴许换了立场,又换一种道理来说。总之他们说什么,别人只要首肯臣服就天下太平皆大欢喜了。
著名作家钱钟书说:“老实说,世界上是非善恶邪正等等分别,有时也不过是人我的差异。”《菜根谭》中也说:“君子拿来养德,小人拿来饰非,信焉。”
遗憾的是,好为人师者存在于生活中各个角落,我们自己在某些不曾意识到的时候,也会变成“好为人师者”:在作工作报告或工作讲话时,是否总是口若悬河,似乎有点咄咄逼人?在教育孩子时,是否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点又臭又长?在对待父母时,是否总是求全责备,甚至有点颐指气使?与同事朋友交谈时,是否总是言语犀利,有意卖弄学问?
总而言之,人的自尊心都有排他性,当你摆出“为人师”教训别人的面孔时,他可能为了自尊,即使错误也会做下去。所以,与其“好为人师”招惹别人的不满,不如“拜人为师”充实自己。
谦受益,谦逊是成就的别名
谦逊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为它将自觉的纪律、天职、义务以及意志的自由和谐地融会到一起。
人不能没有自信心,但自信并不等于骄傲。骄傲是前进路上一个最大的阻力。它总是怂恿人对镜自赏,洋洋得意,自我感觉超过了现实。这种虚幻的良好感觉是无知、偏狭和傲慢的同行者,是与积极进取、朴实和谦恭完全背道而驰的。这种错误的思维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在伤害你自己--它使你远离现实,阻止你达到完美和正直。
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也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民间俗谚也说:“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古今中外关于戒骄破满的论述不计其数,正是告诉我们骄傲是成功的宿敌,如果不战胜它,它便会毁了我们自己。
晶体管之父肖克利于1955年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硅谷。肖克利在硅谷建立了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当时硅谷还没几家大企业,他可算是硅谷的先驱。在硅谷这里有着一流的天时和地利,但肖克利还需要另一项关键的条件:人才。
对于人才的挑选,肖克利的眼光绝对和他的技术眼光一样敏锐、独到。他回到人气旺盛的美国东岸,发布了招聘信息,渴求有志人才与他一起打天下。肖克利作为一名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聘用了八位优秀人才。这是从未有过的伟大人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岁以下,正处于他们才能喷涌的顶峰时期,极具创造力。
大伙慕肖克利的名而来,摩拳擦掌要干一番大事。但他们初到肖克利实验室时都大吃一惊,所谓的实验室竟是光秃秃的白墙、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椽。物质条件如此之差,更没想到的是,肖克利是一位极其傲慢的人物。这位在研讨会和讲演中令年轻人十分钦佩和仰慕的伟大科学家,却是最不好伺候的老板。这位大科学家的市场学问十分贫乏,而雄心又极大,对管理技巧一窍不通,甚至跟其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没有,还十分自以为是。
肖克利跟人说话,总像对待小孩子一样,态度骄横。对于手下的这些精英,他总是像老板对待学徒工一样颐指气使,怨气满天。肖克利唯我独尊的作风很快受到了惩罚。他的门徒们提议研究集成电路,用扩散方法将数个硅晶体管的电路放在一个晶体管大小的位置上。现在我们看来,这是电子世界发展的趋势。但肖克利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到了1957年,八人中有七人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不久,八个人很快向肖克利递上辞职书。肖克利当然大为震惊,继而大发雷霆,由着他那傲慢的脾气发泄了一番,把这些人骂了个够,把他们称作叛徒,时称“叛逆八人帮”。现在看来也许他们是历史上最有实力的叛逆者。
“叛逆八人帮”成了硅谷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有人曾说过:“伟大只不过是谦逊的别名。”虚怀若谷的人,不会被头上各色各样的光环所蒙蔽。他清楚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失败与成就。他能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更能以宽广的胸怀接受他人的批评,甚至为批评自己的人鼓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谦逊是爱好劳动、尽心竭力、坚定顽强的亲姊妹。夸夸其谈的人从来不是勤奋的劳动者。脑力劳动是一种需要非常实际、非常清醒、非常认真的劳动,而这一切又构成谦逊的品德--谦逊好像是天秤,人用它可以测出自己的分量。傲慢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这是现代人常见的通病,它往往表现在把对于某种复杂事物的模糊的、肤浅的、表面的印象当作知识。”
因此,我们要养成善于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的习惯。无论人家怎样夸奖你,你都要明白,你还远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你要懂得,人们赞扬你,多半是要求你这样进行自我教育: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再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那就是一种自高自大的表现。
老子讲,圣人的胸怀空虚得好像天地间的风箱,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所以他从没有过自满的心态。虚怀若谷,是一种伟大的品格。
谦虚内敛让你更受欢迎
谦虚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赖,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你建立良好的关系。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形:有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他讲话别人都不愿意听,为什么?因为他的表现太狂妄,令人不舒服,别人很难接受他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但结果却失掉了在他人心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低调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常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明代学者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他把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视为做人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