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曾经和泰戈尔在观念上产生了矛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微小的裂痕,可是甘地不想做任何文字、口头上的理论和辩解。当有人在他面前攻击泰戈尔时,甘地就想办法阻止他们说下去,并毫不客气地命令他们不要散布流言,破坏他和泰戈尔之间的交情。另外,他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应该感谢泰戈尔。甘地就是依靠宽恕赢得了他的人民乃至敌人的信任和尊重的。
做人的关键在于胸怀。有一位老师曾经说:“今天,在大学中,同学或同事由于所谓的‘竞争’而成为对手或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在那些缺乏度量的人眼中,别人身上哪怕很小的一点优于自己的地方都会打翻自己心理上的‘醋坛子’。一旦看到别人遭到了挫折,他们就会因为幸灾乐祸而手舞足蹈。有人说人品是做人的第一位,但我进一步认为,好的人品其实是开阔的心胸造就的。作为老师,我想学校应该首先教学生做人,然后再教学生做学问。做学问的境界最终取决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胸和器量。”
这位老师说得不错。中华民族向来重视胸襟开阔、雍容大度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做“没什么”,才能在慌乱时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是豁达大度之人。而那些事事工于心计、器量狭小,处处流露出小家子气的人,不但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气度决定格局,宽恕可成天下事
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
什么是大成,什么是小成?尽管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就是:眼光看长远点,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住双眼。许多人平时可能前呼后拥,威风八面,但在关键时刻却遇不上几个帮忙的,甚至还有“反水”的,此为小处得人;而像清朝重臣曾国藩那样,手下不仅人才济济,而且个个都是死心塌地真心效力的,此乃大处得人也。曾国藩以文人治军,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善于制人,以抚心妙术于大处得人。
一般来说,施惠于明显的有用之人容易做到,但施惠于那些潜在的有用之人或者看不出对你有什么帮助的人就比较难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例子很多。
赵简子有两头白骡,他非常珍爱。任广门长官的胥渠派人在夜间来敲门,对赵简子的守门人说:“您的臣子胥渠有病,医生说,只有白骡的肝才能医治,否则就会死。”
守门人向赵简子通报了,这时,站在赵简子身边的官员董安说:“胥渠这人竟敢要君王珍爱的白骡来治病,应该处以极刑。”
赵简子不同意,说:“杀人以活畜,这是不仁义的行为;杀畜以活人,这才是仁义的行为。”
赵简子于是招来厨师,把白骡杀了,取出肝送给了胥渠。
过了不久,赵国起兵攻翟,胥渠为了报答赵简子杀骡治病之恩,率领部属兵分两路,左边七百人,右边七百人,奋勇攻城杀敌,终于登上敌城,并俘虏了守城的敌军将官。
是杀人活骡还是杀骡活人?这确是暴和仁的分界线,人民对暴和仁的统治者的态度肯定不会一样。残暴的统治者对人民任意掠夺、无恶不作,但人民如稍动其一草一木、一畜一物,就格杀勿论,视人贱过草木畜物,人民当然恨之入骨。如东汉时外戚梁冀,擅权作恶,他在河南城西建一巨大的兔苑,下令犯者判死罪。一商人不知其禁忌,误杀其一兔,竟辗转相连被杀死了十多人,十多条人命才抵梁家一只兔子。
赵简子与梁冀这类恶棍的根本区别在于:他视人贵过畜。尽管他对白骡是这么珍爱,其属下董安也因此认为胥渠竟敢要国君的白骡而主张处以极刑,但他立即驳斥了这种杀人活骡的不仁行为,认为杀骡活人是仁者应做的事,便毫不犹豫地把心爱的白骡杀了,送给胥渠治病。这也使胥渠感恩戴德,于是奋战以报答赵简子救命之恩。
宽恕可成天下事,可转祸为功。古人云:“人若无恕,人所不亲。”因此,不可在高官与权势中争强斗胜,浪费心机。人在得意之时,要多想想失意时的心情,如果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人多点宽恕,那么,世上的矛盾就会减少了。否则你争我斗,到最后总以两败俱伤而告终。
唐朝李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二十余年间,他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唐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执掌相印,负责用事,牛僧孺和李宗闵都被贬到岭南。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武宗死,宣宗即位,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牛党白敏中、崔铉等一向与李德裕不和,便趁机压制李德裕。不久,李德裕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而牛党中的李宗闵天质聪颖,年轻时在京中有当世美名,后来逐渐显赫,贪爱权势。当初,李宗闵为裴度赏识提携,后来裴度推荐李德裕为相,他便深为怨恨,李宗闵大搞结党营私,气焰熏灼朝廷内外,最终因此而失败。
这就是心中少“恕”,结果误人误己又使朝政混乱,如果人人都讲恕道,相互宽容,减少摩擦,就可协调工作,政局稳定。
人生天地间,何事足萦怀?在纷繁的世事面前,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在略显残酷的竞争氛围里,为什么不能表现出几分超然、几分大度,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胸置于眼前的利害得失之外呢?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一步海阔天空;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为人如果心中无恕,一味地争强好胜,你争我斗,势必导致失败。
克己忍让,彰显自己的心胸
宽容忍让是一种风范,一种胸襟。人生中,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
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即将出版的时候,接到来自好朋友华莱士的一封信,信中华莱士请达尔文为自己写的一篇论文做个审定。达尔文在看了朋友的稿子之后觉得异常为难,因为这个文稿的研究结论与自己的《物种起源》一书实在是太接近了。两人有着多年的交情,而这两部稿子无论是谁先发表都会对另一个人造成伤害。一边是多年的友谊,一边是倾注了二十多年心血的稿子,达尔文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人劝达尔文,赶紧把自己的书出了。但是达尔文却不愿争夺名利,便打算把自己的书稿毁了。后来华莱士知道了这件事,深受感动,坚决阻止了达尔文毁书的行动,最终这部有名的稿子才得以问世。
此事一经传出,大家纷纷为达尔文和华莱士的大度所赞叹,达尔文以及他的《物种起源》也因此名声大噪。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便是无休止的争斗。老子的哲学“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智慧,并不能为人轻易领悟,争强好胜之心也就成了人际矛盾产生的根源。如果人人都像达尔文和华莱士一样有颗大度包容之心,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若人们都能学会以不争之心来看待事物,对人处处忍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少有挫折。
宽容待人,这是一种境界。宽容并非一种消极的不作为,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一种力求与人为善的待人处事态度。
江南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是个风流种子,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明智。最后,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同样道理,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对人对事也要善于制怒控愠。
歌德有一天到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曾经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克己忍让,幽默地答道:“而我正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到一旁。
歌德的忍让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也显示了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容与忍往往是统一的,这不是懦弱,也不是个人做事原则的背叛,而是以退为进,在容忍中寻找事情解决的最佳方案。
常言道:“佛面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能如此豁达,我们为何不效法呢?
佛能,人也应该能!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最高的复仇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地面对人生的勇气。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有过失,特别是有伤于自己,而自己能容忍,给以原谅,这是一种“德”。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多年的精华。在人际关系方面,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人际交往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所以,要以诚挚、宽容的胸襟尽量原谅别人的过错。由此,你可能会得到终生的信任和感激;反之,将别人的过错记恨在心,只会陷入关系紧张、破裂的恶性循环,最后还可能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1863年7月1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葛底斯堡战役拉开序幕,到了7月4日晚上,南方的李将军大败。林肯高兴极了,他意识到只要大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前线的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但是,米地将军违背了林肯的命令,他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络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极端失望之余,他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内心的极端不满。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将军,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安。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而且,只要他被俘虏,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胜利,战争即可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抓住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络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明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会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复返,我实在深感遗憾。”
信写完了,但林肯没有急于寄出去,他望着窗外,心里思绪万千:“慢着,也许我不该这么性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很容易,如果我身在葛底斯堡,像米地一样看到很多人流血,听到许多伤病员哀嚎,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的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大概也会做同样的决定吧!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把这封信寄出,除了让我一时觉得痛快以外,没有别的用处。米地会为自己辩解,会反过来攻击我,这只会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损及他的前途,或逼他离开军队而已。”
于是,林肯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等于零。相反,努力去理解对方的用意,结局会好一些。
林肯的做法值得借鉴,当看到别人“犯错”时,我们就要这样做:
首先告诉自己,“未必如此”。别人的做法也许未必是错误的,或者,也许自己还没有理解别人的真实用意。每个人对别人的判断都会受到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完全公正,武断地得出结论很容易引起误会冲突。所以,在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所有事实。
其次,如果你确定对方犯了错,就告诉自己,“人难免会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应当设法宽恕对方的过错,这样才能将谈话或工作推进下去,也可以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再次,如果你为此烦恼甚至动怒,那就问问自己:值得为了别人的过失而付出让自己不快乐的代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