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800000017

第17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3)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进入了咸阳城,并在咸阳城中大肆屠杀,秦王子婴也被杀死,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烈火延烧了三个多月,整个咸阳城几乎化为了灰烬,项羽取了秦宫的财宝,掳取了秦宫的妇女,都带回关东去了。当时有位蔡生(一说韩生),大概是秦朝的博士,去求见项羽,建议他留居关中,极言关中形势险要、土地肥沃,建都于此地,可以称霸天下。这个建议在战略上的指导思想,就是劝项羽抓住历史机遇,像秦始皇那样,再做一番统一天下的事业。以项羽当时的威望和实力而言,应该说完全有可能。孰知项羽军事上堪称奇才,政治上却是个文盲,这会儿脑子里转的念头,一是想当一个天下无敌的霸主,二是快点儿回江东去向父老炫耀。何况咸阳已被自己糟蹋成焦土一片,有啥可留恋的?于是便对蔡生说:“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衣夜行,有谁知道?”蔡生没想到这个威震诸侯的西楚霸王,居然如此浅薄,退出后摇头叹气:“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这话传到项羽耳朵里,马上下令把蔡生抓回来,活活烹死。刘邦和项羽的待人之别,是显而易见的,谁比较能掌握战地民心,自是不言而喻的。

项羽作为伐秦联军的统帅,在灭秦之后,善后的处理和新体制的重建,都由他来策划。首先他给反秦联军名义上的盟主楚怀王,封了“义帝”之尊号,而实质上,仅让他管理长沙郴县一地;而项羽自己以彭城为都,挟有九郡,自称“西楚霸王”。其次,按照各人的功绩分封了18个将军及旧王族的人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3郡4l县,国都为南郑(今陕西南郑)。

分封完后,项羽让大家到各自的诸侯国去就职,刘邦也只好到南郑去。项羽只分给了刘邦三万军队,后来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总兵力也不足十万,刘邦暂时还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防止其他王侯入汉中袭击自己,刘邦接受张良建议将通向汉中的栈道烧毁了。这样,从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到秦朝最终灭亡,长达三年之久的战乱得到了暂时的平息。

楚汉相争,一统天下

暗度陈仓,上演楚汉之争

结束了反秦斗争后,各路豪杰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共同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暂时的凝聚力,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开始浮现出来。项羽和范增一直在怀疑刘邦有取天下之意,虽在鸿门宴中已化解了双方的冲突,刘邦也郑重地作了声明,但项羽恐他背约,乃封他到巴蜀之地,因为此地道路险阻,不易造反,且为关中之地的一部分,刘邦于是成了汉王。项羽又将关中之地,分而为三,封给秦的三降将,意在围阻刘邦。刘邦不满意项羽的分封,心中忿忿不平,想和项羽一战,然而萧何等人安慰他说:“现在若要和项羽作战,毫无胜算,我们应先在汉中安定下来,养精蓄锐,然后才有能力和项羽争霸。”刘邦亦觉有理,就率兵到汉中去了。

当下对于项王之分封,表示不满的不只刘邦一人,因此在不到一个月之内,齐国发生内乱,又波及赵国,情势大乱,很快,齐、赵两封王就开始了与项羽的战争。项羽震怒,遂出兵北向击齐,以维持自己“霸王”的地位。

这时候的刘邦,除了拥有天时以外,并不拥有地利与人和。因为贫瘠的南郑并不能为他提供足以发动反项羽战争的物质储备,而他的军队到了贫瘠的南郑后,将士们不服南郑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乡,士气低落。若再不决断的话,恐生哗变。齐国起兵反叛正好给刘邦创造了进兵的绝好机会。恰逢此时,萧何又向他推荐了未来的开国元勋韩信,萧何对刘邦说:“大王如果要争霸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韩信被封为大将后,提议立即出兵东进:“我们的将士都是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之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东归回家的强烈愿望,鼓舞士气,东进之后必将建功立业。事不宜迟,应当立即进兵。”但是,要进兵也要师出有名。偏偏在这个时候,项羽杀了他们共同推举的领袖——义帝,这就给了刘邦最好的借口,他用韩信之计,攻关中三秦降将,又借口为义帝发丧,领兵东进,准备要和项羽争夺天下。

公元前206年5月,刘邦以萧何为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自己则和韩信率大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便占领了整个关中。至此,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汉王转强,霸王“断臂”

如果说受封汉王前的刘邦还是一个豪杰的话,那么受封后的刘邦就开始了向统治豪杰的王者转变的过程。公元前205年11月,趁着项羽与齐、赵激战之时,刘邦率兵出关向中原进军。从这时起,刘邦开始将各路豪杰收归麾下:河南王申阳主动投降;郑王被韩信击破,也被迫投降;西魏王豹带兵投降;殷王司马欣被击败后俘虏,一时声势浩大。同时,为瓦解敌方和巩固后方,他下令若敌方将领率万人以一郡降封为万户,又下令开放秦朝原来的苑囿园池,予民耕种。此举尽得天下民心。

但是,在初期的楚汉争霸中,刘邦的汉军明显地居于劣势,败绩连连,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汉军每次都敌不过项羽的精锐部队,一次次地败北。好的时候还能苦撑防线,恶劣的时候只有抱头鼠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似乎没有任何可以反击的机会。

刘邦在占据了洛阳后,又挥师东进,率领各路豪杰军队五十六万人东向伐楚,攻下了彭城。项羽起初并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他原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全力对付刘邦。这时听说刘邦已经占领彭城,不得不率领精兵三万急返彭城。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这时刘邦所率领的诸侯联军,虽然已经颇具规模,可惜这一支临时组成的军队多为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而项羽却勇猛过人,麾下也兵强马壮,所以仅在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刘邦率部沿谷、泅二水退逃,又被项羽追杀,被灭了十几万人。到了灵璧(现安徽宿县西北)东边的濉水又被项羽追上,又丧失十几万军队,就连濉水也被尸体堵塞了,甚至连刘邦也险些在战役中丧命。后来刘邦和几十名骑兵奋力突围,才得以逃脱。但父亲和妻子却被项羽俘虏。原来跟随刘邦的其他诸侯王见刘邦大败,纷纷叛离,先后舍他而去。

刘邦退到荥阳,陷入困境之中。但经略关中的萧何又一次救了他。萧何从关中征集了一部分人组成增援部队,派来增援刘邦,刘邦又收集了一些残兵败卒,再加上韩信也收兵前来会合,汉军才得以恢复元气、重整旗鼓。

痛定思痛,刘邦在大败于项羽后,将初出关中时的骄傲情绪放下,开始考虑如何对付强大的项羽。刘邦先是稳住阵脚,在荥阳南边击破楚军,保证了后方的稳定。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接着,又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英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反叛不仅使项羽丧失了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时由于项羽要分兵平叛,也给刘邦的正面战场减轻了压力。

当时,汉军在荥阳一带设防。为了保证军粮供应,汉军修筑甬道,从黄河上通过,到原秦的大粮仓敖仓去搬运粮食。项羽却多次侵夺汉军的甬道,使汉军粮食缺乏。粮道一断,荥阳城又被项羽围困。

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但范增却不同意,他对项羽说:“现在正是彻底消灭汉军的好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等于放虎归山,那就会后患无穷,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于是,项羽又开始攻打荥阳。

刘邦见范增从中作梗,就采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等项羽派使者来劝刘邦投降时,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奇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指范增)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结果使者非常生气,回去便告诉了项羽。项羽不知其中有诈,就轻易上当了,怀疑范增背叛自己,私下和刘邦交往。从此不再听范增的意见了。

范增得知了内情,勃然大怒,他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局势已定,大王您好自为之,自己多保重,我还是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安度天年吧!”范增负气离开了项羽,但没有能到达彭城,就因为背上生疮病死在半途。

项羽刚愎自用、缺谋少智,逼走了范增这名谋士高参,实际上就如同自断了一条臂膀,失败已成为必然。

项羽在范增走后,尚且凭着自己强大的实力围攻荥阳。刘邦困在荥阳,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拥有精兵的韩信身上。此时,韩信的使者到了。刘邦以为一定是韩信发兵救援的消息,没想到打开信一看,是韩信要求刘邦给封一个假齐王的封号,这下刘邦可气坏了,大骂:“我被困在这里,日夜盼你发兵救援,你不来救,竟要自立为王……”站在旁边的张良、陈平赶紧对他耳语:“如今您正处在困境中,怎能禁止韩信称王呢?既然禁止不住,何不就势封他为齐王,好好待他,让他好好地守住齐地,不生二心,不这样,恐怕韩信就要反叛。”刘邦听了,立将怒气忍了回去,改口说:“大丈夫兴兵平定诸侯各国,要做就做真的,为什么要做假的呢?”于是派张良持诏书前往,立韩信为齐王,并调韩信的兵来打楚军。但韩信援兵迟迟不来,城内将士连日苦战、精疲力竭,加上粮绝乏食,朝不保夕。为此,刘邦焦急万分。张良、陈平本来足智多谋,此时也回天乏术。正在发愁时,中军帐中进来一将,刘邦一看,来人是将军纪信。

将军纪信建议刘邦:让自己代替刘邦假装投降,以使刘邦借机逃离。接着刘邦召来陈平,把纪信愿以死诈降一计告知。陈平听后大喜,又想出一条妙计,在刘邦耳边一说,刘邦连连称妙。

于是他们就分头行动去了。这边,项羽接到汉使送来的“降书”后,很是兴奋,忙问汉使:“你家主公何时出降?”汉使答道:“今夜就会出降。”

夜半时分,城东门突然洞开,出来一群身着甲胄的妇女,楚军正在狐疑,只听一阵娇滴滴的女声叫道:“我等妇道人家没衣没食,只好逃出求生,请将军们高抬贵手,赏我一线生机。”

楚军个个目瞪口呆,其他几个城门的守军也到这里来看热闹。趁着这个机会,刘邦带着陈平、张良、夏侯婴、樊哙等人溜出了城。

天亮时分,妇女们已走得差不多了,城内出来了一乘龙车,当中端坐一位王者。楚军一见,都以为是刘邦出降来了,赶紧入报项羽。项羽走近细看,车上那人穿的是汉王衣服,容貌却不太像。

项羽厉声问道:“你是何人,敢来冒充汉王?”车中人回答:“我乃汉将纪信。”项羽见没有抓住刘邦,大呼上当,一气之下将纪信连人带车烧成了灰。

纪信、陈平合演的这出声东击西的闹剧,保证了刘邦的指挥部及汉军主力安全撤离了荥阳。当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纪信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向刘邦证明了自己的忠心。

鸿沟立盟,划分楚河汉界

在拿下荥阳之后,项羽又占领了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公元前203年,刘邦集中兵力将成皋收回,然后围困荥阳。项羽回师救援,和刘邦在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一带形成对峙,长达数月之久。项羽自知持久战对己不利,因此急于和刘邦速战速决。

只是此时的项羽已经没有了范增这样的高参为自己出谋划策了。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同时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把原先俘获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他对刘邦说:“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煮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若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看在兄弟的情分上,给我也留一碗肉汤。”项羽听了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就下令将刘邦的父亲杀死。旁边的项伯赶紧劝道:“大王,现在谁能得天下还很难说,何况争天下的人都是不顾家人生死安危的,杀了他的亲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会增加双方的仇恨。”项羽听了,只好命人将刘邦的父亲带回去。

项羽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要刘邦和他单独决斗。刘邦没有上他的当,却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接着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当初我和你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却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把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己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不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我现在率领众将领来诛杀你这残忍的逆贼,何必非要和你单独决斗呢!”项羽听后,不由得七窍生烟,从身边弓箭手手中抢过箭弩,弯弓搭箭射了刘邦一箭,结果正中刘邦的胸部。刘邦大叫一声蹲下身去,捂住了自己的脚说:“项羽,你这个乱臣贼子竟然射中了我的脚趾!”刘邦因受箭伤而病倒了,张良硬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部队,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的威势压过汉军。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带病出去巡视军营。

就这样,楚汉双方相峙10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缺乏,他的粮草供应又常遭到彭越的袭击,供给不足,再加上两面受敌,疲于奔命,军势渐渐衰颓,难以和汉军抗衡。公元前203年的8月,在辩士侯公的说合下,项羽和刘邦定下了停战协定:楚汉以鸿沟(今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分界线,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之地为汉疆,鸿沟以东之地为楚域。从此楚河汉界,分而治之。历史上称为“鸿沟之盟”。协定达成之后,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儿送还。

至此,刘邦的战略地位渐渐提高了,其中功劳最大者,便是以丞相身份经营后方的萧何。在刘邦军队作战时,他不断地供应军需物资,以致刘邦在打败仗后,仍能迅速重新布置战线,抵抗项羽。其次是韩信和彭越。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经过萧何的推荐而任汉军大将,作战之中常发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扰乱楚军。他曾率领部队平定齐国,造成项羽腹背受敌的窘况。彭越在此战役中,也不断地以游击方式攻打彭城,使项羽的军队受到牵制。

霸王别姬,汉王称帝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废材并不可怕,因她能变废为宝。佣兵是她的兼职,去死人家窜门是她的兴趣。穿越到异世是意外,天才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是命中注定!!淡定的看待一切,终能变得强大,她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黑白棋子,创造各种奇迹……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玩转棋迹……
  • 刑场翻供

    刑场翻供

    王炼锋是执法者,受过科班训练,天天运用着法律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法律之美。女人美,鲜花美,法律也美吗?是的,法律也美。任何事物进入了它的高级境界之后,就摆脱了枯燥和乏味,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美感。数学公式在数学家眼里是美的,武器在士兵眼里是美的,甚至,一个成功的大手术在外科医生眼里也是美的。在优秀的法学家和司法者的眼里,法律和案例就不仅仅是刻板的条文和枯燥的案卷,而是精彩的艺术。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 孽债之误入豪门

    孽债之误入豪门

    原书名《孽债-误入豪门》草包--门当户对:简单的说,这是一个疯子和一个傻子的爱情故事。一个血海横亘在两人之间,多深的爱恋可以化解?一段铭心刻骨的深爱缠绵,承载着多少痛苦和辛酸?当爱无法继续,当情不再甜蜜还剩下多少冰冷和残爱当亲情成为阻碍,当时间消磨激情他,和她是否还能坚守最初的悸动,深情的无悔时过境迁,终领悟——最卑贱不过感情,最凉不过是人心***“晓明,阿姨这些年从来没有逼过你什么,可是你爸是怎么死的?”向引素眼中的冰冷和恨意让她透体冰凉,她说出口的话更是在瞬间击溃了她。“钟晓明,你还我爸,都是你害的,你的好朵湛,他爸撞死我爸的……”秦欢颜控制不住的爆发出来的愤怒。“滚……”眼泪不知道怎么就淌了满脸,一切语言都太苍白无力,钟晓明想,她最终还是败了,那么久她都没有哭过,可是当年迈的父亲背着一身是血的她下楼,她哭了,她认输了。***朵湛看着钟晓明长长的睫毛垂下的两片小小的阴影,突然心里就泛了酸,“晓明不分手行不行……”他无法控制自己爆发出来的脆弱。她微微低下头露出漂亮的颈子,眉毛陡然舒展,露出无奈却决绝的神情:“不然让你撞死你爸来赔我一个爸爸……”他愣住了,手也松开了,落下去。***有一种爱情是生于逼迫下,她是他用棍子打出来的,他对她狠,毫不留情,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唐破晓的男人他会笑眯眯的说:“你的手必须是干净的,因为我需要你以后养我啊,别的女人说喜欢我的时候你要让她滚。”**配乐:开始懂了-孙燕姿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误入豪门:老公别再凶我》
  •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

    魔鬼说服术中没有故弄玄虚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太多的卖弄嘴皮子的花招,而是呈献16个非常实用、实在的说服法则。这些法则,让你变得游刃有余,让他人按照你的方式去想或者去做时,感觉很好,很自然,心甘情愿!从不经意的细节入手,教你在第一时间攻破人心,运用最恰当、最巧妙、最有针对性的说服技巧。牢牢抓住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篡位吧,皇夫

    篡位吧,皇夫

    《天价宝贝》:朕的后宫,被后世誉为渺风大陆一锅煮。五大国最拔尖的男人一个没跑儿,全收在朕的后宫。皇夫们很美很有才,朕很欢喜。可惜,皇夫们还很黄很暴力,朕很伤感!**片段**沈凤卓是那种看背影就忍不住想入非非,但是看到正面就忍不住反思为何会想入非非的人。“怎么是你?”本宫抚额,这种想要自插双目的感觉是什么?“殿下认识草民?”沈凤卓咧嘴一笑,脸上的麻子在烛光中熠熠生辉。本宫果断地摇头:“不认识!绝对不认识!”沈凤卓慢慢凑到本宫耳边,压低了声音道:“殿下三天前才索取了草民的唇印做定情信物,这么快就忘了?”你妹的唇印!你妹的定情信物!沈凤卓你个写艳情话本画春宫的混蛋!云流翘着二郎腿,默默地盯着朕:“陛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朕叹了口气:“云王爷,大雍祖法在上:国在家在,无割让之地,无拱手之银,亦无外嫁之女!”云流挑眉:“是么?”朕道:“若王爷想要,请点齐兵马,战!”“哪儿用这么麻烦?”云流站起身,冲朕一笑,“不能嫁女,那本王嫁进来总行吧?”善了个哉,见过联姻的,没见过把战神派出去联姻的,北狄皇帝的脑子让后宫美人的胸给挤傻了吧?云流一脸严肃:“琉璃,就算这是事实,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呀。”杜清洄是西夷大巫的弟子,不会说话,也不会武功,温顺得跟小绵羊似的。据西夷摄政王说,他们的小皇叔只会用一点小毒。摄政王一脸我若说谎就天打雷劈的表情,朕一时不查就轻信了。结果真是不堪回首啊。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一天,沈凤卓病了。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二天,云流病了。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三天,朕病了。然后,只会用一点小毒的西夷小皇叔明目张胆地躺在了朕的龙床上。看着树熊一样扒在朕身上的小皇叔,无语凝噎——闷骚果然比风骚更勇猛。宋子书是南疆战败后送给朕的礼物。朕为他,放弃了南疆十五城。但就是这么个人呀……“一定是朕睁眼的方式不对!”朕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再睁开。宋子书肯定道:“陛下,您真的没有眼花。”“宋子书!”朕掀桌子,“你蔑视天威,蔑视朕!”“臣没有!”“你有!”朕看着躲在他身后的小团子,“你敢把你裤腰带上别的小拖油瓶给朕扔出去么?”宋子书摇头,无奈道:“陛下,那是臣的儿子。”“……”所以说什么来着,已婚男人,哪怕是死了老婆的已婚男人,就是麻烦啊!哪有女皇的男人带着儿子入后宫的!!宋子书你熊的!好友沼液筒子的搞笑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