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7800000010

第10章 忍中有术,忍成大业(2)

晋太和五年,苻坚俘获慕容暐,灭掉了前燕。当苻坚率军进入前燕的京师邺城时,慕容垂也随军前往。他见到几个未随他出逃的儿子,想到故国沦亡,不免悲从中来。他原来的属下见他成为敌国的战将,都在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前郎中令高弼私下谒见慕容垂,劝他道:“大王才能超群拔萃,却遭无妄之灾,辗转流离,备尝艰难。有幸上苍让我重见大王,如今国祚暂移之际,正是大王重开伟业之机。惟愿大王收揽旧臣子弟,以建丰功伟绩。不要因为一怒而捐弃燕国。”慕容垂心中正有使前燕东山再起之志,对高弼的进言自然心领神会,但并未表露出来,表面上仍旧忠心耿耿地为苻坚征战。苻坚因他战功卓著,又升他为京兆尹、泉州侯。

晋太元八年(383),苻坚大举进攻晋室,与晋将谢石、谢玄在淝水展开激战,结果遭致惨败。前秦诸路兵马中,只有慕容垂一军完整地保全下来,苻坚带领千余人残兵败将逃到了他这里。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全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便劝父亲乘机拿下苻坚,不要拘泥于忘恩负义的小节。但慕容垂以为时机尚未成熟,要等苻坚北归后内部裂痕更深时再动手,到那时“既不负宿心”,又“可以义取天下”。他弟弟慕容德不同意“负宿心”的说法,认为自古以来就弱肉强食,不可错过报仇雪恨、复兴燕国的机会,如果“当断不断”,就会“反受其乱”。老谋深算的慕容垂则认为前秦衰亡在所难免,苻坚授首臣服的机会不会没有,他现在之所以不举事,是要等到别人袭击苻坚的关西地区时,他再拱手平定关东。所以他才说道:“关西之地肯定不会归我所有,自然会有人骚扰进攻那一带,而我正可以不费力气地占据关东。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姑且走着瞧。”随即把自己那支完整的军队交由苻坚指挥,更增加了苻坚对他的信任感。

苻坚北还至渑池时,慕容垂请求去邺城祭拜祖墓,权翼劝谏苻坚道:“慕容垂是为了避祸才来归顺的,并非因为仰慕陛下的仁德。陛下对他列土封侯,让他领兵守城,根本就满足不了他的心愿。他这个人如同鹰一样,饥饿时飞来依人,饱了后便高飞而去,一遇气候,定然要施展凌云大志。请陛下赶快约束他,别让他随心所欲。”可苻坚不听,不仅批准他赴邺,还派人领兵护送他。

慕容垂抵达苻坚子苻丕镇守的邺城后,苻丕请他领兵两千征讨反叛的翟斌,又派亲属苻飞龙率兵一千随行,实际上是令其监视慕容垂。慕容垂要求入城拜谒祖庙时,遭到了苻丕的拒绝。他便私自潜入城内,其祖庙的守吏禁止他拜谒,他一怒之下杀死守吏而去。到了河内,他立即坑杀了苻飞龙及随行的士兵,然后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队伍。晋太元八年(383)十二月,鲜卑人乞伏国仁以陇西为根据地,举起反叛苻坚的大旗。慕容垂见时机正好,便于次年正月,自立为燕王,正式开始了攻击恩人苻坚的军事行动。不到两年后,苻坚死于秦王姚苌之手,而慕容垂则登极称帝,亦即后燕的开国君主。

做人就是要有像慕容垂一样的心机,要学会忍耐,等待时机,才能取得成功,才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因为,忍耐和坚持的种子虽苦,但是它结出的果实却是甜美的。

6.太史公忍辱著绝唱,《史记》流传

司马迁之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其形虽灭,精神永存。在耻辱的打击之下,他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达到了光辉的顶峰,他忍住了对男性最惨无人道的摧残,创作出了傲视古今、凌轶百代的《史记》。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岁的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生前的职务,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

西汉时代,太史令还兼有皇家天文台台长的职责,诸如天文、气象、历法、星占等涉及“天”的迷信与科学事宜,都归太史令掌管,它需要有“文史星历”专门知识的人才能充任。司马迁正是这一理想人选。

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后,在改历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忠诚和才干,博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和信任。事业上的成功使司马迁的心情十分舒展,他有更充沛的精力去考虑将父亲的遗命变为现实。他认为应该像父亲说得那样,继孔子之后,在历史著述上作一番努力。于是,他决心承担起这个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

经过多年的苦心准备,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决心将他们父子几代人的理想变为现实。他提起如椽大笔,开始了他那鸿篇巨制《史记》的写作。

正当司马迁雄心勃勃,准备建造他那文化史上最辉煌的大厦时,一场巨大的灾难将他推进了深渊。

这场灾难的导火线是李陵一案。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精于骑射,有祖父李广遗风,谦虚下士,为人守信,不贪财,有口皆碑。汉武帝曾派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领地二千余里,侦察地形。回来后任骑都尉,率兵士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一带,镇守边防。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初秋时节,汉武帝再一次要为贰师将军李广利立功封侯创造机会,命他率三万骑兵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贤王于天山,并命令李陵同行,替李广利管理军粮、军械等辎重。李陵因瞧不起这位无才无德、靠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将军,不愿意接受这个差使,便在汉武帝召见时表示,希望能独自带兵去兰干山以南活动,这样可以分散匈奴军队的注意力,以减少对李广利所部的压力。汉武帝听后不悦,并说朝廷再也派不出骑兵让他独当一面了。李陵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认为朝廷可以不必增派骑兵。他原来所带领的五千步兵,都是荆楚勇士,力能扼虎,箭法高超,一定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直捣匈奴的巢穴。在李陵的一再请求下,汉武帝勉强同意了他的方案,同时派驻守在居延的强弩都尉路博德为其后卫。不料这位老资格的将军却不甘心作为李陵的接应,便心生一计向汉武帝上书说,现在正是秋高马肥的季节,敌人兵强马壮,恐怕不适宜与其交战。还是让李陵留下来,等到明春,我与他各领五千骑兵一起出击,定能捉住单于。汉武帝看到这份奏书十分生气,怀疑李陵说下大话却又害怕,指使路博德编出这些理由。于是诏令李、路立即出兵,不得违误期限。

李陵接到诏令后随即领兵从居延出发,北击匈奴。最初,李陵所部长驱直入,深入敌境未遇抵抗,进展相当顺利,便派部将回报。汉武帝接报后十分高兴,朝中诸大臣无不举杯祝贺。岂料,就在这时,内部出了叛徒,有个名叫管敢的人投降了匈奴,将李陵没有援军、射矢将尽的机密告诉了单于。单于得到这一情报后亲自率领重兵,将李陵军逼入狭谷团团包围。匈奴骑兵从三万增加到八万,数十倍于汉军,大有一举歼灭汉军的气势。陷入敌军重围中的李陵军英勇奋战,且战且退,经过十几天的浴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但终因寡不敌众,在离边塞仅有一百多里的地方,矢尽粮绝,五千壮士死伤殆尽,李陵也成了匈奴的战俘并最后投降了匈奴。

再说贰师将军李广利,虽然领有精兵三万余人,一路上未遇匈奴主力。但这个庸将一向贪生怕死,只与匈奴军遭遇了几次就损兵折将,落荒而逃。

汉军连遭败绩的消息传来,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汉武帝见两路兵败,更是食不甘味,坐立不安。汉武帝本希望李陵在兵败路绝之时,能战死全节,给汉王朝和他自己挽回一点面子。后来却听说李陵做了俘虏且投降了匈奴,大为气恼,于是召集朝臣商议处置的方案。大臣们深知李广利作为汉武帝宠姬的哥哥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敢对他有更多的责备,于是将兵败匈奴的责任和气愤全倾注到李陵一人身上。有的甚至火上加油地说李陵辜负天恩,刚愎自用,丧师辱国,罪在不赦,其家属也应连坐等,极力怂恿汉武帝重重治罪。

在场的司马迁却越听越不是滋味,心想,几天前还在盛赞李陵功劳的这些人,今天却又痛骂李陵想置他于死地。相反,对败将李广利却不敢责备,胸中很觉不平。因此,当汉武帝召问他对李陵事件的看法时,司马迁以自己对汉武帝的“拳拳之忠”,以及坦率、耿直的性格,力排众议,大胆地为李陵辩护。

司马迁说:“我和李陵都在宫中任职,没有甚多交往,甚至不曾在一起饮过酒,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情谊。但我了解他平时的为人,是个能自守节操的出众人才。他侍奉双亲很孝敬,待人接物讲信用,平时廉洁奉公,不贪图和索取份外的财物。能分别尊卑长幼而礼貌待人,谦恭自约,礼贤下士,常常想着奋不顾身地为国家的急难而献身。他平素所含蕴的品德,我以为具有国家杰出人才的风范。作为一名臣子,出于宁肯万死不求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今他一有过失,那些平时贪生怕死,只想保全自己和家室私利之徒,却任意夸大、制造吓人的罪名强加于他,对此我实在感到不安和痛心。

“况且,此次李陵只率领不足五千的步兵深入胡地,前锋已攻入单于的王庭,这就如在虎口边设下诱饵,勇猛地向强大的胡军挑战,与占据有利地形和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不屈不挠。连续奋战十几天,歼敌人数大大超过自己军队的伤亡数。胡人的首领都为之十分震惊,他们征调了左贤王、右贤王所部,几乎出动了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倾巢而出对付李陵的进攻。李陵率部转战千里,箭矢已尽,无路可走,而救兵又迟迟不至,死伤的士卒堆积如山。尽管如此,只要李陵一声号令,疲惫不堪的士卒又会振作精神举起空的弓弩,奋不顾身地与敌人展开搏斗,直到最后一息。

“李陵未遭覆没之时,有使者前来报告战况,朝廷上下的王侯公卿们无不向主上举杯祝贺。时间仅仅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主上为此不思茶饭,无心上朝廷理政,大臣们大多担忧害怕,不知所措。看到主上如此悲痛伤心,我虽地位卑贱,但还是不自量力,想献出自己之愚见。我以为李陵能做到与部下同甘共苦获得他们的信任,拼死出力,如此品格,即使古代的名将亦属少见。李陵如今虽已兵败被俘,但从他平时的所作所为可以料想,他是在寻找适当的机会主动归汉。事到如今已无可奈何,但他打击敌人的大智大勇和立下的战功,已足以彰明于天下。早想将这些想法向主上陈述,只是没有机会,适逢这次主上亲自召见询问,我借此说李陵的功绩,想以此宽慰主上之心,堵塞那些对李陵过分怨恨的言辞。”

李陵兵败降敌是不足取的。司马迁以李陵平时的为人和功绩替他开脱、辩护,其理由很难站得住脚。然而,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直陈己见,其主要用意也许并非要替李陵辩降,而是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求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他一方面宽慰汉武帝的心,另一方面希望他能公正对待将士的功过成败。

然而,司马迁的这番言论,却引出了历史性的悲剧后果,被安了个诬罔“主上”的罪名,定了死罪。按照汉代的法律,凡被判处死罪的人犯,若要求生,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用钱赎罪,大约需交50万钱,当时通行的是五铢钱,50万个五铢钱,约合黄金五斤;另一条是甘受宫刑。司马迁平时的俸禄并不丰厚,家境也很平常,父亲一生做了几十年的太史令,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家产,根本没有能力偿付这笔巨额的赎罪金。

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理所当然地非常重视做人的尊严,看重自己的人格和名节。于是他想到自杀,想到了慷慨赴死。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使他欲罢不能,这就是正在写作中的《史记》。这是他们父子几代人的理想和心血,他自己也已为之付出了多年的辛勤劳动,怎能忍心让它半途而废呢!

在生与死的抉择关头,司马迁不禁彻夜难眠,思绪万千。他想,自己的先人并没有立过赫赫的功勋,自己也不过是一个为流俗所鄙薄的太史令,如果就此死去,是绝不能和历史上那些“死节”的人相比的,那不过“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对于那些想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来说是无所痛惜的;对不明真相的人来说,也许还会产生误会,以为是“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才自寻短见的。人虽不免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代价有大有小,如果这样平白无故地死去,是很不值得的。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48岁的司马迁,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他摈弃自杀和赴死的念头,决计忍辱偷生,接受那最为惨无人道的宫刑。他“就极刑而无愠色”。

宫刑不仅摧残了司马迁的健康,也给他的精神带来了为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这都没有能够摧毁司马迁的意志,正是这人生的悲剧,使他对历史、对人生、对汉王朝的吏治和刑法,对封建专制有了新的认识。他很快从极度的悲愤中解脱出来,将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默默地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正在撰写的《史记》之中。

同类推荐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
  • 职场咖啡糖

    职场咖啡糖

    关于职场的深度解析,全方位自测,教你参透职场人心的100%测试。不做办公室花瓶,不做商海孤舟,不做蛮干没成绩的炮灰,让出入红粉三国演入、“白骨精”群的菜鸟都游刃有余起来。浓缩交际兵法、成功指南、减压手册的。
  •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在大学里成绩一流的学生,工作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而成绩二流的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的领导。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网,情商高低决定了你的一生走向,你与外界沟通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情商。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热门推荐
  • 皇族公主ORZ

    皇族公主ORZ

    一句“回国放松”,她们被诓回了中国,去圣洛斯帝学院报到。既然如此,那她们一定要放松地把学院搞得鸡飞狗跳。他们是圣洛斯帝的佼佼者,备受尊敬的“四殿下”。她们与他们,水火不容,可是那阴险的校长貌似和她们爱搞怪的爷爷联合了,想尽办法把她们和他们配成一对?OMG,好戏连番上场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面对生活坚持不懈和穷追猛打的考验,我们除了能做一些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要取代一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市的生活就是要打破你梦幻般的美好,让你看清并接受真实的残酷。
  •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随着国家在房地产行业展开的大规模整顿进入到实质层,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改变竞争格局的行业洗牌,“强者恒强”的格局必然成为一大趋势。于是,众多的分析都一致认为,“万科作为地产领导者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显”。其先前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优势条件,将进一步强化万科作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跑冠军的基因特征。与此对照的是,万科战略的制定者王石,更是已经就万科未来10年的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极品修真强少

    极品修真强少

    被赶出家族的修真纨绔成为未婚妻的贴身男佣!呆萌表妹,清纯校花,热辣女贼,美女侠客全都找我干啥?我再强,也应付不了你们啊,我还得修真呢!(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