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打败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后夺取帝位。朱棣在位22年,在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朱棣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据说,朱棣“相貌雄伟,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成为威震一方的亲王。17岁时迎娶徐达长女为王妃,21岁带着金册金宝就藩北平。朱棣在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
朱棣自马上得天下,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其一生起于兵,最后又死于行军途中,因此可谓马上天子,并由此树立赫赫威名。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同时也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朱棣坐上皇帝宝座的时间是22年,年号为“永乐”,谥号为“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太宗”为“成祖”。
皇帝个人档案
千秋帝王——明文皇帝朱棣
姓名:朱棣,庙号:太宗,嘉庆时改成祖
本名:朱棣,年号:永乐
生肖:鼠,陵寝: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王爷—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地:应天府
死亡时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当皇帝机遇:起兵夺位
寿命:65岁,父亲:朱元璋
身高:不详,母亲:马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徐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性格特点:擅长计谋,初婚年龄:17岁
谥号:文皇帝,子女:皇子3人,皇女5人
继承人:嫡长子朱高炽
武功
六师屡出,开疆拓土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互相征伐的战乱时期。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棣七周岁时,朱元璋才为其正式取名为朱棣。
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然四野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当然,朱元璋也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经常让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明成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十年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此后直到南京称帝,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对朱棣而言非常重要,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明太祖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那些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以巩固朱家的天下。于是,朱元璋给了燕王朱棣很大的权利,也让众多猛将辅佐燕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棣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这是他磨练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
燕王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朱棣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因此大军冒雪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乃儿不花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
朱元璋对朱棣的战绩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不仅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朱元璋还命朱棣节制北部边境兵马。这次出征,不仅使朱棣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而且也使他声名鹊起,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反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政策,而是雷厉风行、锐意削藩。当时的形势对燕王十分不利。建文帝在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燕王朱棣,加强了对燕王的防范。建文帝朱允炆命心腹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命张丙为北平布政使,掌握日常行政权;随时就地侦伺这位王爷的动静。同时,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功臣徐达之子)常常把从妹妹那里打听来的燕王信息密禀于建文帝,由此大见信用,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起统管军队,随时准备发动图燕之举。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燕王朱棣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五日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除了“靖难之役”中几次大的战事外,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朱棣曾率军进行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平定南方的安南与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自称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孙,为众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朱棣的册封。朱棣听从礼部的意见,派遣官员到安南探访实情。该官员回朝后说现在的安南国王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国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礼部郎中带着诏书前去安南,正式册封其为国王。
然而,到了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安南国王的臣属裴伯耆逃到中国,将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挝遣人送来了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朱棣无法辨别真伪,暂且将他们安置起来。年底,安南使臣来贺。朱棣让陈天平突然出现在使臣面前,使臣们十分惊愕,纷纷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陈天平的真伪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责备安南国王,安南国王上书表示欢迎陈天平回国继承皇位。
令朱棣恼怒的是,安南竟然伏兵劫杀由明军保护回国的陈天平。面对这种公开挑衅宗主国威信的行动,朱棣没有犹豫,立即遣兵80万出征安南。80万大军锐不可当,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将安南国王、太子等人活捉。朱棣遂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只是后来明朝迁都北京,安南时有反抗,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因此,朱棣死后不久,明朝就放弃了对安南的治理。
明成祖记乐三年(公元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明史·食货志》中就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经济富庶给了朱棣十足的自信,他深信一个强大的永乐时代已经到来,他要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当时,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安南,而是北方的蒙古。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朱棣对蒙古采用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归附,并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有赫赫战功。鞑靼部势力较强,朱棣有意联络瓦刺部,与之抗衡。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永乐大帝朱棣命丘福率军10万征讨鞑靼,不意全军覆没。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长孙留守北京。
五月,明军发现了鞑靼部本雅失里的位置。朱棣命每人自带20日粮食,率轻骑疾驰。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明军在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估计敌人可能贪图辎重,必会前来劫掠,便设下埋伏。明军班师时,果然有人来袭。霎时伏兵四起,敌人溃逃,被俘有几十人。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
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明史》中对他赞扬道: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文治
组织编纂《永乐大典》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朱棣雄心勃勃,想要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3000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朱棣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永乐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清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它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由于明成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有力的措施,加上他善晓军事,除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巩固中央政权外,又屡次亲征漠北,抗击外来的侵略,打击蒙古贵族势力,大获胜利。曾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使当时的中国颇称强盛。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从13世纪到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瓦解和元朝的灭亡,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一度中断,处于中世纪的欧洲此时尚未强大起来。从明太祖洪武建国到明成祖永乐初的近40年间,明帝国成为统一的强大帝国。明朝皇帝习惯将海外各国视为藩属,将其与明朝的外交活动称作“朝贡”。
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此时明朝的疆域已经北至奴儿干都司,南至南海诸岛,东至东海,西至哈密,西南至云贵乌斯藏,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且统治最有效的国家。但是,明朝人对于周边的了解,则仅限于四邻与东南亚各国,对于其他海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15世纪初的明帝国,拥有当时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巨额税收,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和最为精良的装备。当时承担海运的粮船,其军事力量即足以歼灭沿海的倭寇。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朱棣打开了朱元璋封闭起来的大门,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