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600000013

第13章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1)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打败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后夺取帝位。朱棣在位22年,在亲征漠北返师途中病死,终年65岁,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朱棣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据说,朱棣“相貌雄伟,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成为威震一方的亲王。17岁时迎娶徐达长女为王妃,21岁带着金册金宝就藩北平。朱棣在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

朱棣自马上得天下,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其一生起于兵,最后又死于行军途中,因此可谓马上天子,并由此树立赫赫威名。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同时也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朱棣坐上皇帝宝座的时间是22年,年号为“永乐”,谥号为“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庙号“太宗”,明世宗时改“太宗”为“成祖”。

皇帝个人档案

千秋帝王——明文皇帝朱棣

姓名:朱棣,庙号:太宗,嘉庆时改成祖

本名:朱棣,年号:永乐

生肖:鼠,陵寝:长陵(今北京十三陵)

职业:王爷—皇帝,祖籍:今江苏句容

生日: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地:应天府

死亡时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当皇帝机遇:起兵夺位

寿命:65岁,父亲:朱元璋

身高:不详,母亲:马皇后

体重:不详,配偶:徐皇后及三宫、六院众多妃子

性格特点:擅长计谋,初婚年龄:17岁

谥号:文皇帝,子女:皇子3人,皇女5人

继承人:嫡长子朱高炽

武功

六师屡出,开疆拓土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互相征伐的战乱时期。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棣七周岁时,朱元璋才为其正式取名为朱棣。

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然四野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当然,朱元璋也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经常让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明成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十年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此后直到南京称帝,他在这里度过了23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对朱棣而言非常重要,他由一个年轻的藩王逐渐成熟起来,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明太祖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那些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以巩固朱家的天下。于是,朱元璋给了燕王朱棣很大的权利,也让众多猛将辅佐燕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棣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这是他磨练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备,志在必得。

燕王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朱棣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因此大军冒雪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乃儿不花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

朱元璋对朱棣的战绩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不仅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朱元璋还命朱棣节制北部边境兵马。这次出征,不仅使朱棣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而且也使他声名鹊起,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反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政策,而是雷厉风行、锐意削藩。当时的形势对燕王十分不利。建文帝在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燕王朱棣,加强了对燕王的防范。建文帝朱允炆命心腹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军权;命张丙为北平布政使,掌握日常行政权;随时就地侦伺这位王爷的动静。同时,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功臣徐达之子)常常把从妹妹那里打听来的燕王信息密禀于建文帝,由此大见信用,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起统管军队,随时准备发动图燕之举。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燕王朱棣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五日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除了“靖难之役”中几次大的战事外,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朱棣曾率军进行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平定南方的安南与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自称陈氏无后,自己是陈氏外孙,为众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朱棣的册封。朱棣听从礼部的意见,派遣官员到安南探访实情。该官员回朝后说现在的安南国王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国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礼部郎中带着诏书前去安南,正式册封其为国王。

然而,到了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原安南国王的臣属裴伯耆逃到中国,将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挝遣人送来了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朱棣无法辨别真伪,暂且将他们安置起来。年底,安南使臣来贺。朱棣让陈天平突然出现在使臣面前,使臣们十分惊愕,纷纷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陈天平的真伪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责备安南国王,安南国王上书表示欢迎陈天平回国继承皇位。

令朱棣恼怒的是,安南竟然伏兵劫杀由明军保护回国的陈天平。面对这种公开挑衅宗主国威信的行动,朱棣没有犹豫,立即遣兵80万出征安南。80万大军锐不可当,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将安南国王、太子等人活捉。朱棣遂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只是后来明朝迁都北京,安南时有反抗,成为明朝的沉重负担。因此,朱棣死后不久,明朝就放弃了对安南的治理。

明成祖记乐三年(公元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明史·食货志》中就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经济富庶给了朱棣十足的自信,他深信一个强大的永乐时代已经到来,他要向人们证明一个事实——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当时,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安南,而是北方的蒙古。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刺部和兀良哈部。朱棣对蒙古采用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归附,并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有赫赫战功。鞑靼部势力较强,朱棣有意联络瓦刺部,与之抗衡。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永乐大帝朱棣命丘福率军10万征讨鞑靼,不意全军覆没。

明成祖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人出征,太子留守南京,皇长孙留守北京。

五月,明军发现了鞑靼部本雅失里的位置。朱棣命每人自带20日粮食,率轻骑疾驰。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明军在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估计敌人可能贪图辎重,必会前来劫掠,便设下埋伏。明军班师时,果然有人来袭。霎时伏兵四起,敌人溃逃,被俘有几十人。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

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

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证边境的安宁,国内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朱棣是一位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马上,也死在了行军的途中。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重视文化的皇帝,其功绩不逊于历代名君,因而死后被谥为“文皇帝”。《明史》中对他赞扬道: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文治

组织编纂《永乐大典》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下诏编纂一部类书。朱棣雄心勃勃,想要将中国古代典籍尽量收集齐全,特命大才子解缙负责,要求“毋厌浩繁”,尽量收罗。第二年十一月,解缙将编纂好的图书进呈天子。朱棣很高兴,赐名《文献大成》,赏赐解缙等147位有功人员。

然而不久,朱棣发现这与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还有许多典籍未能收录。于是,朱棣决定重新编修,并任命靖难功臣姚广孝以及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总其事,前后参与者近3000人,可谓人才荟萃、人文盛事。朱棣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命在文渊阁开馆修书,由光禄寺供给朝夕膳食。朱棣看到文渊阁中的书籍尚不完备,命礼部选派通晓典籍的官吏四出购求典籍,“书籍不可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正是在朱棣的关注和支持下,3年之间,《永乐大典》得以编纂完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清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到1959年为止,收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将已征集到的现存的《永乐大典》近八百卷,缩印精装出版。

《永乐大典》的规模之大,确实是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它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由于明成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有力的措施,加上他善晓军事,除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巩固中央政权外,又屡次亲征漠北,抗击外来的侵略,打击蒙古贵族势力,大获胜利。曾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使当时的中国颇称强盛。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从13世纪到14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瓦解和元朝的灭亡,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一度中断,处于中世纪的欧洲此时尚未强大起来。从明太祖洪武建国到明成祖永乐初的近40年间,明帝国成为统一的强大帝国。明朝皇帝习惯将海外各国视为藩属,将其与明朝的外交活动称作“朝贡”。

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此时明朝的疆域已经北至奴儿干都司,南至南海诸岛,东至东海,西至哈密,西南至云贵乌斯藏,是当时世界疆域最大且统治最有效的国家。但是,明朝人对于周边的了解,则仅限于四邻与东南亚各国,对于其他海外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15世纪初的明帝国,拥有当时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巨额税收,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和最为精良的装备。当时承担海运的粮船,其军事力量即足以歼灭沿海的倭寇。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朱棣打开了朱元璋封闭起来的大门,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热门推荐
  •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妙语连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妙语连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更是深奥莫测。语言是有温度的,或是冰冷,或是温暖;语言是有性格的,或是活泼,或是沉郁;语言是有颜色的,或是明快,或是深暗。本书通过名胜古迹妙联、喜庆妙联、无情妙联等精彩妙联故事帮助你驾驭掌控语言的脾性,让你妙语连珠,语出惊人。
  •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中介绍了美洲和其他大洲土著居民的生存智慧,详细教授了野外生存的各种技巧。书中讲述了架住帐篷、野外取火、寻找水源、制造工具、加工食物、利用植物、如何在野外保持好的心态。近200幅图片的生动讲解。
  •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女暴君惹上死神了

    新文【爆宠魔妃:腹黑神皇,别使坏】她木国君王嗜血荒淫,人人诛之,却不料她是一名女子,为了心中所不爱自己的男人甘愿放弃性命。她是神光塔之神女,被自己的夫君和神光塔的所有人背叛,亲受自己最爱的男人锥心之杀,香消玉殒。当神女重生在暴君身上,风云骤变,世界颠覆,掀开女子身份,光明正大称帝王,谁不臣服,杀无赦。游戏人间无所不能的死神当她是棋子,想要她的命,岂能让他如意。眼无畏惧,梵倾天嘴角微扬,天生傲然王者霸气道,“死神,我的游戏你可敢接受!”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死神睥睨着眼前的女子平静道,“能让吾有兴趣。”嫣然一笑,梵倾天带着自信道,“号称无所不能的死神,我的游戏是你必须爱上我,做不到便是听我令!”“吾允你!”王者交锋,火星四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