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300000009

第9章 惠姓播迁与当今分布(2)

当今开封市有惠姓1790多人,遍布全市各县区,有399人住在市区。兰考县惠姓相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先祖名讳不详,传23代,主要居住在三义寨乡白云山、城关镇惠窑、谷营乡四名堂等村。兰考,明清时为兰阳县,明有惠栋、惠信,清有举人惠博、惠琇,均在外地任职。现共有数百人,辈分最长的为第17代,年龄最大的99岁。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在县城做买卖。

南阳惠姓南阳,是惠姓人居住较多的地区,13个市区县均有分布,以唐河、社旗、邓州、卧龙、南召、桐柏居多。据1995年修纂的南阳《惠氏族谱》记载,始祖为惠伯通,明洪武元年(1368),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奉旨迁徙河南省南阳府东唐河县西北45公里桐河镇南四平村五股路(今惠老营朝阳门即其遗址),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伯通生3子:整、良山、和。惠和于洪武二十二年选拔为南京校尉,永乐元年调任陕西延安府授卫,后又寓都门向军,不归,与家隔绝。业产整、良山均分。遗军一户,一替5年,轮流顶补。第3代兄弟12人,讳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福、寿、康、宁,分门析居。长门荣公分居惠小营,3门富公分居刘斌桥南惠庄,4门贵公分居孔庄,6门玉公分居惠老营东头,7门满公分居惠老营西头,8门堂公分居毛李,12门宁公分居刘疙瘩。2门华公、5门金公、9门福公、10门寿公、11门康公俱无嗣,故绝。自伯通公迁唐河至今640多年,传28代,1、3、4、6、7、8、12等7大门派,繁衍3000多户,15000余人。迁徙由近及远,除南阳市13个市区县外,河南境内有郑州、开封、洛阳、焦作、信阳、登封、封丘、确山等市县,省外有湖北的枣阳县以及陕西、山西、江苏、河北、新疆、青海、上海、天津、北京、台湾等地的市区县。这支惠氏世守“耕读传家,遵纪守法,和睦相处,振兴中华”的祖训,勤劳好学,人才辈出。据1995年纂修的族谱统计,历史上出过8名进士、13位举人。有相传明正德年间任河南怀庆府总督武进士惠登相、明末清初乐善好施筑寨保民的武进士惠迪吉、清嘉庆年间正堂加三级县令惠广等。当今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有360多人,在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的科级以上干部150多人,在部队连以上的干部100多人。

知名人士民国时期有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师团级干部惠景施、惠信如。新中国成立后有北京西郊机场大校副政委惠荣庆,唐河县委书记、张仲景国医大学党委书记惠国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眼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惠延年,教授惠同心、惠同和,湖北省纺织品公司高级经济师惠倜,信阳市乡镇企业局局长惠永祥,南阳市环保局长、副研究员惠琳,郑州肉联厂董事长惠功禹,河南省乡镇企业局矿产建材公司法人代表惠傥,河南省政府信息处处长惠小康,河南省桑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惠成彦等。

14年后,又进行了修谱,谱成于2009年8月。这次修谱将灌南惠姓联宗。南阳惠姓枝繁叶茂,人口兴旺,截至2009年上半年南阳市户籍数字惠姓为17145人,连同在外地工作的估计有20000人,为惠姓一大支派。

周口惠姓截至2007年底,户籍在周口市的惠姓人有2687人,主要分布在西华、商水、沈丘、扶沟四县。1999年6月,西华县红花镇惠庄出土了一通清乾隆五十九年惠士侨墓碑,碑文开头写道:我惠氏得姓成周,有宋以来世居华邑,在商王陵为居。元朝末年迁居惠村,村后建楼,遂名惠楼。周口是黄泛区腹心地带,民间家谱之类的纸质文字资料很难保存下来,这通石碑成为记载周口一带惠氏迁徙的重要资料。成周,“在洛阳,周公筑的城,后来成为东周王室的居所。有宋”,指宋朝。华邑,“指西华、东华这一带地方。

西华与东华相对而言,据《水经注》:有东故言西矣!”东,即东华城。东华、西华,得名于华氏,东周宋国大夫考父,食采于华,为华氏,因地域很广,有东华、西华之称。西汉置西华县。惠楼惠氏从宋至清几百年间一直居住在“华邑”这片土地上。最初住在商王高宗陵附近,元朝末年,迁居到西华城北10多里的地方建惠楼村,历数世,明时太学生惠雪,字端业,又治产于兹河东,建立了小惠庄。到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裔孙庠生惠士侨又向西移居到今的红花镇惠庄。商水惠庄和巴村、沈丘惠庄、扶沟列村以及上蔡县惠庄的惠姓相传属惠楼支派。

在明代这支惠姓颇有声望。民国年间的《商水县志》选举卷中,惠姓没有进士、举人,但记有6贡,均有任职。惠庄,永乐七年贡生,任顺德府通判;惠智,景泰六年贡生,任陕西韩城县丞;惠屺,弘治十三年贡生,任湖北京山县丞;惠垣,嘉靖二十八年贡生,任山东高唐州同知;惠坤,嘉靖三十九年贡生,任王府教授;惠承先,万历三十三年贡生,任裕州训导。虽然官职不高,可从永乐到万历年间200年来官员不断。乡间又有一批常做善事的德高望重之人。县志上记有惠殿元,字步魁,监生,急公好义,道光三年倡众重修巴村桥,咸同之乱,筑寨保民。恂恂一家,五世同堂,60余口,和睦相处。与妻王氏同寿90余岁,同治十二年知县蒋会图匾其门曰:“九十齐眉。”又有一批节妇孝女,使惠声远播,很有影响。

商丘惠姓现在的商丘市辖3区7县,春秋为宋国主要地区,战国末期,也就是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宋被齐、楚、魏所灭,唐至清称归德府。现在繁衍生息着1380多名惠姓人,主要分布在虞城县店集乡的惠楼村,睢阳区勒马乡的朱家庄、宋庄、马楼,张阁镇的芦溏村,民权县仁和乡瓦塚村,夏邑县的惠寨(大惠寨、小惠寨)村等。以虞城(虞城宋灭后属魏)惠楼人口最多,约300户,800多人。

惠楼盛产山药,曾是贡品,现在也是名牌,村名因山药而名声远播,知名度很高,在商丘一提惠楼村,一般人都知道。村中现存残谱,可以看出惠楼人与清初惠应诏、惠占春、惠延祖是河北抚宁下庄惠姓支派。谱记惠应诏爷爷叫惠栋,生子二:玉、碧(与下庄家谱、抚宁县志记载不一致)。玉生应诏(字之瑞),碧生子四:之翠、之清、之秀、之馨。惠楼惠姓是碧的后代,从碧算起已历16传。下庄惠姓中传说,惠占春、惠延祖在外做官时带出许多同宗人。惠占春曾任徐州总兵、济宁总河标下副将、沂州总兵,有的地方志把他写作济宁人。惠楼离徐州、济宁比较近,由此推断,惠碧的子孙中有的投靠占春,居住在济宁或徐州,以后辗转定居惠楼。残谱中还记有惠延祖以下世系,与台湾明清档案工作室资料不一致。惠楼人口比较兴旺,当今最大年龄寿登90,村中6代同世。建国以来,因工作需要,一些人迁居到大中城市,比较出众的人物有山东泰安市电视台台长惠作信、武汉市东湖化肥厂厂长惠治新等。

虞城县西南8公里小侯乡有自然村惠庄,上世纪70年代还有惠姓人居住,现在没有一户惠姓人家,村中人说不出他们搬迁到哪里去了。2005年出版的《河南省通用地图册》虞城县图中还标出“惠庄”村名。

新乡惠姓现有1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新乡县、封丘、原阳等地。有的可能属南阳惠姓支派,清初开始辗转迁徙而来。

封丘县赵岗镇惠寨是个大村,分东惠寨、西惠寨,共有惠姓千人左右。传说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明末遭过一次大水灾,灾后活下来的人被称为一世祖,传至现在为14代。民国年间有一支带着家谱,迁居湖北潜江县,现在村中无家谱,与潜江支也失掉了联系。惠寨人祖辈务农,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人到大中城市从工从商,比较成功的有13代孙惠自君,在新乡市经营着建材市场与电脑城生意兴隆。

新乡县古固寨惠姓颇有传奇色彩。相传清顺治年间惠寨(哪里的惠寨,说不清)有兄弟7人,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一次打死了村中王家的人,为避祸,各逃东西,一去未归。五、六、七三兄弟逃至卫辉府延津县石河、官亭村,各自放牛为生。后来牛吃草走到一处,兄弟3人才得相逢。居数年,康熙年间老五惠选由石河迁移至新乡县东南30里的古固寨南街,尊为古固寨支一世祖。老六,名讳不详,也于康熙年间由官亭迁移至新乡县东北20里的聂庄,尊为聂庄支一世祖。老七,名讳不详,久居官亭,无子,死后葬官亭。

当今古固寨支传13代,300多人,多数务农,在外工作的有新乡市人民银行处长惠守礼等。聂庄支现有惠姓人口不多,有的于上世纪50年代迁徙于山西省洪洞县苏堡镇农村。新乡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惠留群,祖籍是南阳惠姓,上世纪70年代父辈迁入新乡。

原阳县斗门乡西三里村居住惠姓100多人,传说先祖清中期从河南中牟县迁入,新乡市建材总公司经理惠明忠等出自该支。新乡市解放军371医院副院长惠士强又是来自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村。

濮阳惠姓各区县均有零散分布。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最多,主要集中在惠寨村,约数百人。族谱记载,始祖叫惠化蓝,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来,传14代。第9代上有人迁徙到陕西蒲城县。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外工作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老一辈有曾任清丰县县长、安阳地区财政局长的惠朝坤和老红军、贵州省电建一公司党委副书记惠世仲,现任的有安阳市信访局副局长惠永轩、清丰县常务副县长惠小杰等。台前县打渔陈乡也有一小支惠姓人,先祖于清光绪年间从山东阳谷县惠庄迁来。

许昌惠姓当今许昌有惠姓1300多人。禹州市较为集中,640多人,分为3支。一支住在城北宋庄,尊惠迪吉为始祖,惠迪吉为明朝山西汾州宁乡县人(今吕梁市柳林县,该县惠家坪村遗有惠迪吉墓残碑),万历年间任河南都司,父亲惠承恩为河南掌印都司,两代在河南为官,子孙有的辗转定居宋庄。因家谱被毁,世次不清。半个世纪以来,后代有的迁居郑州,有的迁居许昌,村中长者惠金泉略能说清祖源及人员迁移情况,他的弟弟惠国恩1949年随国民党军退居台湾。现在村中惠姓200余人,均为惠迪吉后人。另一支在文殊镇宋湾村,约180多人,有挂谱,现传12代,据此推断,先祖于清中期迁入,但祖源不详。改革开放以来,有的在深圳、珠海创业。第3支在花石乡张寨村,100来人,传说与宋湾村惠姓是一脉。

湖北、湖南惠姓

宋元时期惠姓的足迹可能还没有到达两湖,明清时期惠姓在两湖活动频繁,有的是朝廷命官,有的落籍立业。明代惠姓有4人在湖北任县丞之类的八品小官、2人任过七品知县,清乾隆五十年有蒙古族惠龄任湖北巡抚。惠姓宦于湖南晚于湖北,明有陕西蒲城惠体廉任宝庆府(今邵阳)知府,清康熙年间江苏江阴惠元辂任郴州别驾,乾隆十年陕西清涧惠人任龙阳(今汉寿县)知县,道光二十年陕西惠莲任蓝山县知县等。明中期南阳惠姓开始迁入湖北,人丁兴旺;也有一些惠姓散居湖南,人口没有发展起来。当今湖北惠姓5234人,湖南只有215人,两湖共有5449人。

湖北惠姓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襄樊市与十堰市。襄樊市属3区6市县均有分布,枣阳市居多,属南阳惠姓6门支系。明嘉靖年间惠伯通的6世孙惠登科、惠中科、惠连科离开唐河惠老营,南迁100多公里,落脚到湖北襄阳城东南6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开荒种地,兴业建村,村名为惠家岗(现属枣阳市)。随着人口的增加,由近及远地向四周播迁。五、六百年间传十八、九代,据1995年续修的南阳《惠氏族谱》记载,裔孙散居在惠家南岗、竹园、上湾、马家营、东庄、惠家洼子、西学、上庄、惠家湾、惠家老庄、杨家洼子、八里寨、罗家湾、余家坂、同心村、四方湾等20多个村庄,以农为生。光绪十九年出了名亚元进士惠传洪,曾在京戎部府任职。

上世纪初,马列主义刚传入中国,这支惠姓就有一批先知先觉者,相继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30年代在民族危亡关头,有更多的人参军参战。在整个战争年代有14名革命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革命事迹展览在枣阳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里。有1925年入党的惠浩如,他在鄂北、鄂豫边一带搞地下工作,曾任湖北省临时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主席;有1926年入党的惠子刚,他是枣阳党的早期创建者,曾任中共枣阳县委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发动群众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为民除了大害;有1927入党的惠兴山,历任中共枣阳县委委员、钟祥县胡集区委书记等职。

十堰市惠姓主要分布在郧西县与竹溪县。郧西县童家扒村现有惠姓四、五百人,传说先祖从河南社旗县迁来,如此说可靠,应与南阳惠姓为一脉,为惠伯通的后裔。当代作家、诗人惠远飞出自该村。竹溪县城附近的守金店村有几十户惠姓人,传说100年前始祖落户此村,他们把惠读作“xi”,与关中对惠的发音相同,由此判断,始祖来自关中某县惠姓。武汉市惠姓2008年底的户籍数字为390人,多是公职人员。惠姓最早居于武汉的可能是惠家驹的先祖惠如侨。惠家驹现年70多岁,1949年武汉解放时参加了解放军,50年代转业到陕西的一家建筑公司,后任公司办公室主任,这家公司负责军工厂建设,常年在秦巴山区施工。他退休后又回居武汉。

据他查访,惠如侨到现在已历9代,他是第7代孙。惠如侨以下的字辈为德、廷、谨、慎、传、家、声,声之后的辈谱乱了。惠如侨何时何地迁到武汉,无据可考,以9代来推算,可能在清代中后期迁入武汉。现在能够列出祖父惠慎炳以下5代世系及人口分布。这支惠姓人丁兴旺,惠慎炳就兄弟10人,惠慎炳娶吴氏生惠质夫等5子,惠质夫娶严氏生惠家骅、惠家驹等8子,是个大家族,居武汉有几十人,有的迁居外地,家驹的叔叔惠传忠现居台湾。这支惠姓可能成为未来武汉惠姓的主干。另外新中国成立以后落籍武汉的有高级经济师惠倜、东湖化肥厂厂长惠治新、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生态环保专家惠嘉玉等。分别为南阳唐河惠伯通支、河南虞城惠楼支、江苏无锡惠元佑支。

湖南惠姓据湖北《巴东县志》记载,明弘治年间,长沙举人惠荣任巴东教谕,这说明明中期长沙定居着一支惠姓人。明陕西蒲城惠体廉任宝庆府知府、清道光年间陕西惠莲曾任祁阳、蓝山知县,致仕后都没留居湖南。现在湖南惠姓人数极少,2007年底的户籍人口数字显示,全省为215人,没有发现居住集中的村落。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中,移走了不少湖南人,其中可能有惠姓人,此时入川,成为四川一些惠姓的始迁之祖。当今215人,散居长沙等地。

广东、广西、海南惠姓

同类推荐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热门推荐
  • 我的职业是剑仙

    我的职业是剑仙

    其他人在游戏中娱乐,享受,可我是在游戏中杀戮,争夺!以游戏的类型开始修行的道路~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价值链会计发展研究

    价值链会计发展研究

    本专著在当今会计学界已有的有益成果基础上,从价值链会计信息重构的角度下,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价值链会计的基本理论、价值链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方法、基于价值链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价值链会计信息交换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价值链会计应用模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嫁值千金

    嫁值千金

    穿后又重生,拥有两世记忆的她再度回到徐家,正听闻到“自己”的死讯……她不再是天之骄女,而是变成人人厌烦的拖油瓶。她的前身正在蒙受不白之冤,死不瞑目。她的今生面临着生存考验,前景堪忧。生母的死因,生父的身份,一个个谜团的揭开,又将她的命运推向何处?总之,这是一个倒搭千金也没人要的草根,如何成长到一嫁值千金的故事!——————已完结《红绣添香》、《重生之云绮》、《重生幸福攻略》,坑品有保证,大家放心看吧。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