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与黄帝一脉相承
惠姓来自姬姓,姬姓的根就是惠姓的根。
姬姓是周族,周族的始祖是后稷,名弃。后稷也是惠姓的祖先。弃是黄帝的第5代孙,惠姓当然是黄帝的后裔。
对于黄帝,我想告诉大家,并非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第73页作了很明确的表述,大意是:据研究,华夏先祖炎黄二帝最初并不是两个具体历史人物的专称,而是两个部落集团或其首领的沿袭性称号。
关于炎帝与黄帝的种种事迹也并不是两个具体历史人物所为,而是出于炎黄两部落集团的历史人物共同为之,后人则将其综合归一塑造出两个高大的英雄形象,正如李绍连所言:炎黄二帝……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重叠形成的伟大形象,具有历史创造者的品格。在许多古文献中炎黄二帝已经被神化了……后世一些学者为了突出炎黄二帝的伟大或为了宣传“大一统”的思想,又将传说中其他一些较有影响的人物与他们合而为一。
汉代的刘歆就将炎帝说成是神农氏,沿传到后来东汉郑玄注《礼记·祭法》时又将列山氏等同于炎帝,这样炎帝、神农、列山氏成了三位一体。黄帝也被说成是轩辕氏、有熊氏或天鼋氏。正因为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古籍记载又多神话色彩,因此后世曾经有学者对炎黄二帝的存在表示怀疑。但通过近年的考古发现及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炎帝和黄帝虽然并非是具体的历史人物,但其所代表的炎黄两个部族是确实存在的。
既然炎帝和黄帝并非是具体的历史人物,但还有子有孙,能够排出世次,并有姓氏相袭。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认同现象,是一种根祖观念。根据这种观念,惠姓与黄帝一脉相承。
周惠王是周朝的第17王,东周的第5王,由姬阆上溯,因“共和”之后仍由历王姬胡子姬静继位,为宣王,周惠王应是武王姬发的第16代孙,周文王的第17代孙。战国时的魏惠王是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后代,因而周文王姬昌是周惠王、魏惠王的共同祖先。姬昌上溯约23代为姬弃,黄帝为姬弃的高祖,由此推算出魏惠王为黄帝的44代孙。
周惠王祖先世系表
1.五帝时代
黄帝姬轩辕——姬玄嚣——桥极——帝喾——姬弃——□(台玺)——□(叔均)——□(叔望)——□——□——□——共11代。
2.夏代至商代
□——□——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公亶父——季历——姬昌(周文王),共16代。
3.西周时代
——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恭王姬繄父——周懿王姬坚——周孝王姬辟方(恭王弟)——周夷王姬燮(懿王长子)——周厉王姬胡——共和行政(前841-828年,共执政14年。共和行政还政于周宣王,使姬姓王位得以续传。)——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星,共12王。
4.东周时代
春秋阶段:——周平王姬宜臼(前770-720年)——周桓王姬林(前719-697年)——周庄王姬佗(前696-682年)——周厘王姬胡齐(前681-677年)——周惠王姬阆(前676-652年)
表中姬弃以下空8格,表示断脱8代。史书有“弃子不窋”之说,即不窋是弃的儿子。此说明显错误,因弃与挚、契、尧是同父异母兄弟,尧时为农师。不窋是夏太康时的稷官,后因夏王暴虐政衰失国,不窋西奔于戎狄之间。从帝尧到夏太康至少经历了200年,以平均25年为一代计算,从弃到不窋应是8代,这样比较合理。姬传东先生着述的《姬姓史话》第11页记载后稷的儿子是台玺,袭父职,务稼穑。孙子为叔均,曾孙为叔望。并在注中说,山东单县张家镇姬姓小家谱记载叔望至不窋缺失4世,暂无史料补正。(《山海经》说: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
(第二节)姬周传人
姬弃姬姓尊弃为始祖,弃的父亲是帝喾。《大戴礼记·帝系》记载黄帝产玄嚣,玄嚣产桥极,桥极产高幸是为帝喾。帝喾有四妃,娶有邰氏女姜嫄为上妃,产后稷;次妃有戎氏女曰简狄产契;次妃陈锋氏女曰庆都产帝尧;次妃趣訾氏女曰常仪产帝挚。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弃的曾祖父玄嚣,是黄帝的嫡长子,因德薄不得继承王位,被降居江水,建立江国,别为江氏。因而姬姓失传。
到玄嚣之孙喾,继承颛顼王位,史称帝喾,姬族才恢复名望,登上统治地位。相传帝喾传位给挚,挚立9年,为政不善,让位给尧。尧与弃是同父异母兄弟,弃是五帝后期的农业专家,尧时代的农师,是位大难不死的传奇人物。他的出身有神话色彩。据《诗·大雅·生民》篇记载,弃母姜嫄,祷告上帝保佑她生个孩子,后来她在路上踩了巨大脚印,腹中似有感动,便有了身孕。
怀足了月,很顺利地生下了个男孩。姜嫄内心深处老有一种惴惧心理,对践巨人脚印就能生子总觉得是件怪异的事,疑为不祥,决定弃婴。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厥声载路。大意是姜嫄把男婴抛弃在牛羊出入的狭隘的巷道上,让牛羊踏死他。但是牛羊不但不踩踏他,反而保护他,给他喂奶。
姜嫄又把婴儿抛弃于树林中,让野兽吃掉,却被伐木者抱回,交给她。她再把男婴抛弃于冰河上,企图让婴儿冻死,不料有一只大鸟张开翅膀掩护婴儿,因有鸟羽保温,婴儿没有冻死。大鸟飞去了,婴儿受寒冷,呱呱大哭,过路人把男婴抱还姜嫄。男婴经过这么多次严峻折磨,居然活着,姜嫄甚感惊奇,以为神仙再世,才惊喜地把婴儿抱回家,亲自养育。因初欲弃之,起名曰“弃”。
姬弃在姜嫄抚养下,健康成长。他从小特别喜爱种庄稼,小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也是玩的如何种庄稼,“及为成人,遂为耕农”,长大后一门心思种地。懂得因地制宜、选择优种,种的庄稼特别好。尧看见他有种庄稼的才能,就封他为农师,官职为“后稷”,封地于邰,即他外婆家。复以姬姓赐后稷“称姬弃。弃就在邰地教百姓”播时百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诗经·大雅·生民篇》对弃时农作物长势作了生动的描写:“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裢磋,麻麦蠓蠓。”旆旆“蠓蠓”是指荏菽麻麦长得茂盛的样子,禾役“是指禾苗的行列,说明姬弃时代,已不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散播法,实行分行种植,拔除杂草,田间禾苗行列整齐,既便于田间管理,又能增加产量,使我国古老的农业面貌为之一新。
舜时也封弃为农师,弃的后代,均务本于农,发展农业。邰地周围的戎、狄、氏、姜等少数民族,都向姬族学习种植”百谷“的新方法,民赖以兴”,解决了“黎民始饥”的吃饭问题。外来的姬族,在邰地诸多原始民族杂居纠葛中,成为大族、望族。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赞扬姬族:后稷之兴,在陶唐、禹、夏之际兼有令德。
邰地在陕西的武功县与扶风县的交界处,即今天的杨凌区。杨凌有许多有关后稷的遗迹:姜嫄墓、姜嫄祠、后稷祠、后稷教稼台。紧临扶风县境内有村名曰:揉谷,传说是后稷教民揉谷的地方。杨凌四周还有五、六处先周遗址。
民国二十二年(1923)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前身)成立时,选址在武功县普集镇的张家岗,就是认为此处是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中国农业的发祥地,有纪念后稷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将陕西农林科学院建在这里,以后陆续将许多农林水教学科研单位建在这里,现在发展成中国着名的杨凌农科城,城里塑有高大的后稷像。
公刘约后稷的第10代孙,夏末商初在世,是豳地的开拓者(豳,后改为邠,现在陕西彬县西北,泾河以东地方)。
约公元前16世纪末,夏桀暴政,废农桑,公刘失去世代相传的农官,为了躲暴政的干扰,便从邰迁居于豳(有学者认为迁徙原因是为了发展农业)。
《诗·大雅·公刘》篇详细记述了这场大迁徙及公刘登山上原,勘察地形,选定京城,开始定居的全过程。当时,泾河之滨的豳地,还处于原始荒蛮之中,草茂林密,野兽出没,要开辟一片可居住的地方,谈何容易!刘字的本意就是刀,周人之所以尊这位先祖为“公刘”,就含有对他用砍刀开辟豳地的敬意。公刘发现现在的彬县龙高乡土林村周围一带地方,土肥水美,避风向阳,气候宜人,是生长五谷的好地方,便定居下来,砍树开道,垦荒种粮。
传说有人问公刘,这么好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呀?公刘正要回答,忽然看见对面草木中窜出一群活蹦乱跳的野猪,给五彩斑斓的景色陡添生机,灵机一动,心想有豕便是家。就用树枝将这一情景画在了地上,称为豳字。接着向大伙说,它就表示这地方了,始发音“bin”。意思是文采斑斓,与野相对。以后在这里建立的方国便称豳国。汤灭夏桀,建立商朝之后,恢复农桑,寻找后稷子孙,在此找到了公刘,便封他为豳公。他在此团结当地的戎狄人,整理田界,划定疆土,播散五谷,栽桑种麻,饲禽养畜。他对大家的耕种给予细心的指导,使其犁锄得宜,栽播合时,所以最后的收成特别丰盛。因之,人心归顺,民情安定。
随着土地的不断拓宽,劳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刘利用日圭测影定位,确定节气农时。为提高作物产量,公刘对地形地势予以观察研究,筑坝修渠,引水灌溉。人民因此而“行者有资,居者有积蓄”,对公刘非常尊敬爱戴,歌唱赞颂他为“笃公刘”,歌词经过后人整理,便成为《诗经》中名篇“公刘”,千古传颂。
公亶父(《史记》称古公亶父,古,昔之意)公刘居豳,世为商臣。约10传后,公亶父继位豳公。这时,商王名武乙,是个暴君,他的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豳地受到了戎狄不断的侵逼,头次索要财物皮帛,公亶父给了;二次索要奇珍异宝,也给了。公亶父仁厚大度,一再退让,既想感化邻邦戎狄,也为了人民免遭战祸。然而戎狄贪得无厌,第三次来提出了土地要求。是可忍,孰不可忍。
豳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以兵甲相敌,用武力扞卫疆土。公亶父却说:我不能为了争夺养人的土地又伤害人。他不忍心厮杀,于是毅然决定率族人西去迁岐。在此之前,他已经亲自踏视了岐阳周原这块地方,觉得地势平坦宽广,大有发展前景。公亶父率族人上路时,豳人非常激动地说:这样仁厚的君子,我们怎样舍弃他?于是举国扶老携幼,尽复归公亶父于岐下。
公亶父在周原改革戎狄旧俗,放弃穴居,地面建房,三月成郭,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建邦立国,设立官吏。采用助耕制,开垦荒地,发展农业。规划土地,把前来归附的部落编成邑,定国号为周。为子孙向外扩张奠定了基础。周王朝建立后追尊公亶父为太王。
季历即王季,公亶父的少子。公亶父逝世季历嗣位。修古公遗德,笃于行义,与商贵族任氏通婚。
积极吸收商文化,促进周部族的发展,壮大了周的力量。武乙三十四年,季历赴朝歌朝拜商王。因他屡立战功,商王武乙赐其地30里、玉10壳、马10匹。武乙35年,季历伐西落龟戎,俘12翟王。文丁四年,又率兵打败了余无部落,商王任命他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在商的支持下,季历又先后征伐了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在伐翳徒之戎时,获3大夫,向商王献捷,商王文丁封季历为伯侯。许多诸侯前来归顺,巩固了周在渭水中游的地位,使周成为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方国。周的强大引起了商的不安,商王文丁为遏制周族势力,于十一年杀了季历。墓在今陕西户县玉蝉乡陂头村西。
(第三节)周惠王近祖
姬昌(祖甲二十八-帝辛二十),季历子,传说“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周族的领袖,在位50年,西周最主要的奠基者。武王得天下,乃尊封为文王。
季历死,姬昌继承西伯侯位,称西伯昌。帝乙二年,姬昌出兵伐商,未捷,复又事商。他亲理国政,遵后稷公刘之业,守亶父、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幼礼贤,太颠、散宜生、鬻子、辛甲等部落皆来归顺。他施行裕民政策,重视农业生产,让庶民助耕公田,为国家服各种劳役,纳九分之一的租税,渐有积蓄。姬昌也曾经着庶民的衣装到田间劳作,考察农夫辛劳。他又公布了“罪人不拏”(不把罪人的家属籍没为奴隶)、有亡荒阅(逃亡的奴隶必须找回来)的法令。
在治理内政的同时,姬昌还调解虞(山西平陆)、芮(陕西大荔)之间矛盾,争取其归顺。帝乙二十四年,他又拒昆夷,征伐西北猃狁部落。不久,又东征黎(今山西黎城)、邗(今河南沁阳),直到了商的王畿。帝辛十一年纣杀九侯、鄂侯二公,文王对此愤懑不平,纣囚他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他在关押期间作《周易》,穷究天人之理。为了使姬昌获释,太颠等部落联合起来给纣王献美女、奇物、善马。帝辛十三年姬昌获释。同年,姬昌向纣王献洛西之地,请求免除酷刑,得到纣王允许。帝辛十五年,姬昌得姜尚立为师。帝辛十九年,姬昌灭崇国(今陕西户县),迁都于丰(今长安县西南,沣河以西)。在都城创立了观察天象的灵台,又扩充势力到长江、汉水、汝水流域,教化当地土族,形成三分天下周族有其二。帝辛二十年,文王卒,年90岁。
姬发(商帝乙二十三-武王七),文王次子,即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