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口演变
(第一节)放前人口情况
西中黄这块地方,应该是丁村人活动的范围。这里仅距丁村25公里,是人类正常活动区域。后来,在什么时代,丁村人的一脉在这里建立了什么部落,定居下来,当时有多少人,现在难以考究,但,这里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这是肯定的。这样的猜想虽无根据,但也有点道理吧!
山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李梦存先生着的《晋国史》中记载:晋鄂公(公元前723年-718年在位)因庄伯攻晋都,逃至鄂邑(今乡宁)。为防御其攻击,在今尉村北门处构筑城堡——鄂公堡,驻兵守卫。后晋鄂公于公元前718年逝世,守兵为民,农耕生存。推想:那时候要是西中黄无人或人少,西中黄的地盘和土地还能存在吗?
到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筑建县城,城墙的碑刻上刻有中黄里人参加和完成的工段。这说明1300余年之前,中黄人就已经初具规模了,人口已经不少了,已经被县上征调建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发展遇到丰年和和平年代,就大大发展;遇到灾年和战争,人口就大减,忽高忽低,变化很大。
据说,明洪武至嘉靖年间,这段时间人口发展很快,村内人口已经发展到千人以上,所以,在明崇祯四年,就动工修建城墙。修城墙这个浩大的工程,今天看来都是个奇迹,中黄村当时的人口少了,是干不了这么巨大的工程的。所以,估摸当时已有数千人口。
明万历年间,灾荒频繁,人口大大下降;清初战争停止,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人口增长很快。到康熙七年(1668年),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四年(1695年)8级地震过后,人口死亡过半。后历经百余年,到清道光、同治年间,本村人口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康熙后期、雍正年间,村内人口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那时动工修建村子的城墙。清光绪三年(1877年)大旱,麦、秋无收,米麦斗银三两,民食树皮草根,甚至干泥土,人口大减。民国十八年(1929年-1930年)又遇大旱,民众啼饥号寒,人口又大减。此后的30多年中,人口继续下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间,人口变化不大。
到公元1947至1948年,土地革命时,全村人口为410户,1485口人,人均分地3.5亩。
(第二节)国后人口发展情况
建国以后人口发展情况,列表如下:
从上表中看出:1948年西中黄村总户数是410户,到2007年为845户,1959年间增长了435户。1948年总人口为1485口,2007年总人口为3434口,增长1949口。
从男女人口比例看:1957年总人口为1721口,其中男851口,女870口。女的比男的多19口人。1969年,总人口为2476口,其中男1203口,女1271口,女的比男的多68口人。到2006年,总人口为3419口,其中男1719口,女1700口,男的比女的多19口人。
(第三节)007年人口情况
从文化素质上看:到2007年,西中黄的村民,1至20岁的625人中,基本上都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失学儿童;21至40岁的1173人中,已经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属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其中的470人达到高中毕业,占34%。有少数人考上了大学,到外面工作,占6%。41至60岁的1157人中,有925人为初中毕业,有232人为高中毕业。61岁以上的425人中,有255人为初中毕业,有170人为小学毕业,占人口的0.49%。全村没有文盲。
(第二节)姓氏
(第一节)氏概况
西中黄村是个大村,人口多,姓氏杂。传说:村中“先有司家巷,后有张家弯”(弯子巷)。司、张两姓,落户最早。因这方土地肥沃,便于生存,随后,梁姓与郭姓迁来,司、张、梁、郭四姓为村庄最早落户者。其他各姓陆续从全国其他省份迁来。发展到今天,全村共有姓氏104姓。
1000口人以上的有1姓。张姓:1217口。
100至900口人的有4姓。其中:王姓394口;李姓391口;郭姓181口;刘姓105口。
50至99口的有7姓。其中:司姓89口;梁姓80口;赵姓80口;贾姓66口;杨姓65口;高姓56口;文姓50口。
20至49口的有9姓。其中:尉姓42口;郑姓40口;曹姓34口;马姓30口;陈姓28口;池姓26口;辛姓:25口;孙姓25口;毛姓21口。
10至19口的有18姓。其中:冯姓19口;周姓16口;卢姓11口;柴姓15口;原姓15口;董姓14口;林姓14口;徐姓13口;许姓13口;荀姓12口;裴姓12口;武姓12口;屈姓11口;霍姓11口;贺姓11口。程姓10口;朱姓10口;里姓10口。
2至9口的41姓。其中:崔姓9口;黄姓9口;姚姓8口;和姓8口;潘姓8口;苏姓7口;尚姓7口;闫姓7口;吉姓7口;史姓7口;吴姓6口;步姓6口;卫姓5口;路姓5口;段姓5口;戴姓5口;牛姓5口;秦姓5口;相姓4口;田姓4口;韩姓4口;胡姓4口;肖姓4口;焦姓4口;鲁姓4口;乔姓3口;翟姓3口;郝姓3口;任姓3口;何姓3口;齐姓2口;薛姓2口;丁姓2口;祁姓2口;荆姓2口;关姓2口;明姓2口;石姓2口;孟姓2口;夏姓2口;师姓2口。
一姓一人的有24姓。郁,樊,吕,邢,南,仪,杜,唐,陆,楮,廖,仝,宋,邓,沈,逯,熊,万,公,宁,兰,岳,谷,岑。
姓氏歌
西中黄村姓氏多,要想知道下面说:
全村三千多口人,姓氏一百零四个。
张姓人众遍村住,李司多居一条巷。
王刘梁赵分散居,郭家多在西南角。
贾杨高文依序少,尉郑曹马差不多。
陈池辛孙毛冯周,柴卢原董林徐霍。
荀裴许武屈程贺,崔朱黄里姚潘和。
苏尚闫吉史步吴,路卫段戴牛秦何。
相田韩胡肖焦鲁,翟任齐郝不算多。
屈薛丁祁姜关明,石孟夏师只两个。
姓氏单个也不少,全村也有二十多:
郁樊吕邢南仪杜,唐陆诸廖仝宋岳,
邓沈熊逯万宁公,谷兰岑姓遍村落。
村内姓杂虽然多,邻里相处都谦和。
文明礼貌风气好,奔向小康福又乐。
(第二节)氏大户叙述
一、1000口人以上大户1姓
张姓。张姓现有人口1217口人,占全村人口的35.4%,即三分之一。张姓原籍四川巴县(今巴州市)人。始祖张懋卿,张顺卿兄弟两人先后迁入西中黄村。弟弟张顺卿先来,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以后又把哥哥张懋卿从四川叫来。传至今天,已经有24世了。祖坟在西门外高埝上的张家老坟地内(今天已经没有了)。老大这门的后裔为头家张;老二这门的后裔为二家张。旧时上老坟时,鼓乐喧天,每人(限男姓)分油煞车轮子(食品)一个。所有支出从老坟地收入中支出。谁管祭祀,谁种坟地。以下几代的坟地顺序为:刘家坡刺木坟、春秋楼边的坟、西楼坟地等。现将张玉堂家保存的头家张族谱抄录于下:
始祖懋卿,二世祖士元,三世祖举安,四世祖重谊,五世祖回,六世祖文秀,七世祖朝凤,八世祖扩,九世祖计旺,十世祖启颜,十一世祖鹏程,十二世祖其贤,十三世祖明德,十四世祖道生、浩生、贵生,十五世祖必昌、必显、必兴、必南,十六世祖扶清,十七世祖均,十八世祖鸿。(张玉堂只录近他这门的祖宗,其他家可参照)。
二家张人口众多,大户多。经土改、四清”、文革”等运动,族谱已遗失。这次经访问老者,依稀可得出如下轮廓:
始祖:张顺卿,二世祖不详,三世祖不详,四世祖不详,五世祖:福、禄、敏、赖、玉;(刘家坡刺木坟)六世祖不详,七世祖九岩,冲元,八世祖尔恕,九世祖瑞翔、翰翔,化,鮡化。十世不详,十一世栢梴(鮡化孙)、楹(化孙),桂(鮡化孙)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十六世均不详,十七世乘时(殿臣爷爷)、楷士(秋生爷爷),炳如、(育庚爷爷)、灼如(受福老爷爷),琨如(景元爷爷),作祯(焕光爸爸),十八世宗基、玉成,万洋、兰茂、鉴海、鉴湖、保廷、焕光,根有、思温等;十九世育坤、育德、育庚、景元、秋生,春生、光耀等,二十世受福、志骞、亮军、帅军、吉利、小利等。
(没写上的可参照上面排序)
二家张祭祀分四个祠堂。怎样分的不详。这四个祠堂是:
北门坡下祠堂(现在麦喜家院子),祭祀人为:张林祥(7口),张茂才(6口),张振宏(6口),张进财(14口),张泽民(5口),张吉祥(10口),张跟来(15口),张吉如(9口),张维信(4口),张发财(6口),张元昌(2户5口),张临玉(6口),张国良(3户13口),张泽会(5户20口),张玉林(4户18口),张胜利(7口),张福利(4口),张国杰(4口)。共39户170口人。
现王学舜家院子占的祠堂,祭祀人为:张利文(3户6口),张顺保(4户15口),张天命(3户11口),张马娃(5户21口),张百根(10口),张金斗(5口),张百锁(4户14口),张洞芝(2户8口),张月爱(1户5口),张克恭(3户9口),张长美(9口),张保(2户8口),张建民(3户10口),张华(2户8口),张长旺(4户18口),张华东(4户16口),张春景(2户9口),张春田(1户6口),张长渠(7户28口),张春元(1户10口),张春海(1户6口),张长庚(11户45口),张维仙(5户21口),张茂盛(5户23口)张长松(4户12口)。共80户,333口人。
原柏树院(现学校占)祠堂,祭祀人为:张齐家(4户16口),张子升(2户8口),张树润(3户14口),张世敬(1户5口),张石看(2户8口),张永昌(3户10口)。共15户,61口。
原东门井南边祠堂,祭祀人为:张志骞(1户5口),张焕斗(1户5口),张海水(2户5口),张国栋(1户7口),张受福(2户6口),张九龙(1户5口),张利荣(4户13口),张育庚(2户9口),张秋生(3户8口),张吉祥(1户6口),张碎娃(3户13口),张积善(3户11口),张焕章(1户5口),张百楹(2户9口),张焕光(1户9口)张福生(2户10口)。共30户,126口。
同上一个祠堂的,血缘关系更近一些。更详细的情况不详。中国人有寻根认祖的传统美德,不忘祖先,不忘根本,血浓于水的感情,也是西中黄村人的传统美德。
另,张姓虽都姓张,但也分多脉。弯子巷张启瑞家就另一张姓。据张启瑞说,他们这脉张,为一家张,是村内最早的姓氏之一:先有司家巷,后有张家弯”(弯子巷)就是指这个张。这一脉张从哪里迁来?何时在村落户?现在都难以考证。他们这一脉另有三座祠堂:即来顺家门前一座;天录家房处一座;王在桥家牛院西南角一座。现在都不存在了,祠堂内祖先的牌位也不知去向了。现在知道的情况是这一脉共分五支:
一支:张启瑞(4户21口),张春旺(1户6口),张雨生、雷生(2户9口),张吉明(2户4口),张德元、福元、奎元、胜元(4户28口),张藏真、藏元(2户8口),西有(1户6口),万有(1户8口)。共17户95口,(尉村2户未计入)。
二支:张栓(1户6口),张喜才(1户4口),张萍(1户5口)。共3户15口。
三支:张来顺(1户8口),张树阳、建阳(2户11口),张文龙、文虎(2户8口),张重阳(1户10口),张有寿(1户5口),张英娃、跃娃(2户6口),张来水(1户4口),张学俭(3户13口),张清(1户5口)。共14户70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