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000000005

第5章 黑色星期二——1929年美国股灾(1)

本章导读: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既是全民投资发热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泛滥的时代;既是让人无奈的垄断时代,也都是令人欣慰的经济大发展时代。由于这一时代烙刻在各种历史记载中,使我们得以详尽了解20年代疯狂繁荣之后长期萧条,看到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以及经济结构的急剧转变。

故事要从美国疯狂的投机风说起,这帮助我们理解了股市如何在起伏中奔向顶点又转而坠入深渊的。对于大崩盘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两种猜测:“阴谋论”和“经济不健康论”,然而无论哪种观点占了上风,都不会重新书写历史:美国社会在这场灾难之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疯狂的金融投机

美国人的投机活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殖民地时代就进行土地投机。独立战争之后,美国人除了土地外,又进行政府债券的投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银行、收税公路、运河和制造业公司的股票都开始流通,并成为了人们的投机对象。1792年,建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内战结束后至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以及各种制造业的兴旺,带来了股票市场的畅旺,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投机高潮。

美国人疯狂的金融投机风,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尤其是1928年底到1929年上半年,在那尊手擎火炬的自由女神像辉映下的华尔街证券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股价飚升,成交量和指数连创新高的喜悦荡漾在每个股民的脸上。因买卖股票而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像夏日的雨水四处流溢,整个社会似乎都沉浸在了欢乐的发财美梦之中。

对于为什么会在1928年和1929年出现这样一股投机热,普遍认可的原因是大量的游资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取得贷款,再以保证金方式大肆购买股票,可是这个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力。1928年和1929年的许多股票投机资金来源于付息贷款,可恰恰在这两年,银根收得很紧,相对其前后几年明显偏高。此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多次出现过贷款热潮,但却没有引发如此疯狂的投机热。

可见,人们的情绪远远比利率和信贷供给重要。大规模的投机需要对市场普遍的信任感和乐观情绪,并且普通老百姓必须坚信他们都能发财,同时他们还得相信银行和代理人会帮助他们迅速致富。当然,资金必须充裕,只有人们手上的闲置资金多了起来,他们才会愿意拿出一部分去冒险,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那又是什么使人们手中的闲钱越来越多,而且对市场愈加看好呢?这是众多因素、众多推手在有意无意间促成的。

英国迫使美国放松银根

1925年,由于英国一直高估英镑,使英国成为了一个没有消费吸引力却便于销售的地方,并引发了一系列汇率危机。由于当时英国实行的是维系黄金、美元和英镑之间关系的金本位制,黄金便从英国和欧洲源源不断的流入了美国。

如果一个国家商品价格很高,而利率又很低,那么就可能阻止黄金流入。1927年春天,英格兰银行行长蒙泰古·诺曼、德意志银行行长雅尔玛·沙赫特和法兰西银行副行长查尔斯·李斯特一行三人来到美国,力劝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行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由于当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力量薄弱,被迫就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再贴现率从4%降到了3.5%,政府大量买进发行在外的债券。其结果就是商业银行和个人持有了备用资金,并将此投入了股市。

联邦储备当局在1927年的行为被指责为“联邦储备系统有史以来最大胆的操作”,并将其与随后的投机和股市崩盘直接联系起来。11美联储成了罪魁祸首,诺曼和沙赫特因此臭名昭著。可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只有能够筹集到资金,人们总会进行投资的假设之上。事实上1927年并没有发生投机失控的情况,把一切矛头指向美联储和外国人,只是在替真正的罪人开脱。

美联储的放任态度

如果说美联储真的有错,那错就错在它的软弱无能。

1929年初,股市一路走高,某些大权在握的人士希望繁荣能够继续下去,因为他们正在趁机赚钱。可是就像所有繁荣都将会有尽头,有人隐隐约约意识到,面对不断升温的疯狂投机行为,应该做点什么。

泡沫可以轻而易举的被捅破,可行动的结果可能比无动于衷更加恐怖。掌握决策权的人士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立即有意识的策划股市下跌,要么任凭日后发生更加严重的灾难。如果股市崩盘,决策者肯定会因此受到谴责;而任其日后发生灾难,允许股市“苟且偷生”些时日,也许会有无法估量的好处。

美国总统、财政部长、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和董事们,有责任在两个严酷的选择之间做出抉择。但是当时的柯立芝总统既不关心也不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1929年,在卸任前几天,他热情洋溢的发表讲话说,经济情况“绝对健康”,股票“按现在价格来衡量还算是便宜的”。12只要被告知投机就要失控,他就会认为主要是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责任,不会进行政治干预。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同样负有经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方面的责任,而梅隆是一个坚决的“不行动”拥护者。于是,抉择的任务就落在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各联邦储备银行的身上,这无疑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任务。

可联邦储备委员会却面临一个尴尬的难题:虽然他有着指导和管理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位,可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权。而联邦银行中许多上层人物也忙于投机,身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A等董事的花旗银行董事会主席查尔斯·米切尔就是其中之一,股市的结束就意味着他好日子末日的来临,因此他并不想匆匆结束这一切。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控制手段有两种: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但此时这两种手段都没有用武之地。联邦储备系统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把公众手中准备买普通股的现金放在各储备银行的金库里,既不会生息也不会造成危害。显然,要是这样的策略成功,联邦储备系统手中必须有债券可以出售。1928年底,美联储剩余的政府债券库存只有2.28亿美元。要是把它们全部抛向市场,兴许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可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敢采取如此大胆的行动,因为这样难免会使各联邦储备银行失去大量有收益的资产。1929年的头几个月,美联储每次只抛售几百万美元的政府债券,效果并不显著。同时,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保持“合理收益”,各联邦储备银行继续买进承兑票据,这样商业银行就能放心的为股市提供更多资金。13而一下子大幅提高再贴现率除了招致公众的反感外,还会提高一般工商企业、消费者和农民的借款利率,对基本经济生产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这样美联储即使想抑制股市暴涨,但既得不到支持,又苦于缺乏手段,就像一个无能为力的人,只能对问题视若无睹,并且掩盖其面临的困境。

当时还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为美联储的不作为提供了绝妙的借口,即公司和个人资金流入股市问题。1929年期间,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平均每天向短期拆借市场提供6900万美元的资金;电力债券与股份公司平均每天拆借资金1亿美元以上。14少数公司,譬如城市服务公司,甚至出售证券,然后把所得资金贷放到股市上。截至1929年初,这些非银行来源的贷款数额接近于银行贷款,后来又大大超过了银行贷款。美联储坚持认为它无法对这方面的资金供给施加影响。

其实,美联储之所以软弱无力,只是因为它自己并不愿意担起这份不讨好的差事。如果美联储当局当真决定有所作为,那么它们可以采取一些直接有效针对证券市场的措施,比如,要求国会授权自己提高保证金比例以终止保证金交易。或者,连立法都不需要,由某个高层人物对投机者进行“道义劝告”,强烈谴责投机行为,对市场过热做出警告,几乎肯定会导致价格下跌,并且使一部分人从虚幻世界回到现实来。可对于那些做事比较谨慎的美联储官员来说,口头通报所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但又可怕的,报应也会接踵而至,所以沉默才真正是“金子”。他们关心的不是限制投机,而是如何推卸自己的责任。

哄抬股市的推手

投机的昌盛总需要有人来引导,没有工业巨头的推波助澜,没有报纸的肆意渲染,没有银行家的一次一次托市,挽回人民的信心,普通百姓不会如此疯狂的把自己的积蓄投入以近似赌博的股市轮盘中。

身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的约翰·拉斯科布在1928年3月23日时发表讲话,指出他看好该年度后三个季度的汽车销售和通用汽车公司参股企业的股票。两天之后的星期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上涨了将近5点,接下来的星期一又涨了7点。期间,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飙升引发了其他股票的交易狂潮。被认为对股票市场推波助澜的还有通用汽车公司创始人威廉·杜兰特,费歇尔兄弟和谷物投机商阿瑟·卡藤,他们把自己原来产业资金全都转移到股市上来。后来,就连一些严谨的学者竟也认为是大腕们的联手行动导致了股市的高涨。

在股市飙升期间,大多数报纸杂志都以赞美、敬畏的语气报道股市全面走高的消息,并且同时看好股市未来的走势。当然,新闻记者也不会免费为股市造势。一位叫威廉·麦克马洪的电台评论员在广播里对那些操盘手哄抬的股票做出利好的预期,为此他每星期可以从一个叫戴维·立翁的人那里领取250美元。立翁先生是皮克拉(Pecora)委员会的成员,专门做这种在适当的时候购买利好评论的生意。

学者们同样对那些持有悲观情绪而有意无意破坏“繁荣”的人表示了反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普林斯顿大学的劳伦斯也在一份臭名昭著的声明中说:“数百万投资者的评价对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个令人赞叹的市场产生了作用,他们的一致判断说明现在的股票价格并没有被高估。”

银行家的态度永远是鼓励那些愿意相信股市繁荣常在的人。许多银行家抛弃了国家财政悲观论者的角色,并暂时享受起乐观主义来。这样做自有他们的道理:几年前,许多商业银行,包括纽约几家最大的商业银行,都设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这些银行的子公司向公众出售股票和债券,这项业务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且前景看好。此外,个别银行家正在积极的开展自己的投资业务,他们当然不可能发表任何不利于市场的言论。

不过,还是有一些少数群体,提出了怀疑论。国际承兑银行的保罗·沃伯格就曾呼吁美联储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并且指出:“如果不能迅速制止目前‘无限制投机’的狂潮,那么最终将发生灾难性的崩盘。这不仅对投机商来说是不幸的,而且有可能导致危机全国的大萧条。”16对于沃伯格的观点有人指责他“严重破坏了美国的繁荣”,也有人猜测他这样做的动机是想做空。随着市场的不断走高,他的警告只被别人当作了笑料。

宽松的交易制度

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投机性买主认购同量股票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所承受的贷款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吸引客户,华尔街的证券经纪人模仿房地产市场,创造了一种极具魅力的交易方式——保证金制度。银行向证券经纪人提供资金,证券经纪人再把贷款发放给自己的客户,并同时把客户的抵押品存放到银行。客户除了抵押证券以外还必须预付一定的现金,即保证金,如果抵押证券的价格下跌并低于贷款金额时,客户就必须追加保证金。这样,投机机会就与股票所有权费用相分离,投机者再也不必为筹集大量股本而烦恼。保证金制度大大活跃了市场,方便了投机商,并鼓励大额交易。于是,人们纷纷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购买股票,在不承担股票所有权费用的情况下赚取溢价。

很快纽约的银行就成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贷款人的代理商,这么多人愿意把钱贷方给纽约的原因,就是有随时可以变现的股票和保证金作为担保。1928年初,这种流动性极强、安全性极高的无风险资金贷出能赚取5%的利息。1928年全年,贷款利率持续上涨,到了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已经涨到了12%,而且不用承担丝毫风险。蒙特利尔、伦敦、上海和香港都在谈论12%的利率,各公司也觉得这样高的利率颇有吸引力。少数企业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与其把资金投入生产,去承受各种各样的劳累与麻烦,还不如把资金用于投机。于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金河”开始流向华尔街,帮助美国人通过支付保证金来持有普通股。

与此同时,投资信托公司的兴起也为投机热的升温添了一把柴。投资信托起源于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而在美国很晚才出现,1921年以前,美国只有少数几个规模不大的投资信托公司。由于投资信托能够使公司发行的证券1倍、2倍甚至几倍于公司现有的财产,大大满足了公众对普通股的需求,20世纪20年代末,投资信托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投机品种。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以及投资信托公司都忙于创立新的投资信托,1928年全年有186个投资信托问世,1929年又新设立了265个,其总资产估计已经超过了80亿美元。

投资信托的魔力在于杠杆这个法宝,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发行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的证券组合来筹集资金,并全部投资于普通股组合。举例说明,假如投资信托公司发行债券、优先股、普通股各1亿美元,共筹得3亿美元资本金来发起投资信托,并全部用于投资。假设其购买的证券组合一年后增值50%,则其资产可达到4.5亿美元。由于债券和优先股的价格是固定的,其价值仍是2亿美元,如果公司被清算,其持有人不能索要更多的份额,剩下2.5亿美元就是该信托普通股的价值。也就是说,该信托普通股的价值由1亿美元增加到2.5亿美元,增值150%。如果该信托公司的普通股被其他运用杠杆原理的信托公司持有,那么普通股的价值将以几何级数增长。杠杆的魔力使得这种业务对于投资信托最起始的发起人来说是一种几乎没有成本的买卖。

同类推荐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读懂顾客

    读懂顾客

    《读懂顾客:写给市场一线人员的消费者心理学》主要讲述什么是高超的销售技巧?找准顾客的需求,了解顾客的想法,并且从这方面入手,才是最高超的销售技巧!没有什么比从顾客角度出发的建议更具吸引力,没有什么比研究顾客更具挑战性,更需要智慧!努力工作只是成功的前提,聪明地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不管你的工作如何的繁杂,读懂顾客,最终的成功将会属于你!
  • 领导的条件

    领导的条件

    每个人都具备做领导潜能,不同的是,有的人将其发扬光大,于是如愿以偿成为领导,有的人毫不在意,或自暴自弃,只能做一个普通人。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领导需要那些条件,你离这些条件还差多远,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将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领导。
  • 服务致胜

    服务致胜

    我们一定要记住,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由覃曦编著的《服务制胜》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
  •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带队有一招

    唐僧师父慈悲为怀,一路解救众生,无论是弟子们,还是路人,都认为他是当然的救星,加入他的事业。众人皆知唐僧心软,但不知唐僧的心也很硬。唐僧一定要去西天取经,这不是心硬又是什么?唐僧是佛家,孔子是儒家,二人境界相通,都能“循循然善诱人”,使人“欲罢不能”。这是一种极高的管理境界。孙悟空等人也一直不得不追随唐僧,陪他西游,一直到取回真经。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美食帝国

    重生之美食帝国

    前一世父母失踪下落不明,在功成名就之际她惨遭未婚夫抛弃。这一世保家人得真传,八大菜系,泰国美食,日式料理,法国大餐,她踹渣男烹美食抱美男,成就一代美食女皇!
  •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话说,她遭遇车祸了。车祸就车祸吧,可是该死的……她竟然失忆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据说,她是那个帅得不像话的首席总裁的未婚妻?据说,她曾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做了对不起那位首席总裁的事情,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据说,他现在还愿意娶她,但是只是为了有个已婚的名分,其余的,她丝毫不能干涉?……好吧,她相信。她忏悔。那么,就战战兢兢地做这个名不副实的总裁夫人。虽然憋屈得很,可是,谁叫自己曾经是那么坏的女人?你说,每天受着自己空白记忆的折磨,是不是很难受?你说,每天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孔,是不是很难熬?你说,每天看着那个帅老公搂着不一样的各路美女,是不是很难堪?没事,她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忽然有一天,她被告知:她和那个帅帅的酷老公,根本是陌生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惹火小丑后

    惹火小丑后

    推荐一下自已的文文:亲爱的宝贝们,婉儿的新文《婆媳大战》上传了,粉好看滴说,请亲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哦:貌美率性,带着前世记忆的女药理博士在研制易容丹的时候,实验室突然爆炸,她被炸去了头颅与双腿,当场毕命!几经辗转,她的魂魄与残存下来的身躯附在了一个远古的女孩身上!这十六岁的女孩,刚被封为大乾国的王后!能被当选王后的人,自然是出身高贵,才貌出众,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人儿!可为何,花轿进宫的路上,如潮般围观的民众怎会说出个“丑”字来?进了宫,坐了花帐,这位魅如妖精的绝色男子兴致勃勃地掀开红盖头,美目一扫,便哈哈大笑,丢下三个字:“好,好,好!”说完扬长而去。随侍的宫女回禀,称这是王上。坐在凤床上等了半夜,王上没等来,却等来了一句话:“丑丫,你还不睡?”什么,丑丫?一个堂堂的王后竟然叫丑丫?你的名字就叫丑丫啊,生下来就很丑,爹娘就叫你丑丫了。啊?从小就很丑啊?心里忐忑不安,偷偷掀裙一看,苍天啊,这是人的腿吗?好不容易撑着身子往铜镜上一瞧,上帝啊,我不活了,不活了!这是人的脸吗?而且,双手握拳,怎么使劲都抻不开!洞房外,王上正与一群前来贺喜的绝色帅哥们开玩笑打赌:“你们谁能与新王后面对面共处一个晚上,朕连升他三级!王弟嘛,朕送他五匹汗血宝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上的同父异母弟率先进了洞房,第二天,竟然满面春色地出来了。昨夜状况闭嘴不说,成了五匹汗血宝马的新主人。第二天,第三天,全如此一辙,帅哥们似乎上天去见了天仙一般滋润。这是怎么回事?,王上在第四天的夜里来到了王后的寝宫,想看个究竟!一眼过后,他发誓再也不想见到这个新王后了。行,你嫌偶丑,偶还不要你呢。死了你这个张屠夫,偶肯定不吃混毛猪!宫内开花宫外香,偶决定偷遍天下的帅哥哥,送你一顶大大大的绿帽子!偷欢之余,新王后也不闲着,她在宫里活得风生水起,破陈案,审冤情;开化妆品店,设尸检司,忙得不亦乐乎。…大乾国君主南宫光宇,风流多情种男猪,他扫了她一眼,妖魅地勾了勾唇:“如此丑的女人,怎能与朕共鸳帐?”她莞尔一笑:世间可没有后悔药。吐鲁国君主安斯列,暴戾狂妄型男猪,他托起她的下巴,说:“我不管你的初夜给了谁,你的将来只能属于我一个人的,否则,死!”她冷冷一笑:“死?谁死还不一定呢。”
  • 读心律师

    读心律师

    律师有了读心术,案件必胜诉! 小律师李超意外获得读心术,能看穿对手隐藏的心思,于是卑鄙阴谋无处藏身,公平正义必然声张。 李超以读心术帮助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成为律师大英雄,爱情、财富、地位、名誉随之而来……
  • 雎鸠声声

    雎鸠声声

    他为了她,顶住各方压力,让东宫主位虚悬多年。正当他们即将成就花好月圆的时候,她却因绝世美貌,成为天下共主——天子的猎艳目标。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各方角逐势力粉末登场。上辈子的是是非非,牵扯着后辈的恩恩怨怨,盘根错绕。为爱矢志不渝是誓言,更是信念!
  • 无上弑神

    无上弑神

    身处家族斗争漩涡底层的废物,突然之间成为了拯救世界的神王体!不去倚仗天资,只是凭借心中执念,我为无上,若神扰我之心,我必弑神!以执念为剑,轰开无上弑神之路!
  • 慕茗而来

    慕茗而来

    花开,一个是天之骄子,留恋花间,游戏人生,竟能因她“取次花丛懒回顾一个如人中龙凤,嶙峋傲骨,目空一切,却宁为她“零落成泥碾作尘”,牧茗身处幻世,又该何去何从?即使身隔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只因慕茗而来。
  • 凤玄星辰

    凤玄星辰

    本是宠冠后宫的风国宸妃,本是名闻天下的神算军事,却流落江湖,六年后,宸妃、风皇再相见,又能否揭开宸妃自焚于凤宸宫的秘密?朝堂局势多变,辰若琳在当上雪皇之后,又成了花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夫妻两一人是一国之帝,一人是两国之皇,一统四国已是必然之势,看凤皇宸帝立于凤玄之巅!龙泉风云温柔的弟弟云溪竟是背叛者,在他的阴谋下,玄澈粉身碎骨,辰若琳夫妇和小女儿落入海中。龙泉,另一个大陆,无权无势的他们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云溪又是什么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