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300000004

第4章 明朝能臣张四维(1)

引子

明代山西晋商世家中,不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人,同时,这些商贾子弟中也不乏在学术和政治上都做出过卓越贡献者,出身蒲州盐商世家的张四维(1526—1585),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世称“凤磐先生”,蒲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少年得志,很早就考中了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是明朝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作为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熟知北部边境事务,对明朝边疆的稳定和边境贸易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1节“蒲州故里多豪贾”:出身盐商世家

嘉靖五年(1526)五月十二日,一个阳光明媚的盛夏时节,山西蒲州的富商贾张允龄喜得儿子,取名张四维。张氏家族的先世原来居住在解州盐池南部,元朝时,先祖张思成为了躲避祸乱,举家迁往蒲州,从此世代居留此地。张四维的太祖孟儒公,祖父张谊,号首阳,后来都因为张四维的显赫而被追赠了封号。

张四维的生身母亲王氏共生育了七子三女,四维作为这个家庭的长子,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关于他的名字,《张文毅公行状》曰:“中条有别峰曰凤鸣山,因以凤磐自号云。”可见他的志向远大不凡,而其父张允龄也对他寄予厚望。

山西蒲州贩盐的商人很多,张四维自己曾道:“蒲州故里多豪贾。”究其原因,在于蒲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之相邻的解县有一个“天日曝晒,自然结晶”的内陆盐池,所产的盐被称作“潞盐”。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当时国家重要的赋税来源。明清时期,蒲州的商人由于靠近解县盐池,大批盐商就以销盐为业,活跃在全国各地,依靠贩卖食盐积累财富,成为商业世家。

蒲州张四维的家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豪门巨贾。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字伯延,号嵋川。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不得不自己掌理家务。长大后,他开始了自己经商贩盐的生涯,多次往来于皋兰(兰州)、碾伯、张掖、酒泉等地,后来又到淮、泗一带,渡江进入吴地,沿着汉江西上三峡,往返于蜀楚之间,北方还到达沧州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辛苦经营了20余年,获得巨大的成功,家业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张四维的弟弟四教也是一位商界奇才,他年仅16岁便到汴泗、江淮、姑苏、吴兴等地游历经商。他为人胸怀大志,乐施好义,早在随父亲经营长芦盐业时,就十分熟悉盐务的分布和调度,以识量宏达、精于计算,在生意圈里小有名气。张四教不屑于斤斤计较,做起大生意来舍得投资,即是花费巨万为自己铺平道路也在所不惜,经商的行为方式也往往出人意外。后来,张四维应试做了京官,把父亲张允龄接来京师居住,生意便交给了张四教来经营。张四教在商界大获成功,家族商业在他手中达到了鼎盛,资产比他父亲时期高出10倍之多。

与其他商业世家一样,张氏家族的显赫不仅在于本身的地位和财富,也表现在与其他豪门望族的姻亲关系上。张氏家族的姻亲也多是商人和官宦,张四维的外祖父王瑶,就以贩盐而起家,张四维的舅父王崇古,是一位以战功名扬当世的将领。张、王两家都是当时蒲州数一数二的盐商。明代王世贞说:“四维父盐长芦,累资数十百万,崇古盐在河东,相互控制二方利。”

张四维二弟四端的妻子李氏,她的祖父李季也是在河南、河北等地贩盐的大商贾。据《条麓堂集》卷28载:

(范世逵)家世以农商为业,公初服贾四方,绰有心计,倜傥负大志,视行辈逐逐然,竞锥刀之末者不屑也,令甲榷淮浙,占鹾利,以佐国计,凡商人占淮浙盐者,悉令输粟甘肃、宁夏等边……然自开中以来支结旷日持久,且出入戎马间,有烽堠之惊,而盐利又时有亏缺,是以商人不乐与官为市,公独曰此可居也,遂历关陇,度皋兰,往来张掖、酒泉、姑臧之境,察道里险易,计储待蓄,散盈缩,以时废居而低昂,其趋舍每发必奇中,往往牟大利。

张四维的四弟张四象,娶妻王氏,她家曾祖父王宾也是商人,后来王氏早逝。张四象后娶的妻子范氏,还是出于盐商之家,祖父范世逵在明朝初年时就经营盐业。张四维的儿子甲征、定征,两人所娶的都是兵部尚书杨博的孙女。张四维的女儿嫁给了内阁大臣马自强之子马谆,而马自强之弟马自修也是陕西的大商人,少年时就“弃儒业,在鹿、延、商、洛之间贩粟”。可以说,张四维家族是一个商与官密切结合的团体,商人从经济上极力支持族中子弟在仕途上发展,在朝中疏通关节,进而显赫。这一点,使张四维遭到了很多政敌的攻击。早在隆庆五年(1571)御史郜永春到河东视察盐业时,就借机说盐法败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攻击张四维、王崇古二人身为高官权要,而家族经商贩盐,垄断市场。

§§§第2节生而颖异,少年登科:仕途上的一帆风顺

1.科举考试一帆风顺

张四维天资聪慧,生而颖异,史称他“七岁就外传,动如成人”,这种聪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在科举考试上的一帆风顺。年仅15岁时,张四维就参加了考试,首战告捷,“举茂才,名列优等”,这样的成绩令当时的督学——一位姓刘的官员十分惊奇,当众称赞张四维是自己平生所仅见的神童,预言他必然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到了嘉靖二十八年(1549),张四维参加了乡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了举人。时隔四年之后,他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一举考中了进士,更重要的是,他还因为文章书法俱为优等被选入了翰林院,成为第一名庶吉士,授为编修,从此正式步入仕途。庶吉士是一种荣誉,因为明代的翰林院一般被视作是为皇帝存储人才的地方,尤其到了后来,逐步发展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非进士出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庶吉士素有“储相”之称。刚刚步入仕途的张四维踌躇满志,正待大展宏图的时候,他的母亲王氏夫人去世了,他不得不回乡丁忧守孝。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年期满之后,张四维重新回到朝廷任职,继续任翰林院编修。此时的张四维常常埋头学问,闭门读书,可谓是穷诣博览、深思考究,在学术上小有成就。他还代袁文荣起草策士文牍,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代徐文贞考订国策大计时,对各种策论陈述利害,理据充分,也博得了好评,初步展露了政治才华。嘉靖十一年(1562)至四十四年(1565),张四维在这两次会试中任同考官,他还参加了《永乐大典》副本的抄录工作,至隆庆元年(1567)四月十五日,张四维42岁时,《永乐大典》抄录完工,他也因这一功绩升任右春坊、右中允。数年之后,又被升迁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可谓一路平步青云。

这一时期的张四维,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小有成就,他还写了一些比较闲适的诗文、戏曲,现存的《条麓堂集》收录有他的《乙丑夏志》诗,充分表达了他在宦海沉浮中难得的寄情琴书、闲适自在的一面:

长日睡不足,宁知节暗迁。

荷风轻掠燕,槐雨骤惊蝉。

薄宦逐青绶,闲情寄素弦。

夜来湘簟奭,忽地梦钧天。

2.主要交游对象以及对他的影响

虽然自称“薄宦逐青绶,闲情寄素弦”,但作为这种富贾豪门的长子,张四维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光大家业的责任。早在张四维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当朝几位重要人物的注意,其中,高拱、杨博、王崇古等人对他的人生历程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可以认为,他在政治仕途上的一帆风顺,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几位交往十分密切的关键性人物在不断地提携他。

作为张四维的舅舅,王崇古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人生走向,这一点自不必说,而朝中实力派人物杨博则是同里乡人,他的儿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儿,也就是说,杨博的儿媳妇是张四维的表妹。杨博和王崇古都是征战多年的名将,十分熟悉边疆形势,经常在一起谈论边防战事,张四维年少时与他们交往十分密切,耳闻目濡,对边务的见解也多有过人之处。在张四维30岁时,他的母亲王氏夫人过世,他回乡丁忧期间,曾常常与杨博等人外出游玩,多有诗唱和,现存的《条麓堂集》中收录有诗歌《河中乙卯变后九日和坡翁韵》就记录着他们的交往。

登临还九日,胜迹蓦成空。

物候何尝异,人烟迥不同。

孤城秋草外,断壁夕阳中。

野哭千家血,山山枫树红。

从文意来看,这首诗写于张四维母亲去世的第9天。他与杨博相会,杨博有赠诗,而张四维也赋诗作答。杨博是当朝权高位重的大臣,他自嘉靖八年(1529)考中进士,后来一度官至吏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少傅,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杨博熟知边疆形势,而俺答对杨博的军事才干和军队战斗力也非常畏惧,听闻杨博被任命并出塞的消息,不待他出征就赶紧引兵退却了,杨博因而大获全胜,他因势利导,大力整顿边务,赏功罚过,鼓舞士气,同时增修防御工事,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他的功绩也受到了世宗的肯定和表彰。张四维和杨博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姻亲上,杨博的两个孙女,分别嫁给了张四维的长子张甲征和三子张定征,可见两人之间交谊匪浅。

另外一位与张四维交情很深的是当朝首辅高拱。高拱是明穆宗的老师,穆宗性格较为平和,没有突出的才干,明穆宗十分信任自己的老师高拱,将政事都委托给他。张四维深受高拱的器重。早在隆庆三年(1569),张四维刚刚进入仕途不久,高就越级提携他为翰林学士,上任两月就拜为吏部侍郎,协助吏部尚书选拔、考核各级官吏。高拱在各个方面都尽力提携张四维,四维也感激高拱的这种知遇之恩,竭力支持他的各项政治主张。如此一来,朝内官员对高、张相结就产生了不满情绪。御史郜永春到河东视察盐业,就借机说盐法败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攻击指张四维、王崇古二人身为高官权要,而家族垄断了食盐市场。面对同僚的这一攻击,张四维极力奏辨,申明自己并无私心,没有利用职权为家人经商谋求私利。面对弹劾,张四维自请辞官,在高拱极力维护下才得以留任。但是,张四维毕竟尚还年轻,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他办事从快从急,对下要求十分严格,招致朝中同僚的嫉恨,不断受到攻击,无奈之下只好自请辞职,以患病为借口,请求回家养病,暂时躲避风头。嘉靖六年(1572)的春天,他回到朝中,时逢皇帝出阁讲学,召四维充任东宫侍班官,协力詹事府,称得上是朝廷中的要职了。高拱意欲提拔张四维作为自己的心腹,内阁大臣赵贞吉去位时,高原本想将四维援引进入内阁,但因受到他人的谮毁,才未能实现。高拱甚至还一度筹划赶走不听从安排的内阁大臣殷士儋,以张四维入阁来顶替这个位置,但由于后来他自己也被张居正赶下了台,这事就不得不暂时被搁置了。

《明史·张四维传》对此事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防。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士颇有疾之者。御史郜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四维父、崇古弟为大商。四维奏辨,因乞去。拱力护之,温诏慰留焉。初,赵贞吉去位,拱欲援四维入阁,而殷士儋夤缘得之,诸人遂相构。及御史赵应龙劾士儋,士儋未去,言路复有劾四维者。四维已进左侍郎,不得已引去,无何士儋亦去。东宫出阁,召四维充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言四维贿拱得召,四维驰疏辨,求罢。帝不许,趣入朝。未至而穆宗崩,拱罢政,张居正当国,复移疾归。

利用联姻、同乡等种种关系,王崇古、张四维、杨博、马自强等这些官商大族强强联合,特别是王崇古、张四维舅甥一个在外掌握重兵,一个在京担任重臣,内外呼应,势力十分庞大。这几人的政治交情和密切关系,在万历年间著名的边疆事务“俺答封贡”一事上表现得最为突出。隆庆四年(1570)十月,把汉那吉归降明朝,当时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兵部尚书王崇古将把汉拿吉归降的事上奏给皇帝,朝廷上议论纷纷,众臣相持不决。王崇古主张与蒙古俺答议和,以消释双方多年的敌对和战争,但有一些大臣则极力反对。在高拱和张四维的全力支持下,和议成功,北疆明蒙之间得以偃息战事、通商贸易。从现存张四维的文集可以看到,当时他与王崇古频繁有书信往来,就封贡一事进行讨论,现存文集中尚有《与王鉴川论封贡第五书》及第八、九、十等多封书信,他们不断传递信息,交换意见。可以说,此事正是王崇古、张四维在高拱和张居正的直接支持之下最终达成的,和议互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张四维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是他对明代边疆形势稳定、蒙汉人民休养生息做出的重大贡献。

如果不出现意外,张四维下一步的政治道路应该就是进入内阁、参与机务了。但生活的道路往往并不会按照预定计划来发展,张四维的仕途也在这一年再次出现了波折。隆庆皇帝死后,年幼的万历继承了帝位,张居正联合司礼太监冯保设计赶走了高拱,取而代之成为首辅。这样一来,张四维靠山已倒,不得不再次称病隐退。为了重返政坛,他努力迎合张居正,逢年过节则不断给张居正送上厚礼,同时他还大力结交皇太后的父亲——山西人武清伯李伟。好在张居正在“俺答封贡”中也和张四维站在同一立场上,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万历三年(1575),张居正便以增置内阁成员为由,推荐张四维入阁。

§§§第3节进入内阁,参与机务:全力支持张居正改革

万历三年(1575)八月,张四维在自己50岁这年,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随张居正等人在内阁处理机要事务。同年十月七日,他随神宗在文华殿讲读,皇帝很赞赏他的学识,见他举止不凡,器宇轩昂,还亲自提笔书写了“一德和衷”四个大字赐给了他。当然,张居正举荐张四维入阁,正是看中了他的能干和顺从,而张四维自此就成为张居正手下的得力干将,鼎力支持他的政治革新运动。

同类推荐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热门推荐
  •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两个盗墓贼在刑警吴悠和杨小邪的眼前离奇惨死,一幅明月崖飞仙图引导他们随考古队寻找马楚太子古墓。驱魔龙族马家新一代传人马出尘和神秘青年唐昧在文物部门的授命下前去协助。他们穿越原始森林,经历种种诡异之事,最后却进入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楚墓。随行队员唐昧来历不明,隐匿在他们周围的算命先生袁瞎子和清风道人更是神秘莫测。战国楚墓中的壁画和九鼎让他们发现了历史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西瑶的女人。一条时空隧道,将战国楚墓和马楚太子墓联系到一起。吴悠几人身上隐藏多年的秘密也在墓穴中得到了答案。
  • 邪尊

    邪尊

    ◆女主邪恶捣腾天下、雄霸四方八面、统领森罗万象。「群号:105688120门砖:书名。」◆风尘仆仆,二世为人,福兮?祸兮?苍天广阔,挡吾者谁,运兮?惨兮?苍天寒凄、世人冰霜、快意恩仇、吾若然一笑,怜悯森罗万象。问:谁能主宰这天、这地、这宇宙浩瀚?那人且在楚云间。凭借一枚天地戒,翱翔于天地,穿梭地狱;天大、地大、森罗万象、她造就一出大放异彩的精彩神话。◆【冥天篇】“若能长久时,方能众天下,吾乃万兽之尊,禹川兽类均归吾驾驭;若你能接纳吾,与吾双修,就等于接纳全天下的兽类为你驱使”冥天真诚地对楚云道,他那眸间散发着野兽气息。楚云吐着舌头:“关我鸟事,双修你个头,尽占老娘便宜。”冥天凸出眼珠:——舍弃万兽之王,是何等的愚蠢?===【辰王篇】“你绑着我也没用,绑得住我的人却绑不住我的心…”辰王瞪大眼珠死盯着楚云。楚云无所谓地绰着手指甲,道:“反正你的人都是我的,我何必在意你的心,有你的身体足够。”辰王哑巴吃黄连暗骂:——卑鄙、无耻、下流啊!===【无尘篇】“比一场,你输了你归我。”楚云大放严词。无尘反问:“那你输了怎么办?”楚云奸诈一笑:“我归你”无尘自我苦恼:——有见过卑鄙的,没见过这么卑鄙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她划破长空,高昂吼声,响应大地,任谁都被她所震撼。◆参考:「武功级别:一级、二级…九级、初玄、地玄、黄玄、天玄;最高级别是超越天玄的存在——天尊。」◆『女主、美男领养名单』女主:楚云(由亲亲‘yuli820121’/小鱼领养!)男一:冥天(由亲亲‘冷薇冰魄’领养!)男二:欧阳寒(由亲亲‘k111111kfang’领养!)男三:辰泽(由亲亲‘391443750’领养!!么啊!)男四:涯(由亲亲‘浅水雨梦’领养!)男五:凌风(由亲亲‘我是刑冷墨’领养!)男六:清风扬(由亲亲‘冰恋沉醉’领养!)男七:无尘(由亲亲‘12121245’领养!)男八:辰王(由亲亲‘t56’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本书内容包括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细节之中藏着大生意、守候机遇,乘势而发、蛮干不如巧做等。列举了如“章光101”、“江西果喜集团”以及美国“可口可乐”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经营的事例,围绕在别人“盲点”中获利的立意,阐述致富的生意经。《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的面世给正在创业和征战商场的人们提供借鉴和帮助。
  • 天才儿子PK腹黑总裁老爸

    天才儿子PK腹黑总裁老爸

    八年前:男:“我想和你做朋友?”女:“我不跟痞子做朋友,更不跟流氓来往,请你以后不要来打扰我,除非你是贵人了。”八年后:“我凭什么帮你?”男人的双脚重叠,慵懒的靠在沙发上,看着面前的女人,嘴角扬起的那抹戏虐的笑容。然后见他抬起明亮的眸子,看着面前的可人儿说:“除非,你是我的情人,我还倒可以考虑一下。”他这是在报复她,报复她十年前的那一句趾高气昂的话,他用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将告诉她:你已不再是那个骄傲的公主。“这可是一赃公平的交易,我可没有强迫你,既然不开心,又何必答应呢。”男人的嘴角扬起令人畏惧的笑容。女人躺在白色的豪华大床上,转过美丽的脸颊。不让那个男人,看到她的眼泪。尹皓轩,这就是你所知道的真相么。那你可曾知道,当初她说出这话的时候无非是想改变年幼的你。她对这个男人,又爱又恨。爱了他八年,却因为他的凌辱、他的无情、他的冷血恨了他五年,可这五年就真得就只有恨,没有爱了么?事隔五年,再遇到他,她和他,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五年后:“妈咪,以后换小小酥保护你了。”“小小酥相信,妈咪和爸比一定会很幸福的。”“不许欺负我妈咪,就算你是爸比也不行。”那个被自己妈咪藏了四年的爸比终于出现时,他会心甘情愿的跟自己的爸比回去么?当眼看着自己的妈咪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四岁的他就真得不知道还击么?且看,腹黑总裁老爸又该如何接天才儿子的招。天才儿子,又会如何保护自己最爱的妈咪。
  •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完结】她瞪大双眼,强势看他,“喂,总裁先生,我只是暂住在你家而已,没有想过做女主人好不好?我没有兴趣在你的配偶栏上签字,更加没有兴致在无名指上套个光环,就算你耍腹黑耍流氓我也表示坚定地摇头。”他淡定微笑,“我爱你。”“……好吧。”
  • 腹黑总裁麻辣妹

    腹黑总裁麻辣妹

    她是违犯军纪的特种兵上尉,他是英俊潇洒的年轻总裁;在劫案中,他们偶遇,在车祸中,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在一连串的碰撞中,他们之间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 灭世大陆

    灭世大陆

    张小天在帮朋友出头的时候,不幸被小弟出卖,被敌人用炸弹炸死了,但是他的命不该绝,不但穿越到了灭世大陆,而且还附身在了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三杀镯”,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意之中把自己的血滴在了“三杀镯”的上面,却唤醒了“三杀镯”里住着的老人……
  •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本书所选均为古今中外优秀的友情故事,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马克思与恩格斯等。在这些故事中,既有孩童之间的真挚友情,又有成年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领会到正确的交友方法,并使孩子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纯洁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