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300000004

第4章 明朝能臣张四维(1)

引子

明代山西晋商世家中,不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人,同时,这些商贾子弟中也不乏在学术和政治上都做出过卓越贡献者,出身蒲州盐商世家的张四维(1526—1585),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世称“凤磐先生”,蒲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少年得志,很早就考中了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是明朝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作为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熟知北部边境事务,对明朝边疆的稳定和边境贸易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1节“蒲州故里多豪贾”:出身盐商世家

嘉靖五年(1526)五月十二日,一个阳光明媚的盛夏时节,山西蒲州的富商贾张允龄喜得儿子,取名张四维。张氏家族的先世原来居住在解州盐池南部,元朝时,先祖张思成为了躲避祸乱,举家迁往蒲州,从此世代居留此地。张四维的太祖孟儒公,祖父张谊,号首阳,后来都因为张四维的显赫而被追赠了封号。

张四维的生身母亲王氏共生育了七子三女,四维作为这个家庭的长子,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关于他的名字,《张文毅公行状》曰:“中条有别峰曰凤鸣山,因以凤磐自号云。”可见他的志向远大不凡,而其父张允龄也对他寄予厚望。

山西蒲州贩盐的商人很多,张四维自己曾道:“蒲州故里多豪贾。”究其原因,在于蒲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之相邻的解县有一个“天日曝晒,自然结晶”的内陆盐池,所产的盐被称作“潞盐”。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当时国家重要的赋税来源。明清时期,蒲州的商人由于靠近解县盐池,大批盐商就以销盐为业,活跃在全国各地,依靠贩卖食盐积累财富,成为商业世家。

蒲州张四维的家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豪门巨贾。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字伯延,号嵋川。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不得不自己掌理家务。长大后,他开始了自己经商贩盐的生涯,多次往来于皋兰(兰州)、碾伯、张掖、酒泉等地,后来又到淮、泗一带,渡江进入吴地,沿着汉江西上三峡,往返于蜀楚之间,北方还到达沧州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辛苦经营了20余年,获得巨大的成功,家业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张四维的弟弟四教也是一位商界奇才,他年仅16岁便到汴泗、江淮、姑苏、吴兴等地游历经商。他为人胸怀大志,乐施好义,早在随父亲经营长芦盐业时,就十分熟悉盐务的分布和调度,以识量宏达、精于计算,在生意圈里小有名气。张四教不屑于斤斤计较,做起大生意来舍得投资,即是花费巨万为自己铺平道路也在所不惜,经商的行为方式也往往出人意外。后来,张四维应试做了京官,把父亲张允龄接来京师居住,生意便交给了张四教来经营。张四教在商界大获成功,家族商业在他手中达到了鼎盛,资产比他父亲时期高出10倍之多。

与其他商业世家一样,张氏家族的显赫不仅在于本身的地位和财富,也表现在与其他豪门望族的姻亲关系上。张氏家族的姻亲也多是商人和官宦,张四维的外祖父王瑶,就以贩盐而起家,张四维的舅父王崇古,是一位以战功名扬当世的将领。张、王两家都是当时蒲州数一数二的盐商。明代王世贞说:“四维父盐长芦,累资数十百万,崇古盐在河东,相互控制二方利。”

张四维二弟四端的妻子李氏,她的祖父李季也是在河南、河北等地贩盐的大商贾。据《条麓堂集》卷28载:

(范世逵)家世以农商为业,公初服贾四方,绰有心计,倜傥负大志,视行辈逐逐然,竞锥刀之末者不屑也,令甲榷淮浙,占鹾利,以佐国计,凡商人占淮浙盐者,悉令输粟甘肃、宁夏等边……然自开中以来支结旷日持久,且出入戎马间,有烽堠之惊,而盐利又时有亏缺,是以商人不乐与官为市,公独曰此可居也,遂历关陇,度皋兰,往来张掖、酒泉、姑臧之境,察道里险易,计储待蓄,散盈缩,以时废居而低昂,其趋舍每发必奇中,往往牟大利。

张四维的四弟张四象,娶妻王氏,她家曾祖父王宾也是商人,后来王氏早逝。张四象后娶的妻子范氏,还是出于盐商之家,祖父范世逵在明朝初年时就经营盐业。张四维的儿子甲征、定征,两人所娶的都是兵部尚书杨博的孙女。张四维的女儿嫁给了内阁大臣马自强之子马谆,而马自强之弟马自修也是陕西的大商人,少年时就“弃儒业,在鹿、延、商、洛之间贩粟”。可以说,张四维家族是一个商与官密切结合的团体,商人从经济上极力支持族中子弟在仕途上发展,在朝中疏通关节,进而显赫。这一点,使张四维遭到了很多政敌的攻击。早在隆庆五年(1571)御史郜永春到河东视察盐业时,就借机说盐法败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攻击张四维、王崇古二人身为高官权要,而家族经商贩盐,垄断市场。

§§§第2节生而颖异,少年登科:仕途上的一帆风顺

1.科举考试一帆风顺

张四维天资聪慧,生而颖异,史称他“七岁就外传,动如成人”,这种聪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在科举考试上的一帆风顺。年仅15岁时,张四维就参加了考试,首战告捷,“举茂才,名列优等”,这样的成绩令当时的督学——一位姓刘的官员十分惊奇,当众称赞张四维是自己平生所仅见的神童,预言他必然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到了嘉靖二十八年(1549),张四维参加了乡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了举人。时隔四年之后,他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一举考中了进士,更重要的是,他还因为文章书法俱为优等被选入了翰林院,成为第一名庶吉士,授为编修,从此正式步入仕途。庶吉士是一种荣誉,因为明代的翰林院一般被视作是为皇帝存储人才的地方,尤其到了后来,逐步发展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非进士出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庶吉士素有“储相”之称。刚刚步入仕途的张四维踌躇满志,正待大展宏图的时候,他的母亲王氏夫人去世了,他不得不回乡丁忧守孝。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年期满之后,张四维重新回到朝廷任职,继续任翰林院编修。此时的张四维常常埋头学问,闭门读书,可谓是穷诣博览、深思考究,在学术上小有成就。他还代袁文荣起草策士文牍,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代徐文贞考订国策大计时,对各种策论陈述利害,理据充分,也博得了好评,初步展露了政治才华。嘉靖十一年(1562)至四十四年(1565),张四维在这两次会试中任同考官,他还参加了《永乐大典》副本的抄录工作,至隆庆元年(1567)四月十五日,张四维42岁时,《永乐大典》抄录完工,他也因这一功绩升任右春坊、右中允。数年之后,又被升迁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可谓一路平步青云。

这一时期的张四维,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小有成就,他还写了一些比较闲适的诗文、戏曲,现存的《条麓堂集》收录有他的《乙丑夏志》诗,充分表达了他在宦海沉浮中难得的寄情琴书、闲适自在的一面:

长日睡不足,宁知节暗迁。

荷风轻掠燕,槐雨骤惊蝉。

薄宦逐青绶,闲情寄素弦。

夜来湘簟奭,忽地梦钧天。

2.主要交游对象以及对他的影响

虽然自称“薄宦逐青绶,闲情寄素弦”,但作为这种富贾豪门的长子,张四维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光大家业的责任。早在张四维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当朝几位重要人物的注意,其中,高拱、杨博、王崇古等人对他的人生历程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可以认为,他在政治仕途上的一帆风顺,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几位交往十分密切的关键性人物在不断地提携他。

作为张四维的舅舅,王崇古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人生走向,这一点自不必说,而朝中实力派人物杨博则是同里乡人,他的儿子娶了王崇古的女儿,也就是说,杨博的儿媳妇是张四维的表妹。杨博和王崇古都是征战多年的名将,十分熟悉边疆形势,经常在一起谈论边防战事,张四维年少时与他们交往十分密切,耳闻目濡,对边务的见解也多有过人之处。在张四维30岁时,他的母亲王氏夫人过世,他回乡丁忧期间,曾常常与杨博等人外出游玩,多有诗唱和,现存的《条麓堂集》中收录有诗歌《河中乙卯变后九日和坡翁韵》就记录着他们的交往。

登临还九日,胜迹蓦成空。

物候何尝异,人烟迥不同。

孤城秋草外,断壁夕阳中。

野哭千家血,山山枫树红。

从文意来看,这首诗写于张四维母亲去世的第9天。他与杨博相会,杨博有赠诗,而张四维也赋诗作答。杨博是当朝权高位重的大臣,他自嘉靖八年(1529)考中进士,后来一度官至吏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少傅,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杨博熟知边疆形势,而俺答对杨博的军事才干和军队战斗力也非常畏惧,听闻杨博被任命并出塞的消息,不待他出征就赶紧引兵退却了,杨博因而大获全胜,他因势利导,大力整顿边务,赏功罚过,鼓舞士气,同时增修防御工事,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他的功绩也受到了世宗的肯定和表彰。张四维和杨博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姻亲上,杨博的两个孙女,分别嫁给了张四维的长子张甲征和三子张定征,可见两人之间交谊匪浅。

另外一位与张四维交情很深的是当朝首辅高拱。高拱是明穆宗的老师,穆宗性格较为平和,没有突出的才干,明穆宗十分信任自己的老师高拱,将政事都委托给他。张四维深受高拱的器重。早在隆庆三年(1569),张四维刚刚进入仕途不久,高就越级提携他为翰林学士,上任两月就拜为吏部侍郎,协助吏部尚书选拔、考核各级官吏。高拱在各个方面都尽力提携张四维,四维也感激高拱的这种知遇之恩,竭力支持他的各项政治主张。如此一来,朝内官员对高、张相结就产生了不满情绪。御史郜永春到河东视察盐业,就借机说盐法败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攻击指张四维、王崇古二人身为高官权要,而家族垄断了食盐市场。面对同僚的这一攻击,张四维极力奏辨,申明自己并无私心,没有利用职权为家人经商谋求私利。面对弹劾,张四维自请辞官,在高拱极力维护下才得以留任。但是,张四维毕竟尚还年轻,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他办事从快从急,对下要求十分严格,招致朝中同僚的嫉恨,不断受到攻击,无奈之下只好自请辞职,以患病为借口,请求回家养病,暂时躲避风头。嘉靖六年(1572)的春天,他回到朝中,时逢皇帝出阁讲学,召四维充任东宫侍班官,协力詹事府,称得上是朝廷中的要职了。高拱意欲提拔张四维作为自己的心腹,内阁大臣赵贞吉去位时,高原本想将四维援引进入内阁,但因受到他人的谮毁,才未能实现。高拱甚至还一度筹划赶走不听从安排的内阁大臣殷士儋,以张四维入阁来顶替这个位置,但由于后来他自己也被张居正赶下了台,这事就不得不暂时被搁置了。

《明史·张四维传》对此事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王崇古久历边陲,善谈兵。四维,博同里而崇古姊子也,以故亦习知边防。高拱深器之。拱掌吏部,超擢翰林学士。甫两月,拜吏部右侍郎。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四维为交关于拱,款事遂成。拱益才四维,四维亦干进不已,朝士颇有疾之者。御史郜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四维、崇古为势要,四维父、崇古弟为大商。四维奏辨,因乞去。拱力护之,温诏慰留焉。初,赵贞吉去位,拱欲援四维入阁,而殷士儋夤缘得之,诸人遂相构。及御史赵应龙劾士儋,士儋未去,言路复有劾四维者。四维已进左侍郎,不得已引去,无何士儋亦去。东宫出阁,召四维充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言四维贿拱得召,四维驰疏辨,求罢。帝不许,趣入朝。未至而穆宗崩,拱罢政,张居正当国,复移疾归。

利用联姻、同乡等种种关系,王崇古、张四维、杨博、马自强等这些官商大族强强联合,特别是王崇古、张四维舅甥一个在外掌握重兵,一个在京担任重臣,内外呼应,势力十分庞大。这几人的政治交情和密切关系,在万历年间著名的边疆事务“俺答封贡”一事上表现得最为突出。隆庆四年(1570)十月,把汉那吉归降明朝,当时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兵部尚书王崇古将把汉拿吉归降的事上奏给皇帝,朝廷上议论纷纷,众臣相持不决。王崇古主张与蒙古俺答议和,以消释双方多年的敌对和战争,但有一些大臣则极力反对。在高拱和张四维的全力支持下,和议成功,北疆明蒙之间得以偃息战事、通商贸易。从现存张四维的文集可以看到,当时他与王崇古频繁有书信往来,就封贡一事进行讨论,现存文集中尚有《与王鉴川论封贡第五书》及第八、九、十等多封书信,他们不断传递信息,交换意见。可以说,此事正是王崇古、张四维在高拱和张居正的直接支持之下最终达成的,和议互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张四维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是他对明代边疆形势稳定、蒙汉人民休养生息做出的重大贡献。

如果不出现意外,张四维下一步的政治道路应该就是进入内阁、参与机务了。但生活的道路往往并不会按照预定计划来发展,张四维的仕途也在这一年再次出现了波折。隆庆皇帝死后,年幼的万历继承了帝位,张居正联合司礼太监冯保设计赶走了高拱,取而代之成为首辅。这样一来,张四维靠山已倒,不得不再次称病隐退。为了重返政坛,他努力迎合张居正,逢年过节则不断给张居正送上厚礼,同时他还大力结交皇太后的父亲——山西人武清伯李伟。好在张居正在“俺答封贡”中也和张四维站在同一立场上,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万历三年(1575),张居正便以增置内阁成员为由,推荐张四维入阁。

§§§第3节进入内阁,参与机务:全力支持张居正改革

万历三年(1575)八月,张四维在自己50岁这年,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随张居正等人在内阁处理机要事务。同年十月七日,他随神宗在文华殿讲读,皇帝很赞赏他的学识,见他举止不凡,器宇轩昂,还亲自提笔书写了“一德和衷”四个大字赐给了他。当然,张居正举荐张四维入阁,正是看中了他的能干和顺从,而张四维自此就成为张居正手下的得力干将,鼎力支持他的政治革新运动。

同类推荐
  • 超级驸马

    超级驸马

    穿越之后,玩转天下,娶两位公主,让敌国皇后折服,震中华雄风!以一己之力,平白莲教,灭辽国,一统江山!且看萧莫纵横睥睨,成为一位史无前例的超级驸马!PS:新书发布,书名《名士倾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
  • 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一个80后的小青年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高宗李治统治的大唐王朝,他在这里见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他从一个被怀疑的蛮夷奸细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御弟的洛阳王的爵位。
热门推荐
  • 素书(大全集)

    素书(大全集)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灵狂女

    御灵狂女

    她才十八岁,就被爹妈恨,老弟嫌,村人算计,还没钱。带着个亡灵东奔西走,还以为是个高级亡灵,却不料他这也不会那也不行,还怕狼狗!好不容易用异能,杀凶灵,除恶鬼,御亡魂,终于走出穷山沟,奔向新世界,哪里知,她就是那地狱之门的钥匙,她的离开,让千百年来被困在羊角村的亡灵全部逃走。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自己打碎牙齿自己吞。看到漂亮的衣服正要买,却发现衣中有鬼,杀完鬼后…衣服碎了…看到漂亮的房子想要租,却发现屋中藏灵,御完灵后…房梁断了…看到漂亮的男人准备追,却发现他印堂发黑,除完魂后…男人跑了…从此她戒荤吃斋,不近男色,一心抓鬼,誓不结婚。“姑娘,我有一组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儿女,请笑纳。”“先打赢了我的宠灵再说。”“你说的是那棵狗尾巴草吗?我把它做成戒指了,你看看合不合手。”“还有那棵千年老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刚刚做了个秋千在它身上,咱们去坐坐?”“我的鼠宝呢?”她终于变脸。“听说干锅鼠肉很好吃…”“你敢!”他指着拖着一袋子大肥鼠过来的鼠宝,“我不敢,它敢。”她大惊,“鼠宝!你竟然谋杀同胞!”“你是不是想说你还有个人类宠灵?放心,我早就看出他对你不怀好意,已经将他锁起来了,所以,现在你接受我的染色体了吗?”“接受了。”闪婚就闪婚,反正跟她结婚的就没有一个活人!一个月后…“喂!你怎么还没死?”“舍不得你,舍不得死。”两个月后…“你还能活多久呀?”“少则十年八载,多则百来年吧!”半年后…“你还是死了算了吧,我免费帮你超度亡灵,保证你能上天堂。”“宁为地狱人,不做天堂神,亲爱的,洗洗睡吧。”*灵异类异能女强文,现代架空,请勿较真。女主成长系,不会一口变成胖子,但会越来越强温馨提示:胆小勿入金品馆作品,质量保证,坑品保证,日更五千,欢迎入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冷血匈奴王的勾魂王妃

    冷血匈奴王的勾魂王妃

    ※※▲大喇叭吼:本书已经加入半价书库,全部订阅两块钱!!!!!!▲※※虾咪?穿?她穿了?哦~满天神佛,人家不要啦~刚考过司法考试耶!人家要做法官啦~虾咪?做这个莽夫的奴隶?赏他两个字‘法盲!’他不知道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吗?虾咪?嫌她不漂漂,还敢打她屁屁,他这个死沙猪!忘了警告他,再敢对本姑娘动手动脚,包准让你没了小弟弟,看我无敌剪刀脚~虾咪?他是匈奴单于?哇呜~帅帅的黄金单身汗?呵呵,人家要一边擦口水,一边夹带私逃,可素出逃未捷身先被咬一口,常使小女子泪满床哪~请看穿越之匈奴王的勾魂王妃××××××××××××××××××××××××××××××依依新文豪门相公好死相小玉的新文地址《君需留我》************************依依完结文《娘子,我不卖身!》**************************【本文历史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鞠躬:谢谢阅读!!二鞠躬:谢谢留言!!!三鞠躬:谢谢推荐!!!!四鞠躬:谢谢收藏!!!!!
  • 唯我主宰

    唯我主宰

    一颗不知名的神秘珠子,一步步将南柯睿推上唯我独尊的主宰之路,牵引着他走向未知的人生轨道!无敌绝学《命经》、远古念力传承,一个拥有起死回生之力血脉的乞丐女孩也悄无声息的融入了他的生活。神秘莫测的无上灵物,原本渐显颓势的帝国第一世家南柯家族,皆因其嫡系血脉南柯睿救了一个来历神秘的邋遢老头而彻底改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