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300000012

第12章 我国抗日战争转成敌我相持阶段(9)

为了迎接敌我相持新阶段的到来,在1938年冬,我党的六届六中扩大全会总结了“七·七”抗战以后15个月的经验,就制定了相持阶段中的任务、方针和政策。我们的报纸从1939年1月15日起,连载毛泽东同志《论新阶段》的报告以及党的六届六中扩大全会的总结,都从抗战15个月的实践中,充实和丰富了《论持久战》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规定了具体政策。这些重要文献中,强调提出了我们要认真研究战争和统一战线的规律性,认清抗日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会怎样从过去的基础上向前变化发展,据以制定政策。

一方面,研究和掌握战争的规律性,把抗日战争放在我们自己的控制之下,决定为战争服务的一切战略、战术、政策、计划和方案。实现对战争的战略指导,创造出为战争所需要的条件,引导战争向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走去,争取最后胜利。为此,毛泽东同志在会议的结论中,还详尽地论述了《战争和战略问题》。

另一方面,要研究和认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规律性,有效地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使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起支柱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阐明了“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原则;制定了“放手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治路线,进一步明确了我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要肩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

整个相持阶段中,我党正确地、坚定地、纯熟地和机智地运用了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两大法宝,在最困难、最复杂的条件下,坚持了华北敌后抗战,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华北敌后解放区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并首先在敌后展开了局部反攻,最后转上反攻阶段。同时,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了国民党统治集团所造成的投降妥协的严重危机,迫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欲降而不敢降,并且直到抗战最后胜利也不敢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成功地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维护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到底,团结到底,迎来了反攻阶段,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报纸于9月13日,刊登了陆定一同志的专文《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9月17日,报上发表时论《帝国主义大战与中国抗战》;9月19日,刊登了洛甫同志写的《反对第二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反复深入地宣传和解释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有关论点。

10月17日,报纸发表了彭德怀同志10月3日向十八集团军干部讲演的文章《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指出,日寇的诱降政策、国际反动派的劝降和抗战阵营内部反动派成为我国相持阶段的主要危险。我们要动员全国舆论,打击国内反动派,把中华民族团结得像铁球一样,才能在新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自己的脚步,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10月17日,报纸针对干部和群众对相持阶段到来的一些认识问题,发表社论《论相持阶段》,再一次讲清楚,相持阶段的到来并不是由于我国的力量已生长到了能与敌人的力量平衡,而是在国际环境、日寇困难的增加、我们绝不妥协的条件下发生的转变。我们在第一阶段中力量增长得还不够,现在要加倍努力,增长新的力量。但在目前相持阶段中,并不是双方都按兵不动,相反的,敌人会不断作战役进攻,我们就必须作战役反击。尤其在敌后,由于敌人加紧“扫荡”,将会特别的困难和艰苦。我们在敌后的任务,必须更加奋发前进,击破敌人的一切军事、政治、经济的进攻,确保抗日根据地的日益巩固与扩大,加速敌人的崩溃,培植新生力量,准备进行胜利的反攻。

报纸反复地着重地向读者说明,相持阶段的表现,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是不相同的。在正面是相持的增加,而在敌后则是更残酷、更频繁的“扫荡”和反“扫荡”的拉锯战。我们必须依靠华北军民现有的伟大的抗日力量,粉碎敌人的“扫荡”,坚持华北抗战,直到最后胜利。

(第五节)“华北”“新华”开拓敌后党报事业

一、《新华日报·华北版》的两个特点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党中央在敌后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它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办的公开的全国性大报新华日报总馆直接派出得力干部来华北敌后创办的。当时,对外讲是《新华日报》的地方版,报社称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它在华北战场的环境里,继承和发扬了《新华日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报风,开拓华北敌后的党报事业,有力地加强了党在敌后解放区战场的文化思想阵地。

《新华日报》(先在武汉,后在重庆),是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南方局的书记是周恩来同志。《新华日报》在全国范围内对宣传“坚持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起了伟大的作用。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它传达给全党,传播到全国、全世界。《新华日报》在战斗的历程里,形成了它的光荣传统和优良报风。而这种珍贵的党报传统和党报作风,又是周恩来同志长期栽培的,也是在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它具有坚强的党性,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所表现的原则性坚定而灵活;全馆同志对党是无限忠诚,紧密团结,为党报事业鞠躬尽瘁,表现出共产主义战士的高风亮节,在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统治和特务迫害的险恶环境中,以大无畏精神,沉着机智,进行着一种向特殊困难的斗争,人人以能为《新华日报》的一个工作人员而自豪,他们热爱“新华”。这种党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报风,通过总馆派来主办《新华日报·华北版》的何云同志,移植到华北分馆,产生了能以压倒残暴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坚持和固守了华北敌后的党报事业。至于从组织上来说,总馆与分馆并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受中共中央北方局直接领导的。

在华北敌后办报,赋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任务,不仅仅是抗日战争期间所有党报的共同任务:坚持、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抗战到底,团结到底。而且有敌后环境赋予的特殊任务:它同敌人“总力战”的整个毒计直接搏斗着,为粉碎敌人的“扫荡”、“治安肃正”、“以华制华”、“以战养战”而斗争。它鼓舞着华北军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映华北军民抗战的英雄史迹,发扬与传播华北敌后抗战的经验,号召华北军民在“扫荡”与反“扫荡”拉锯式的苦战中克服一切困难,巩固、发展与坚持华北抗日民族根据地。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于《新华日报·华北版》诞生周年的日子说:“它是随着敌后的特殊环境诞生与成长的,有它的特点存在,它不同于一般报纸。它是诞生在敌人铁蹄蹂躏的废墟上,随着游击战争的流动而壮大起来。它是建立在华北敌后所有一切抗战进步的政权与民众组织的基础上,享有广大群众的热爱和拥护。因此,我敢说,《新华日报·华北版》今天已经成为不可挫败的力量。敌人与反共顽固派,企图对它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污蔑、捣乱、破坏,都是徒劳无益的。”

二、《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筹备与创刊

到敌后出版中央一级的党报是没有先例。在险恶的环境中,在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只有共产党才能办到。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筹备工作,始于何云同志受命之日。第一步就是给报纸在敌后的出版准备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其一是准备建立印刷厂,从西安置办了一台四开铅印机和多副铅字、铸字机等印刷器材和设备,组织一支精干的技工队伍,从排字、铸字到印刷;其二是为报纸准备一个“知识库”,精选一套图书报刊。何云同志于1938年10月初,带着这支精干的队伍和笨重的机器、图书渡河北上,先到晋东南阳城待命,何云同志即赶往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总部,接受党的指示,商定办报方案。第二步,在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总部领导和支持下,着手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报社,组织队伍,建立印刷厂。北方局决定将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并入华北分馆,报社办起一个《新华日报》记者训练班,又从延安前来华北的抗大、鲁艺、陕公的毕业学员中挑选适合做新闻工作的调给报社,组成一支来自东南西北的青年队伍。总部先后派指导员、管理员和文书各一人,带领从河北动员来的一批印刷工人,连同来自冀南南宫一所小印刷厂的全部设备和器材,先到指定地区沁县后沟建厂。这支先遣队于10月底到达目的地,11月初,即开始安装机器,准备排字房,11月11日,已安装好第一台四开铅印机,11月23、24两日,何云、陈克寒同志率领大队人马和设备、图书从阳城到达后沟。经过高度紧张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不到一个月,工厂已初具规模。在有把握出报以后,党报委员会批准了1939年元旦创刊《新华日报·华北版》。遵照党报委员会的决定,于1938年12月19日,召开了报社全体人员的大会,宣告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以下简称报社)正式成立。管理委员会主任兼总编辑何云同志,向大会宣布了《新华日报·华北版》为隔日刊,每期四开四个版一大张。第一版刊登社论,以晋冀豫新闻为主的华北各地新闻;第二版为《国内版》,刊登以华北战况为主的全国各战场战况,《国内要闻》刊登陕甘宁边区要闻;第三版为《国际版》,刊登国际新闻、国际评论、外国报刊译文,第四版理论、副刊版。

报社初建时是按照新华日报重庆总馆的体制组建的。由董事会(即北方局党报委员会)领导,报社的领导机构是管理委员会,何云同志任主任(当时没有设社长),下设编辑委员会和经理部。何云同志兼总编辑,陈克寒任副总编辑。机构很精干,由总编辑直接领导四个版的编辑。第一版编辑陈克寒兼,第二版编辑李竹如,第三版编辑左漠野,第四版编辑何云兼。2月,调来副总编辑韩进,兼编第四版。经理华民、副经理王显周,负责印刷、材料、供应、发行、总务等工作。

1938年12月20日,印出《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的试样。

12月31日,报社在沁县举行招待会,邀集晋冀豫区各界代表举行座谈。何云同志报告了办报方针,分赠了先期印出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代表们极为兴奋,表示全力支持报纸工作。正是通过他们把《新华日报·华北版》诞生的喜讯传遍全区,为报纸发展通讯员和发行工作打开局面。

三、党报委员会的坚强领导

中共中央北方局十分重视自己的机关报,积极发挥它紧密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作用。通过报纸,最迅速地准确地把党提出的任务、方针、政策同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见面,又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自觉性、创造性来实现党的号召,报纸成为北方局的重要渠道之一,借此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检验党的决定、方针和政策是否切合实际,及时加以充实,发现和改正缺点,纠正错误,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领导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党报委员会的工作,一直是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亲自主持,第一任是杨尚昆同志,第二任是彭德怀同志,第三任是邓小平同志。北方局宣传部部长李大章,从报纸创刊到终刊,长期代表党报委员会主持报纸的日常工作,贯彻执行北方局的决定和指示,字斟句酌地修改每篇社论。敌后的战斗环境,使报纸从宣传战争、指导战争到参与反“扫荡”,从报纸的物资供应到安全转移,都离不开八路军从总司令部到各部队上上下下的支持和帮助。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副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或副主任,都是党报委员会的成员。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陆定一诸同志,以及1942年以后的刘伯承、滕代远、罗瑞卿等同志,都参加了领导报纸的工作。他们都曾悉心培育报纸的成长。

党报委员会对报纸的领导是坚强而具体的,决定报纸的任务、制定宣传方针、审定每个月的社论计划、审定社论和重要稿件、解决资金和物质上的困难、确定主要干部的任免调动。每次党报委员会都首先听取何云同志的详细汇报及检查工作、讨论提出的问题、确定任务、帮助报纸排忧解难。党对报社工作上的要求是严格的,同时又给予热切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怀。

北方局领导同志经常给报纸撰写重要文章,就重大事件发表讲演和谈话,宣传形势和任务,解释党的方针和政策。由于领导同志享有的威望,他们的文章影响大而广。对于动员、组织和鼓舞群众,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都有明显的作用,也是党领导群众、联系群众的一个有效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1月到1940年3月(有些没有署名的社论、新闻已无法查核),报纸发表文章近60篇。下面是他们写的文章的题目:

朱德同志:《迎接一九三九年》(1939年1月1日)、《云南起义回忆录》(1月3日)、《我们一定要胜利》(7月1月)、《纪念抗战两周年,八路军的当前任务》(7月7日)、《纪念“八一”》(8月1日)、《纪念“八·一三”两周年暨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上的演讲》(8月19日)、《在武乡士绅名流座谈会上的演讲》(9月27日)、《纪念“双十”节二十八周年-在十八集团军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0月21日)、《纪念“十月革命”节二十三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演》(11月21日)、《迎接一九四〇年》(1940年1月1日)、《为晋东南阳城等6县发生严重事件,朱副司令长官对记者发表谈话》(1月3日)、《反汪拥蒋,坚决拥护政府明令通缉汪精卫》(6月11日)。

杨尚昆同志:《论目前政治形势与坚持华北抗战》(1939年11月9日)、《论敌寇之所谓“治安肃正”》(11月29日)、《阅读党报与推销党报应当是每个党员的责任》(1940年1月1日)。

彭德怀同志:《反汪拥蒋,坚持抗战》(1939年3月9日)、《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8月21-23日)、《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10月17日)、《纪念〈新华日报·华北版〉一周年》(1940年10月1日)、《论目前形势的特点》(1月25日)、《提高警惕性,肃清抗战阵营中的汉奸》(2月13日)、《打倒背叛孙中山先生遗教的明暗汪精卫》(3月9日)。

左权同志:《半月华北战况》、《一个月华北战况概述》共14篇、《从打死阿部中将说到敌寇又一次围攻晋察冀边区》(1939年12月11、13、15日)、《论目前华北战局》(1940年1月1日)。

傅钟同志:《华北人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1940年1月1日)。

同类推荐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热门推荐
  • 风起综武侠

    风起综武侠

    一觉醒来,身处综武侠世界。仗剑侠客行,争锋江湖路...ps:主要是金庸的武侠世界
  •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神医娘子痴相公

    神医娘子痴相公

    新婚前日被准新郎亲手掐死并悬于梁上,再次醒来看着坐在花轿上的庶妹,天才医生段云苏嘴角微勾。侯门深宅破事多,恶毒姨娘是必备的,阴险庶妹是常有的,连寄居的表妹也是来寒碜人的。爹不亲娘已死,精明如她自然要为自己好好谋划。本以为凭着一手惊华医术可以混吃混喝,可没想到天上降了门傻子亲!哎哟,这是谁家男子,长得如此想教人蹂躏?傻子?傻子也不错啊。看,相貌绝佳易调教,品性纯良赤子心,疼她爱她心里满满都是她。可是…哎哟喂,是谁把她纯纯的相公教坏了?!…何为食髓知味?这傻子每次见到她都满眼冒绿光!当初她怎么就认为他纯真无害了?“娘子,你连当初痴傻的我都压不住,如今还想着能反下为上?”某男压住蹦跶的某女,攻池掠地。此文:男主呆萌,扑得倒娘子赶得走桃花,傻子也很霸道;女主腹黑,罩得住相公镇得了家宅,嫡女也要逆袭!且看笑面虎女主与呆萌男主风生水起激情荡漾的另类故事。
  • 北朝旧梦

    北朝旧梦

    他是先帝六子,岐国的风流王爷,她是酒楼的小二,遗落在落雪轩的相府千金。一道圣旨,她的命运从此改变,随他踏上征程。洞房之夜,她拂袖而去,换来他的坦诚相待。他许诺:一切有我,绝不负你。她许诺:庙堂江湖,并肩同行,她愿意为她挥出长剑,杀开血路……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马踏天阙,携手而来,成为岐国帝王帝后。有道是,患难易共,富贵难享。他们能否一路走下去……他能否实现诺言:一琴一瑟一商羽,生生死死一双人,还是,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 恋上唐朝公主

    恋上唐朝公主

    裴宇翱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他偶然发了一枚很特别的玉佩。裴宇翱有了一次,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的机会。时空穿越,让他来到了唐朝。无奈之下成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并与当朝公主苏瑰相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磨合,两人渐渐暗生情愫。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两人之的故事也就在此展开......
  • 我叫布里茨

    我叫布里茨

    这是一个来自真实的瓦罗兰大陆的蒸汽机器人穿越到《英雄联盟》游戏中笨拙地奋斗努力的故事。当然这也是一个不止布里茨一个人的故事。
  • 天机神相

    天机神相

    萧十三是一介相士,不仅拥有一双可以知晓运势并改变运势的手,更拥有一双可看透天机的神鬼之眼。且看天机大陆的萧十三,如何利用一身本领,身兼五大帝国统帅之职、纵横大陆、掌控天下、位居神灵之列。这是一个灵修者的天下,这是一个五行的世界,这里充满爱恨情仇,这里充满你想要的热血澎湃,真男人当如相士萧十三!
  •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且是大胜仗,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打了胜仗,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理应举杯庆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