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位于华北黄土高原腹地,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境内700公里长的汾河自北向南流贯全境,“五大盆地”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从北向南依次分布。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古之晋阳(今太原)是唯一与西安、洛阳相比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古都。从180万年的西侯度到今天漫长的岁月,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山西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业民族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最频繁的地带,是众多兄弟民族的大熔炉,这就造成了山西地域文化极其丰富复杂,多彩多姿。山西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全省除六个小盆地之外,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相对封闭自足的民众聚集地,犹如一个个独立存在的小文化圈,即使遭到历代战乱、动乱和天灾的袭击,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不可能全盘毁灭。尽管也有部分文化形态遭到损害,但由于人的迁徙流动,文化自身因其有强大的生命力,会在本土或异地延绵不绝地恢复再生。因此,至今在山西各地会遗存着多姿多彩的民俗事项。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方水土之上的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着的文化,它形成于过去,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根脉一直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山西民俗文化可分为五大民俗文化圈:晋南地区民俗圈、晋中地区民俗圈、晋北地区民俗圈、晋东南地区民俗圈、晋西地区民俗圈。在每一个民俗文化圈中又可以根据其相对明显的特性分出不同的片。它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是民众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比如打春、求雨;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民俗,比如吃面条、住窑洞;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比如元宵闹社火、中秋吃月饼;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比如抓周、开锁、举行结婚仪式;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比如生活中的许多禁忌: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以免破坏来年的财运等。各地的民俗都与人文相关联,也可以说是由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所形成的。
山西芮城境内的西侯度遗址、匼河文化遗址和襄汾丁村文化遗址都是原始文化的重要见证。皇帝斩杀蚩尤、嫘祖养蚕、尧都平阳、舜耕历山、大禹治水等传说都与晋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他们活动的遗迹和后人为纪念他们而建的庙宇分布广泛,而且祭祀活动经久不衰。曲沃扇鼓、临汾威风锣鼓、晋南抬阁都起源于宗教祭祀或迎神赛社活动,保持着古老的风韵。古代圣贤禅让贤能、耕读治家的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后代。山西北部在历史上是民族杂居之地,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狩猎习俗对其影响很大。忻州地区的“挠羊赛”摔跤习俗,明显受到蒙古刚勇尚武风气的影响,有别于山西南部崇雅尚文的风气。
千百年来,山西就以其表里山河、名胜荟萃闻名于世。封闭的自然条件和据关恃险的历史环境对山西民俗的形成和延续影响巨大,特有的历史与区域环境演绎出山西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纵观山西民俗,呈现出四大主要特色:崇尚勤俭、重商善贾、胡汉相融、沉稳保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衣食住行和生产劳动等具有极强地域性特征的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以及由各种信仰衍生的传统庙会。
山西的民风民俗对我们来说,曾经熟悉得像空气一样,曾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鲜明的烙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时尚、洋气成了不少年轻人追求的对象,而曾经属于我们祖辈的生活习俗被贴上“土气”的标签而逐渐被漠视、遗忘。也许,只有在深刻地比较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当我们被视为“香蕉人”,当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匆匆而突然迷失了前方的时候,我们开始从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良风美俗中发现自己的DNA,开始努力找回久违了的精神家园。
正是基于此,我们希冀这本描绘我省民俗风情的画卷给予大家的不只在于重温、重拾我们的良风美俗,更在于想唤起大家尊重前人传承至今的本土文化,静下心去体会这种深藏在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认识到它在国家自强中的重要价值。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领域仍在不断地拓展。对此,我们并没有要求在书中所述面面俱到,而是结合当下我国我省范围内蓬勃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选取了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民俗系列介绍给大家。主要内容如下:
人生礼仪。山西各地的人生礼仪有其独特性,但就整体和本质而言,和整个中华民族广大汉族地区的习俗有着重要的联系。山西旧时风俗重男轻女、称生男孩为“大喜”,生女孩为“小喜”。如果久婚不孕,就要去娘娘庙求子,因此,送子娘娘和观音菩萨在民间特别受到崇拜,还衍生出了许多求子的风俗。孕妇分娩后的一个月时间,山西人称之为“坐月子”,期间有很多禁忌。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叫做“三朝”,要给孩子洗浴,因而又叫“洗三”;出生满一个月要办满月酒,称为“做满月”;诞生100天称“百日”或“百岁”。从三朝到百日都要分别举行不同的仪式,准备各种不同的食品,邀请亲朋好友来庆贺。孩子满一周岁要举行“抓周”仪式,预测孩子的未来,并要给孩子穿兽形衣、戴兽形帽。孩子满12岁时,山西各地还要举行隆重的“开锁”仪式,作为人生成长的一个里程碑。现代,这些仪式大部分已被简化,有的已逐渐消失。山西的婚嫁习俗也有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近现代山西的婚姻礼仪大致保留了议婚、订婚和成婚三个阶段形式,各地讲究有所差别。丧葬的礼仪过程繁琐冗长,是传统伦理的集中反映。新中国建立后,山西的丧葬礼俗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程式上简化了,内容也有所变化,如把吊丧改为追悼会,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火葬在城镇得到进一步推广。
岁时节日。山西历史悠久,岁时节日民俗的出现也非常早,山西的岁时节日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特征。农忙季节,一般一个月只有一个节,只是体现一种信仰,且活动形式简单,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闲季节,节日比较多,民俗活动中,娱乐上升为主体,内容庞大,形式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过年。民间俗语说,“正月天天都是节”,“受了一年,就盼过年”,充分体现了年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山西的岁时节日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关勉励农事、祭祀土地、祈求丰收等活动的,这些节日都是围绕农业生产而产生发展的。这些节日活动,虽然绝大部分已演化成娱乐形式,但却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渴望丰收,希冀幸福生活的心愿。山西的节日有些事源于宗教的节日,如四月初八佛诞节,是佛教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之一,纪念释迦牟尼生日。正统的佛诞庆祝活动至今保留在山西省佛教界,尤以五台山最为隆重。民间则以庙会形式祭祀佛祖或演变成纪念其他神灵的民俗活动。又如,七月十五日,道教成为中元节,佛教成为盂兰盆节,民间称为鬼节,为图吉利,晋北人民又改称其为面塑节,赋予其崭新的民俗内容。山西民间对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十分重视,虽说二十四节气只是与历法、物候等有关,算不上是所谓的节日,但是,不少老农对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物候气象谣谚熟记于心,成为不失时机抓好农业生产的宝贵经验而代代相传。
信仰与庙会民俗。民间信仰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后,作为意识形态的民间信仰习俗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今神灵信仰、各类禁忌与自然崇拜的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消失了,有的发生了变化,有的依然被保存了下来。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符合民俗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信仰是良莠不齐的,我们对待它要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些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小至村寨大至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整合与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其对民众的毒害、对社会的破坏,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山西的庙多,庙会便多。庙会的形成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最初是人们祭神酬神的信仰活动,往往是祭祀为后人所敬仰的人或神。因为信奉者与追逐热闹者众多,逐渐变成物资交易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民间又有“节场”之称,周围几里以至几十里都有人赶来设摊经营。也因此,民间把赴庙会称为赶节场。后来交易和娱乐逐渐成为庙会的主角。庙会都有固定的日子、地点和名称,是一种集敬祀神灵、交流感情、贸易往来、娱乐性活动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这种集唱戏、酬神、求寿求子、祛病祈祷以及卖艺等活动为一体的活动,是当地俗民的一大盛事。各种文化娱乐表演形式的形成与发展皆与庙会有关。如今逛庙会重又成为百姓春节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许多地方的庙会,区别于过去在寺庙进行的传统,改为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祭祀基本消失,人们赶庙会的目的就是凑热闹,成为人们调剂单调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饮食与居住。山西人的衣食住行长期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习惯,在饮食和居住方面的习惯尤其比较稳定。用醋作调味品是山西人一种主要的爱好。此外,白馍、各种面食也是山西人钟爱的食物。山西人大多爱住单门独院的平房瓦房,室内陈设偏爱厚实的木制家具。山西民居在全国富有特色,晋北民居以土坯、砖木结构为主,御寒性强的低矮的后层土坯屋很有特色;晋中则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祁县乔家大院的四进院式雕梁画栋的民居被称为“北方民居的璀璨明珠”;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土窑砖窑和晋南的地窨院仍透露着古代人类穴居的遗风;晋东南的石板民居和临汾地区的两层楼格式的民居以及运城地区的“一面坡”式民居,在全国都很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