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00000055

第55章 死局盘活启示录:胸有全局当弃则弃4

第九章 死局盘活启示录:胸有全局当弃则弃4

舍卒保车,“智囊”成“弃子”——汉景帝的“削藩”之局

局之秘籍

“贵粟至今民众舞,削藩何日大夫耘?传言骏马多成害,应识骅骝毁在群。”我们经常会听到“害群之马”这一说法,在历史上,确有许多“害群之马”的事件。在棋局中,人们总比较关注“车”,而经常忽略“卒”;在对弈中,人们宁可舍弃“卒”,也要保住“车”。这就是象棋中的“舍卒保车”的策略,它也常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中,人们总是会专注于整体的利益,而漠视个体的得失,甚至生命。晁错就是一个被牺牲掉的“卒”,他善“谋国”,却不善“谋身”,最终为了国家的安定而丢掉了性命。

人物千秋

汉景帝刘启,字开,谥号“孝景皇帝”,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为窦姬(即窦太后)。他在位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君主之一,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他在位期间西汉形成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他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晁错,西汉文景时期的政论家,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早年曾追随轵县人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学成后,初任太常掌故(负责祭祀的一种属官),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得到太子的赏识,人称“智囊”。 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他和处于同一时代的贾谊,堪称西汉初年最有头脑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论守边疏》、《论贵粟疏》和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都被誉为“西汉鸿文”。

开局:智囊为帝王分忧的“削藩策”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景帝。汉景帝像汉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他即位不久,便将晁错提升为御史大夫,对其信任有加。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的同姓王。到汉景帝时,诸侯的势力都相当强大,他们拥有许多的土地,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不受朝廷约束的诸侯,更是骄横,尤其是吴王刘濞。他的封国位于大海之滨,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与皇室的富有程度不相上下。他从来不朝见皇帝,吴国就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一样。

面临这种情况,御史大夫晁错意识到国家将出现的危机,深感责任重大。他知道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央集权的统治,于是他向汉景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削藩策》。他对汉景帝说:“高祖分封同姓王,但如今只是齐、楚、吴三个王的封地就占据了一半的天下。对于那些犯有过错的诸侯王,陛下理应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的都收归朝廷管辖。诸侯王中又以吴王最为危险。早年吴王的世子与陛下下棋,被打死之事,吴王一直怀恨在心,此后便不来朝见,按照律法,早就应该将他治罪。先帝在世时不忍心治他的罪,只是打了他几杖,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他不但不知悔改,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了,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到处招募亡命之徒,图谋不轨。臣以为,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听了,犹豫地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接着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他们的封地要造反,不削他们的封地将来也会造反。现在削他们的封地,造反早,祸患还比较小;现在不削他们的封地,等将来他们实力雄厚了,再造反,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便决定削减诸侯的封地。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引起极大的震动。景帝象征性地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实施晁错的这一建议,大多数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外戚窦婴站出来同晁错争论,他们二人从此便结下了仇怨。随后,汉景帝便开始正式实施这一策略。诸侯大多荒淫无度、横行不法,要找几条他们的罪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再简单不过了。没多久,各个诸侯便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封地。这样一来,诸侯王们都纷纷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

变局:智囊成了叛乱的借口

晁错的初衷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所采用的方式过于激烈和直接,虽然削藩这个局是由他开的,但他只掌握了开局的第一步而已,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是他没有料到的。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特地从家乡赶了过来。他对晁错说:“你已经当上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还不安分守己,非要管闲事呢?你建议皇上削藩,得罪的可都是诸侯王,他们哪一个不是皇帝的骨肉至亲,你这么做究竟是图什么啊?”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权就会逐渐被削弱,国家也一定无法安定。”

他父亲摇头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是安定了,可我们晁家却得面临灭顶之灾啊!我已经老了,实在不愿意看到全家大祸临头。”晁错听了不以为意,还劝父亲安享晚年,他父亲见他主意已定,回到老家,便服毒自杀了。

朝廷讨论削藩的消息传到吴国,吴王刘濞就策划并发动了叛乱。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王一同起兵叛乱。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首先在广陵起兵叛乱,并向各诸侯王发出了宣言书,以“清君侧”为名,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故意弹劾污辱各诸侯王,不以君臣之礼对待刘氏王族,理应要举兵讨伐他”,等等。同月,胶西王刘印、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发动叛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宫中,景帝立即在军事上做了部署,以讨伐叛军。但叛乱以诛晁错为名,晁错的处境十分危险。

败局:为安定舍弃了智囊

在这危急时刻,有个名叫袁盎的人,他素来与晁错不和,借此机会求见汉景帝,并对汉景帝献策说:“吴楚所发的书信上说,是晁错擅自挑诸侯的过错,以削减封地,所以才会反叛。他们要求诛杀晁错,并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然后就会撤兵。只要杀了晁错,然后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封地,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让他们退兵了。”

汉景帝听了信以为真,沉默许久后,说:“我们先看看具体情况怎么样,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为了对得起天下百姓,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人呢?”这实际上就是默许了袁盎的主张,准备牺牲晁错以换取七国的退兵。

接着,袁盎又联合了一批大臣联名上书弹劾晁错,说他提出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是大逆不道,应该腰斩并株连其全家。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求得一时的苟安,只好放弃了晁错这个“卒”,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汉景帝派遣中尉到晁错家,传达命令,要他上朝议事。完全被蒙在鼓里的晁错,穿上朝服,便跟着中尉上了车。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刚读完诏书,后面的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了起来。这个一心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就这样成了一颗弃子,被腰斩了。

悔局:白白牺牲了智囊

汉景帝杀了晁错后,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吴王刘濞已经打了几场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狂妄地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了,为什么还要拜诏书啊?”不仅如此,他还胁迫传诏使者参加叛军,若不答应便要杀了他。使者收到消息,连夜逃出叛军的营地,回到长安。

这时,从前线回来的邓公,向景帝汇报军情。汉景帝问他:“你从前线回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吴楚愿不愿意退兵?”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这次他借削藩而发兵,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而已。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谁敢替朝廷出主意了。”汉景帝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因为担心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会对朝廷产生威胁,所以才建议削藩,目的是要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事情才刚刚开始,他就被诛杀了。陛下这样做,不仅堵住了朝中众人的进谏,还为各诸侯报了削藩之仇,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汉景帝听了邓公的分析,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了。亏得周亚夫擅长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了起来。这时,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败了。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国也很快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平定叛乱后,汉景帝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从此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内征收租税,不得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被大大削弱了,汉朝的中央政权也因此才得以巩固。

可惜的是,晁错,一个杰出人物,一个一心为国的政治家,在七国叛乱的风口浪尖,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被当做“卒”舍弃了,而且没有换来真正意义上“保车”的成功。可喜的是,他的削藩事业在他死后,仍然得以延续,最终达到了保卫汉室江山的目的,这样说来他这颗弃子也不算白白牺牲了。

同类推荐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热门推荐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神武邪皇

    神武邪皇

    踏足武道巅峰,无论何时何地都可感悟升级。青龙镇少年凌雨辰,气吞万里山河,立刻成为了众人崇拜的绝世天才。神秘莫测的神功心法,什么是天才?无论学习任何武技都能迅速掌握,逆天无敌的超级运气,被莫名的天外火球击中,全都集于一身。令人羡慕的修炼速度,成就一代邪皇!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我是大小姐

    我是大小姐

    重生归来,再次飞上枝头变凤凰。这一世,再不受人蒙蔽,守护事业、守护家财、守护亲人,看她来一场华丽的保卫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勾请总裁的情人

    勾请总裁的情人

    乌云、狂风、暴雨……一栋白色的别墅在暴雨闪电中若隐若现,耸立在郊外。屋子全黑着,只有一楼的客厅一角亮着一盏壁灯,萤弱的灯光更加显得屋内诡密异常。放眼望过去,在大理石铺设的地面上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头破血流,看不清面容,全身上下被绳子捆绑的结结实实;女的面容佼好,一双惊惧的大眼睛死命的盯着不远处的被绑男子,而她自己也被绑着双手,动弹不得。“哥,亏了我……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