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500000004

第4章 导言(3)

所以我不认为诚信是晋商所唯一的。而晋商和其他商帮确实不一样,他为什么成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我认为就在一个“厚”字。就是说本身晋商生长的这块土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域,是这里所承载所积淀的厚重的文化历史养育了他,在关键时候,他就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智慧,或者是说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的看法,甚至对生命的这种把握,达到一个高度表现出来,这才能成就了晋商。所以,我认为这个“厚”字,是走西口人精神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三个字是我们这些走西口人包括晋商所独有的。我认为创造出来的这种三个字的西口精神,恰好也正是我们蒙族草原文明所具有的三个字,所以它是一种真正的融合。“闯”,我们的草原民族,我们的蒙族兄弟,他们天地广阔极了,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性格就是在闯世界,就是在闯荡一片新天地。他们的这种闯和我们的这种闯恰巧是一致的,这种精神是完全能结合在一起的。“宽”,我们的蒙族兄弟,我们整个草原的民族,他们以宽阔的胸怀,宽厚的人性,接纳外来的别的民族的东西。接纳别人的这种胸怀,是蒙族所具有的,是他们与口内走西口的人民一起创造了西口文化。“厚”也一样。蒙族的文化的积淀也非常的厚实。厚积薄发啊,宽以待人啊,这样的观点他们都有,这是跟整个民族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西口精神来说,是两个民族在多年的相处交融当中共同创造的一个精神财富,是共同构架出来的一个精神家园,他们共守着他们的宗旨和他们的理念。那么这种精神和这种文化,才可能连绵不断地几百年走下来,才有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说西口精神、西口文化是在民族的融合、交汇当中形成的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文化,由此才造就了我们今天走西口有这么厚实和博大的内容。因此说西口文化,不光是它的研究价值很大,它对现在的借鉴作用、对我们现实的指导性也是很强的。什么力量最大?文化的力量最大!历史上有很多人已经故去了,历史上有多少辉煌建筑现在都已经是残垣断壁了,但有一种东西却留下来了,就是我们渊源不绝的文化。文化的力量可穿越时空可超越任何一种力量。

回望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纪录片《西口在望》和相关的广播电视大型宣传活动是媒体在当代语境下媒体社会责任、历史责任、现实责任的具体实践;依我看,走西口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民族交融史,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文化演进史,是一部活着的和谐共荣发展史!在当下合适的时间、以当下欢迎的方式、做当下需要的工作,是媒体纪录片的生存之路。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西口在望》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反映走西口历史和文化,并结合改革开放实际探讨西口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纪录片,那么这部力作的创意是怎样产生的?请描绘一下本片的诞生轨迹。

张敬民:走西口既是一曲悲歌,也是一首壮歌,它还是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向着未来去奋进的一首赞歌。这首歌集勤劳、智慧、勇敢、顽强等于一体,彰显着人性光芒,彰显着民族和人性精神的一曲交响。它是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依我看,走西口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民族交融史,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文化演进史也是一部活着的和谐共荣发展史!2008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发展,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就是一瞬间;但是作为我们当代人的整个一生来看,也是不短的一段历程。那么这一段历程当中,这3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特别是当年走西口路沿线的变化,它应该不单单是经济的变化,不单单是我们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不单单是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它实际是我们文化价值核心体系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变化。我们当时思考的出发点就是,走西口沿线在山西虽然并不是改革开放最有代表性的引领地区,而且走西口沿线至今都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脱贫致富。但是,30的变化如果放在数百年的走西口大背景下来进行观照,放在寻找我们精神家园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的那些光辉的东西闪亮的东西下来进行,真正把30年变化背后所传承、发掘、体现、张扬的文化的价值看到了,我们再以这样一个坚实的民族文化的核心做基础,去创造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东西,那我们就找到了这次活动精神方面的价值和它的意义所在。基于这样的考虑,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活动时,我们策划了以“西口在望”为主题的一系列广播电视大型宣传活动,而历史文化纪录片《西口在望》的拍摄是其中最为亮丽的一笔。这个纪录片的宗旨就是回眸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这里既有对数百年走西口历史和所创造的西口文化的展示和梳理,又有对西口沿线改革开放30年来当下现实生活忠诚的纪录,还有从文化融合和精神层面对未来的展望。很多人问为什么叫“西口在望”?为什么不叫“西口回望”?为什么不叫“西口展望”?为什么是“在望”?因为“在”是现在,是当下,我们是找到一个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然后我们立足这个点,那么我们就找到我们的定位了,我们定位就定在现在。那么再说“望”,“望”是什么呢,你可以去回望,你可以去展望,你可以去眺望,你还有希望。我一直认为这样一块土地它给了人们太多的故事,给了人们太多厚重的历史,有太多的启示,但是这一块土地恰巧给人最多的是希望,就是它有一种无限的希望。为什么人们能去走西口?为什么几百年都这样走?实际上它就是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或者是生命的一种希望,才出现了这样一种生活的方式,并且一直延续了这么多年。所以走西口的这个历史,它其实有非常厚重的文化意味,它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挖掘。“西口在望”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契合点上去看过去,去看今天,去看未来。然后我们再去说围绕西口这样一个主题,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去担负的责任和应该演绎的故事。其实做这个活动,“在”就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吧。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当代语境下,媒体应该以创新意识,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西口在望》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张敬民:纪录片是最能体现电视本体特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传统的电视纪录片,重视安静地叙述和内敛的思考,重视冷静的表达和客观的观察。我认为这在信息渠道闭塞、媒体具有垄断性的前提下,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时可能还会产生轰动性的效应。但是,在信息渠道多元、信息内容泛滥、信息表达混乱和市场收视率魔化的今天,连历史纪录片都纷纷追求成为视觉的“盛宴”,而不去考虑思想和文化的含量。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正本清源、引导舆论、张扬责任、激浊扬清的历史使命,对纪录片的理解和创作,就应该结合主流媒体责任、当前舆论语境、主客观传播效果等因素来制作和播出纪录片。纪录片的拍摄和播出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节目创作,更是一次神圣和庄重的媒体行为。因此,在创作纪录片《西口在望》时,我们注意了以创新意识来挖掘和审视传统历史文化;注意区别传统纪录片将观点隐藏在冷静叙述背后的通行做法;注意以记者和媒体的视角完成对史料的梳理;注意以文化观点的深刻和独到来形成片子的影响力;注意以现代媒体的运作理念来实现纪录片的传播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上,注意了这样几个结合:将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代变迁与走西口几百年的历史变迁结合;将媒体反映现实宣传成就的功能与纪录片纪录历史的功能结合;将对当下的现实纪实与对历史文化的梳理和思辨结合;将媒体积极投身文化产业与纪录片深度开发市场结合;将纪录片沉静的历史价值和使命与当前相对沸腾的文化思潮和现象结合。从具体的内容表现上;该片首次在电视纪录片中集结十多位土生农民及乡土歌手倾情演唱原生态民歌和片尾曲;首次披露民国时红极口外的晋剧名角“水上漂”的身世;首次对盛行于晋、陕、蒙等地的《二人台》艺术进行系统的电视解读;首次以电视摄制组的名义从走西口的故乡山西忻州移植榆树到内蒙古包头黄河古渡口等等,应该说都是亮点。

《西口在望》播出后,在山西和内蒙古等地收视火爆,《中国文化报》、《中国商报》、《山西日报》、内蒙古《北方新报》、新华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都纷纷予以关注,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是对文化思潮的正本清源,是对文化纪录片的有益创新,要求购买节目光盘的电话络绎不绝,节目合作方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些探索和尝试都在实践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在当下合适的时间、以当下欢迎的方式、做当下需要的工作,是媒体纪录片的生存之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极具中华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品牌,黄河电视台天然具有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责任。在对外宣传上,汉语教学节目是我们的品牌核心,文化传播节目是我们的品质保证。汉语教学节目主打亲和力,注重实用性;中华文化节目强化凝聚力,注重归属感。在对内传播上,我们坚持这样的理念:常规文化栏目塑造形象,重大文化活动扩大影响,系列文化节目彰显品位,持久人文关怀凝聚力量。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以黄河命名的电视台更是天然具有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据我了解,黄河电视台既对外宣传,又对内传播,多年来,非常注重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传播,注重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海内外受众,《西口在望》的拍摄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那么,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黄河电视台如何针对海内外不同的受众群,用各具特色的节目来实现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

同类推荐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盗贼王座

    盗贼王座

    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倒霉剩女的穿越史:皇后培养计划

    倒霉剩女的穿越史:皇后培养计划

    实在是不好意思说,本人靠拍马屁起家。刚投胎就为名字放声大嚎,有个帅哥在身边却是自己亲哥,没法下手。刚刚长大,本以为还可以多快活几年,就犯了太岁,和皇帝较上了劲。不就是让他和男子“接触接触”吗?又没深入发展,至于要她进宫折磨她吗?跑吧跑吧,为了今后的美好生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仙家有女初长成

    仙家有女初长成

    一个仙术很烂的修仙小丫头,一片绿油油的“芭蕉叶”兵器,一个被封印了记忆和魔力的魔界之主,一个住在废墟中的完美男子,两张面孔的狡猾师兄,念念不忘的剑仙哥哥,小云絮一步步历劫,一步步成长。。。
  • 一品庶女要翻身

    一品庶女要翻身

    她本是21世纪绝色神偷,亚州赌霸,身怀绝技,容色夺目,只因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意外”,轮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悲催的穿成豪门庶女,死爹死娘死爷爷的她,在府中众人的打压之下,将如何绽放光茫,锋芒展露!
  • 重生之废后夺权

    重生之废后夺权

    她费尽心思助他打下江山,他登基后,却一心的算计她,废了她的皇后之位,害死她腹中的皇儿。她爱他入骨,他却视她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她重生为人,势要夺他的江山。
  •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李朵朵,现代社会一直霉运缠身的人,连雷劈这种小概率事件都碰上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劈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成了,嗯,据说跟男人乱搞昏在了路上的农家女。从此,她就成了花家村的耻辱,要不是这里没有河沟,她早就被浸猪笼去了。老爹是个妻管严,什么都帮不到她。后母嫌弃,姐姐欺负,色鬼异母哥哥居然想轻薄于她。挺着个大肚子,花朵看着那一帮子落井下石的人,眼眸一眯,非常可爱的草泥马在心中奔腾了一遍又一遍。你们以为老子稀罕住在这里,老娘搬出去还不成?左选右选,尼玛,这村子也太那拥挤了吧,一跺脚,拍拍垫着的大肚子,“孩儿乖,娘亲我找个大大的房子给你住”。于是,某女踏上了那全村子人都惧怕的怨鬼林,找上了那个看似很厉害的妖孽“男鬼”。“醉月死鬼,帮我个忙,让你那些鬼子鬼孙给我盖间房。”某只妖孽祸水型男鬼慵懒地坐在一棵老槐树上小憩,听着女人的话,淡淡挑眉。“好啊。”从此,“怨鬼道”旁,有了一间三舍的精致小竹屋,里面住着个大肚子的妇人。花朵开始了她的幸福种田生活。只是,当某只踏进某“鬼”一步步设下的温柔陷阱之后,悲催地抱着怀中的娃儿,欲哭无泪。儿啊,这尼玛居然是你爹啊!片段一:村中的灯火慢慢熄尽,待早出晚归的农人都进入了梦乡。怨鬼道上开始亮起一盏盏的红灯笼,带来一点点昏黄的光亮。“大伙儿幸苦了,真是太感谢了哈。”花朵坐在躺椅上,吃着瓜子,喝着薄荷茶,悠闲地看着在地里劳作的“男鬼女鬼”。她的身旁,某只妖孽正拿着一只橘子,动作优雅地剥着皮。“来,娘子吃瓣橘子。”某女眯着眼,满足地吃下那送到嘴边的橘子。“谁是你娘子?少给老娘乱喊,人鬼殊途懂不懂?”终是反应过来,她白了一眼身前人。某男嘴角一勾,但笑不语。这就是一个妖孽相公陪着自家少根筋的娘子演一场“倩男幽魂”的故事,最后,男主角“还魂”,两人终于幸福滴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至于有没有像“燕赤霞”这类惩恶扬善的“捉鬼之士”,不好说,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