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郡。晋置郡,治所在东平舒(今河北大城)。相当今河北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大城以东,沧州市、海兴以北之地。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东莱郡。汉置郡,治所在掖县(今山东掖县)。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河东郡。秦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以世居猗氏《今山西临猗》著称)之后。唐时因相代宗由王瑨而著称。
金城郡。汉置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相当今甘肃兰州市(汉时也置金城县)以西,青海湖以东的河、湟二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
海汉郡。其出处不详。
长沙郡。秦置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市)。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
堂邑郡。西晋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苏六合北)。相当今江苏六合、安徽天长县西部之地。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其实,王姓远非这二十一个郡望,据《据今姓氏书辨证》所载,两宋时期的王姓郡望即达三十八个之多。下面再列举十几个郡望名称:河间郡、乌丸、冯翊郡、安东县、营州、华阴县、广陵郡、聊城县、长安县、高陵县、蓝田县、上党郡、邺郡等。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南献县东南)。相当今河南献县、交河、东光、阜城、武强各一部分地。此支王氏,出自毕公高之后。
乌丸。亦即乌桓族,是以族名命郡望的王氏,分布于太原郡祁县一带,亦即太原郡望的又一支。
汲郡。晋泰始二年(公元二六六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市和新乡、汲县、辉县、获嘉、修武等县地。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即西晋初此郡太守王宏之族所在,王宏曾在本郡开辟荒田五千余顷。
冯翊郡。三国魏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薄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北魏移治高陆(今高陵)。此支王氏,出自羌族钳耳氏,为北魏孝文帝时始改姓王之后所开基。
安东县。在今辽宁省东南部。一九六五年安东市改名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东沟县。此支王氏,出自唐回纥阿布思族王氏。五代时显赫。
营州。北魏时置,治所在龙城(今辽宁朝阳)。相当今辽宁大、小凌河流域、六股河流域、女儿河流域一带。此支王氏,出自高丽族王氏。
华阴县。秦置宁秦县,汉改华阴县,亦即今陕西华县,县南有“西岳”华山。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广陵郡。西汉置国,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东汉时改为郡。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三国魏移治淮阴(今江苏清江市)。
聊城县。秦置县,亦即今县,在今山东省西部。
长安县。汉置县,亦即今县,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
高陵县。秦置县,亦即今陕西高陵县西南。
蓝田县。秦置县,亦即今县灞河西岸,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上党郡。战国时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沁河流域东地。
邺郡。唐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改相州置郡,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仍改为相州。
(第四节)【字行辈分】
清光绪三十年王昌荣修《王氏族谱》,京江开沙王氏字行为:“三原福寿,富通善庆,贤良方正,乾坤清泰,圣学新明,纪纲宏裕,礼制遵崇。”又一九三五年王集成修《王氏族谱》。安徽绩溪王氏字行为:“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骕,龙凤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第五节)【迁徙繁衍】
王姓不同于仅仅出自某国、某地、某人的其他众多姓氏,而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尽管如此,其形成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多数是以爵为氏,正如《姓氏考略》所载:“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商朝子姓之王、虞舜妫姓之王,还有出自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即赐姓、冒姓王氏。
出自姬姓之王的有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一作宗恭)为司徒,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县一带)、太原(今属山西)等地。三是战国时期魏昭王生公子无忌,即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当魏国被秦灭掉后,无忌之孙卑子逃亡泰山,后被汉高帝刘邦封为兰陵侯,当时人们以其出身王族,称其为“王家”,后来卑子的后代也以王为姓。因魏国的祖先姓姬,所以这一支也出自姬姓。
出自子姓之王,是殷商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是殷商王太丁的次子,为子姓,因苦心劝谏暴虐无道的昏君殷纣王而被剖腹致死,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其留居汲郡守陵墓的子孙,以本为王族之故而改姓王氏。这一支王氏,除在汲郡发展繁衍外,又播迁至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
出自妫姓之王,实为田姓所改。周武王姬发攻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传至公子完,完为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至公元前三八六年,完的裔孙田和取代姜姓的统治地位而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于公元前二二一年为秦所灭,子孙被废为庶民,但齐人仍称其为“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北海(今山东昌乐县东南)、陈留(今河南开封)等地。
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出于河南(今洛阳)者则为可类氏,出自冯翊(今陕西大荔)者则为钳耳族,出于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者本同(应作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
此外,燕王丹之玄孙嘉,于王莽篡汉自立时献符令,被赐与王莽同姓,明朝曾赐许多蒙古人姓王,此为赐姓之王。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冒姓王。隋朝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后冒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改姓名为王保义,其后子孙皆为王姓,此为冒姓之王。
凡此种种原因,使王姓成为繁盛兴旺、分布广泛的姓氏,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广韵》记载,王氏的郡望共有二十一个:太原、琅琊、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原、琅琊和京兆。唐代王氏任宰相者共十三人,出自太原者七人,出自琅琊者四人,出自京兆者二人。因此,以后的相当时间内,这三郡成为王氏的繁衍中心。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灵王太子晋的八世孙王错,为魏将军,传九世,为武城侯王离,有二子:元、威。王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王吉任汉谏大夫,定居于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在此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出自王离次子、汉扬州刺史王威。王威的九世孙王霸,字儒仲,居住在太原晋阳,东汉时连聘不至。王霸的二十世孙王泽,字季道,任雁门太守,生昶,为魏司空、京陵穆侯。王昶的十世孙王琼,为镇东将军,生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各为一支。河东王氏出自赵州司马、琅琊人王儒贤,其四世孙王缙,字夏卿,唐代宗时任宰相。王霸的长子王殷,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因称祁县王氏。王殷的十一世孙王冏(一作景),为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乌丸王氏”。王冏的九世孙王涯,字广津,在唐宪宗、唐文宗两朝任宰相。中山王氏亦出晋阳,永嘉之乱,凉州参军王轨因官安家,子孙居武威姑臧,六世孙王睿,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王睿的七世孙王晙,唐玄宗时任宰相。唐汾州长史王满,也是太原晋阳人,其四世孙王播,唐文宗时任宰相;五世孙王铎,唐僖宗时任宰相。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生悼,悼生贤,为济南太守,西汉宣帝徙豪杰居霸陵,遂为京兆人。王贤的裔孙王德真,在唐高宗、武后两朝任宰相;裔孙王徽,唐僖宗时任宰相。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
以上情况表明,王氏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据《晋书·王隐传》记载,陈郡(今河南淮阳)人王隐,博学多文,“建兴中过江”,仕晋为著作郎。又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随行者有三位王姓将佐,后均在福建落户。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受封为闽王,随其入闽的,还有一些王氏族人。此期,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南宋初,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又有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大约在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氏,有一支迁往广东,先定居于广东潮州,其后裔散处梅县、蕉岭、五华、大埔、陆丰、海丰、龙门、兴宁、从化、增城、惠阳、博罗、东莞、怀集、宝安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从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
王姓移居海外,约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