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900000012

第12章 巴尔扎克(2)

巴尔扎克的母亲亲自出马,带着她的女儿罗尔去拜访了这位讲师。在昂德烈先生认真读完了剧本之后,他也认为剧本是失败的。

在剩下的一年中,他又写了一部历史小说,可是,限于功底,他又失败了。

在莱斯底居耶尔街奋斗了两年之后,巴尔扎克一无所获地结束了和父母的合同。起码的生活来源没有了。他濒(bīn)于了绝境。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不肯回到律师事务所的椅子上去,他厌恶那虽有固定收入,但没有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生活,他需要自由。然而,自由是必须以起码的维持生活的经济收入为前提的。在目前衣食尚且无着的时候,怎么谈得上自由?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挣钱,只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保障一定的自由。

在几经挫折之后,他遇见了一个青年。这个青年有一个奇怪的长名字,叫做德·来哥罗维耶·勒·波阿特万·奥古斯督。看来,这也是一位贵族,只是现在败落了。他的父亲当了一名戏子。这个戏子的儿子,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套处世的知识和圆滑的处世技巧。他想以文学出名,可是他却没有一点文学的天才。但是,时世就是那样不公,这个虽没有一点文学天才的人,却找到了一个出版家。有了出版家,他想以文学出名的愿望就算实现了一半。现在,他需要的就是一双手了,一双能为他写作,从而给他赚钱、帮他出名的手。这双手在哪里呢?他自己的手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于是,在一个意外的场合,他碰到了巴尔扎克。这是一双理想的手,他既能写作,又没有端到饭碗。这不是绝好的条件吗?于是他和他谈判,要借他的脑和手,为他写作,为他盈利。当然,巴尔扎克也可以分得一碗饭吃。在身逢绝境的巴尔扎克看来,这也可算是一条出路吧。一方面他仍可以写作,另一方面,还能保证出版,这就是说,有了饭碗、两下都没有耽误。所以巴尔扎克就答应了。

交给他的任务如潮水般涌来,巴尔扎克整天埋头写呀写呀,一刻不停,他与那个贵族青年的配合还很默契,巴尔扎克写得快,那个青年的销售活动也不逊(xùn)色。

巴尔扎克爱钱如命的父母看到这种情景,又眉开眼笑了。第一本书挣了600法郎,第二本书就升到2000法郎,他们再也不认为巴尔扎克的职业是荒谬荒谬(miù):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的了。

巴尔扎克拼命地工作,每天要写二十页、三十页、四十页,有时一天写出一章。平均三天要用完一瓶墨水,一天用秃几支笔头。

只要有人肯出钱,他什么都能写。在短短几年中,巴尔扎克究竟写了多少书,连巴尔扎克研究专家们也无法统计。

这就是作家的生活

巴尔扎克在巴黎的最初的几年里,就做着炮制畅(chànɡ)销书的营生。为了钱,他辛苦地工作着。同样是为了钱,他异想天开地想经商了。

1824年冬日的一个下午,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巴黎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巴尔扎克怀揣着刚写完的一本书稿,兴冲冲地向出版商兼书商康耐尔的书店走去——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迎向命中的灾星。

康耐尔先生是个精明的出版商,是巴尔扎克的老主雇(ɡù)。此时他正在运作一个项目:出版法国著名作家的缩微版全集。但苦于缺少合作伙伴而愁眉不展。见到巴尔扎克闯进来,出版商眼睛一亮,这不是上帝送到眼前的合伙人吗?

康耐尔先生立即换上一副热情的笑容,向巴尔扎克展开攻势,力图使他加入他的项目。康耐尔先生分析得头头是道,并描绘了一幅光辉的前景:现在书市上著名作家的全集并不好卖,原因是它们部头太大,造价太高,不但一般读者消费不起,而且即使买了一套几十本的书放在家中也太占地方。如果将一套全集十几本的内容压缩在一本书中,那一套全集就只有一块砖头那样大小了,书的成本造价自然也就降下来。既买得起,又不用占太大的地方去存放,这种书读者当然愿意买。过年过节,谁都会买上一本赠送亲朋的。那钱币不就会丁丁当当地不断流向投资者的腰包了吗?

康耐尔的话彻底打动了急于发财的巴尔扎克。他仿佛已经看到金币、银币堆积成山的前景了,说不定他会成为一代巨商呢。

巴尔扎克血脉贲(bēn)张,眼睛放光。他当即许诺成为康耐尔先生的四个合伙人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自己将要为这种古典书籍的第一种书《拉封丹全集》作序,以使其增色生辉。

但在合伙过程中,4个人产生了矛盾,最后只剩下巴尔扎克一个人投资。他四处借钱,才筹(chóu)到第一批计划所需的9000法郎资金。

很快,《拉封丹全集》印出来了,巴尔扎克心太大,在还没有卖出一本《拉封丹全集》的时候,已经准备着手第二批计划《莫里哀全集》的出版了。出版这本书的5000法郎投入,是他游说一个好友掏出来的。

印刷工作像快马一样日夜不停地奔跑,巴尔扎克跟在后面挥洒汗珠。他太老实了,只顾盯着工作,而忽略了纸商和印刷商。老奸巨滑老奸巨滑:形容人奸诈狡猾。的印刷商看到有机可乘,便用他们积压多年的旧纸来印巴尔扎克的古典全集,不费力气地将钱赚进了腰包。因此,印出的《拉封丹全集》和《莫里哀全集》字型奇小,纸张发暗,令巴尔扎克大失所望。但他并不以此为意,竟然把每册的定价定到20法郎,吓跑了所有前来看货的书商。巴尔扎克只好将价格一降再降,降到十二三法郎,可还是无人问津他的古典名著。最后,一共只卖出了20本书。这样,两项工程结束时,巴尔扎克欠下了1.5万法郎的债务,当然这还没算他本人应得的工资。

巴尔扎克不肯服输。他想,既然问题出在印刷上,那就自己办一个印刷厂,以后可以写作、出版、印刷一条龙作业。

很快,经过他的四处活动,印刷厂在几个人的投资下办起来了,投资者中包括他的母亲巴尔扎克夫人。那时,印刷业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

本来印刷厂是有希望的,但巴尔扎克的又一次天真使印刷厂也很快破产了。新一轮灾难源于前一轮经商的恶果:那2500册未能售出的《拉封丹全集》和《莫里哀全集》。这些书一直安静地躺在巴尔扎克的库房里,突然有一天,它们的主人毫不吝(lìn)惜地以每本9法郎,尚不足原来定价的二分之一的价钱,将其卖给了一位叫包都安的书商。这时巴尔扎克还不知道期票(一种定期给付的支票)交易的秘密。为了贪图多拿5000法郎,他没收对方的2.2万法郎现金,而是收下2.7万法郎的期票,这些期票是两家外地书商签署(shǔ)的。眼看着就要到他巴望的兑现期票的日期了,那两家书商却同时宣布破产。

这条消息像个晴空霹雳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把巴尔扎克打了个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2.7万法郎眼睁睁地化作了泡影。根据破产法中的规定,他从两位破产的书商那里获得了一大堆陈年旧书作为赔偿。但有什么用呢?它们可变不成钱,只是一堆废纸而已。

工人们嚷着要工资,投资者要撤回投资,巴尔扎克捉襟见肘捉襟见肘(zhǒu):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印刷厂只好宣布破产了。

经商三年下来,巴尔扎克共欠下近10万法郎的债务。这个烂摊子最后只好由他的母亲巴尔扎克夫人来收拾了。

在商海碰得头破血流以后,巴尔扎克又坐到了他的书桌前。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了,而他还一事无成。他决心好好地写一部小说。为了勉励自己,他把一座拿破仑的半身石膏塑像放在自己书房的壁炉架上。

1834年的一天,巴尔扎克像平时一样,销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了几个月的时间之后,忽然来到了妹妹家中。一进门,他就用他那粗大的杖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打着,模仿着鼓声,配合着哼着雄壮的军乐曲,情绪好极了!一曲终了,他大声地朝妹妹喊着:“妹妹,祝贺我吧!我马上就要成为大天才了!”

原来,巴尔扎克在写《乡下医生》这一部小说时,萌(ménɡ)发了一个念头:要把自己的全部小说,包括已写的与未写的,全部合成一个总集,这个总集的名称就叫做《人间喜剧》。

按照巴尔扎克的计划,《人间喜剧》要刻画三四千个人物,包括137部作品。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一座无与伦比的文学大厦。而巴尔扎克将成为这座大厦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应该说,仅这样一项设想,就足以令人激动了,难怪巴尔扎克要大喊大叫了。

最终,巴尔扎克未能完成他的计划,《人间喜剧》仅汇集了他所写的91部小说,而不是137部。即使如此,《人间喜剧》仍然被人们誉为“19世纪法国的社会百科全书”,也就是说,它包容了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各种人物。从这些小说里面,人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况,一句话,可以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面貌和本质。《人间喜剧》赢得了这样的评价:“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描绘过如此众多的人物。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出产过如此众多的作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它都是文学史上的第一次,它是一座当之无愧(kuì)的文学巨厦。”

据说,巴尔扎克一生喝下了5万杯浓咖啡,这黑色的浓咖啡,是他这一部“想像力丰富的劳动机器”的“黑色机油”,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然而,这黑色的浓咖啡却绝对不能少,除了纸和笔,浓咖啡是第三位重要的用品。在他的书桌上,他不需要书本,不需要论文,不需要资料,一切都不要,因为所有的这一切,他都烂熟于胸。惟有这黑咖啡,不能少!没有咖啡,他就无法工作。这浓黑的液体是他创作的兴奋剂,他不断地求助于这种“毒药”,不断地提高它的浓度,不断地吞下它的数量。传记作家说,这“成了河的浓咖啡”,虽然促进了《人间喜剧》这部巨著的完成,但也摧(cuī)毁了巴尔扎克那卓越而强壮的心脏。这位多产的大作家终于过早地与世长辞了,享年只有51岁。要不然,《人间喜剧》将是137部,而不是现在的91部。

在巴尔扎克的一生中,每完成一部作品,他的身上就要掉下十几斤肉。就像一个多产的妇人,不断地把自己的血肉铸(zhù)入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儿身上。

巴尔扎克自从经商失败之后,便负债累累,债台高筑。后来尽管他拼命地写稿,以挣(zhènɡ)得稿费,但依然不足以偿还他的债务。何况他写稿又十分认真,凡是他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在没有修改好之前,他就决不交出去。每部小说在出版之前,他都要反复修改多次,最多的达十五六次,使得排版的工人个个叫苦不迭(dié),望而生畏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这样,巴尔扎克就必须自己来付重排费,这就使得他在经济上又大受损失了。

债主们三天两头地上门,甚至向法院提出控告。巴尔扎克为了逃避债主们的纠缠,只好一次次地搬家。据说,他选择的新居,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住宅要有前后两道门,以便万一债主从前门进来,巴尔扎克可以马上从后门溜走。为了得到安宁,巴尔扎克动了不少脑筋,想出许多另辟财路的办法,甚至一心想找一位有钱的寡(ɡuǎ)妇做妻子,以便解脱经济上的困境。然而,他那艺术家的脑瓜却总是缺乏算计,以致一次次失败。直至他与世长辞,他所欠下的债务,还得由他那位新婚的俄国夫人来代他偿还。

有一天,巴尔扎克的一位朋友去看望他,还没有进屋,就听到巴尔扎克在与人吵架,声音响极了,一直还在骂人:“坏蛋,你不知羞耻,我要你好看!”

朋友一惊:巴尔扎克从未这样激动过啊!跟谁呢?得进去看着。推门进去,却发现屋里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对着他的稿纸大喊大叫。原来,他正为他作品中一个“坏人”而大发雷霆(tínɡ),对他的卑鄙(bǐ)无耻的行径感到愤恨。

巴尔扎克就是这样,常常为他作品中的人物而激动,有时竟至于泪流满面。

有一次,巴尔扎克跑到一位朋友家中,狼吞虎咽狼吞虎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地饱餐了一顿之后,实在累极了,便对朋友说,他想睡一觉,但千万要在1小时后叫醒他。l小时过去了,巴尔扎克睡得正香,朋友见他疲劳以极,不忍心叫醒他。待巴尔扎克睁开眼睛,已是暮(mù)色苍茫,将近黄昏,巴尔扎克从沙发上跳起来,勃(bó)然大怒,对朋友大发脾气:“你这个骗子!强盗!你浪费了我整整几个小时的时间,我的一篇小说泡汤了!你、你简直是谋财害命!”

说完,飞奔而去。

一天,巴尔扎克写得太累了,决定出去散散步。因为怕客人来访,便在门上写下一条留言:“我不在家,下午来吧!”

巴尔扎克虽然在散步,脑子却不闲,构思中的人物依然在他的脑中过着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喜怒哀乐依然冲击着作家的脑海。走着走着,巴尔扎克有些饿了,想回家吃点东西。可是,当他走到自家门口,正要推门进去的时候,发现了门上的留言,不由得缩回了手:“主人不在家,下午再来!”看完,便转身走了。

生命的遗憾

1850年8月17日晚,就在当晚十点半钟,巴尔扎克与世长辞了。

葬礼是在二十二日举行的。那一天,下着倾盆的大雨。这大雨,就像巴黎、法国乃至全世界同声一哭的泪水一般。他的遗体被送到拉齐上神父墓园,这是一个他生前十分喜欢的地方。

苦拚了几十年之后,巴尔扎克终于回到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他的死终将是人类的一大遗憾。

同类推荐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热门推荐
  • 暴君的蛇蝎宠后

    暴君的蛇蝎宠后

    然而,我去取,若世人拦我,气质若仙,我便杀人,貌若天仙,若神佛多事,在不知不觉间,我便屠神。*世人皆说景陵是暴君,她是闻名七国的仙临寺内唯一的女娃,却不知道景陵的残暴源于秦君兰的教导。世人皆说景陵残暴凶狠,必须要死!小小王宫,毫无人性,她素手翻天,却不知道他为了君兰倾尽了柔情,对其他人,曾经被她相护的人却渐渐走进她的视野里,只有无情。”然,他甘之如饴。*他说,必还十丈!如若触犯,“你想要的,惊世骇人!正剧,天命运转,一生一世,当她察觉时,一夫一妻。*为她,她再度醒来,杀万人,她轻然一笑,焚百书,手段却是凶残如鬼!面对宫中永不停息的阴谋毒计,所以我什么都可以是!”别人逆她一寸,他背负暴君之名。她说,却为一人甘心踏入魑魅秦宫,“因为我什么都不是,却不再是她。请勿参考历史,七国天下,奴家伤不起。那人已经世人之上,无人能及的存在!为她,圣僧选中的弟子,平六国,统天下,最终惨死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遇到女魔头

    遇到女魔头

    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如果你不甘离去,就只有自己坚强走下去。
  • 魅惑妖瞳:绝色驭兽妃

    魅惑妖瞳:绝色驭兽妃

    【全文完】诡异的瀑布内,漆黑一片,某妖孽美男一脸戒备,“你是谁?”女人不耐烦的低吼,“少废话,送上门的要不要!”妖孽美男一脸坚贞的拒绝,“不用了,我已心有所属”女人冷冷宣判,“要不要姑奶奶说了算,由不得你!”妖男邪魅一笑,“丫头,你得负责啊”“真小气,我也就要了你一次,你又不会怎样”魅影一脸不屑,“我是不会怎样,但是你会怎样”某妖孽男一脸担忧。[女强+男强+妖男]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管理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大师最经典最有价值的领导经验,通过决策、战略、思维、团队管理、激励、创新与变革、领导魅力的修炼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组建出一个清晰简明的领导力框架,帮助管理者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高管理水平,开拓管理思维和思路,积累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团队执行力和高效率。领导者可以借助这个框架成功领导你的团队,迈向成功,走向卓越,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杰出管理才能的实力精英。
  • 有毒皇后

    有毒皇后

    身处王府之中,她一直想尽办法杀死周百川,国家灭亡了,然而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她必须要成功,为此做什么都可以。她要让周百川喜欢上她,趁他松懈的时候杀了他,宋琳儿穿越到了异世成为了公主。为了活命,她做了敌国平国庆王周百川的丫鬟。可是刚成公主没多久,但渐渐的她发现,她喜欢上了他,再难下手。爱恨情仇,因为一次意外,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她都要面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野心重重叱诧鬼界的鬼王,非凡天赋却拥有异于常人之功力!六界之中最没用的废材,人见人唾卑微至极!华丽穿越,给你两耳光,让你陷害我!一路复仇,扭转乾坤,有你好看。即便妖邪缠身,鬼魅相伴,我命由我不由天!待他日凤翔九天,人人唾骂?你24K铝合金狗眼瞎了吗?她嘴角勾起冷笑:“是妖怎样?老天不容?那就毁天!大地不容?那就灭地!鬼王莞尔一笑,将她禁锢怀中:“吾妻深得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