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700000011

第11章 孔子(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一生以最多的时间从事教育,为培养行仁政、施礼治的人才费尽心思。弟子相传有三千人,著名的有七十余人。

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长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人比孔子起过更大的作用。

孔子不仅在中国,在一些亚洲国家也广有信徒,并成为西方世界最热衷研究的东方思想家。

困苦与理想

孔子是商殷王室的后裔,其先祖受封于宋,传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为避宋国内乱迁往鲁国。孔防叔做了鲁国的防邑大夫(今山东费县东北),从此防叔也就算入了鲁国籍。防叔生子伯夏,伯夏生子叔梁纥(qì),遂由防邑迁至陬邑,做了陬邑大夫,故又称为陬梁纥。叔梁纥有一妻一妾,生育了九女一子。儿子孟皮有足疾,不适合继嗣(sì)。叔梁纥晚年妻子去世,又娶颜氏女征在。结婚后,颜氏恐丈夫年高不能生育,祈祷于尼丘山。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降生了。

“是个儿子,是我的儿子。”叔梁纥接过儿子,抱在手里,他如愿以偿如愿以偿:愿望实现。地得到了一个胖儿子,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征在听说是个大胖儿子,她为自己高兴,更为丈夫庆幸,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对丈夫说:

“给起个名字吧。”

叔梁纥一定是早已有了考虑,脱口说:“儿子因祷于尼丘山而生,他是老二,就叫孔丘,字仲尼,你看怎么样?”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丘长到3岁时,来不及把儿子培养成人,年近70的叔梁纥与世长辞了。

曲阜是鲁国的都城。征在到了曲阜,没有住到娘家,在城西北平民区借了几间茅屋居住了下来。

生活是艰难的,但是孔母颜征在是坚强的。她噙(qín)着泪水,忍住丧夫的悲痛,尝试过各种营生。她在门前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种上五谷杂粮和一些蔬菜,总算勉强糊口。她还给人家洗洗补补,做些零活;冬天夜长,就在菜油灯下编织草鞋,也可以赚些零花钱用。就这样,征在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惟一的希望和安慰便是她的儿子孔丘。她一定要把儿子抚育成才,将来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实现丈夫的遗愿。

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孔丘长到了6岁。初冬那天早晨,征在把孟皮和孔丘叫到一起,说:“今天你们可以到街上看热闹去。”

孟皮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有什么热闹可看?”

征在说:“皮儿,今天是鲁国举行郊祭的日子。你要带弟弟好好玩玩。”又对孔丘说:“丘儿,哥哥的腿不方便,你要照顾好哥哥。街上人多,两个人别走散了。”

嘱咐停当,征在让他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哥儿俩欢天喜地出门去了。

鲁国城墙有11个城门,他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南门外的沂水边。“啊!真热闹啊!”孔丘叫了起来。原来他们已经走近了祭台附近。祭台四周的幡(fān)旗被西北风吹得啪啪作响。参加郊祭和看热闹的人群密密麻麻,万头攒动。孔丘拉着盂皮的手好不容易从人缝中钻到了祭台跟前,却又因为台高人矮,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又从台前挤出来,到了沂(yí)水河边,爬上比地面高出好多的河堤。

“啊,看见了”孔丘又叫了起来。祭台前摆着供桌、供桌上面放着各种祭器,有圆形的俎(zǔ),有方形的豆,祭器里面盛放着各种各样祭品,还有整猪整羊。祭典开始以后,由赞礼官引领主祭人行跪拜礼,致祝词,同时,乐师带领乐队击鼓奏乐,由舞队表演舞蹈。孔丘看得高兴,竟也模仿着台上的各种动作,手舞足蹈起来。直到赞礼官宣布“郊祭完毕”,他才恋恋不舍地挽(wǎn)着哥哥一起回了家。

傍晚时分,哥儿俩又饿又累地回到家里,等候已久的母亲才放下了心。

观看郊祭活动使孔丘兴奋不已,他不断地向母亲重复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他纠缠着母亲看他表演祭台上的各式动作。征在看儿子如此热衷,索性买来了一大堆陶制的俎豆等祭器,教给他陈俎豆,设礼器。孔丘高兴得不得了,拉着哥哥在天井里一起演练祭礼,天天如此,竟不知疲倦。

从此以后,凡有祭祀活动,孔丘都要去看热闹。因此,孔丘对祭祀的一招一式,赞礼官的言语行动,也就学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征在看孔丘如此不厌不倦地玩他的俎豆游戏,有一次跟他开玩笑说:“儿啊,难道你想学会了礼制,长大后当一名赞礼官不成?”

孔子委屈地说:“娘,你天天教哥哥读书识字,你也教教我嘛!”

儿子要求读书识字,做母亲的自然高兴:“那好吧,明天开始,我教你识字。”

孔丘等不到明天,说:“不要明天嘛,我现在就要认字。”

征在找出了几年前教孟皮时用过的几块竹简,擦去尘土,从中挑出易认常用的几块,大约有300个字,告诉他,在一个月内要会认会讲。并且,当时就教了他几个字,孔丘学会了,不满足,还要学,征在又教,又学会了;还要……如此这般,这几天,孔丘便完成了学300字的任务。征在赶紧又给他写了300字,又写了300字,又写了……

后来,征在改变了单纯从字的做法,她结合着认字,给他讲一些历史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尧舜(shùn)禅(shàn)让、大禹(yǔ)治水、文王演易、武王伐纣(zhòu)、周公制礼作乐……孔丘学得更有兴趣了。

儿子孔丘在学习上显示出来的无比聪敏和极为认真的态度,使征在从心里感到满意。但是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学识有限,她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无辞答对。于是,她决定把儿子送到不远处的学校去学习。

仲尼这时候的学习态度,简单地说,就是“尚古”,也就是“崇尚古制”的意思。

这里所说的“古”,就是指我国古代的尧、舜、禹、文、武、周公时代的政治和文化。这些帝王都是仁慈贤明的,他们在位时国内的政治都安定而修明,很能为民造福。

可是,到了仲尼那个时代,情形就不大相同了。

原来,在周天子支配之下的12国诸侯,互相争权夺利,纷纷与王室脱离关系,宣告独立,过去的修明政治如今已被搞得混乱不堪了。

鲁国是东方的小国,势弱力小,随时有遭受他国侵吞的危险。加上国内权臣们的勾心斗角,天下纷乱如麻。仲尼目睹(dǔ)这种情形,不免怀念起古代的修明政治和安定的生活,因而对古代的文化和古时候圣人的所言所行,都很细心地去研究。

《诗》、《书》、《礼》、《乐》等,是研究我国古代史实及作学问不能少的重要经典。

《诗》是周朝民间的里巷歌谣和朝庙的乐章。仲尼在曲阜看到有由遥远的周派遣来的盲人乐团,所以他便在当地的大学里,随着音乐的伴奏去学《诗》。

美丽的诗句和清幽悦耳的音乐使年轻善感的仲尼心神陶醉。他想:《诗》的绮(qǐ)丽、幽雅、丰润和悠闲,一切都是在歌颂古时周朝文物的盛况。

《书》是以记三代时的典章训诰训诰: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为主。如要明白文、武、周公等修明政治的施行情形,读这书是最为方便的。

对于《礼》,仲尼更是热心了。

在曲阜,有司掌礼节的礼官。仲尼曾向他们请教过各种礼仪。

《乐》是五声八音的总名。孔子后来曾学乐于苌(chánɡ)弘。

《诗》、《书》、《礼》、《乐》,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所整理的,因此,仲尼很尊敬周公。

经过长期盘算,他暗自作出决定:他要边学习边赚钱,养活母亲和自己。为了赚钱,他学会了不少本领:他跟隔壁的曼父哥学会了赶车,他跟吹鼓手学习吹奏音乐,并且好几次接受办喜事、办丧事人家的雇佣去吹唢呐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他还到叔孙氏家去放过牛。在家里,他也总是帮着母亲干活:挑担、推车、刨(páo)地、浇园、垫圈……夜间,还和母亲一起编草鞋。

终于,有一天,母亲发现了孔丘背着他为赚钱而在外面干的那些活计。一心盼着儿子出人头地的征在知道以后,心如刀割,她恨儿子没出息:孔门是贵族的后代,虽说后来已经没落,但你父亲还是陬(zōu)邑大夫,大夫的儿子怎么能去干那些卑微之事呢?征在越想越生气,第一次对儿子大发雷霆(tínɡ):

“你瞒着娘在外面干了哪些卑贱之事?”

孔丘长跪于地,抱着母亲的腿哭诉:“孩儿欺骗了娘,您打我吧!”孔丘承认了自己怎样放牛,怎样给人赶车,为谁家当了吹鼓手。最后他说:“孩儿知道不该去干那些卑贱之事。可是不能看着娘那么劳累,让娘养活儿子一辈子啊。孩儿何尝不知道放牛,当吹鼓手之类的事跟自己的身份不合,可是,为了糊口,做一些下等人的事,古圣贤也是有先例的呀!……

征在搂住儿子,再也没有说话,母子俩哭成了一团。

鲁昭公七年(公元别535年),孔丘17岁。

长年含辛茹(rú)苦,被生活重担压得未老先衰的颜征在终于一病不起,刚刚30多岁便匆匆结束了她的一生。孔丘悲痛欲绝,一头哭倒在母亲身上。

当母亲出殡(bìn)的时候,仲尼可就遭遇到了困难,因为,他不知道父亲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母亲在世的时候,或许是为了生活的奔波,未曾带过仲尼去扫墓,而在仲尼稍微懂事的时候,又已离开故乡,搬到曲阜居住。那时更是难得回乡一趟,难怪仲尼不知道父亲的墓地了。

虽然这样,仲尼还是把母亲的灵柩(jiù)送回了故乡陬(zōu)村。

儿时最为熟悉的尼丘山,仍旧是那么亲切美好;难以忘怀的山麓(lù)小村,依然朴实宁静。

仲尼首先去拜访母亲在世时的朋友曼母。

仲尼向曼母打听父亲坟墓的所在地。恰好,曼母知道孔父安葬的地方,便很详细地告诉了仲尼。

仲尼辞别了曼母,把母亲的灵柩又运往防镇,找到了父亲的坟墓。因为没有墓碑,仲尼怕以后不容易找,就把坟墓修饰了一下,立上了一座四尺高的墓碑。

把母亲的灵柩安葬好以后,仲尼跪拜了良久才离去。

孔子服丧期间,大街小巷纷纷传着一个消息:季孙氏要大摆筵(yán)席,宴请社会名流及文人学士。季孙氏是鲁国执政的贵族,不少人都想与他结交。孔子听到消息后也兴冲冲地前往,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担任这陬邑宰的孔纥(qì)之子,又懂得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应该有资梏参加。当时他仍在服丧,腰间还系着麻绳。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站在大门外,专为主人迎接来宾。

阳虎穿戴整齐,举止得当,对来往的宾客毕恭毕敬,笑容可掬(jū)。可是当孔子大步走来时,阳虎顿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拦住孔子呵斥道:“我们请的都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并不是打发叫花子。你来干什么?去!”

孔子涨红了脸,在众目睽睽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之下被羞辱了一顿,最后只好悻悻而归。经过这次挫折,他明白了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只寄希望于所谓的家世和一知半解的礼仪,是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取得任何立身之地的。孔子没有灰心丧气,反而对学习更加勤奋,他决心自己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办学与求知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行道,不是衣食。耕田的人,免不了要饿肚子。学道则可以做官得到俸禄。君子担心的是学不成道而不是贫穷。”

为了当一名君子,孔子曾经成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苦思冥想。这样,除了弄得头脑发昏并没有什么用处。后来,孔子产生一个想法,他把人分成四等:生来就懂得知识与道理的,是第一等;主动学习才懂得的,是第二等;遇到困难才想到去学习的,是第三等;最下等的是碰了壁也不知去学的人。孔子将自己归入第二等,是“学而知之”的资格。他恢复了正常的寝食后,便更加努力学习。

依照《周礼》男子18岁就算成人了。孔子19岁时娶了鲁人亓(qí)官氏为妻。来年即生了个儿子。鲁国的国君昭公出人意外地派人送来一条鲤鱼作为祝贺。孔子深以为荣,即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的时代,贵族们可以通过世袭得到官职。孔子的出身不够高贵,惟一的途径是学成做官必备的全套本领,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入仕。贵族的子弟可上贵族学校求学,其余的人想受教育就非常困难。孔子靠自己的努力,学识逐渐渊博,使得人们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有人称赞说:“了不起啊,孔子!虽然名声不高,学问却这么广博。”

孔子听罢谦虚地说:“我能干什么呢?驾车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六艺中,驾车最简单易学。

鲁国的东南有个小国,叫郯(tán)国。孔子27岁时,郯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访问。鲁昭公设宴待客。郯子学问渊博,在席上说了许多古代的掌故。

孔子听说后,十分佩服,请求郯子接见。在郯子那儿,孔子长了不少见识,并认真思考学术的流失。自从周朝王室衰微,许多原来从属王室的文化人士散落四方,文物典籍也渐失保护。

孔子对此深感忧虑。

通过参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是遥遥无期的事。孔子为自己找到一件终生实践的事业:创办私学。

当时的贵族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由政府直接控制。平民子弟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学业由王宫垄断秘不外传的局面已成为过去。孔子办学前,私学虽还未正式出现,但私人授徒的现象,已零星存在。

孔子说:“只要给我一点点见面的薄礼,我就愿意教他,而不论他是谁。”孔子第一个正式办起了私学。

孔子的首批学生中,有比他小6岁的颜路,小9岁的仲由,以及秦商、冉(rǎn)耕等。

仲由,字子路,原是一名市井无业青年,头插公鸡毛,腰佩长剑,身挂公猪形饰物,一脸惹不起的神情。他一身盛装,前来拜孔子为师。

孔子说:“你昂昂然的为什么呢?你看江河之水源于高山,可源头之水浅得连酒杯都浮不起。到了中下游,如果不乘大船,不避大风,人就无法渡河。你现在穿着华丽的衣裳,盛气凌人盛气凌人:傲慢气势逼人。,还有谁敢指出你的错处呢?”

子路退出,换了一套武士的服装又进来,拔出长剑,在庭院中舞将起来。

舞罢,子路说:“古时候的君子没有不佩剑自卫的。我听说老师的令尊大人,生前是一员虎将,至今偪阳城还有许多人在称道。老师也应该学剑习武,继承祖业。”

孔说:“古代的君子以忠为根本,以仁为中心,见有不善的拿忠来教化,遇有强暴的以仁来感化,何必要用剑来自卫呢?古时候成汤讨伐夏桀,武王讨伐殷纣,都没亲自拔剑。以德服人,令人心悦诚服;以力服人,令人口服心不服,你说是吗?”

子路听了,肃(sù)然起敬,说:“我今日得闻老师这番教诲,好比久居暗室,忽见明灯。请老师等我换了衣裳再来受教。”

子路说罢退出,更换常服,解除佩剑,缓步登堂,不再有武夫的鲁莽鲁莽: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孔子见了心中喜欢。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着,喜欢自夸的,华而不实又自告奋勇的,爱卖弄小聪明给别人看的,便是小人。而君子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说不知道,做不到的说做不到,这就是智,就是仁。”

子路肃立,说:“弟子记住了。”

孔子弟子中,唯有子路好勇多力。子路自觉地保护老师,使他不再听到那些讨厌的声音。

一天,孔子问子路:“仲由,你平生最爱好什么?”

子路回答道:“弟子最爱舞长剑。”

孔子说:“我不问你的武功。我想知道以你原有的才能,再加以学问,你喜欢学些什么呢?”

子路直率地说:“我不知学问有什么益处。”

同类推荐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大经济学家

    ,本书的内容是熊彼特在1910—1950年间为各个经济学杂志(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篇外)写的十篇经典的评述性文章,对影响世界经济学的十大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从马克思、瓦尔拉、门格尔,到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再到费雪、米切尔、凯恩斯。对他们的经济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评价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第一次见面她以佣人的身份出现,却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看过他的裸照,并表示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再啰嗦小心我堵住你的嘴!”“那你来啊!”于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放大的俊脸,还有唇上柔柔的触感。当他们发现两家的渊源……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