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100000017

第17章 附录1:有关我的部分报道(2)

王杰平成了张家川的精神楷模,他激励着所有的村民抛弃了私心杂念,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的村民甚至把准备为儿女结婚的钱省下来,投到本村的工程建设上。开工的那一天,张家川像过年一样热闹,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每个人都成了工程的主人。他们用巨石筑起了一条近70米的拦河大坝,凿穿了三座山头,凿出657米长的山洞,在陡崖上开凿出一条近4000米长的漕河。也就是说,把山峡深处的一条河流,搬上了陡峭的山腰。这么大干了几个年头,先建成一座储水11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又修起一座发电量180万千瓦的水电站。张家川的面貌陡然变了,他们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村民们承认是沾了当地政府扶持的光,更承认受到了王杰平不怕吃苦、拼搏创业精神的感染。

所有的工程都已经竣工了,参加竣工庆典剪彩仪式的省市和地方的领导都已全部到齐,单等着最为欢迎并盼望的重要贵宾王杰平来主持。但是他没有来,而是托人带来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他说:"承蒙你们诚恳而盛情的邀请,十分感谢。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只希望你们能够想到,主要是有我们的上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再加上乡亲们的努力拼搏,才完成这项致富工程的。我是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虽然也为这点工程尽过一点微薄之力,这完全是应该的,也是微不足道的。我说的全是真心话,请你们切不可把我做的一点儿小事再放到心里。今天你们一定很忙,我不愿意再给你们多增添一份麻烦,请恕我不能前往,以后有空,定会去看望乡亲们的……"典礼开始,第一项就是宣读王杰平这封信。刚读完王杰平这三个字,整个会场顿时沸腾了。场上的、坡上的、滩上的,数千人群情振奋,欢声雷动。口号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拥护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太行山的深处被强烈地震撼着。

第二个春天平山是个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地方。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刚刚响过,由延安开向抗日前线的部队便来到了平山。359旅旅长王震一声号召,平山的子弟一次就有1500多人参加了八路军,建成了赫赫有名的"平山团",被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称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解放战争时期,平山又成为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八年抗战与三年解放战争中,仅有20万人口的平山,即有5万人参军参战,能上前线的青壮年几乎全都走了。留在家里的亦是全民动员参加抗战,军政干部队伍的吃穿、军粮、军衣、军鞋全由百姓负担。为了抗战,为了解放全中国,他们把家里的一切全都贡献出来了,打下粮食交公粮,自己吃糠咽菜。毛泽东主席曾说"平山是个模范县"。参了军的有一万人伤残和牺牲;没参军的,抬担架送粮饷,照样有不少牺牲的。人都说这是一块被烈士鲜血染红了的土地。建国后刚刚有了好转,却又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平山境内修建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淹没了平山滹沱河两岸最肥沃的13万亩良田,淹没了近百个大村庄,10万多人由富足的米粮川迁到了山岗旱岭,人均耕地不足3分。这就造成了平山贫困,建国后几十年仍富不起来的最根本的原因。到了1986年还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又过了10年,仍然没有脱贫!王杰平同志就是生在这样一个英雄的地方,他深深热爱着这个地方,一生中最牵挂的也是这个地方。他时刻关心着家乡的脱贫致富,时刻关心着家乡人民的生活疾苦。几年来,他共为家乡联系、协调、督促解决各种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平山县兴建改造了五金厂、地毯厂、汽修厂、水泥厂、啤酒厂、化肥厂、轴承厂等县办企业,为平山县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平山人感叹道:"如果没有王杰平的大力倡导、协助和筹划,也许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多的县办工业。"其实,王杰平不仅帮了平山一个县,还帮了其他不少地方。他不单单是为了一个县或几个乡,凡是对中国革命有过贡献的贫困地区,都在他关切的视野里,尽管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为这些地方的人操劳、奔波。

有人问王杰平:"是什么动力、什么精神在支撑您呢?"他的回答是:"党多年的培养和教育。"两件事令他终生难忘。1966年4月1日,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总理立即乘飞机赶到重灾区。

王杰平当时正在那里搞"四清",他和其他几位领导被安排在总理身边陪同视察。他们等在直升飞机降落的地方,迎接周总理。总理一边和他们握手,一边说:"你们辛苦了。"王杰平把总理引上一个土台子,这时候四周的灾民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了。上面的总理动情地做着慰问讲话,台下的工作人员告诉王杰平,总理已经三个昼夜没有休息了,要注意不能让他过分劳累。而疲惫的周总理此刻正站在土台子上,在嗖嗖的寒风里向群众说:"你们吃苦了,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毛主席向你们表示慰问,希望你们奋发图强、克服困难、重建家园……"这一次,王杰平深深地感触到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一次,是修建岗南、黄壁庄水库的时候,周总理又到工地来视察。当时,王杰平正在石家庄地委机关工作,他清楚地记得,总理提出要做好的两件事:一是把大坝修牢固,决不让洪水冲垮,以免下游人民遭灾;二是安置好移民,不能让他们受苦。王杰平知道,在关键时刻,总理心里想到的是群众。这两段经历使他终生受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不辞劳苦,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我们这些普通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以此为榜样了。把老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几十年如一日,王杰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现在他已经不是领导干部了,当初形成的这种作风依然没有改变。

有人说,到了退休的时候,好比一个人走完了一年四季。但王杰平却认为,到了年三十,大年初一吃上一顿饺子,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就会到来。一切都是周而复始,万象更新,总有一番事业等待着你去开拓。年近古稀,算算已经退下来六七年了。王杰平反倒觉得和上班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忙,有数不清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吃喝玩乐、虚掷光阴的事情他做不出来,还是觉得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踏实。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终生忙碌,终生替别人的事打算、操劳。

(刊于2001年2月9日《河北日报》)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张晓华)今天下午,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原副行长王杰平获得"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十佳卓越贡献奖";我省已故著名作家阎涛创作的报告文学《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获得"中国时代新闻人物优秀报告文学奖"一等奖。王杰平离休后,支援家乡建设,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帮助革命老区平山县人民脱贫致富,创造出"救了一个村,富了一个乡,搬了一条河"的传奇,在平山县的灵山脚下,一方百姓为他竖起了一座纪念碑。我省已故著名作家阎涛以王杰平的动人事迹为蓝本,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刊于2004年9月19日《河北日报》)一生不解故乡情缘在通往平山县三汲乡川坊村村口的水泥路边立着一块功德碑,这是富起来后的村民为王杰平老人立的。

同类推荐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热门推荐
  • 神级农民

    神级农民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没两年,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超级生物球之后的故事!美丽人生开了个书友群。。。19332955.喜欢的可以进吧。。。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白色恶魔

    白色恶魔

    神明潦草了他的样貌,给了他白色瞳孔和发色,被人们忌讳、恐惧、唾弃。他却没有用仇恨来潦草自己的人生。【交流群号:660333122】
  • 困龙道

    困龙道

    封神宫内,众神云集,突然一口棺材从天而降。只见那口棺材金光闪闪,发出耀眼光芒,众神见之,无不惊叹。进而有着半数神仙离开座位向那棺材走去,想一睹为快!是何人棺材让众神都惊叹呢?蓝色星球上,一个孤傲的身影踩着极地之光电闪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汶川故事

    汶川故事

    以四川灾后三年重建为背景,抒写国家力量、民族气派、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的精神。全诗三千行左右,以独特的结构划分章节,作为文学的书写,三年恢复重建将在这部长诗里留下珍贵的记忆。长诗选择极重灾区的百姓家园恢复重建的深刻变化,从小的家园入手,展示四川三年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深刻反映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来处置自然灾害的非凡的能力和成效,反映党中央、国务院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决策,反映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带领灾区人民奋战三年的日日夜夜。十八省市援建中的难忘故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涅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