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900000007

第7章 人贵有恒(2)

司马迁对李陵的不幸,产生了很大的同情。他直言不讳地说:“李陵带五千步兵,深入敌国,与强大的敌人作战,杀死敌人无数。敌将惊惶、害怕,于是调集全国骑兵来围攻李陵。李陵素日能与人同甘苦,共生死,一定是粮草断,无退路,不得已才投降了敌人,日后他一定会等待时机报效国家的。虽然暂时失败,但他的功劳天下人都知道,足以抵补他的过失了。”司马迁原以为,这番话一定多少能减轻些李陵的罪名,却根本没有想到,汉武帝听了后,反而像火上浇油似的增加了怒气,立刻下令把司马迁投入了监狱。司马迁在狱中受到残酷的折磨,手足都被套上了刑具,身体被绳子捆起来。为了逼他认罪,狱吏剥掉他的衣裤,用鞭子抽打他。

汉朝的法律规定,要免除死罪,可以拿钱来赎买,或者接受腐刑。司马迁是一个清官,他出不起这么大的一笔钱,只好接受腐刑。腐刑也叫“宫刑”,这种刑罚不仅残酷,而且是对一个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司马迁本想不受这种刑罚,死掉算了。可是又觉得这样一死岂不轻于鸿毛,应当留着生命,去完成有意义的事业。况且父亲和自己两代人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啊!他想起从前周文王被关押在羌里,受尽折磨,还写了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后来写了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还写了部《国语》;孙武的膝盖骨被挖掉,写了部《孙子兵法》。这些不朽的著作,都是作者遭受不幸,在艰难困苦中完成的。于是,他以这些人为榜样来勉励自己,鼓起勇气继续进行艰苦的创作。

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看透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残忍的利害关系。他在《史记》中着力描写了友谊的高贵,也深刻刻画了世态的炎凉和统治者的残暴。

公元前91年,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产生了。书名原叫《太史公传》,后人简称为《史记》。这部著作包括12篇本记、10篇年表、8篇书志、30篇世家、70篇列传,共130篇,52.65万,除正本外,他还抄录了一个副本。这部著作,从司马迁二十岁开始收集资料算起到完成写作,实足花费了他四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司马迁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这部著作。

告诉孩子司马迁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折磨,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完成了煌煌巨著,完成了父子两代人的梦想。这就是一个从个人理想中汲取巨大能量的范例。我们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要首先给自己制订一个目标,这样才有动力,如果你能为了目标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话,你的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二王”苦练终成“书圣”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是东晋宰相王导的侄子,曾任东晋王朝的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写的字在当时就享有盛名,被人们视为珍品。但是王羲之并不是个天才,在他身上有许多勤学苦练下立志求成的故事,在人们中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王羲之七岁时开始学书法,他学习的时候是非常刻苦的。他父亲曾给他讲前人张芝勤学苦练写字的故事。

张芝是东汉时的书法家。他擅长写草书,有“草圣”之称。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池塘边舀池水磨墨写字。写完字,又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时间一长,那池塘里的水都变黑了。这个故事深深鼓励着年幼的王羲之,他决心向张芝学习,勤学苦练。他不论寒暑,练字从不间断。他每天写完字,也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也变黑了,人们把这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停地练字,都要到池塘中去洗涮笔砚,因此,他留下许多墨池,成为今天的名胜古迹。在会稽蕺山下有王羲之的墨池,温州和江西临川也有他的墨池。北宋时,有位著名的文学家曾巩,非常钦佩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特意写了一篇《墨池记》来赞美他。

王羲之的老师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擅长钟繇的楷书。王羲之长大后,游历名山大川,看到前代书法大师如李斯、曹喜、钟繇等人的墨迹,又去洛阳观看蔡邕的《石经》,感触非常深。他觉得单独学习卫夫人的字难以成大气,他决定向前人留下的石碑学习,博取众家之长,独创一体,自成一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王羲之的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达到很高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和草书。他的隶书被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博采秦汉以来篆、隶、草等各书法家的长处,融会到真行草体中去,独创了刚健中正、流美而静的新体。这种新体是当时书法的最佳体势,开辟了书法的新天地,受人欢迎,被人推崇。人们十分喜爱和珍视他的字,能得到他的字都觉得很荣耀。据说,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个道士十分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求他给抄写一部《道德经》,可是又不能无缘无故地开口求王羲之。他听说王羲之喜欢白鹅。王羲之认为写字时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好比白鹅游水,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两掌那样,运笔时要把手指、手腕以至全身的精力,都贯注到笔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见功力。那个道士知道这些后,特意喂养了一群白鹅,并经常到王羲之出现的地方去放。一天,王羲之坐船从这里路过,看过这群美丽的白鹅,他爱不释手,就对道士说:“你把这群白鹅卖给我好吗?”

那个道士笑着说:“我的鹅不卖,但如果您替我抄写一部《道德经》的话,我可以全部白送给你。”王羲之一心想得到那群白鹅,便为道士抄了经书,然后带着白鹅回去了。这就是传说中“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也酷爱书法,他敬佩父亲,临摹父亲的字。经过一段时间,自以为神似,便请母亲鉴赏,为了试试自己的程度,他将父亲写的一个字上的一点贴在自己的字上。王献之母亲看后,微笑着点点头,说道:看来你这段时间的努力没白费,这一点已经有你父亲的风骨了。王献之一看,母亲所指正是父亲所写的一点。他大吃一惊,再也不敢骄傲自满了。从此他发愤努力,锲而不舍地练字,直到练字用完了院子里的18大缸水。后来,他的字和他父亲的字一样,都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终于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羲之的书法,后人誉之为“小圣”。

告诉孩子王羲之父子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地练习书法,终成一代大家。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有所付出,没有刻苦的精神,不接受磨炼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另外,也教育我们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一样会自毁前途。

郦道元作《水经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专讲河道水系的地理书,大概成书于三国时期,这本书指出河流发源和流经的地方,可是其中的错误简直是太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在北魏年间,有个喜欢地理又当地方官的人郦道元,他决心改正《水经》里的错误,给它作一本注,以便让人们有一本内容翔实、准确的书。

下定决心后,郦道元就踏上了漫漫征程,他先到《水经》中提到的许多名山大川进行实地考察,跑了许多地方,不畏艰险地勘察山川形势,还向当地老百姓了解风土人情,参观名胜古迹。有一次,他考察渭水,听说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太公曾经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钓过鱼,特地去察看了磻溪和当年姜太公住过的石屋,访问了附近的老人,向他们打听有关姜太公钓鱼的种种传说。这样他就掌握了有关渭水和磻溪的第一手材料,在给渭水作注的时候,把这些所见所闻记载了下来,这就使得他编写的《水经注》不但有知识性,更有趣味性了。郦道元游历长安的时候,沿着飞渠走访了仓池。仓池在汉朝旧宫未央宫西边,池中有个渐台。西汉末年的王莽曾经从宫里逃到这里躲避绿林军的追击,有个名叫杜吴的屠夫,提着宰猪用的刀冲上渐台,砍下王莽的脑袋,结束了他的反动统洽。郦道元把这段史实也写进了渭水的注文里。

郦道元就是这样跋山涉水,追根溯源,寻访古迹,记录民间传说,把祖国辽阔疆域内的大小河流一一加以介绍。对一些下游流到国境以外的河流,根据有关资料也作了介绍。他还对河道的变迁、名称的更改、河流沿岸的城镇的兴废沿革、地形、矿藏、农田水利设施等等,都作了详细考察和描述。

他除对《水经》记载的河流作了详细注释外,对没有提到的河流也加以补充。《水经注》一共记载了1252条河流,比原书扩充了近十倍,文字增加了二十倍,成了一部四十卷三十万字的巨著。

在这本《水经注》中,郦道元还引用了437种书籍和资料,并且常常由于为了力求词句准确,史料完备,他常常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发誓一定要到能够准确反映河流水系的面貌,表达出各地山水的不同特征,才肯停笔。《水经注》写作了好多年才完成,郦道元付出了艰辛劳动和所有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人们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地理参考巨著。

告诉孩子郦道元写作《水经注》期间呕心沥血,行程几百里,只是为了能够给人们献出一部准确的地理著作。他的这种求真求实、不辞辛苦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们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有疑问或者是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有种刻苦钻研的韧劲,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真理。要是仅迷信书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创新和进步。

贾思勰编《齐民要术》

在北魏著名皇帝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不断地互相学习。少数民族学到了汉族的农业生产经验;汉族也学到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

聪明的人们把农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使得它们都更快地发展起来了,为了记录这些经验,以便对今后人们的耕作提供指导,就需要有人专门作这样一本农书。贾思勰就出生在那个年代。

同类推荐
  •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肖小笑,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班长,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幽默,“铁三角”中的老大,情节简单,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文明探谜

    文明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魔杖

    魔杖

    时值大雪纷飞,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几只饥饿的乌鸦在雪幕里盘旋穿梭。房屋、树木、山脊全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鹅毛大雪依然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雪地里猛然戳进一根拐杖,紧跟着拐杖的痕迹,一个穿着毡鞋的老人,留下一行重重的、蹒跚的大脚印……
热门推荐
  • 盛宠之名门医女

    盛宠之名门医女

    【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强宠,虐渣,男女主身心干净】*女法医莫颜因工作劳累过度猝死,再次醒来,竟成为大越朝左都御史嫡女。爹爹为当朝重臣,二品大员,监督百官,位高权重。娘亲强势,说一不二。大哥书呆子,整日之乎者也,二哥是京都有名的纨绔子弟,败家子儿一枚,*生活不易,全靠演技。背地里抱着箱子数金子两眼放光的爹爹真的是两袖清风的忠臣?在油灯下缝补,满脸慈爱的娘亲真如和官夫人叉腰吵架一般强势泼辣?大哥看春宫,二哥会武,莫颜准备向爹娘兄长学习,将草包美人的称号进行到底,谁料京都暗流涌动,屡发奇案,一连串的凶...
  •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妖

    花妖

    花妖,花沾染了天地间的灵气而生成。修炼三百年方可成人形,气质高贵,往往化成绝世美女。百花园,是一个有很多花妖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风水好土壤好,非常适合花妖的修炼,久而久之就成了很多花妖聚居的地方。
  • 狐魅吸血鬼

    狐魅吸血鬼

    --情节虚构,这年头,连狐狸精界都流行起了穿越,但是,为什么她会以一只胖狐狸的形象,请勿模仿,BABY!人家要吸你精元!嗷呜,等下,是你把精元给我,不是我把血给你哦,你等等,穿越到吸血鬼的国度?COMEON。你不要过来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大发明家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

    小朋友,一个只上过3个月小学,相信你一定也行!,他就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除了他的母亲几乎没人对他的未来抱有期望。凭着超乎平常孩子的决心和毅力。爱迪生能够,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发明家之一。你可能也贪玩好动,你可能也不时被长辈责骂,被老师断定终生不可能有太大出息的孩子;一个做事奇怪,满脑袋“为什么”的孩子;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着无穷好奇心的孩子;从童年到少年,那么,凭着自己天才的创造,从平凡的开端,跻身世界伟大人物之列,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吧!它会告诉我们一个顽皮的孩子是怎么样成长为著名的发明家的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