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000000005

第5章 励精图治(1)

一、攻打土耳其

新皇亲政一如既往,俄国上下仍然一片凋敝,国政混乱令世人慨叹。

彼得已经亲政了,可是他处处还像一个孩子,像一个顽童。更大的唏嘘之声是来自宫里的大臣和贵族之间,他们看到幼主临政,就不问政事。国家政纪混乱,首都莫斯科城内盗匪猖獗,杀人、越货、勒索案件每天都要发生。国库空虚,大臣们的俸饷长期拖欠不发。军队涣散,射击军平时纪律松弛,长时间没有进行队伍训练和射击演习,军官们不视军务,只顾自家小事,一些士兵与城内的盗匪们勾结,行暗夺明抢的害人之事。

南部边关一再告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大军接连进犯俄国领土。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还是西亚不可一世的军事强国,黑海几乎成为它的内海。俄国长期与波兰、奥地利、威尼斯等国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对付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大军,但是上述国家经常在关键时候弃俄国军队于不顾。土耳其军队在顿河河口附近建有坚固的亚速要塞,目的在于阻止俄国军舰进入亚速海。此外第聂伯河河口和克里木沿岸也被土耳其人控制。

克里木鞑靼汗国是金帐汗国的遗属,后来归并了奥斯曼帝国,在奥斯曼苏丹的支持下,屡屡进犯俄国的乌克兰地区。1692年,12,000名鞑靼人洗劫了涅米洛夫,抢走了千余马匹和粮草,并且胁迫走了数千名俄国女人。乌克兰的老百姓们在倍受外敌侵扰之后,多次派人到首都送来万民折,请示沙皇保护他们的家园和妻女。

举国上下对于新沙皇一片怨声怒言,然而彼得不可能了解这一切,他不仅长期在他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城堡,而且心思也全部放在他的娃娃兵团上。这是—件多么可悲的事呢?逐渐地,在莫斯科,当人们言谈话语中提到“他”时,人们脸上现出的不再是敬畏之色,而且颇多微辞。

对此,勒福尔特和佐托夫也毫无办法。勒福尔特送给彼得一本德文的由意大利人马其雅维里所著的《君王霸术论》,告诉他这是欧洲帝王和王储们必读的书目。

在德文教师勒福尔特和安娜的帮助下,彼得第一次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终于有一天,彼得明白了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和责任:他不再是皇村里的一个顽童,不再仅仅是两个娃娃兵团的统领。他是沙皇,他应该面对整个国家和他的臣民,他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他的军师勒福尔特告诉他:“没有黑海和亚速海,你没法过日子”。彼得决定进攻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军队决一死战,因为在他的心中沸腾的还是青春的热血,年轻的君主在亲政之初需要荣誉和欢呼,需要自信和自尊。

1695年1月20日,彼得发布了进攻土耳其的命令。在勒福尔特帮助下,彼得亲自制定了作战计划。以往远征克里木汗国,俄国军队都是劳师远征,需要携带大量的辎重给养,一路上行程漫长,为了躲避鞑靼骑兵的偷袭,俄国军队被迫在人迹荒芜的草原行军,一路上需要忍受毒蛇、猛兽的进攻,而且仍然受到小股的鞑靼骑兵的偷袭。当年,索菲娅公主的情人葛里津公爵两次出征克里木,都是一路上损兵折将,丢盔卸甲,最终大败而归。

彼得决定此次行动改变以前的做法,取道亚速,拿下要塞,然后再进攻克里木汗国。这样,部队可以先行进在有人烟的土地上,自然就不需要携带过多的辎重,走水路,使士兵和后勤补给船顺顿河而下。他确定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谢苗诺夫兵团、勒福尔特和布特尔斯基军团、莫斯科射击军以及其他城市士兵和一些宫廷人员共计31,000人,担负进军顿河亚速要塞的任务。另一支由12,000人组成的大军,在谢米杰夫的领导下向第聂伯河下游地带挺进,目的是为了牵制和防止在紧要关头克里木鞑靼人对亚速要塞实施援助。

彼得亲自任命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司令阿尔塔蒙·米哈伊洛维奇·戈洛温和瑞典驻俄国使馆武官弗兰茨·勒福尔特和布特尔斯基团司令帕·戈登将军组成最高司令部,具体指挥此次军事行动,但实际上军事行动的重大决定还需要彼得沙皇最后拍板。俄国军队分成两部分,戈登率领人数为两万人的一支,从陆路向顿河下游挺进。戈洛温和勒福尔特率领水军,人数为一万余人,乘船从奥卡河顺流而下,经伏尔加河再转入顿河,与戈登大军会师亚速,准备发起进攻。这一切应该得益于以往的“军事游戏”,彼得在写给后来的海军大臣阿普拉克辛的信中得意地说:“我们过去是在普列奥布拉任基皇村展开军事游戏,如今我们又要在亚速展开同样的一场游戏。”

彼得决定亲赴前线,随队作战。为了不引人注意,像在娃娃兵团一样,彼得仍然是普通一兵,让别人直呼他为彼得·米哈伊洛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职务是炮兵上尉,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自称是“炮手彼得”,朋友们的回信中也直接称他为:“第一炮手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先生。”

1695年3月,戈登将军率领20,000余人,秘密地向南方的切尔卡斯克进军。同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谢苗诺夫兵团、城市民团也在莫斯科秘密集结,然后在莫斯科河的万圣桥边,登上了各种舰船,在音乐声和大炮声中,首尾相连长达数公里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向奥卡河。

炮手彼得乘坐的是勒福尔特的指挥船,这是一艘木制多桨多桅帆船,行进在船队的最前面。他们一路上历经种种艰险,由商人承造的小船、驳船和浅水河船,行驶不久就漏的漏,沉的沉,显然这些可恶的商人在制造舰船时,只顾个人的利益而偷工减料了,彼得恨不得下令把莫斯科的商人都杀了。

更为可气的是,由于莫斯科商人的见利忘义,大肆偷盗,造成部队的给养严重不足,离开莫斯科刚三天,彼得就收到掌管全军后勤给养的吉洪·斯特列什涅夫的一封信。信中汇报:“尊敬的炮手彼得先生!盗窃国家资财的承包商给我们带来了极其痛心的不幸。商人沃罗宁、乌沙科夫和戈列津本应供售15,000桶蜜水,45,000桶香醋和同量的伏特加,200条腌鲟鱼和同量的鳊鱼、刺鱼和梭鱼,10,000普特火腿,5,000普特牛油和兽脂,800普特食盐。这些承包商已经领得价银33,000卢布。而这笔款子,一半却给他们侵吞了。食盐竟连一磅也没有。鱼类都已发臭,简直无法入库。所有的麦子都已发霉。只有燕麦和干草是好的,那是商人伊万·布罗夫承办的。这种盗窃行为,使您,我们的恩主,感到痛心,也使士兵们陷于困难。要使您的军事行动不受耽误,现在只有靠天保佑了……”

彼得看后,怒火中烧,他大叫:“佐托夫,佐托夫,你这个贪杯的家伙,你在哪里?快来为朕起草命令!”醉醺醺的尼基塔·佐托夫摇摇晃晃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纸和笔。

彼得命令说:“你写,沙皇彼得下令:速派人,到莫斯科,把那些为军队办理物资、修造舰船的承包商都杀了,他们实在是太可恶了。对了,商人伊万·布罗夫不要杀,他是个好人,其余的人,都一一杀”,说着,他做了一个狠狠的手势。佐托夫这个时候的神志还是清醒的,他眨巴了几下眼睛,委婉地说:“炮手彼得先生,杀个把罪太恶极的承包商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可是如果把承包商都杀了,谁还能,谁还敢给我们提供军需物资呢?从死人手中可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了,那样的话,我们可就惨了,就要被困在伏尔加河里了,”佐托夫咽了一口唾沫:“再说,等到这次仗打完了,您回去之后,再惩罚他们也不晚啊!”彼得想了一想,不情愿地说:“那好吧,等我回到莫斯科再和他们算账。”

1695年7月底,俄国大军到达亚速要塞城下。这个要塞曾经是顿河哥萨克人的一个居民点,土耳其在占领它以后,对这个城堡的防卫设施进行了长期的改造。内城城墙石头砌成,上面依次排列大口径山炮。外城城墙是以夯土筑成,土墙外又挖设了一条深达三米的壕沟,紧急时刻可以放水入沟,目的在于防止敌人强行攻城。在壕沟外围还建有木墙。在距亚速城堡三里以外的顿河两岸上各建有一座石头炮楼,两座炮楼之间拴着三根直径15毫米粗细的铁链,用以阻挡船只由顿河入海。显然,土耳其人的密探已经探听到俄国军队的动向和主攻目标,春天时奥斯曼帝国就已经开始调兵增援亚速要塞,使这里的守兵从3,000人一下子增加到7,000余人,火力配备和粮草物资也大大增加了。而且还派出了舰队驻扎亚速海上,准备配合岸上军队的行动。

对此,俄国军队毫无办法,因为在海上俄国没有任何实力,制海大权悉归土耳其人之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土耳其的援兵和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运到亚速城下。而俄国军队,因为是劳师远征,所带物资和粮草都极其有限,还未真正交战,就已经捉襟见肘,处处告急了。

俄国军队在陆地上从三面包围了亚速要塞,但无法阻止亚速城守军与海上土耳其援兵的联系,因此围城数周,作用不大,只占领了顿河两岸的炮楼。被包围的土耳其军队不断出击,骚扰俄军营地,其中一次出击给俄国军队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有一个在俄军中服役的荷兰籍水手雅各布·杨森投靠土耳其军队,向土耳其军队的司令官献计,建议他们在中午进攻俄军营地,因为俄国人有饭后午睡的习惯。于是土耳其人趁俄军官兵午休的时候,派出精兵,脚着软靴,带着轻武器,把俄国人的营地的大门打开,不声不响地对着酣睡着的俄国人冲去,仅片刻就杀死俄军数百人,离开时还放上一把火,惊慌的俄国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惊恐万分,互相践踏,又烧死数百人。

彼得闻讯后,冲出了营地,他站在高地上看见土耳其人举着阿拉伯的弯刀,像猛虎下山一样在俄军营地中横冲直撞,俄军士兵像没头的苍蝇一样狂叫着,乱窜狂奔。

土耳其人的这次偷袭,使俄军损失了500个士兵,1个上校,10个军官和整个炮兵连。彼得被这次失败震惊了。几天来,他一直是闷闷不乐、默默无语。他的头脑里总是转着一个念头:一定要把亚速攻下来不可。他通令全军:今后任何人都不许午间睡觉,夜间睡觉也必须多多增派岗哨,以防不测。

长期围城不下,俄军粮草、弹药又频频告急,彼得心急如焚。勒福尔特建议挖壕沟接近亚速要塞城墙之下,然后以强大的火力轰开城墙,大部队随即攻人城内。彼得批准了勒福尔特的建议,在突击之前,彼得颇为自信,他在给皇太后纳塔莉娅的一封信中写道:“谢天谢地,这里一切都好,城里已经用战神之犁耕耘了土地,而且,不仅城里如此,战壕里也是这样。如今我们正等待着一次顺利的分娩。”

彼得下令招募敢死队,宣布敢死队员夺取敌人的一门大炮,军官赏25卢布,士兵赏10个卢布。但是无论是射击军,还是娃娃兵团的官兵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应征,他们知道这不是莫斯科郊外皇村的游戏,面对的也不是鸡鸭鹅狗,而是举着阿拉伯弯刀的土耳其人。

彼得极为生气,他下令免除了普列奥布拉任斯团和谢苗诺夫团两个军官的职务。最后还是当地的顿河哥萨克派了代表到彼得面前表示:他们有2,500名英勇善战的哥萨克,如果需要,还可以多些,他们准备突袭亚速城,条件是在攻下亚速城后,允许他们在城内抢劫一昼夜。彼得立即答应了他们的条件,讲好三天内,他们是亚速城的主人,可以随意处置城内的人与物。而且还调了5,000名射击军去支援他们。

彼得与哥萨克的首领那恰耶夫长时间拥抱,这些哥萨克非常高兴,他们自夸:“哥萨克就是力量,就是人的精华。莫斯科的那些老爷们知道我们些什么啊?他们把我们当强盗。嘿!他们给我们派来了一个总督,结果他倒是个最凶恶的强盗。这样很好,万岁爷!您亲自到我们这儿来了,顿河哥萨克愿意为您卖命。请你好好地把我们看一看,我们难道真像是恶人吗?哥萨克是些雄鹰啊!您应当爱护我们啊!”

1695年8月5日,当东方抹上一片青光的时候,悄悄的发令声在哥萨克营地传开了。2,000名哥萨克开始爬上了土堤,朝着面对河流的要塞城墙的方向,像猫一样在黑糊糊的草原上消失了,还有些人登上了平底船,带着系有钩子的绳索和轻便的云梯。哥萨克越过了亚速城外围的木墙,越过了壕沟,已经逐渐接近了石墙。忽然,城上一声牛角号像饿狼似的在城头响起,城墙一下子出现了土耳其士兵的身影,阿拉伯弯刀在晨光里闪着可怕的光芒,显然土耳其事先是有准备的。哥萨克人从河边拚命地进攻,有的哥萨克冲到了城下,把手中的云梯扔向城头,然而不是云梯太短,就是立即被城上的土耳其人砍断。土耳其人从城上面滚下巨大的石块,倒下了炽烈的焦油,一时间皮肤的焦胡味和血腥味弥漫开来。

“总指挥”戈洛温将军下令向城墙开炮,炮弹在空中拖着长长的刺耳声响落在城墙上。但有的炮弹也落在正在进攻的俄军士兵中间,炸死许多人。哥萨克人勇敢地冲在队伍的前面,几个哥萨克已经爬到了城头,试图把俄国的军旗插在城墙上,土耳其人立即冲了过来,杀死哥萨克,把俄国的军旗扔下城墙。养尊处优惯了的射击军和乳臭未干的娃娃兵团的士兵们在真的敌人面前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只是一个劲地狂喊乱叫。

只有布特尔斯基团和唐波夫团的士兵爬上了城墙,但很快被土耳其的阿拉伯长刀挑了下来。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地上匍匐着无数的俄国人的尸体。土耳其人把抓到的俄国人挑在刀尖上,或者抓在手里,示威似的在空中轻轻摇晃几下,然后从高高的城墙上将俄国人的尸体丢下来,这足以吓退俄国人了。有1,500多个俄国士兵死在阵地前。

彼得原打算在一个月内拿下亚速要塞,戈洛温、戈登和勒福尔特等人也乐观地估计了俄国军队的实力,因此俄国军队中没有准备寒衣,俄国士兵们只好在瑟瑟的寒风中发抖了。许多士兵已经得病,伤寒病开始在俄国军队中流传开了。

勒福尔特一再想试图说服彼得,撤回俄国军队,打道回府,明年春天再做打算。可是彼得的意志却坚决得像顽石一样。他已经变得严酷而暴躁了,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不吃饭,手里拿着鞭子,到处走动,看见怠工和动作迟缓的士兵就恶狠狠地打他们。谁都认为彼得所要求的那种工期是不可能完工的,可是结果证明那是可能的。

9月中旬,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普鲁士工程师亚当姆斯向彼得报告,地道已经挖到距城墙10余米的地方了,已经碰到城墙的地基了。他报告在地道里的人听到一种响声,担心是土耳其人也在挖地道。如果是那样,一切就都完了。彼得听后,拿着火把跟着亚当姆斯爬进地道,真的听到了在远处也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彼得决定事不宜迟,应该马上装填火药,一会儿2千多公斤的火药装了进去。彼得亲手点燃了长长的导火索,十五分钟以后将爆炸。

同类推荐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热门推荐
  • 替身太子妃

    替身太子妃

    身穿之后,长乐的目标就是嫁给村头的软柿子林秀才,可是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嫁给了当今太子,自己变成了软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愁城纪

    愁城纪

    愁城纪由十个城市的爱情故事组成,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背景下十个动人的故事。香港的离愁,北京的无奈,深圳的铭心刻骨或者济南的苍凉。这是一本关于空间和情感的小说集,不同的城市下空,上演着差不多的爱与恨。有的爱很茫然,有的爱很无奈,但是爱总是支撑希望的根本,那些纠缠的情节,在扑朔迷离的文字下,显得异常地动人,这本小说集,将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的界限,共同感受爱情的真味。
  • 幽灵伴侣

    幽灵伴侣

    本书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伊迪斯·内斯比特的《半根石手指》,欧文斯·莱顿的《鬼船》,亨利希·冯·克莱斯特的《古堡惊魂记》,等等。
  • 我怀念的女孩儿

    我怀念的女孩儿

    走过青春,记忆中那个女孩,深深刻在我的心里。
  • 十八种武器之飞天爪

    十八种武器之飞天爪

    江湖上一时风光无二的雌雄大盗在成功盗取晋献给程宣太后六十大寿的神器血玉盏后突然销声匿迹,引得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雌雄大盗轻功盖世,一手飞天爪那是使的出神入化,两人联手,没有去不了的险地,更没有带不走的宝贝。但是誰成想,两人养鹰一世,到了竟被被小雀儿啄了眼。是阴谋?还是巧合?血玉盏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隐藏在最后的凶手到底想得到什么?这眼啄的究竟付出了怎样惨烈的代价。失忆之后的方霏霏成了方芊芊,那成天自己唤作阿姐的霏霏又是何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雌雌还是雌雄?谁才是正牌搭档?官匪?强盗?搭档?姐妹?爱人?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准确的描述出他们的关系。诡异的少年剑客十杀,拥有平凡理想的先生三叹,优雅的骑鹿少年星河,永远不能相见的参商,无数身怀绝技的人出现在了她的身边。敌人,朋友,终须自己辨别。隐藏在腰间的利爪隐隐发出嗜血的光芒。江湖,我回来了!!!
  • 傻子段二牛

    傻子段二牛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曾国藩1:血祭

    曾国藩1:血祭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