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500000004

第4章 学习和读书的技巧(2)

与其使孩子按照句型造各种句子,熟练日常计算,为考试合格而做各种习题,依靠变换讲法来取得更多的笔试分数,依道德与训练规则将孩子培养成有小聪明的小才子,不如将他们塑造成能够自主创造、自主发现、自主行动的孩子。如此的孩子才可成大器。自己努力掌握学习知识的本领要比鹦鹉学舌似的背诵教材重要得多。

19

与其将学生当成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与宇宙之宝藏。

四、教学、学习与实践

1

学习的方法要取决于做事的方法,教学的方法要取决于学习的最佳办法。什么方法最有利于做事,就学习什么方法;什么方法最有利于学习,就用什么方法来教他们。

2

要达成教学的目的,必须学和教达成完美的统一,否则,事倍功半。

3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育,不应简单地将所知的方法告诉学者,而应将寻找这一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并使学者触类旁通,使其据相关类似的经验,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自己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4

一个人,如果知识不够丰富,就无深远的见地,品德不够高尚,就不会有大志。所以应当增加见识,以戒浅薄;多学方法,以戒愚笨。

5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否则,不但两样都干不好,就连一样也不可能做好。

6

学习方法好的,老师会事半功倍,并更能受老师的帮助;方法不好的,老师事倍功半,且屡遭老师埋怨。善于问的人,由浅及深,终有所成;善于教的人,则循循善诱,能得到学者的回应,因而能从容施教。

7

在学校时,对社会需要的知识研究很深,毕业后绝无无人用的可能;在学校培养成一种活动的能力……

8

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为根,用这经验所产生的知识做枝,这样别人的知识才能够接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9

在学校不能单凭教科书与教习,讲堂功课当然要紧;主动自习,时刻注意自己探索求学的门径与学问的兴趣,更加要紧。

10

古之学者,虽问之以口,而其传之以心;虽听之以耳,而其受之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若其问之非切,则其听之不专;若其思之非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亦不固,而可以入者,只口耳而已矣。余所以教者,非只善其口耳也。

11

儿童假若看出了谈话是由问答组成的,他自己也形成了发问和答复问题的习惯,他便懂得了推理的程序,也就是辩证术的初步。不过应当教他提出合理的问题,给以直接的答复。而且不能离开当时的论点。

12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学习都应开动脑筋。学生定要把获得的知识用口头表达出来,全部学生都一定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例外,定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13

不叫学生复述课文定会扼杀学生讲话的能力,只管让学生坐着听课,这简直是尸位素餐,误人子弟,定会受到社会的指责!

14

在劳力基础上劳心,是所有发明之母。所有事在劳力基础上劳心,便可得事物的真理。

15

只劳心不劳力,将心吊在半空中,只用脑不用手,看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走不通的;只劳力不劳心,也会成为狭窄的经验主义者。因而劳心必须与劳力并进,手与脑应并用。

五、教学生学会如何做

1

人们最初的知识与最坚实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howtodo)的知识,比如,如何走路、如何谈话、如何读书、如何写字、如何溜冰、如何骑自行车、如何操作机器、如何运算、如何赶马、如何售货、如何待人接物,等等。应当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常常由包含着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那些情境开始。

2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上,却在事事物物上,因而称求学为读书,实在是错误。书本上的,是间接的知识;现实的事事物物,才是直接的知识。并且知识仅是人生处世必需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技能,决不是读书就能得到。有人说,只靠读书,想求得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想当于陆地上学泅水,是无论如何学不成的。所以欲得真实学问,一定要在书本以外,依据各人环境的接触或生活的需求,用各种方法,研究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就是真实学问。

3

为学之本,固在践履。若徒知而不行,实同不学无异。而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将未知其果为何事也。

4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不会叫学生用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与结论:对事实的思索,同时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与熟记的统一表现得愈鲜明,学生的知识就愈自觉,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愈强。

5

真正有用处的训练,是理解许多一般原则,对于此类原则在种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切实的基础训练。在将来的实践中,人们会遗忘你教给他的个别细节;而他们将无意识地牢记怎样将原则应用于直接的情境。

6

致知者,实为力行也,今人论致知,多不施力行,岂非好论精微,而遗却平实?

7

不闻非若闻之,闻之非若见之,见之非若知之,知之非若行之,学至于行之则止矣。故闻而不见之,虽博而谬;见之而不知,虽识而必妄;知之不行,虽敦而必困。

8

学而求知之,求知之者,是将以力行之也。能力行焉,而后验习之非虚,乃学之实也。

9

心内醒,口内说,纸上作,不由身上习过,俱无用也。

10

知为行的指导,行是知的验证,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11

人类定须尽力研究天、地、橡树与山毛榉之类的东西,去学会变聪明,却不能只靠书本学习;就是说,他们定须学会了解且考察事物本身,不是他人对事物所作出的观察。

12

问学似登塔,逐一层登将去。上面一层,倘不问人,亦自见得。如不去实踏过,则悬空妄想,便连最下层也不可理会得。

13

……真正的教育,定要让学者与人民和万物亲近。同人民接近是“做”人的第一步,同万物接近是“格物”的大门口。

14

办职业教育,万不能只凭想,只凭说,只凭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原来所有教育,都不允许我们凭空想,讲空话,写空文章的;而职业教育,特别重要。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非常简单,非常分明,是教给人家一种实际服务的能力,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的。

15

学校课程的目标不在于培养能在测验中获得高分的人,而在于催促我们关切自己和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效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于私人领域成为向他人负责的个体,依靠智力、敏感和勇气去思考与行动。

六、教学须注意让学生观察和实践

1

把世界作为唯一的书本,把事实作为唯一的教材。让你的学生去探寻自然的各种现象,不久就可叫他变得十分好奇;然而,为了培养他的好奇心,就不可如此急急忙忙地去满足其好奇心。你提出些许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来自去解答。要做到:他知道的东西,不是因为你的告诉却是因为他自己的理解。不应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应靠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

2

初步教学的任务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应以尽力完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充实他的心灵。这些形象将来会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假若教学要求发展儿童的智慧,就应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观察不但可以汲取知识,并且知识在观察中能够活跃起来,知识凭借观察而“进入周转”,如同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假若说复习为学习之母,则观察就是思考与识记知识之母。一个观察力强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是文理不通的学生。

4

儿童的天性显然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不认识的字,他就会长时间地、毫无意义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然而,假如你把二十个这一类的字与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能很快地掌握它们。你对儿童讲解十分简单的意思,他不懂你所讲的;假如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立刻就了解了。

5

知识的开始永远来自感官……在允许的范围以内,所有事物都应当尽力地放到感官跟前。

6

全部理解都是经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大脑的,因而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因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为基础,理智的理解才能够形成,因而,我们最早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与我们的眼睛。

7

无论何种科学,比较而言,诸位实地考察,得益恐怕超过书本。

8

同类推荐
  •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7招赶超优等生

    7招赶超优等生

    学习方法是一个学生成绩优秀的关键。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不会有成功的学校教育。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只有在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才可能取得好成绩。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早日赶超优等生。
  •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机灵超级班课堂(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门推荐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仙家有田

    仙家有田

    穿越了?还是一只刚刚要破茧的蝴蝶?不是吧,这也太损了。恩?修仙界?还是这般混乱,高手多多的世界?美男多多的世界?哈哈,幸好我有内心大陆,恩,种种仙草,寻几颗草籽去……
  • 不管你是谁

    不管你是谁

    宁馨爱上了网路上意外邂逅的Ryan,Ryan的幽默和体贴都让宁馨陷入了甜蜜的感情中不可自拔。然而一次意外,宁馨发现了Ryan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他带着那么多的秘密接近她,是一时寂寞还是爱慕已久?面对宁馨的质问,Ryan百口莫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缠你三生不回头

    缠你三生不回头

    我是倒了什么大霉连着三世都遇上同一个男人,我哪好我改,你敢不敢不缠着我?!难道真是好事多磨,两情相悦也得百转千回磨上三生三世才能携手?得了吧,老娘认了,总得经历点风雨,才能见着彩虹,这三生三世里什么职业都干过了,最后一次当个狐妖,就不信咱俩还能错过!
  • 重生传说

    重生传说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来过?2003年,周行文因为一个极其可笑的原因回到了自己3岁的1986年。他欣然接受,重新来过,未来20年的波折坎坷从已知变成未知。这样的故事到底好不好看?人在该抓住某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该及时出手?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学识和胸襟没有现在开阔?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屡次偷懒之后却悔恨不已?人生不能读档,望大家珍重。
  • 落果

    落果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懊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自己难道就只能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相信你是有不甘的。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无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