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600000004

第4章 狂热年代

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天灾和人祸并行的重大事件。那时的人们似乎失去了理智和思维,导演了一场又一场的荒唐悲剧。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真实的历史将会被淹没,了解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人,也将越来越少。而现在的年轻人偶尔听到讲那一段经历也会不以为然,认为是天方夜谭,是在编撰故事。为了使真实的历史再现,不让历史出现空白;也为了让后人从中细细凭吊那段原乳裸露的历史足迹,永远记住那段历史,所以我回忆、记录了亲身经历、参与、看到的一些重要事件,并写入本章。

01公共食堂

1958年,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在一夜之间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和“放开肚皮吃”的宗旨得到空前贯彻。于是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全体社 员已经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从1958年下半年起,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的中国农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忽然都涌到新开办 的生产队就餐。开始,人们感到非常的惊奇和兴奋。

我记得第一次到生产队食堂就餐是爷爷带领我们去的。所谓“食堂”其实就是堆放柴草多年的四间破北屋,因为地方太小,容纳不下我们生产队的全部社员,所以,去得早一点的就挤到屋 内就餐,去得晚一点只好在屋外空地上凑合了。那时生产队食堂吃得非常简单,早晚一般都是“稀饭照明月”,没有几粒米,有 点腌制的“老咸菜”,中午是面条白菜汤。开始是吃管够,后来是玉米面或高粱面窝窝头,再后来就开始限量了。由于吃不饱, 有的户就领了饭回到家里掺点野菜什么的加工一下,这样还能填饱肚子。但那时的村干部有办法强行把社员们再次拉回食堂统一就餐,不让社员在自己家里另开火做饭。一是把社员家里的粮食 全部收走。村干部一看到哪家有炊烟,就立刻派人去没收社员家私藏的粮食。二是收走家里的铁锅,让社员在家不能做饭。出于 无奈,社员们只好又回到生产队食堂内吃饭。

人民公社大食堂从兴起到停办,整个过程时间很短。我记得食堂刚开办时,食堂墙上用石灰水刷上了大标语,大意是:“共产主义就是好,公共食堂的饭菜就是香”,“总路线、大跃进、 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岁”。然而生产队食堂只办了一年多,就办不下去了,突出的原因是粮食紧张,后来就煮红薯干,红薯干吃空了就开始煮萝卜。当时,在百姓中偷偷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至今我还记得,但确实就是对当时所谓“公共食堂”的真实写照:“食堂食堂,经常没粮,小孩没吃,饿得叫娘”。“清晨 的干粮两口嚼,中午面条捞不着,晚上稀饭见月亮,大人喝了饿得慌,小孩喝了光尿炕,一巴掌打到街面上”。粮食没了,上边 也不来监视了,生产队的食堂也就“散伙”了。

大食堂告吹,但社员们的生活困难可就接上了,多数社员要粮没粮,要锅没锅。好在那时的农村社员们的合作意识强。大家互相帮忙,东拼西凑,还有就是投亲靠友帮忙。我家是多亏了我 舅舅的帮助,我舅舅家因为村干部敢于顶风,大食堂搞得晚,最后被逼建起大食堂没多长时间就又一阵风不搞了。所以,从我舅 家拿来的粮,驮来的锅,这才解决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现在想起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一步就跨入“共产主义”可能吗?用“大轰隆”的方式种地、靠“大锅饭”生活,没有了粮食,甚至 连吃饭的自由权也没有了,连吃饭的家当也没了,不出现问题、不出现大饥荒才怪呢!这就是在那个极其狂热的年代,催生的 “一大二公”所带来的恶果。

02大炼钢铁

凡是经过二十世纪50年代的人,对“大炼钢铁”的经历记忆尤为深刻,那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是一场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的群众运动,其运动场面之广,参加人数之多,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全国各地到处是大炼钢铁的战场,工厂、部队、公社,就连我们学校乃至低年级的小学生们也都参与其中。

当时我在本村上小学,也亲历了这场运动的磨难。1958年秋冬之交,在以钢为纲的口号指引下,全国大炼钢铁在我们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展开。当时我们公社炼钢的火炉就建在我村 的村中央。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幕下红彤彤蔚为壮观。炼钢炉是用土块黄泥糊成直径约一米、高约两米的筒状建筑,再 配上一个木制大风箱,人们拉着风箱,喊着有节奏的号子,看架势真要“超英赶美”了。用什么做炼钢原料呢?

用的是千家万户 的锅、勺、铁铲,门箱柜上的拉手饰品。凡千家万户家中的铁质物品,都被抠、被撬烧进了这个大土炉。当时,我们小学生的任务是捡废铁。这种土高炉,费时费料费工,而且劳动强度大。整 个大炼钢铁打的是疲劳战。完成任务的是插红旗,完不成任务的是插白旗。因此,土高炉一开火就连轴转,白天干了晚上干,一 天干三班,甚至一连五天不让人休息,所有的社员都是超负荷运转。时过多年,锈迹斑斑的铁疙瘩一直在我村村外一个坑沿上 “蹲着”,它似乎在不停地向路人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不幸与悲哀。

03三年灾害

1959年到1961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人们把它称为“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后来,人们又将它称为“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原因,既有天灾又有人祸。1958年是大炼钢铁的一年,也是农业大丰收的一年。似乎老天爷格外慈悲,风调雨顺。我记得我们队的庄稼样样都长势非常好,可当时 都“进入共产主义”了,吃饭不交钱,什么都是“一大二公”,人们又忙于大炼钢铁,无人顾及地里的庄稼,成片成片的玉米无 人收获,造成雨后发芽生霉,红薯埋在地里快上冻才开始收获。挖红薯不是用四个爪的镐头而是用犁来翻一下,露在表面的收获 了,埋在土壤内的没人拾,结果大部分都烂在地里。这种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似乎激怒了上天,要故意惩罚那些近乎愚蠢的人。

进入1959年老天便开始变脸,该下雨时不下雨,不该下雨的时候偏下雨,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可是接二连三地下了一个多月,使大量的玉米、大豆、红薯干发霉变黑。

1960年就更惨了,整个春季和夏季没有下雨,夏季又几乎绝收,我们生产小队平均每人仅分到了四斤小麦。季节的干旱,播种无法进行。老天爷的惩罚似乎还不肯罢休,在1961年、1962年继续发难,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农民几乎绝收,多年的积存吃光了。一时间发了霉的山药干成了救命的口粮,喂猪的糠成了人们 的主食。为了生存,地里的红薯秧、杏叶、杨叶、柳叶、梨叶、野菜等全部拿来充饥。我记得有一次,我饿急了,就跑到村东树 林内逮“知了”(即蝉),然后烧烤吃。我不忍心独吞,便带回几个,给奶奶爷爷吃。

那个年代不但吃的粮食缺,穿的也缺,因布匹供应紧张,城市农村都要凭布票购买布匹。每年发的布票连一个人一个裤头都不够。除了吃穿两大票外,买什么都得用票,如油票、肥皂票、糖票、火柴票、自行车票等。那时候妇女生孩子吃点红糖、穿件新衣服都是很奢侈的愿望。我家至今还留着三斤旧粮票和二尺布票,我就想永远记住那段难忘的历史。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 人,很难体会那个年代的艰辛,回忆那段历史,不是要翻历史的老账,而是要更好地珍惜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这就是我之所 以要记录这段艰难时代的初衷。

04除“四害”运动

提起“除四害”,人们总认为那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其实不然,最早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应该是1952年。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由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细菌武器,而且细菌武器——带毒昆虫也撒落到了我国的东北地区,于是中国政府不但发表抗议,还在1952年3月14日政务院128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底,这个机构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周恩来总理兼任主任,主要负责反 细菌战,在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12月,卫生部召开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这一著名题词在后来的许多医疗卫 生杂志和医疗机关,医院的楼顶、墙壁上都使用过。只是到后来,最后一句“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被删除了。从此以后,直

到今天“爱国卫生运动”一直为国家常抓不懈,连“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中都未曾中断。当然,此项运动已经与细菌战无 关了。

1958年我们县如同全国一样,人们响应号召的积极性是空前的。虽然参加过“除四害”的人,年龄最小的今天也已六十岁以上,但聊起当年,仍兴致不减。当年的“除四害”,实际上就 是灭老鼠、灭麻雀、灭蚊虫、灭苍蝇。当时,有一首歌谣是这样唱的:苍蝇蚊虫传疾病,老鼠麻雀偷粮食,六万万人民齐上阵, 一定把它们消灭光。当时,我上小学一年级,如何灭蚊蝇、灭老鼠我回忆不起来,但我对灭麻雀还记忆犹新。麻雀会飞,很难抓 住它。于是有位天才想出了妙招:发动男女老少,在同一个时间一起上阵,人人手里拿着敲得响的物件,看到麻雀便狠敲猛吼,吓得麻雀们在这嘲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走投无路,起飞后 无处歇脚,最后力竭而纷纷落地被擒。我和我班的同学们曾多次参加过这样的灭雀活动,觉得很好玩。灭雀成果以两只雀脚作为 统计依据。学校学生是按灭雀多少计分,村里是用雀脚多少换火柴,以鼓励大家的积极性。

若干年之后,有识之士研究,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其糟蹋的粮食所造成的损失,比起它吃掉的害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简直是算不得什么,麻雀成了”四害“中的”冤大头“。于是, 对麻雀的评价强调要实事求是,要”三七开“,即”三分错误、七分成绩“,麻雀的冤案终得以平反昭雪。麻雀由”革命对象“ 变成了”革命动力“,由”敌我矛盾“转化成了”内部矛盾“,”四害“变成了”三害“,只是”除四害“的口号耳熟能详, ”三害“必须凑成”四害“才成,于是把臭虫也算作一害补缺。

这样,”四害“的名称没变,内容变了。又过了几年,发现蟑螂的危害程度一点也不比”四害“小,于是把蟑螂也算作一害,这样”四害“就变成了”五害“。人类对天敌的认识,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与时俱进的。听说近年来,有人专门养 苍蝇来喂鸡,还有专家研究发现:用苍蝇喂的鸡下的蛋,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人吃了这样的鸡蛋不得了,能延年益寿,还 能防癌治癌!随着专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说不定有朝一日苍蝇还真会被认定是人类大大的益虫、大大的救星呢?

同类推荐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热门推荐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冷情盟主霸道妻

    冷情盟主霸道妻

    “好!不就成亲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倒是给我变个女人出来,我便立刻成亲!”“变?怎么变?难不成给你从天上掉下一个!”结果,实践证明,上天不仅会掉馅儿饼,还会掉……话音刚落,只听到“啊”的一声长音,一个巨大的不明飞行物朝两人砸了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雾之城

    迷雾之城

    甲午战争前夕,陆云起来到康沃尔郡的圣菲尔堡,拜访同学琼斯伯爵,希望通过他游说英国人将军舰卖给清政府,而日本人闻讯后尾随而至。诡秘阴森的哥特城堡,一场场大同小异的离奇梦境,夜莺的歌声和迷雾,陆云起与死去百年的城堡女主人卡翠娜纠缠不清的爱情。现实与梦境,今世和前生,一段掩埋在时光的秘史,一场横跨百年的旷世绝恋。但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当陆云起一步步地逼近真相的时候,却是一步步地落进了日本人早就安排好的陷阱里。
  • 乞丐转世到异界

    乞丐转世到异界

    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向人乞讨。冷漠的人们要么不加理会,要么给一个钱就认为自己会成为佛祖。也许是老天没有开眼,他为了救人而死了。又或许老天真的开了眼,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充满梦幻的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能否让自己从乞丐转变成一个绝世的强者!
  • 立志勤学(下)

    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愿爱痴情郎

    愿爱痴情郎

    背负着一身的罪孽,从死往生走,他时刻提醒自己,绝不可陷入“情”字之中。独身一人的他度过了多少清凄之夜,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自小就没人疼没人爱的他,他的个性有所收敛,也懂得为他人留有余地,只是他的心似乎是经久不变的冷傲。也永远都是那么的孤独。直到他遇见那个叫巫蕹的女人,在她的身上他似乎看见了同样孤寂的自己,凭着一颗坚韧的心,心之最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正在一点点变得柔软起来……然而世事难料,波诡云谲间,她真的值得他为她改变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楼奇闻

    鬼楼奇闻

    我是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的梦想其实很平凡,不要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因为那样子会使人变得很累,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很少人能做到急流勇退。唯一希望的就是找份平淡的工作和我青梅竹马的爱人乐梦永远生活下去。有一天,乐梦告诉我“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鬼楼四号楼么。想到里面去看看么?”我跟着去了。本以为是增进感情的一次冒险,差点成了我和她之间的永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因为健康所以幸福

    因为健康所以幸福

    《因为健康所以幸福》从健康的重要性、饮食、运动、心理、传统养生、工作、生活方式、健身、休闲活动九个方面讲述健康的珍贵以及如何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