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100000006

第6章 1920年(6)

这一争论源自于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来华。1920年9月,罗素应北京大学、新学会、尚志学会和中国公学四个单位组成的讲学社之邀,来华讲学。罗素来华后,先后在江苏、北京、湖南等地演讲,各大报刊如《时事新报》、《民国日报》、《馄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登载了他的讲演和文章,主要有《物之分析》、《心之分析》、《数理逻辑》、《社会结构学》、《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向自由之路》等,同时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如《社会改造原理》、《政治理想》、《到自由之路》等也被译成中文发表。罗素来华讲学的内容主要是宣传政治上的改良主义,认为应从平民教育人手,待人民知识增高以后再采用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只适用于实业已发达的国家,而不适用于实业未发达的国家。罗素所宣讲的资本主义和改良主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界人士大为振奋,不遗余力地大加鼓吹,并以"社会主义研究"为名,发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由此,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就以"关于社会主义讨论"为题,展开了思想论战。其中后者主要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五四运动后,张东荪和梁启超在研究系创办的《解放与改造》(后更名《改造》)杂志上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也称行会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它主张在保存现有国家的条件下,按照中世纪行会的某些精神和办法,建立"产业自治"。从而消灭剥削,实现劳动者的解放,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这种观点和罗素对中国问题的看法是相互一致的。1920年10月,罗素到湖南讲演,张东荪和吴稚辉、杨端六、李石曾等陪同前往。张东荪回到上海后,11月6日,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的时评,竭力附和和宣扬罗素的主张。随后他又连续发表了《大家须切记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答高践四书》、《长期的忍耐》、《他们与我们》等文。12月15日,又发表长文《现在与将来》,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他的观点。张东荪认为,在中国目前并不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也没有阶级意识的产生,因而也就不会发生社会主义的运动和产生代表劳动阶级的政党;强调在中国的现状中资本主义将会得到某种发展,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增加财富、消除贫困落后和内乱、兵匪,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必然的不可越过的阶段,如果强行越过这个历史阶段而实行社会主义,是太过越阶了。在张东荪的文章发表不久,1921年2月15日,梁启超在《改造》第3卷第6号上发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对张的观点予以积极的支持、发挥和补充,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形态和具体主张。梁启超认为,中国实业发展而又能防止资本主义的好的办法,只有发展生产事业,舍此别无他途。同时,梁启超还强调,在中国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劳动阶级,因为劳动阶级专指在新型企业组织之下佣工为活的人,中国目前在企业组织中工作的多为农民、散工及无业游民等,他们不属于劳动阶级,且人数尚少,未能成为阶级,而农民、散工与无业游民不属于劳动阶级,故中国无劳动阶级。在梁启超看来,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也不应该让工人从事社会主义运动及其他政治运动。他们认为,在当时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依靠"绅商阶级"来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张东荪、梁启超的文章发表后,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人相继发表文章,予以批驳。为了展开对张东荪等人的反社会主义言论的讨论和批判,陈独秀还把双方已发表的代表性言论编辑在一起,题名《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在1920年1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四期上刊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新青年》、《共产党》月刊、《民国日报》等报刊上纷纷发表文章,进行比较系统的批驳。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评》,李达的《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蔡和森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等。他们首先揭露了张东荪、梁启超等对社会主义的歪曲,指出,社会主义决不是他们所说的所谓"均产"和"专在于争分配",而是"根本改造经济组织,实行将一切生产机关归为公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提出中国和欧美虽有产业发达先后时间的不同,和发展程度的不同,而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原则却不会有什么不同。马克思主义者还批判了张、梁借口中国经济落后和缺少劳动阶级,鼓吹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对社会主义的论调。认为,中国新式生产机关少,需要开发生产事业,但若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势必如欧美那样招来经济恐慌、人民失业,采用社会主义生产方法则不会出现这种危险,因此在今日中国而言开发实业,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社会主义。他们强调,中国经济虽然落后,但无产阶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压迫,比欧美、日本的无产阶级所受的更为深重。这种状态,除了中国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改变生产制度,是无法挽救的。李达、陈独秀等还在文章中指出,温情政策、缓和矛盾的做法并不是想根本的解决社会问题,也不能达到社会主义。他们在批判张、梁的改良主义的同时,明确表示中国应该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并强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客观的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用社会主义的分配方法代替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方法。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持续时间较长,发表的文章较多,双方一直辩驳到1922年夏始告一段落。这场论战是继问题与主义之争以后中国思想界的又一次论战,是关于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的争论,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多次论战,中国共产主义者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所展开的各项工作,使五四运动初期由三部分知识分子——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化统一战线,日渐分化。到1921年下半年之时,分化的态势已然凸显。而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在《新青年》编辑部和"少年中国学会"内部更表现得极其明显和具有代表性。《新青年》编辑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和指挥部。1919年夏秋之间开始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一次论战——主要是在《新青年》编辑部内部展开的。由于这场论战所涉及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向何处去的原则问题,因此也表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已经开始发生分化。尽管在这场论战中编辑部的其他成员并未卷入,包括这场论战的两个主要人物——***和胡适在内,也仍然在反对封建文化思想和介绍新思潮、探索社会改造的大前提下,继续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形式,但编辑部内部的分歧已日趋尖锐和表面化。

9月,《新青年》自八卷一号起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后,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大量介绍俄国革命及建设的情况,这使北京方面的编辑部成员胡适等人即开始对刊物内容深为不满,并表示了冷淡,由此引发了一场围绕着《新青年》编辑方针的大争论。11月16日,陈独秀致信胡适、高一涵,表示刊物以后将尽量趋重哲学和文学,以缓和矛盾。胡适在复信中提出解决刊物编辑方针分歧的两个办法:一是"听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另创一个哲学文学的杂志";二是"将新青年编辑的事,自九卷一号搬到北京来",发表一个新宣言,声明不谈政治。编辑部成员中更有因此而提出"暂时停办"的建议。11月23日。胡适又向编辑部成员***、鲁迅、钱玄同、陶孟和和高一涵等写信,继续解释他杂志迁移北京、声明不谈政治的主张。胡适的这封信发出后,在编辑部中引起强烈反应,编委会成员纷纷表示了各自的意见。陈独秀强烈不满胡适的主张,并为此发了脾气。鲁迅明确表示新青年应该谈政治,而不是纯以学术文艺为唯一内容。***则表示如果能够保持新青年内部的团结和精神的团结,编辑部北移北京可以考虑。周作人和钱玄同则认为,新青年杂志作为一个同仁刊物,其编刊人员本是自由组合的,如果在内部主张"统一思想",是同仁刊物的莫大耻辱,因此不能勉强调和统一,索性让它分裂成两个杂志为好。1921年2月15日,陈独秀复信胡适,明确拒绝将《新青年》移回北京。双方的争论和分歧更趋尖锐。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的《新青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同年9月暂时停刊,以后复刊,则是直接以中国共产党理论机关报的面目出现,成为一政党的喉舌。翌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另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努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年,胡适等人另行创办《努力》周报,宣传实用主义、"好人政府"等。这样,原来由三部分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化统一战线正式宣告破裂。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和以胡适为代表的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举着各自的旗帜——《向导》和《努力》,公开对峙,分道扬镳。而以鲁迅为代表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则继续在文化领域内向封建主义的文化思想猛烈抨击,继续探索社会人生的新路。

《新青年》编辑部的分化只是一种信号,作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性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也开始由思想倾向的不同而产生了裂痕。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是在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介绍新思潮、探索社会改造的大前提下结合起来的,针对各种极不相同的思想倾向,学会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但这并不能弥合内部的裂痕。当"问题与主义"之争出现时,学会内部立即有所反映。当上海分会提出"多研究‘学理’,少叙述‘主义"’的建议,以及王光祈以"北京本会同人"的名义对该"建议极表同情"时,巴黎分会很快来函,表示异议。认为"有一定主义,研究学术方切实"。如果没有一定的主义,"本会将日人于消沉,日堕于空虚"。为此建议"协定一共同之主义"。这是学会内部关于学会宗旨的第一次交锋。由于学会内部思想不一,加之会员分散各地,联系较少,会员之间已开始呈现分化。1921年7月学会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时,各派会员在讨论确定主义和参加政治活动问题上,展开激烈争论。会上,北京代表邓中夏、黄日葵、高君宇等人一再提出必须"采取或创造一种主义,以为学会的主义"。并认为学会所采用的这种主义"不可不为社会主义"。反对者认为,如果学会强定一种共同主义,必会引起因会员意见不同而致分裂,而且,学会在成立时并非是因相信共同的主义而结合,如果现在强令会员相信一共同的主义,必然会使学会成员意见不一而解散。左舜生甚至强调"学者即不谈主义",明确表示反对"实行一种主义"。在参加政治活动问题上,邓中夏、黄日葵、恽代英等人认为应"为创造新政治而加入政界",要求应容许会员参加政治活动,以求探寻切实改革政治和社会的办法。陈启天当即表示绝对反对加人旧政界,认为加旧入政界将会被同化而坏。一些会员则认为学会不是政治团体,也就不应以团体名义参与政治活动,他们对于"学会是否到了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会员是否有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表示怀疑。最后,为了缓和矛盾,避免分裂,恽代英在讨论确定主义的议题时,提出了"求个最小限度之一致"的建议。但他随即意识到这个希望是不现实的,因而主张"学会非破裂不可"。南京大会后,少年中国学会虽未立即分裂并继续维持到1925年,主要是由于会员之间的个人感情而致。但实际上,学会已名存实亡,会员也已各行其是,分道扬镰:***、邓中夏等成了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曾琦、李璜等人,组成了反苏反共的国家主义派。其余的大部分成员,则在政治上逐渐消沉下来,单纯致力于教育、新闻、工程、农业和科学研究活动。

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分化后,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派"和"十月革命"型的社会主义,不仅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界限,并且实际上独占了社会主义的旗帜;而赞成或者倾向改良主义思潮的人们中的大多数,则抱着可贵的爱国热情,以自己的专长,从事他们称之为"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卫生救国"等有益于祖国前途的事业,并对中国共产主义者领导的革命运动,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同情。他们自己大多也成为以后民主党派的积极筹建者。

湖南劳工会成立

湖南劳工会于1920年11月在长沙成立,发起组织者是黄爱、庞人铨。黄爱字正品,湖南常德人,生于1897年,1913年人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学习,毕业后曾在工厂工作,对工人的痛苦了解颇多。1918年考人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先后担任过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编辑、天津学联执委,两次代表天津学联到北京请愿,同封建军阀政府作坚决斗争,为此两次被捕入狱。1920年,黄爱因参加爱国运动被学校开除,随后回到湖南从事工人运动。

庞人铨字受淳,湖南湘潭人,是黄爱的同学。1917年毕业于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后来在湘潭织布厂工作,五四运动期间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驱张"斗争。

同类推荐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 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大宋海贼

    大宋海贼

    海盗?那可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何况是在大宋时代!当然,前提是别被官府抓住!想纵横天下,想啸聚大海吗?想不要官府的束缚?不成问题,当海盗好了!加入这个一片光明的职业吧!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大宋海盗奋斗史,一个小船员到了大宋落为海盗,他能带给这个时代什么改变呢?东进袭扰扶桑,北上直击高丽,南下占据台湾,横扫整个海上,当金兵铁蹄踏入中原之后,他又该如何选择?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写下这首诗词的那位忠烈又该有何命运?所有全在此书之中!海贼群:68155719疙瘩群:85300589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热门推荐
  • 做个细节美人

    做个细节美人

    最美奥运志愿者商忆沙推出美丽新概念,教你如何做个细节美人。从细节中发掘美丽,由内而外散发迷人魅力。细节美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就是舞台上最闪亮的明星。做细节美人才能成为美丽风尚的宠儿,从众多美丽中脱颖而出,独放异彩。
  • 皇的女人:失踪的新婚宠妃

    皇的女人:失踪的新婚宠妃

    她是他眼睛失明时的一抹阳光,当他再度睁开眼,却错把‘替身’当成她。新婚夜一场大火,她的失踪是死是活?还是……,他深情将她囚禁,以爱为牢,他说:只要能留得住你,被你恨又如何!新婚夜她再度失踪,归来后她站在他面前,他却认不出她……三个坏男人的爱,是心灵和爱的强取豪夺,他们是君王,她是他们穷尽一生追逐的挚爱……两次新婚为妃,两度离奇失踪,经年后归来……他们为她血杀江山,她冷颜淡看天下……
  •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亲亲花神恋爱师

    亲亲花神恋爱师

    一千年前,天界中的花神芊珞与水神岚澈相恋。然而,天帝唯一的女儿璃姬却因心爱岚澈而对他们恋情进行百般阻挠,并要求天帝下旨命岚澈娶自己为妻,没想到遭到了岚澈的强烈反对。岚澈和芊珞的举动激怒了天帝,于是,他在愤怒之中摄取了岚澈与芊珞的记忆存放在魔法神球中,并且收回他们所有的灵力,打回花朵与溪水,经历千年,重新修炼。同时,这一举动也使天帝除掉了唯一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冥界之主——修瓦罗。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魔尊媚世

    魔尊媚世

    从不谙世事的小师妹到血洗武林的罗刹,其实也只是一霎那而已。这次,从每个人都可以欺负两下的魔物废材到人见人怕的魔鬼,不知道又要多久呢?风逍遥,本是师兄弟宠爱的小师妹,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只为一本传说中的秘籍,风逍遥遭遇了背叛,最亲师兄弟连手将她重伤。风云而归,她一身杀气,如地狱死神,一人血洗武林,却在最后心里那一根不忍的弦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原来对敌人的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魔刀妖月最后时刻,带着主人风逍遥带到了异世。她,一个大家族的嫡女,同时也是第一将军的第一继承人。可惜却是一个废物的本尊——没有任何魔法实力!于是嚣张跋扈的日子,危机四伏!正主‘意外’身死,风逍遥灵魂入住。欠我的,都得给我还回来!异世大陆的平衡被打破,她的到来,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看凤逍遥如何在魔法纵横的异世逍遥九天!轻松版:被人抛弃了,没事,不是有个帅哥收留我吗?还是个有既有势力又有实力的帅哥,你们有吗?被家族里的人谋害,没事,这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不过,还不死心,你说我该怎么回报你们好呢?我不反抗,并不代表我好欺负啊,我可没打算就这样放过你们!魔法是什么?不懂!魔法元素又是什么?不知道,那怎么回报呢?没关系,俺是穿越的,有十星的精神力,还有段誉的吸星大法!你打过来,俺就吸收,再用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过去,哈哈哈……管你什么魔法师还是大魔导的,我照打不误!看一个啥都不会的菜鸟级人物,如何一步步扮猪吃老虎,赢得自己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宠!尽请期待!本文过程NP,结局NP,也带点小小的雷人!不喜勿批,不入就好!本文宗旨:雷死人不偿命!温馨提醒:请大家千万别在打雷的夜晚观看!推荐安安的一对一新文:《悍妻的宠物夫君》嘿嘿……看名字就知道很YD啦,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啊!推荐安安自己的完结NP文:《悍妻的绝色夫君们》(古代NP,帅哥多多滴有!)《重生一一轻媚撩人》(现代NP,帅哥比上面那个少一点点!)推荐安安死党的文文:《错吻豪门》妩媚重生《懒做地主婆》流泪的天空《重生--我的妩媚》妩媚重生《我的古代小夫侍》襄儿不怕《误睡总裁房》沁沐星辰
  • 残王妖妃

    残王妖妃

    常乐,自出生之日起便被公认为怪胎,十七岁那年,她被带去了特异功能研究基地,从此沦为了那些怪异大叔的研究对象,历时五年,她终于被他们弄的小命玩完。颜如歌,丞相最为宠爱的小女,年方十六,长的是貌若天仙,可惜却是个傻子,痴恋雾城第一美男上官夜,最终如愿以偿的嫁进了上官府,却不想在新婚之夜一碗毒粥下肚,从此香消玉损。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美眸一片清明,痴傻不再,短短半月的时间,她把上官府搅了个天翻地覆,随后一纸休书,雾城第一美男成了第一个被女子休弃的怨男。寒王楚寒,冷酷霸道,权势滔天,被亲母与弟弟合谋害成了个废人,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动弹,一夜间,他从天堂一下子堕落到了地狱,成了人人可欺的残王。当她遇到了他,她纤纤玉指一指,一句“他是我的”,两人从此纠缠不清,故事由此正式开幕、、、片段一:“啧!啧!冯雅茹,我还不知道你居然有这种嗜好,怎么?上官夜他还不能满足你么!连他老爹你都不放过。”常乐指着床榻上的一对狗男女,嘴角鄙夷的勾起。“公公,这事千万不能让夜知道,既然被这女人给撞破了,不如、、、”冯雅茹说着把手往脖子上一横,做出一个“杀”的动作来。“全听你的,宝贝。”说着两人居然当着她的面商量着怎么把她给弄死、、、“狗男女,就凭你们,也想杀本小姐。”常乐不屑的冷哼一声,随后扬手一挥,一股轻微的电流快速的袭向两人。片段二:上官夜:女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常乐:你眼睛瞎的啊!白纸黑字本小姐写的清清楚楚。上官夜:你,你要休了本少爷?常乐:不错!我颜如歌在此休夫,从今往后,本小姐与你再无瓜葛。片段三:“他是我的,本小姐警告你们,日后若有人再敢对他不恭,休怪本小姐对你们不客气。”常乐轻柔的抚上男子冰冷的俊颜,转身满脸煞气的看向那一群王爷,世子哥。“颜小姐,你又犯傻病了吧!他可是个废人,不能说话,又不能动弹,那他还怎么满足你,不如、、、”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口吐白沫的倒在了地上。“你们谁还有话要说?”常乐冷冷的看着他们,只一转眼的功夫,那些人便一哄而散。“楚寒,你放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保护伞。”转头看向男子如清潭般的美眸,常乐很认真的宣誓着。【特别注明:此文一对一】〓〓〓〓〓〓〓〓〓◆◆◆◆◆◆◆◆◆◆〓〓〓〓〓〓〓〓〓〓〓〓推荐蓝的新文【独宠财迷小娘子】秦诗诗,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的白领,生平无大志向,最大的乐趣便是看着存款的数字节节高升。
  • 药医修真路

    药医修真路

    新书《重生黑客特种兵》求点击、推荐、收藏,请大家帮帮忙,支持支持江月! 重生到魔法王国,却是天生噬魔体; 捡到空间手镯一只,里面一片荒芜; 附赠神兽一枚,却是个天生话唠; 且看一代重生女如何医尽南北治东西; 药在我手,天下我有! 什么?美男?NO、NO、NO……那只是消耗品! 每天晚十点,定时更新。
  • 弃妃俱乐部

    弃妃俱乐部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穿成皇帝的小妾,还万分悲摧地成为了冷宫弃妃,白素素被囚禁在方寸之地的冷宫里,却淡然以对。没衣穿没饭吃怕什么?我就借皇帝的后\宫种种菜、养养鸡,吃饱喝足之余还能凭借现代女的聪明才智赚点零花钱!岂不比深宫里那些为了一个男人天天勾心斗角的女人来得逍遥自在?只不过,吃饭事小,自由事大。她是被囚在高墙之下的稚鸟,何时才能羽翼丰满,飞向那自由幸福的蓝天……
  • 田园闺秀

    田园闺秀

    “…”雨茗挑眉,从此宠之纵之,半晌,憋出一句话,“老头子,我没钱的。”“铿——”少年一剑劈在石头上,嘴角微抽地看向雨茗,对老人露出一个同情的表情,就是不许她离他远去。某天遇上一个俊美师兄,从此有人保驾护航,更演绎一段青梅竹马的童话雨茗站定身子,抬头去看马背上的人,只是,江湖骗子有我这样仙风道骨吗?江湖骗子有我这么玉树临风,马上的少年就直直地从马上栽了下来。雨茗低头看自己面前摔得龇牙咧嘴的少年,幸灾乐祸的拍着胸口,道:“天地良心,我可什么都没说,是你自己掉下来的!”少年气的咬牙切齿,却只得看着眼前只能称作女孩的雨茗,武功高强?小丫头你什么眼神啊——”那天清俊如寒梅的俊美少年成了雨茗的师兄,给他狠狠按上脱臼的脚踝,飘然离去。那时十岁的女孩子精致的小脸在十三岁少年心中再也挥之不去。老者看向雨茗道:“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老夫见你骨骼精奇,欲收你做关门弟子,待得他日,必定成为一代女侠!”,唐雨茗,哥哥关心,还不等雨茗说话,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看向眼前貌似仙风道骨的老头子,接着练剑。身子一僵,许久,传奇毒门的继承人,一朝穿越,成了一个乡下人家的女儿。父亲被征发从军,母亲一人撑着家,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好,但母亲疼爱,才道:“我是骗子?小丫头,加上一个天天姐姐长姐姐短的小妹子,雨茗觉得做个村姑也没什么不好。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