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600000005

第5章 市语喧腾滚曲尘

有地产嘉禾记载的樟树,自然有清江名酒。更何况,那些筑卫城人、吴城人早就用上了陶鬹、铜斝!

真个是“流泉处处入农轻”,水把大地养成了沃野。

有一首诗,应该是古人献给樟树之水的赞歌。它朗朗上口,又娓娓道来;它清丽如画,又婉转如曲。它是宋宝祐元年状元姚勉的《清江曲》——

夹岸桃花燕子飞,一江春雨鳜鱼肥。丝纶百尺烟波阔,深夜鸣榔载月归。扁舟一叶横沙嘴,得鱼烂醉春风里。绿阳深处酒醒时,江湖半落天如水。万顷沧江五月凉,一川锦绣藕花香。绿蓑青笠鸣疏雨,老树残烟带夕阳。野船烟火夜明灭,一笛风清楚江阔。无鱼无酒且归来,蓬里萧疏卧明月。江南江北老天涯,萧萧两岸梧桐叶。漠漠平川芦荻花,万里西风双发华。柔橹声中山水绿,一萍买断黄金屋。沙边鸥鸟莫相猜,是非不到清江曲。荷苇折枯人未归,寒波霜落燕初飞。人间节物时时换,又折梅花下钓矶。青山四面清歌发,几点沙鸥起天末。一任长年醉则休,醒时独钓寒江雪。

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里面有一江春雨,一叶扁舟,一川锦绣,一笛风清,于是,便有了“一萍买断黄金屋”的慷慨、“一任长年醉则休”的潇洒。它铺展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长卷,而劳作在天地之间的人,是这幅长卷中的主体形象。他们是绿蓑青笠,他们是载月扁舟;他们是野船烟火,他们是老树残烟。他们可以烂醉春风里,也可以酒醒绿阳深处。至于那“一任长年醉则休”的,恐怕只有诗人自己了。在古老的遥远,有好些诗人都在酒里一醉长年。

比如,生活在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陶渊明的理想注定如梦幻一般破灭。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出仕为官,然终其一生,所做的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之类的芝麻官而已,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降志辱身同官场人物虚与委蛇。他为彭泽县令时,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天就解印挂职而归隐田园,过着亲自劳动、躬耕自给的乡居生活。当然,那也是饮酒赋诗、怡然自乐的生活。陶渊明好酒,有一例为证。他在做彭泽县令时,打算将县里拨给的公田全部种上可用来酿酒的糯稻,他说:“令吾常醉于酒足矣。”经妻子再三请求种晚稻,这才用一顷五十亩种糯稻,用五十亩种晚稻。辞官归隐之后,他其实索性归隐到了酒里。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如逢丰收,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他的老朋友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他“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他“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他“得酒莫苟辞”,他“绿酒开芳颜”。酒成了他的人生一知己,“酒云能消忧”,“酒能去百虑”。尽管他无日不饮,仍觉得没有饮够,贫病交加的诗人在自挽诗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深深遗憾:“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尤其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煞是令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酒成了陶渊明赋诗的重要题材,酒仙陶渊明因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现存的一百六十多首陶诗中,提到酒的将近五十首,其中不乏专门写酒的诗,仅《饮酒》诗便有二十首,另有《述酒》《止酒》诗各一首。《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志趣、守志不阿的节操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正如王国维所言,“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甚至,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也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便在诗中坦言:“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把陶渊明视为知己,称:“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他写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欧阳修则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说到陶渊明,我不由地想起玄学盛行的魏晋,想起嗜酒成癖的玄学名士。“竹林七贤”便是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魏末晋初,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那时的名士,不必须奇才,能痛饮酒、熟读《离骚》者,即可称名士。竹林七贤皆有酒名。比如,阮籍年轻时在政治上曾抱有济世之志,然而,他面对的政局十分险恶,只好称病辞官,归隐故里,并且天天喝酒,每喝必醉。不久,朝政果然被司马懿独专。司马氏的心腹屡次试探阮籍对时局的看法,阮籍都借酒装醉,躲过灾祸。当司马昭提出要与阮籍家联姻时,聪明的阮籍干脆借酒大醉六十天,放浪佯狂,使联姻之事无法进行;山涛生活俭约,饮酒,却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刘伶更是一个酒鬼。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有文字称“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惟与阮籍、嵇康友善。性嗜酒,纵情肆志。常乘一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插而随之,说:死便埋我。曾著《酒德颂》一篇,主张‘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他对“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的生活方式心向往之。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还有个叫阮咸的,被晋武帝认为耽酒浮虚而不为所用,他与阮籍一样放达狂浪不羁。他曾与姑母家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姑姑要还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后来婢女走了,阮咸借驴骑上追赶,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并生了一个儿子叫阮孚,为世所讥。他不随便交朋友,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有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于是,其“与豕同饮”传为笑话。由上述名士的醉态可见,置身于动荡的社会,他们其实是一群智者,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到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醉态是掩护自己的伪装色,是逃逸现实的通行证,醉态也是走向自然、高蹈山林的精神旗帜。

我想起魏晋南北朝的这批醉汉,是因为通过他们的醉生梦死,可以发现那时的人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酿酒技术,那时的酒已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并且,人们在不断发展和发掘酒的作用,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如此等等。

酿酒需要粮食。那时的江西境内已广泛种植水稻、麦、粟、菽、桑、麻等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至于水稻,江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且,赣鄱地区是亚洲和世界稻作农业一个重要发祥地。关于稻作起源,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1993与1995年,其源起有了新发现。中美农业考古队对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两次合作发掘,在距今一万两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地层中发现了人工栽培稻植硅石。经植物学家研究,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一种由野生稻向人工培植稻演化的古栽培稻类型,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而在汉代,南方稻田生产中已普遍采用铁农具和推广牛耕,一整套农机具如犁铧、耒、锸、铲、锄、镰等铁农具和杵臼、碓、风车、磨等脱粒加工木石农具,已能适应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要求。至迟到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种植已基本摆脱“火耕水耨”的落后状态,开始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江西地区也不例外。西晋时,豫章郡的水稻生产已远近闻名。史载,太康年间,“有嘉禾生于豫章”。晋怀帝即位后,甚至把年号都改名为永嘉。经东吴、东晋近两百年的开发经营,江西农业快速发展,至南朝刘宋时,江西已成为江南稻米的重点产区之一,不仅稻米质量好,而且产量高,粮储丰富。豫章郡的大量土地被辟为良田,水稻广为种植,以味道精美而享誉四面八方,家家都储藏了粮食,人们不愁吃喝;丰年则向商人和游客提供粮食,即使荒年也不必告求于人去购买。豫章郡江之西岸多良田,极肥沃的土地竟能亩产稻谷二十斛,大约相当如今四石多,在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下,算是高产纪录了;且生产出的稻米放在容器中,竟如白玉一般闪闪发光,其质量之高可想而知。隋唐的筠州辖如今包括樟树在内的诸县(市),其所产稻米在南朝时已极佳,“州内有米山”,“生禾香茂,为米精美”。

想来,归田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陶渊明,“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其种植的自然少不了糯稻。他还要靠收获的糯谷,自家来酿造美酒呢,他说:“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这种糯米酒,江西民间一般都会酿造,其方法是先将糯谷舂成白米,洗净后煮成饭,再加上酒曲,然后放在瓮中让其自然发酵,并掌握一定的温度。待酒熟后还要进行过滤,将酒糟滤去才能饮用。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酿出香醇的美酒,却需一定的技术。

粮食的充裕为酿酒业提供了大量原料。魏晋南北朝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发达,仅《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有十几种酿酒的方法。据有关专家研究,那些方法都极为先进。南北朝时有个善酿酒之人,叫刘白堕,其酿制之酒用口小腹大的瓦罐装盛,放在烈日下暴晒,十天以后,罐中的酒味不变,“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北魏京师洛阳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此酒也名“骑驴酒”;永熙年间,有一位叫毛鸿宾的携带这种酒上路,遇到盗贼,盗贼喝了这种酒,立即醉倒,后被擒拿归案,此酒又被称作“擒奸酒”,当时游侠以口碑为之作了活广告,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酿酒是粮食业重要的转化形式,酿酒消耗粮食巨大,而江西粮食丰裕,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此时,樟树邻近的宜春县生产“宜春酎”,颇为有名。该县西四里有宜春水,水质甘美,是酿酒的上等水源,加之当地生产的优质稻米,故能酿出好酒。《晋书·地道记》云:“宜春美酒,隋岁举上贡,刺史亲付计吏。”由于宜春酎是著名的美酒,到了隋代,已成为贡酒。其实,在同样有地产嘉禾记载的樟树,也是处处好酒。更何况,那些筑卫城人、吴城人早就用上了陶鬹、铜斝!

我在一部厚厚的《江西通史》里,循着四面八方袭来的酒香,走向唐代江西的四面八方——

唐代人们饮酒普遍,上至官僚文士,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酒。江西地区饮酒之风也极浓。《太平广记》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如卷四○○《雩都人》记,于都县一船主“遇一黄衣人乞食”,便“与之盘酒”;卷三五五《王誗妻》记,南安县“人有祭祀,但具酒食”。卷四九七《江西驿官》记,江西的某官驿设有酒库,“诸醢毕熟”。诗歌中也有不少关于饮酒的生动而形象的描写,如王驾《社日》咏民间节日里,鹅湖山下的民众饮酒庆祝,以致出现“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农家乐景象。另外,袁皓《重归宜春偶成》:“殷勤倾白酒,相劝有黄鸡。”韦庄《袁州作》:“正是江村春酒熟,更闻春鸟劝提壶。”郎士元《寄李袁州桑落酒》:“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这些诗句也对江西的饮酒之乐作了形象的写实。而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描写南昌:“朱槛照河宫,旗亭绿云里。”杜牧《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诗曰:“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又足见赣江、湓水人口集中之地,酒家经营十分兴旺。五代时期,本区的饮酒风并没有衰减。《五代诗话》卷三引《天禄识余》“毛炳”条记载:丰城人毛炳“入庐山,每与诸生曲讲,获镪即市酒尽醉。时彭会好茶,而炳好酒,时人为之语曰:‘彭生作赋茶三斤,毛氏传经酒半斤。’”后游螺川诸邑,遇酒辄饮,不醉不止。

饮酒之风的盛行,是以酿酒业的兴盛为前提的。当时江西的酒类生产以工艺相对简单的浊酒为主。浊酒酒液浑浊,米滓往往漂在酒面上,泛泛然如同浮蚁,故时人称及“浊酒”多以“蚁”字来形容。白居易在江州浔阳时,作《问刘十九》诗称的“绿蚁新醅酒”,即是当地的有名的浊酒。上引诗人袁皓所称“白酒”即是浊酒。与前代相较,江西酿酒技术有所提高。《太平广记》卷二三三《南方酒》记,有酿酒者埋置酒于陂中,“候冬陂池水竭时,置酒罂,密固其上,瘗于陂中”。这无疑是一种培养酒质的技术。在酿酒原料及技术上,南方酒“不用曲蘖,杵米为粉,以众草叶胡蔓汁溲”,因此合糯为酒。且“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这种米酒经过了过滤、火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酿酒技术的进步。江西各州县普遍酿酒,出现了一些享誉全国的地方名牌酒。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所列全国名酒十余种中就有江西“浔阳之湓水”。白居易《首夏》诗中赞道:“浔阳多美酒,可使怀不燥。”宜春酒也是当时名酒,《新唐书·地理志五》记,“袁州宜春郡……有宜春泉,酿酒入贡”。由于宜春酒佳,唐时有人提倡仿制此酒。《白孔六帖》卷十五载:“李泌字长源,泌请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

唐代酿酒分官酿和私酿。唐前期允许私人酿酒,采取官私酒业自由发展的宽松政策,从而推动了民间酒业的发展。民间酿酒或自用,如以陶渊明酿酒故事命名的“陶家酒”,在九江民间素有盛名。李白《浔阳感秋》:“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白居易《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试问陶家酒,新篘(要造字:竹字头下加“刍”)得几多。”又《太平广记·南方酒》记,“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待到女大出嫁时”,取供贺客,这种酒被称为“女酒”;或是在市场上出售,江西地区市场上的酒家不少。同上《南方酒》记,“无赖小民空手入市,遍就酒家滴淋”。《唐国史补》卷上载:大历年间,柳浑佐江西观察使路嗣恭幕时,“嗜酒,好人廛市,不事拘捡”。中唐以来,朝廷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满足军国财政之用,全国大范围实行官酿官卖。《旧唐书·食货志下》载:建中三年(782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酿,……委州县综领,醨薄私酿,罪有差。”江西地区私酿一向兴盛,朝廷遂严禁江西私酿。《新唐书·王仲舒传》载,德宗建中以来至穆宗长庆年间,“江西榷酒利多佗州十八”,达“九千万”。而民间私酿之风“岁抵死不绝,谷数斛易斗酒”,江西观察使王仲舒遂奏请朝廷罢本区私酿之禁。王氏的开明政策,无疑有利于江西地区酒业及其相关经济的发展。又《册府元龟》卷五○四载,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江西观察使裴谊奏请停官酤,“洪州每年合送省榷酒钱五万贯文”。江西酒税的丰厚,正说明其酿酒业的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江西官吏关注本区酒业的发展。

榷酒,就是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私酿自卖酒类,由政府独专其利。它作为增加国库收入的一项较为稳定的经济政策,肇端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古今中外,政府都把酒类的财政收入做为国家重要的稳定性财源。比如北宋的酒课征收。《江西通史》云——

北宋管制酒的生产与买卖,“诸州城内皆置酒务酿酒,县、镇、乡、闾或许民酿而定其岁课,若有遗利,所在多请官酤”。官府对酿酒业的利润极为看重,始终严密控制。

酿出的米酒分两种:自春至秋,酿成即鬻的称“小酒”,每斤自5钱至30钱,分26等;冬天酿制至夏天出卖的称“大酒”,每斤自8钱至48钱,分23等。所用米粮及制作方法,各地因水土制宜,价钱亦因地而异。由于官府设酒务,一方面酿酒出卖,另一方面征收酿酒民户的岁课。有的官员因此深感惭愧,欧阳修《食糟民》曰: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

酒酤得钱糟弃物(一作“不弃”),大屋经年堆欲朽。

…………

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麋粥度冬春。

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

…………

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对农民种糯米而没有酒饮的苦痛,欧阳修心生恻隐,然而,官家的榷酒政策,并不因仁人君子的自责而撤消。榷酒,不仅是州县官吏的职责,而且还不时有受责降的大官下放州县监酒税,苏辙即是显例。

元丰三年(1080年),苏辙因兄苏轼以诗得罪,受连累,由签书南京判官谪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调。这个税务原有三吏共事,苏辙到时,二人罢去,由他一人包办,“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则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监税吏,不仅征收豚鱼之税,还卖盐、沽酒,是市场中的税吏兼商人。官府把酒看得和盐一样重要,垄断专卖,故酿酒之盛,酒税收入之丰厚,可由此窥见。苏辙终日与酒打交道,对酿酒行情自然熟悉,知道“江西官酿惟豫章最佳”,所以无人往豫章寄送酒。苏辙终日守在糟缸边,闻其香,品其味,不知足,结果“饮酒过量,肺疾复作”,他深自悔恨,“不知逃世网,但解忧岁课”。一个责监盐酒税者,必须为完成酒课定额而操心。

谪监盐酒课的贬官关注酒课上升,企求早得解脱,而主管地方财赋的官司,更以增税为功,二者都可能是演变成苛剥百姓的动因。景德四年(1007年)四月,宰相王旦对真宗说,诸路“遣官检举酒税,竞以增益为功,烦扰特甚。……诸州虽各有原定酒数,然随时增益不已”。于是,又下令“取一年中等之数,立为定额”。可见,各地增加酒课的劣迹,获得朝廷的认可。

酒税在财政中占何等地位,可从与商税比较中看出。旧税额中的酒课高出商税,熙宁十年数二者基本相等(酒课中加进买扑的钱和金银约及40万),故酒税与商税具有同等地位。与两浙路比较,江西的酒课多出约10万贯。天禧四年(1020年),两浙转运副使方仲荀言:“本道酒课旧额十四万贯,遗利尚多。乃岁增课九万八千贯。”增课后为23.8万贯,仍少于江西。官府征得的酒税,在一定程度上是饮酒量的表示。酒税多,饮酒人增多,饮酒风气更浓,总体上看,正是商业更旺盛的结果,也是社交生活更活跃的一种表现。

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五年间他与酒为伴,想来一定是酒,让他倍觉“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筠州所在的高安,与樟树山水相依,导致他饮酒过量的肯定有清江好酒。

绍兴乾道年间,张孝祥在江西任抚州知州之后,再去长沙,路过临江军清江县界,在地名九段田一带农村,见快要收割的稻田“沃壤百里,黄云际天”,十分感叹,称:“他处未有也。”他认为,九段田的价值即便是岭南的富商巨贾也买不到,真想弃官隐居在此。这时,小小的临江军只辖三县,每年税米却有十二万五千多石,其中上供十一万石余,运往镇江、建康、池州交卸。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傅》云:“三江卑湿地,北客宦游稀。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白醪烧瓮美,黄雀下田肥。未辨殊方语,山歌半是非。”此诗形象生动地道破了清江盆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并勾勒出因土肥水美而自足惬意的生活景象。曾在临江府任职,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的范成大,则为赣江中游清江等地沿江一带的橘林风光赋《清江道中橘园甚伙》,诗云:“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未论万户比封君,瓦屋人家衣食足。”范成大还写道,“沿岸居人烟火相望,有乐郊之象”,“两日来带江悉是橘林,翠樾照水,行终日不绝。林中竹篱瓦屋,不类村圩,疑皆种橘之利”。赣江中游沿岸之所以芳林不断,是因为附近有闻名于世的红橘产地新淦县三湖镇,而樟树药市是以地道的枳壳供应为特色,在这一带出产的红橘,正是枳壳的原料。可见,药市的需求推动了柑橘种植,兴旺的柑橘生产,又支撑起樟树的中药材市场。种橘收益较高,“橘一亩比田一亩利数倍”,于是,橘农衣食足,住瓦屋,一片“乐郊之象”。曾任临江知府的王庭珪在《送吴叔举主簿往清江受纳秋苗》一诗中,这样写道:“田头作谷催入场,一半白者输官仓。庐江主簿喜怀檄,放船椎鼓开帆樯。萧滩老农公事毕,夹道欢呼罗酒浆。笑言归去唤妻子,今年租米两平量。”诗中竟是一派官民同乐、喜庆丰收的幸福景象。尽管已有“一半白者输官仓”,老百姓仍然能够“夹道欢呼罗酒浆”。凭此,我眼前仿佛有一片秋熟的田野,满畈满垄的金黄,秋阳下,是叽叽喳喳的鸟叫,鸟翼如云疾走,投下一团团阴影。

我指的是黄雀。成群的黄雀飞过古人的诗词,我禁不住好奇。解剖黄雀,果然有所发现。请看王安石的《送吕嘉问赴临江守》一诗:“黄雀有头颅,长行万余里。想因君出守,暂得免苞苴。”原来,宋代临江军盛产黄雀,俗称黄绵雀,因其肉味鲜美,居民多网罗黄雀为食,并腌制成“黄雀鲊”作为上等礼品馈赠亲友,此俗风靡一时。临江军官员起初以黄雀鲊上贡皇帝,后来扩大到馈赠朝廷显贵,作为进身之阶。久之成例,耗费大量白银购买黄雀鲊,每年数量多达三万余只。滥肆捕杀致使黄雀日少,百姓更苦于官府派购、吏役勒索,于赋税外又增加了一项沉重负担。吕嘉问出守临江军时,决心革除这项弊政,遂下令禁止网罗黄雀,结果却是禁而不绝。这位太守,后擢工部判官,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成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助手,不过,他在“禁罗雀”一事上,到底还是辜负了王安石指望黄雀“暂得免苞苴”的心愿。“苞苴”为包裹之意,纳贿于人亦曰苞苴。后来,又有王郡守,再次下“禁罗雀令”,以黄雀鲊献给朝贵的故例终于废除。此事传至京城,朝廷下令将王郡守召还京师任职,官迁户部侍郎。宋代诗人李大异为其禁罗雀作诗,并称王郡守为“美守”。其诗曰:“清江有奇馋,飞爵金染裾。但为挟绵纩,不能保头颅。纷纷堕毕弋,往往充苞苴。”诗中赞道:“下令禁罗雀,遐迩皆欢呼。”该诗一秉王安石诗意,亦有苞苴之叹、仁爱之颂。由两位太守禁罗雀的故事,可见黄雀如此之多,应是此地田野丰稔而致;而罗雀为食以致酿成时弊,则可窥见当时酒桌风习之一斑。

有位叫钱顺则的,是临江府城内人,清乾隆年贡生,其父天祉十三岁入邑庠,从杨兼山先生游,杨兼山起兵赴国难时,其父倾产饷军。钱顺则是长子,县府院三试俱第一,与其弟先后俱以案首入泮。雍正年举孝友端方之士,以母老辞。他的诗《清江镇偶吟》,云——

市语喧腾滚曲尘,万家灯火接鱼鳞。军门鼓角称雄镇,估货帆桥集要津。

樟树居赣江的中点,南北货物运输,东西客商往来,均以此为集散地。赣江自唐末开辟大庾岭山路至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前,一直是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最主要通道;而在樟树境内与赣江交汇的袁水,不仅是东来西往的官宦、商客之路,也是赣西筠州、袁州民户交纳赋粮的运输通道,从北宋以来一直是集中入袁水运至临江军,再转入赣江北运出去。因此,凭着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樟树不断兴盛与发展,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诗《夜闻商人船中筝》所云:“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钱顺则诗中描写的情景,自然发生在他身边,是他所置身的时代生活写照。然而,我相信,在钱诗之前的遥远,樟树应该早已是“市语喧腾滚曲尘”。

因为,曲尘飞扬在历代诗词里。黄庭坚有诗《次韵答清江主簿赵彦成》云:“笙歌忽把二天酒,风雨犹惊三峡涛。已作齐民寻要术,安能痛饮读离骚。”陆游在隆兴府通判任上,得清江名酒,喜不自禁,饮酒赋《对酒》诗称:“檐铎鸣杂珮,帘旌动微波。我老懒读书,如此长日何。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奇菹映玉盘,珍鲊开绿荷。万事姑置之,悠然酣且歌。宦游亦何好,且复小婆娑。秋风云门道,踏月扪青萝。”杨万里以白话入诗,道“先生笑问有酒么,醉来得句自长哦”;朱熹则是以哲理入诗,曰“煖热惟须酒,平章却要诗”;曾巩却是情感真挚,称“双烛纵谈樽酒绿,一枰销日纸窗深”。他们喝的,应该都是“嫩色如新鹅”的清江名酒吧?

曲尘还飞扬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为奉新人,他曾任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奉新和分宜都与樟树是近邻。宋应星二十八岁时与其兄一起在江西乡试时同榜中举,一时传为佳话,但此后他同其兄先后六次进京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在科举场中屡受挫折、“六上公车而不第”之后,宋应星对功名逐渐冷淡,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游历考察,著书立说。他兴趣广泛,对农业、手工业生产都注意观察和研究。由奉新到北京的沿途,他走访南北农田、作坊,考察各种农工业生产技术,时时将所见所闻记录并描绘出来。每次落第而返,宋应星行囊中都装有科学考察的笔记。

宋应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却是“于功名半取毫不相关”的《天工开物》。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意即自然形成物,由人开发利用,强调的是自然力(天)人力(工)的配合,表现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想。这种科学思想的核心意义是以“天”补“工”开万物,或者是借助于自然力和人力的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万物。《天工开物》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工农业各有关生产过程,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研究我国古代科技的宝贵资料。由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是以江西农业、矿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所以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天工开物》首先是对江西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和宋应星出现于江西,实非偶然。

《天工开物》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八章。篇目次序依照“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观点排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观念中所“贱”的金玉特别是冶金技术。上卷为《乃粒》《乃眼》《彰施》《粹精》《作咸》《甘嗜》六章,多数是和农业有关的。中卷共七章,都是手工业技术。其中的《曲蘖》记述酒母、药用神曲及丹曲(红曲)所用原料、配比、制造技术及产品用途,其中红曲具有特殊性能,是宋朝以后才开始出现的新品种。

《曲蘖》指出,因酗酒闹事而打官司的事件越来越多,是酗酒造成的祸害,而非酒母的罪过,文中道明了酒母的来源及酒母在祭祀、宴饮、医药、美味、养生等方面的功绩,云——

宋子曰:狱讼日繁,酒流生祸,其源则何辜!祀天追远,沉吟《商颂》、《周雅》之间,若作酒醴之资曲糵也,殆圣作而明述矣。惟是五谷菁华变幻,得水而凝,感风而化,供用岐黄者神其名,而坚固食羞者丹其色。君臣自古配合日新,眉寿介而宿痼怯,其功不可殚述。自非炎黄作祖、末流聪明,乌能竟其方术哉。

关于《酒母》——

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古来曲造酒,糵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糵法亦亡。凡曲,麦、米、面随方土造,南北不同,其义则一。凡麦曲,大、小麦皆可用。造者将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时宜盛暑天。磨碎,即以淘麦水和作块,用楮叶包扎,悬风处,或用稻秸罨黄,经四十九日取用。

造面曲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以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包悬与稻秸罨黄,法亦同前。其用糯米粉与自然蓼汁溲和成饼,生黄收用者,罨法与时日,亦无不同也。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少者数味,多者百味,则各土各法,亦不可殚述。近代燕京,则以薏苡仁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宁、绍则以绿豆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颇擅天下佳雄。别载《酒经》。

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入石米。故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而后不负酿者。凡燕、齐黄酒曲药,多从淮郡造成,载于舟车北市。南方曲酒,酿出即成红色者,用曲与淮郡所造相同,统名大曲。但淮郡市者打成砖片,而南方则用饼团。其曲一味,蓼身为气脉,而米、麦为质料,但必用已成曲、酒糟为媒合。此糟不知相承起自何代,犹之烧矾之必用旧矾滓云。

关于《神曲》——

凡造神曲所以入药,乃医家别于酒母者。法起唐时,其曲不通酿用也。造者专用白面,每百斤入青蒿自然汁、马蓼、苍耳自然汁相和作饼,麻叶或楮叶包罨如造酱黄法。待生黄衣,即晒收之。其用他药配合,则听好医者增入,苦无定方也。

关于《丹曲》——

凡丹曲一种,法出近代。其义臭腐神奇,其法气精变化。世间鱼肉最朽腐物,而此物薄施涂抹,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经历旬日蛆蝇不敢近,色味不离初,盖奇药也。

凡造法用籼稻米,不拘早晚。舂杵极其精细,水浸一七日,其气臭恶不可闻,则取入长流河水漂净。必用山河流水,大江者不可用。漂后恶臭犹不可解,入甑蒸饭则转成香气,其香芬甚。凡蒸此米成饭,初一蒸半生即止,不及其熟。出离釜中,以冷水一沃,气冷再蒸,则令极熟矣。熟后,数石共积一堆拌信。

凡曲信必用绝佳红酒糟为料,每糟一斗入马蓼自然汁三升,明矾水和化。每曲饭一石入信二斤,乘饭热时,数人捷手拌匀,初热拌至冷。候视曲信入饭,久复微温,则信至矣。凡饭拌信后,倾入箩内,过矾水一次,然后分散入篾盘,登架乘风。后此风力为政,水火无功。

凡曲饭入盘,每盘约载五升。其屋室宜高大,防瓦上暑气侵逼。室面宜向南,防西晒。一个时中翻拌约三次。候视者七日之中,即坐卧盘架之下,眠不敢安,中宵数起。其初时雪白色,经一二日成至黑色。黑转褐,褐转赭,赭转红,红极复转微黄。目击风中变幻,名曰生黄曲,则其价与入物之力皆倍于凡曲也。凡黑色转褐,褐转红,皆过水一度。红则不复入水。凡造此物,曲工盥手与洗净盘簟,皆令极洁。一毫滓秽,则败乃事也。

我之所以如此好奇地把以上文字抄录在这里,是因为传统工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技术手段,其中还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最早的工艺典籍《考工记》中有言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原来,工艺就是合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的造物过程,工艺,本是一个蕴有天地造化的生动而美妙的名词。这种工艺创造观,是“天人合一”精神的阐释和体现,显示了一种力图全面把握、协调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高远意图。

传统的酿酒工艺显然也浸润着这一工艺思想。所谓“惟是五谷菁华变幻,得水而凝,感风而化”,说明酿酒的生产时空与自然顺应不悖,其行工技艺与物材性理顺应不悖,酒的质感品性与人格身心也是顺应不悖的。追求清香醇纯、回味绵长的那番匠心,何尝不曾渗透对风雅而高洁的人生境界的崇尚呢?

在樟树这个酒国醉乡,自古以来,民间普遍喜好用稻谷酿蒸白酒,这种白酒俗称谷烧酒或土烧酒。春秋季节,大部分农家都要酿蒸谷酒。有些地方,不少农户常年酿蒸质量上乘的谷酒出售。酿蒸谷烧酒的工序,一般是先将稻谷洗净,浸泡一二天后倒入饭甑中,蒸至谷壳裂开后起甑散开凉冷,再按量拌入酒曲,装入缸内密封发酵,七至八天后,再倒入甑中蒸馏成酒。新酒酿成后,封缸一个月左右便可饮用。谷酒的特点是酒力适度,酒色清亮,香醇可口,饮后不打头,适量饮用能强身健体,驱除疲劳。农家男子几乎都有中、晚餐时喝几盅谷烧酒的习惯。循着酒香,我造访了乡间的几处谷烧酒作坊。简陋的场所,简易的器具,简单的人,酿造出来的却是回味不尽的香醇甘冽。城郊有一处将要动迁的作坊,守着一只甑和十多口大缸的酿酒师傅是个中年人,他每年出酒是三万斤。不知樟树有多少这样的作坊,不知这些作坊灌醉了多少日子?

同类推荐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总裁,不爱请放手!【全本】

    总裁,不爱请放手!【全本】

    家族破产在即,思若惜被追债。每每看到他的眼睛,若惜都知道,他爱的不是自己,从来不是。她对他的关怀,他一个白眼就把她打发了。然而当她忍无可忍,决定离开的时候,他却伸出手死死抓住她,冷冷宣布背叛他的下场,“思若惜,你若敢离开,下次再回来求我的时候,我会让你付出比现在多十倍的代价!你知道我的手段!……”============================薇薇的全本和在更新的小说,大家顺便收藏下吧!《邪情王爷的弃妃【全本】》古韵古风http://m.pgsk.com/a/207363/《我们没有在一起》都市情感http://m.pgsk.com/a/216558/
  • 最强高手在都市

    最强高手在都市

    新书《神级厉害人物》欢迎收看。《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支持支持支持…………………………以总分745的变态分数,报考“东海大学”的江星,在学校报到那天,他却改变了旅途轨迹,去了部队。两年后他重返都市,踏入了两年前原本属于他的校园。一切从校园开始......这是一个低调的富二代闯荡都市的传奇故事。他是特种兵,他是高手,他回来了......
  • 噬火武道

    噬火武道

    吞噬火焰,使其成为修炼的催化剂。火焰淬身,直致踏上强者巅峰。以火入道,直上九霄,掌控天下三千烈炎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 江湖美人娇:暖香

    江湖美人娇:暖香

    她是无意中飘入这个时空的一缕绝世浮香,暖暖的,熏人欲醉而不自知。第一卷:云桥或许是穿越女中最平凡的一个,她不会琴棋书画,不会背唐诗宋词,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已。她要的真的不多,可是,那个说会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背叛她?就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她夫君的小妾也被大夫诊断出有孕了!可是,她怎么不知道她的夫君还有小妾?打击来得太突然,让她心痛得差点死去。但是,她死了不是便宜那个臭男人了么?既然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别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她们母子了。既然如此,她就休了他带着孩子离开好了。她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会养不大孩子。为了怕他看不到,她特意用鸡血将休书写在大堂的墙壁上。毕竟爱过一场,她实在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在他们生活过的房间里恩爱,所以她一把火把他们一起住过的小院也烧了……女主聂云桥(柳子衿):我是个平凡的穿越女,我什么都不会。我的心眼儿很小,我只想找一个全心全意爱我的丈夫,过着平平凡凡相濡以沫的生活,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可是,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为何爱她的男人不是长得帅得不行就是个王子世子什么的?为什么不给她一个可以爱的平凡男人?少年将军凌夏:云儿,虽然我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可是自从有了你,我心里就再没有过别人。突厥王子:我以为可以忘了你,可是我找遍了大草原,却找不到一个像你这样聪明美丽又狡猾的女人。有着儒将之风的将军凌越:我只恨自己比他晚了一步,所以只能将这份情藏起来。可是,当听闻你出事,爱便战胜了一切。你知道么?是对你的爱,让我重新站立起来的。江南第一才子兼绝代美男子洪飞扬:子衿,我喜欢你,不管你是男是女,我想跟你在一起,你的孩子,我会当作亲生的一般。子衿,你是我生命中唯一所爱之人。大秦皇帝李明道:当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可惜我没有抓住。当你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却已经是别人的妻子。可是子衿,我不想只做你的表哥,我想爱你,我愿意将这整个江山与你共享......欢迎阅读筝的第一篇穿越文《暖香》。+++++++++++++++++++推荐筝的新坑《破日》文案:生父无情不认她?那咱也不认他!娘亲是下堂妇?那还犹豫什么?立刻改嫁!修仙,建宫门,扩势力,旁有妖孽美男妖王啸月相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君爱美人妾爱钱

    君爱美人妾爱钱

    穿越回古代,成为婴儿怎么办?没事,有爹亲,有娘爱,还是个千金小姐,衣食无忧,比在现代当个小白领累死累活强多了。但是在这个一妻多妾制的古代,要想一辈子衣食无忧,光有好爹好娘不够,还得找个好相公。放眼一看,男人很多,各种类型都有,花红柳绿。可是要从中挑出一个好相公,真得很难啊!堪比沙里淘金。金子没淘到,却嫁给了个好色男。他去爱他的美人,咱爱咱的金子。人活在世上想要衣食无忧,还得靠自己。咱会女红,会厨艺,会琴棋书画,会做生意…不靠男人,咱照样能活得逍遥自在。◆◆◆◆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侯门嫡女】素素雪【军火皇后】潇湘冬儿【黑道贵妇】漫天花雨【侯门正妻】沐榕雪潇【祸水皇后-】枫飘雪【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夫君,不安好心】静海深蓝推荐自己的新文:
  • 冷王萌妃对对碰

    冷王萌妃对对碰

    第一次见面,她错将冷王认成现代的青梅竹马,遭冷王横眉挥开,第二次见面,她口出狂言“王爷有什么了不起”,结果看到他黑脸出现在她面前,还森森的因此记了仇,惹不起,她难道还躲不起?她玩转皇宫,游历江湖,看遍美男,吃尽美味,还顺便认了个萌娃当儿子,没想到毒舌冷王阴魂不散,总能换上各种身份第一时间找到她,还分分钟掐断她的桃花!某日她感叹:“我要去泡美男——”某王:“那你相公我也是美男,泡我就行了——”原来传闻中的冷酷无情只是假象,无耻霸道腹黑才是他真面目,老天,她能不能反悔不嫁!【本文集欢脱,狗血,无逻辑于一体,男主强大,女主抽风,萌娃搞笑】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