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400000009

第9章 阴谋与较量(1)

1.拉人下水

郭威胜利了!他以微小的代价拖垮了李守贞,证明了他的战术完全没有错误。赵匡胤,在这场战争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他的身边,可曾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相信,河中城这场战争一定给赵匡胤好好地上了一课。

郭威凯旋,在万众瞩目之下,和他出师前一样。郭威高兴,百姓们高兴,大臣们也高兴。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个人绝对不会高兴,这个人就是派郭威去打仗的刘承祐先生。

说句实话,如果郭威兵败了,刘承祐还会高兴一些。原因很简单,镇压李守贞这个功劳跟他几乎没有一点关系,都是郭威的,他想抢都抢不走。现在,朝中大臣们所有的马屁都会往郭威身上去拍,想拍就拍,拍得响亮,真正被冷落的还是刘承祐。

刘承祐在这场战争始末唯一能得到的就是--群臣拍完郭威的马屁之后,不会忘记再慷慨地给他拍上一记马屁--都是皇上圣明所至。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本质上就是一句废话,郭威胜利不胜利跟刘承祐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刘承祐知道,一旦大臣们夸他圣明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他说:"皇上,你派发赏赐的时候到了。"这就是隐藏在"皇上圣明"之后的暗语。

亏老本啊!得不到威望还要亲手掏腰包,真是亏到了极点!

但是没有办法,有功必赏,这是当皇帝应尽的职责。

刘承祐赏给郭威检校太师、侍中两个官衔,以及一条玉带。

事实上这三种东西都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对于这三样东西,我们一样一样来看。

检校太师,好吧,我们也来搞搞解剖,将这个东西切成两半来分析。太师,这个东西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公之一,多为大官的加衔,并没有实际的职权。很假了!再来看看"检校"。从唐代到宋代,凡是在正式官职之前加"检校"二字的,类似现在的"名誉"头衔,也没有实权。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可以知道我们今天那些什么"名誉院士"、"名誉博士"泛滥成灾的原因了吧。归根到底,它和"校检太师"一样,就是有品没实权的职位。

接下来看看侍中这个官职。它是个一品官,相当于宰相的位置,但在当时,朝廷已经改制,侍中成为有品没权的官职。侍中可以拿一品的俸禄,但完全没有事情可以做。

上面这两种官职都是用来对特级干部(如宰相、枢密使等)加官晋爵所用的。现实点来说,就是刘承祐想要每年多给两份一品官员的俸禄予郭威,但是又不能明目张胆地给,所以就给了郭威两个一品虚衔,让他每年拿着这两个虚衔去领钱就行了。

最后来看看玉带这个东西。不用说,这个东西一定是个好家伙。它实则是个荣誉和地位的象征。玉带这种东西就是一根裤腰带,但它不是谁都可以佩戴的,还有品位限制,在五代,必须是正三品以上才可以佩戴。直白点说,如果你是四品五品,哪怕你的裤子是用天蚕丝做成的,你也不能戴玉带,反之,如果你是三品或三品以上,就算你穿的是几片树叶,你也可以戴玉带。当然,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过原始人的生活。但是,它的实际用处除了能扎稳裤子之外,好像就只剩下可以用来上吊自杀了。

在后汉这个朝代,自刘知远开国以来从未赐给功臣玉带,因此这在大臣们眼中是一项极高的荣誉。郭威可以忽视校检太师和侍中,但绝对不能忽视这根小小的裤腰带,因为这是后汉的第一根,更重要的是,此乃刘承祐所赐。

矛盾就在这里。如果郭威受了这后汉的第一根玉带,那么便承认了他是后汉最大的功臣,显然,以后第一个要死在刘承祐手上的人就非郭威莫属了。别以为刘承祐赐给了郭威一根玉带,其实他给郭威的是一根三尺白绫。

郭威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免去了做革命先驱的命运。当然,皇上给的东西是不能不要的。所以郭威的解决方法很独特--拉人下水。他把这次镇压李守贞的功劳分开推到了搞后勤保障的杨邠、史弘肇、苏逢吉、禹珪、窦贞固、王章等人的身上。这些人还有和郭威类似的两个身份--一品大员和当朝元老。郭威把他们的后勤功劳和为刘知远做的功劳通通托出来,证实他们也应该赐给玉带。

意思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你刘承祐也不可能一起杀掉这么多功臣的。

刘承祐再一次败了,他不仅在郭威面前仍然毫无招架之力,还要同时赔掉很多根玉带。

无奈,他只好都给。

2.较量

郭威打了胜仗归来,并得到了赏赐,也许很多人都认为一切都该在这里画上一个句号。可是历史证明,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允许就这样结束的,这个人就是刘承祐。他开始了新一轮的计划,目标很明确,就是拿回原本属于他的东西--权力。

他父亲刘知远临终前任命了五位托孤大臣--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苏逢吉。杨邠和郭威主管军队,杨邠管军政,郭威掌军权领征伐,史弘肇任侍卫军都指挥使,亲兵的最高长官,主管京城的治安,王章任三司使,主管财政赋税,苏逢吉任宰相,主管全国政务。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刘承祐这个当皇帝的能做什么了吧?没错,如大家所想,刘承祐除了能每天像个白痴一样地坐在龙椅上,以及能在皇宫里坐牢之外,似乎没其他什么事可以麻烦他了。

权力空虚啊!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可怜!真的很可怜!

所以,刘承祐每天在朝堂上和群臣议政时,能说的话的数量就像一天放的屁的数量--只有那么几声。他更多的是听着那五位辅政大臣在讨论,然后他们说这件事可行,他就批准;他们说这件事不可行,就不批准。刘承祐这位皇帝诚然就是一台被操纵的机器。

这令刘承祐很不能忍受。原因很简单,皇帝是他来做的,所有的权力本就该让他来行使。

于是,刘承祐决定把那些失去的权力通通夺回来。为此,他甚至决定要不择手段。

他每天坐在龙椅上并非真的无所事事,他对这五个辅政大臣细细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重武轻文。

这五位大臣由于这个很明显的分歧而分成了两个集团。

第一个是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为首的集团,在此我们称为史弘肇集团。这个集团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不喜欢文臣。这个集团的成员除了史弘肇之外,还有杨邠、王章、郭威三个人。杨邠和王章与史弘肇一样都是轻视文臣之流。而郭威虽然也是这个集团的白金会员,但是他对文臣并无偏见。因为他的身份是个武将,还因为史弘肇邀他搞过很多次娱乐活动,拍过他很多次马屁,所以郭威先生很不幸地被史弘肇拉下了水。

第二个是以苏逢吉为首的集团,在此我们称为苏逢吉集团。很不幸,这个集团里只有苏逢吉一个会员孤军奋战,他要当金牌会员还是银牌会员随他高兴。很显然,苏逢吉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臣,所以他被划在这边。

刘承祐对朝中的现状非常满意,因为这个现状他可以好好地利用一番。在苏逢吉集团不堪一击的情况下,他准备给苏逢吉增加实力。他的目的是拉拢苏逢吉,对付史弘肇集团。于是,刘承祐带着他的舅舅李业(当朝国舅)以及枢密院承旨聂文进、茶酒使郭允明一同秘密加入了苏逢吉集团。注意,是秘密加入,没有让史弘肇集团任何一人觉察到。

表面上看苏逢吉集团是以苏逢吉为首的,其实不然,真正的幕后主使者还是刘承祐,苏逢吉只是个跑腿的。而史弘肇集团也是如此,它真正的幕后主使人实则是郭威,而且郭威是无意中成为这个主使人的。因为史弘肇是个完全没有主见的人,他对郭威是言听计从,每次议政时,他都和郭威站在一边,郭威说一,他绝不会说二,也决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所以郭威很无奈地成为了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

认了吧!郭威,谁叫你说的话那么中听。

自此,后汉的两大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活动拉开了序幕。在历史上,这场斗争并没有太过明确的记录,以至于它很容易被人遗忘。但是细细看来,它的激烈程度足以让人震惊,其中的谋略心计也足以让人咂舌。

打响第一枪的,正是刘承祐操纵的苏逢吉集团。

自从刘承祐加入苏逢吉集团之后,他一直都在等待着走出夺权第一步的机会,而且这第一步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

时间没有让刘承祐久等。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冬季的一天,北方边境传来了辽国侵犯边境的消息。刘承祐派郭威领兵出征,前去抵御。但是郭威这一次完全等于白跑了一趟。原因很简单,辽国军队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粮缺钱,以至于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除了好事之外,他们什么事都敢做。再说靠得最近的就是你后汉,按照商业规划中的最优市场半径来看,后汉就完全占有了最优半径--不抢你后汉的还抢谁的?

辽国人抢劫的方式前面已经说过,叫作"打草谷"。通常辽国人搞完打草谷之后就会立马走人,没必要等着别人来砍。所以郭威这次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过去,却没见到一个辽兵,结结实实地被放了一次鸽子。虽然说在战争年代放几只鸽子算是好事,但是这未免太让人哭笑不得了。

无奈,郭威只好班师回朝。

郭威却不知道,有人正利用这件事算计着他。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的一天,苏逢吉集团秘密地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刘承祐带着几个成员共同商议,制订了搞垮史弘肇集团的第一个计划。

第二天,后汉的早朝仍然如期举行,五位辅政大臣依旧如往常一样议政,并没有什么与平常不同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平日里坐在龙椅上无所事事的刘承祐多下了一条命令--任命郭威为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即刻起镇守邺城,抵御契丹来犯边境。

郭威静静地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帝,一语不发。而刘承祐在下完命令之后,又恢复了原先无所事事的样子,仿佛他从来就没有下过这道命令。

郭威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个善于伪装的人,永远不能小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除此之外,他还很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正在靠近,而且这个危险不止针对他一个人。

他的看法和感觉并没有错。果然,苏逢吉站了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郭威交出枢密使一职,理由是--你郭威现在已经是一个节度使了,作为一个藩镇,朝廷不能把军权交到你手上。为什么?因为唐朝就是亡于藩镇之乱,已有过前车之鉴,兵权交给你,不安全。

显然,这是在剥夺郭威的军权。而且这个理由实在是无可挑剔的好,苏逢吉集团深信这个理由完全能将郭威逼到死角。

刘承祐脸上微微露出了得意之色,虽然他仍然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但是他似乎低估了史弘肇集团的实力。这个集团能横行朝野不是没有原因的。搞出这个计划来,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刘承祐还不够成熟。

很快,郭威的死党史弘肇就站出来反驳了。史弘肇是个凶狠残忍的人。这就注定了他拥有另外两个特点--脾气暴躁和蛮不讲理。但是,这次他提出来的反驳理由并非没有道理,甚至还无可辩驳--领枢密之职可以便宜行事,能使将士们服从命令。史弘肇就用这个理由和他暴躁的脾气据理力争,以压倒性优势镇住了苏逢吉。

这一轮较量的结果是,郭威以枢密使之职兼任邺都留守和天雄军节度使驻守邺城。

郭威没有多说什么,他如往常一样谦恭地领受了这个命令。

但是在走出朝堂之后,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发生了。一向以沉着和冷静著称的郭威额头上居然流出了冷汗。是他水喝多了,无处排泄吗?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人心中感到恐惧的表现。对于郭威这个征战沙场以及纵横官场几十年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将他吓倒。但是郭威此时此刻头一次感到了恐惧,原因只有一个--他感觉到了阴谋,而且还是个天大的阴谋。

这个阴谋就是"他要走了"。就这四个字,"他"是指郭威。

郭威要走了,而且是被刘承祐亲手调走的。我们可以想见郭威在史弘肇集团中的地位。他就是史弘肇集团的智囊、中流砥柱。他的谋略、官场经验,放眼后汉朝野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有他存在,对于搞垮史弘肇集团就可谓是天方夜谭。所以他这一离去,史弘肇集团的实力必将大打折扣。在这里,可以看出刘承祐搞垮史弘肇集团的策略--分割势力,各个击破,而且执行这个策略的步骤也很容易看出来--先易后难,也就是先摆平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位,再杀掉郭威。

好重的心机!

除此之外,郭威还看出来了一点--刘承祐已经加入并操纵了苏逢吉集团。刚才苏逢吉与史弘肇在朝堂上的争吵就正好证实了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凡敢跟史弘肇作对的人通常只有一种--活得不耐烦的人。对于苏逢吉这个贪生怕死的人来说,要一夜之间突破他的弱项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人物为他撑腰,而且这个大人物的地位必须比史弘肇集团中任何一人都要高。这个人,相信除了刘承祐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了。

以后的势态走向郭威已经了如指掌。刘承祐的屠刀已经拿起,就绝不会放下。这个年轻皇帝的心计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龄。可怕!

为了拯救史弘肇集团的命运,郭威决定亲自去找刘承祐搞一次谈判,毕竟这并不是关乎他一个人的命运。

郭威拜见了刘承祐,对他说:"苏逢吉、史弘肇都是先皇的旧臣,他们精忠报国,请皇上放心任用他们,朝内必当无事,边疆之事我一定尽忠报效,不负皇上重托。"

表面上看这是一句请求的话,但实则郭威是在用这句话请求刘承祐不要再继续操纵苏逢吉集团去对付史弘肇集团,大家和平共处可好?

显然这是一句暗语。

刘承祐看着郭威,他很清楚知道这句暗语的意思。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得意。郭威,你怕了吗?一切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谁也不能中场弃权的游戏,直到我拿回那些原本属于我的东西才能结束。

刘承祐装出一副对郭威离去而不舍的表情,说出了他的暗语:"我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

不言而喻,这是一句极度危险的暗语。刘承祐用这句话告诉了郭威--郭威先生,你才是对我最具威胁的那个人。你放心,等解决了你那三个盟友之后,我会好好收拾你的,包你爽到极点。

郭威把这句暗语听得非常清晰明了。这并不在他意料之外,所以他并没有吃惊。但是还有一点令他狐疑,就是这个年轻的皇帝面对兵权在握的他居然表现得信心十足,的确让人难以猜透。

这场谈判以刘承祐的拒绝而告终。

郭威走了,领着他的大军一起往邺城去了。去之前,他并没有告知史弘肇集团的另外三人,有人在暗中算计他们。郭威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他相信只要朝廷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可以立马赶回来,阻止厄运的降临。

事实证明,郭威这次完全错了,他永远没等到他能赶回来的那一天。

3.再较量

同类推荐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与中外朝制度》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老学说与独尊儒术、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等内容。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热门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剑渊

    剑渊

    一座孤岭中的玄天九重塔,一柄深渊中的漆黑墨剑。一个身怀神技的邪气少年,一段传奇的异世人生。持天为剑,踏地为渊,且看我如何凭一己之力,斩尽乱世群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诡案罪3

    诡案罪3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死亡剧组命案”“网络作家杀人案”“深山分尸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女帝养成系统

    女帝养成系统

    系统:您好,欢迎使用女帝养成系统!静娴:“妖……妖物!”系统:你还在男权社会里苦苦挣扎或是死心麻木吗?你还在梦想靠着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吗?清醒吧女人!女帝养成系统,助你摆脱男性的桎梏,掌控男权的社会!静娴:“简直大逆不道!”系统:系统出品各色丹药,质量保证,药到病除!你想用它救弟弟吗?静娴:“……我,我该怎么做?”其实,这就是一只真正的大家闺秀在系统的诱拐下,从侯府奋斗到皇宫,最终终于成功的故事!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晨者为王

    晨者为王

    林晨以为,此生会永远在家宅下去,但一场意外却将她带入一个奇幻的魔法与武技的世界。在这里,她遇到了绝美的白翊,唠叨的神树遮天,而这巨大的绝命森林,仅仅是故事的开始而已......终于出了绝命森林,广阔的天地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一下子在林晨面前铺展呈来。神奇绚烂的魔法,强大的武技,林晨的天赋注定了她的生活将不会平凡。然而,白翊沉睡,遮天不知去向,林晨渴望低调平静的生活将注定无法实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