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400000007

第7章 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3)

这个就好办了。武侠小说告诉我们对付一个不愿出手的人的最好办法就是逼他出手,而且最终出手了不打得你非死即伤他还不会收手。为此,刘知远的部下们齐心协力商定好了一项计策,就是不管谁见了上司刘知远的面都不能再叫"将军"了,得改口叫"万岁"。

这项为刘知远服务的计策很快地实施起来。

刘知远对这项计策的回应是--命令闭嘴。但是毕竟嘴巴太多了一时间闭上不,刘知远干脆下令--谁敢乱叫他万岁的就掌嘴。

很快,无数张吃饭和接吻的家伙被刘知远的一道命令给强制关上了。

这场闹剧就此无疾而终。但是它真的结束了吗?不是的,历史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更大的事还在后头。

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落在了在一旁冷静察看的郭威眼中。他给这件事的评价是--分量不够,远远不够。意思就是闹得不够大,没有达到让刘知远下定决心称帝的地步。

为了能让刘知远下定决心称帝,郭威决定狠狠地逼刘知远一把。这个举动在历史上有个美化的名字,叫作"劝进"。但是在此我们一起出手撕掉它的衣服,还原它真实的面目,叫作"逼宫",而由于未造成类似聚众斗殴等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在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轻度逼宫"。

首先,郭威必须成立一个联盟组织吸收成员,这个联盟我们姑且称之为"逼宫联盟"。然后郭威先生就去找一些有地位有分量的人,一起搞一搞娱乐活动,渲染一下场面,烘托一下气氛。之后再提出自己的逼宫计划,供大家参详。在这过程中大家可以边称赞这个计划的完美边挥手装酷,也可以边大声说话边拿张桌子猛拍,要是能在慷慨陈词的同时用嘴巴多猛烈地发射一些唾沫星子那样效果就更好了。

被郭威先生以这种方式吸纳进来的成员非常之多。其中包括后来刘承祐的四个辅政大臣--杨邠、史弘肇、苏逢吉以及王章。这四大天王在后边我们会提到,所以在此暂且搁下。

于是,郭威就带领着他的联盟成员去对刘知远进行逼宫了。意思是--你不当皇帝,那就让我们来逼你入宫当皇帝。这些联盟成员的脸上都有着慷慨激昂的表情,他们把逼刘知远当皇帝作为一项神圣的任务,甚至为此能将生死置之度外。

有此组织,何愁大事不成?

然而刘知远的主见比他们想象的要牢固得多。当郭威领着众人前来逼宫的时候,刘知远只是沉静地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不惊讶也不兴奋,更没有愤怒。

刘知远用一句话击退了他们的逼宫--此事得从长计议,勿要再提。

但是这些逼宫联盟的成员是不会那么就轻易认输的,他们被刘知远击退一次,第二次再来,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逼不死你,烦都烦死你。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终于,郭威成功了,整个逼宫联盟成功了。刘知远在循环往复的骚扰之下,决定放弃抵抗,选择抓住时机称帝,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做了皇帝。

刘知远对郭威,以及他的逼宫联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给了自己充足的信心打破自己的牢固主见,巧妙地抓住了时机,完成宏图霸业。他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更离不开郭威。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没有经过导演的历史事件。并不像后来郭威策划的"黄旗加身"以及赵匡胤导演的"黄袍加身"那样破绽百出,不仅有人编剧,还有一群演技极差的群众演员在一旁大嚷大叫,纷纷拔刀向前,像过年了准备杀猪一样毫无职业道德。

历史告诉我们,它是不能被翻拍和重演的。

5.点将的智慧

好吧,例子在此已经列举完毕,相信大家对郭威为后汉立下的汗马功劳已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功高。而功高又是跟震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在的刘承祐在郭威面前的确还嫩了点。如果让郭威前去镇压叛乱,成功的话,那么所有的荣耀、威望和功劳都会被郭威吃干抹尽。因为郭威在后汉的臣民心中本就是德高望重的人,是现在的刘承祐无法比拟的。在这场镇压叛乱的战争中,大家的目光只会投向郭威,除非刘承祐突然驾崩,否则休想吸引到一丝民众的眼光。

刘承祐把这一点看得非常透彻。虽然他第一个想起的是郭威,但是他现在决定这场镇压叛乱的战争一定要绕开郭威,不然他就无法一举树立起他的威望。

他把眼光从郭威的身上挪开,最终集中在三个人身上--郭从义、常思、白文珂。对于这三位仁兄,刘承祐不知道使用了多少次"十一抽杀法"才得以定下来。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刘承祐的智谋和眼光。

郭从义和常思这两位仁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刘承祐择取他们,无疑是想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然后用他们来突出自己的"领导地位",树立自己的威望。

而真正选得巧妙的,还得数白文珂。这位仁兄当时已经七十三岁了,离进棺材的日子差不远了。刘承祐看中白文珂的原因不只是因为他的年纪,更是因为此人的劳苦功高。刘承祐任命他前去,正好杜绝了群臣对刘承祐不用重量级人物的非议。当时许多人见白文珂年事已高,担心他这一去连从战场上爬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纷纷为他说情。但白文珂一口答应下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可怜的白文珂,被人当枪使了依然强装金枪不老,屁颠屁颠地在大军拥护下上了战场。

这次作战的策略是先消灭李守贞这只领头羊,然后再消灭赵思绾和王景崇这两个搞拥护的。

对于刘承祐所布置的一切,以及想借此达到的目的,在一旁落个清闲的郭威先生都知道。他从这个布置之中感觉到了一丝危险,这个年轻的皇帝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单纯和天真。他想,他也许该准备些什么了。

刘承祐正饶有兴味地等着郭从义和常思凯旋,然后再亲手给他们颁个大奖犒劳一番。事实却不能让他如愿。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虽然击败了李守贞,却无法消灭李守贞。现在的李守贞依然可以躲在他的老巢河中城里大吃大喝。白文珂、郭从义、常思三人攻打河中城从春天打到夏天,打到花儿都谢了,河中城岿然不动。

就是李守贞这颗钉子硬生生地阻碍了刘承祐顺利树立自己的威严。无奈,很无奈。

有些人认为李守贞在河中城里待着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玩命死撑,尽量多地拖死前来攻城的汉军士兵。这样的观点未免太过片面,更低估了我们李守贞先生的智商--他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好啦,李守贞先生,听到这个论断,请不用先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后面你会被一个人整得很惨。

其实李守贞先生这个叫作--以守为攻。这个富有哲理的词语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李守贞为了与赵思绾、王景崇两位盟友会合,必须先用防守这种方式把朝廷的军队拖垮,他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不是傻傻地等着刘承祐同志送他上路。

从春季到夏季,赵思绾和王景崇虽然已进行了好几次援救,但是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位仁兄像看守死刑犯一样为李守贞先生设置了绝对防御体系,很可惜,赵思绾和王景崇数次营救都无功而返。

我们再来看看李守贞先生那更深层次的目的--投降辽国(此时已经由契丹改名为大辽)。从这几个月的战争中,李守贞能看得出就算联合赵、王两位仁兄也不会是朝廷的对手,因为他们这三位从反叛开始到现在几乎都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如果日后想要生存下去,辽国必然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自老早以前起,耶律氏有限不负责任公司便已打出了招聘广告--不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你手上有兵马,你前去应聘(投降),这个公司定会给你优厚待遇。实则就是老少通吃的意思。

所以,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这三位仁兄为了断掉李守贞任何一条退路,在这几个月之中是防守得极为严密而辛苦的。

可是,这并不能使刘承祐先生满意,他要的是李守贞尽快地死。于是,他决定去找那个被他冷落在一旁的人--郭威。虽然这也不能令刘承祐先生满意,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刘承祐亲自去见郭威。他甚至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可耻的事。

郭威还是像往常一样谦卑。他见到刘承祐照旧屈膝下拜,用平和的语气说话,丝毫不失作为臣子的礼数。

刘承祐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对郭威说:"对于镇压李守贞这三个反贼,我能麻烦你去吗?"

郭威依旧用很平静的语气说:"我不敢请命,也不敢推辞,谨遵皇上谕令。"

刘承祐这时才发现自己在郭威面前是那么的毫无威望,几乎完全没有招架之力。郭威越是谦卑,就越令刘承祐的怨气更深一层。因此,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矛盾的爆发已经不远了。这一点刘承祐知道,郭威当然也知道。

就这样,在千万人的瞩目下,郭威再一次挂帅上阵。这才是人们所期望的人,这场战争本来就该属于这个人!

郭威首先到达军中,做每个将领出征前该做的事--誓师。他将自己的穿着换成与普通士兵一个模样,并把上头派发的军饷一一分给部下将士们。这就是他在军中的作风,也是他能受到三军将士尊敬和敬仰的原因。

然后他开始一边招募士兵扩大军队实力一边赶往前线。李守贞,来吧!你逃不掉的,你本来就是属于我郭威的猎物。

郭威德高望重,慕名而来加入他麾下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一个士兵向郭威传达了一则消息--一个自称是赵弘殷之子的人想投靠他,请求他的收留。

郭威认识赵弘殷,知道此人前不久出征凤翔,立过大功,以勇猛著称,因此被擢升为护圣都指挥使(相当于今天的警卫队长)。令郭威略感奇怪的是,赵弘殷的儿子不直接在他老子麾下走走后门混个副队长当当,却来这里投军,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让郭威感到好奇。就是这个好奇让赵匡胤的一生从此改变。

郭威很快见到了这个年轻人。赵匡胤给郭威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这个人不像赵弘殷的儿子,很不像。赵匡胤的模样实在是显得非常不争气,虽然他尽力将自己打扮得脱离了丐帮弟子的低级趣味,却越来越像丐帮长老级别的人物了。意思就是他虽然尽全力将自己弄干净了一些,却还是掩饰不了风霜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肤色不符,气质不符,穿着更不符。

郭威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赵匡胤,可是他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其他年轻人所没有的一种可贵的东西--冷静。于是他问赵匡胤籍贯和家族世系,想用这种手段来揭穿这个年轻人的虚假身份。

可是郭威这回错了。赵匡胤用洪亮的声音对答如流,说得非常详细,完美得找不出一丝冒牌身份的痕迹。

郭威没有理由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赵弘殷的儿子,于是他问赵匡胤为什么会是这副模样。

赵匡胤用很平淡的语气表述了这两年来所遭遇的一切,告诉郭威这两年的人世沧桑对他来说都是如烟往事,他看得很淡。这就是成大事者的气势,淡泊和包容。

郭威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丝喜欢。于是他告诉赵匡胤他父亲的所在和现任职位,并问赵匡胤为什么不去投靠父亲。

赵匡胤给出他这两年来一如既往的真实想法--我并不想依靠父亲的势力和宠爱,我要靠自己。他说话的语气铿锵有力,仿佛什么都撼不动一样。

郭威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从喜欢变成了敬佩。他知道,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有斗志,有力量,未来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的。

如果他是凤凰,郭威愿意帮助他浴火重生。

郭威收下了这个年轻人。他没有把赵匡胤投到军中,而是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一名亲兵。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并不知道一切将会因此慢慢地改变。

6.一场真正的心理战争

赵匡胤从此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而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一共有两个人指引着他,第一个是郭威,第二个是后来的柴荣。柴荣我们在后面将会细说,这里我们先来讲郭威。

很多人将郭威当作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这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谬误的。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郭威先生除了长得比赵匡胤帅之外,到底还有什么资格能当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

眼前就是河中城了,他的猎物李守贞正等着他。

这是一场绝对能令人拍手叫好的战争,它是属于郭威的,在此它将郭威的攻城智谋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类推荐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惹爱成婚之独宠娇妻

    惹爱成婚之独宠娇妻

    他,众人眼中的无情太子爷,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人前冷漠,背地里却被人叫做不举太子。她,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刚应征上实习医生,却是华夏第一医大的校花学霸。这是一个彪悍妞儿走夜路时遇见禽兽被压与反压的惊悚故事。这是一个冷漠大爷勾引娇妻不断诱敌深入的故事。【小剧场】一沓文件拍在他的桌面上,小女人叉着腰理直气壮地道:“我要离婚!”办公桌前正在看机要文件的男人头也没抬一下:“下辈子!”五年之后,京城第一机场。一个衣着时尚的女人牵着两个小饭团悠哉悠哉的走出候机室。闻讯赶来的站天泽当场石化看着面前的两个小饭团,牙咬的咯咯直响,这个女人不仅逃了,还敢一逃就是五年!小饭团子看了一眼面前气场强大貌似惹不起的战天泽,撅了下嘴:“妈咪…这个叔叔挡路了。”白小米错愕了一下,准备低头解释,另一个小饭团子不屑。“出息!等爹地过来就没人敢欺负我们了,叔叔让让,别挡道儿!”战天泽当场如遭雷劈,迈出去的脚步怎么也挪不动了。P:本文宠溺无下限,妞们看文自带避雷针,一对一身心干净,收藏一个提供瓜子花生小板凳,入坑愉快!
  • 金钱与人生

    金钱与人生

    斯迈尔斯对西方近现代的道德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容易识别的表现,就是其作品畅销全球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年轻人的人生教科书,甚至有人称其作品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一本笑不笑由你的书! 笑话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是人们将人类社会及自然现象加以经验总结,进行理论概括而提炼出的精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以其深邃的思想、精彩的语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
  •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为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绝色郡主:好运临门

    一朝穿越,她成了天韵国百姓口中,无所事事,花天酒地的官语遥—官家大小姐。居然有六位相公?“大夫君,今晚是初一,该你侍寝了”官语遥一副嬉皮笑脸淫笑着。“噢,好,我睡床上你打地铺,我都帮你准备好了,你看那”男子风华绝代的笑着指着桌底下,喝着铁观音。“夫君,我弹首曲给你听吧。”官语遥的手慢慢的伸向那把绝世好琴,正要触及时。“你敢碰我的琴,我舍了你的手”男子拿着一本书,悠悠的开口着。“官人,我身体有恙,你能帮我看看吗”官语遥轻轻扯着某男的衣角,可怜兮兮的说着。“确定吗”某男冷哼了一声,从身后拿出一块布,轻轻一甩,数百银针,闪闪发光。……众多夫君,且看她如何一个个收拾!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霸总今天也非要娶我

    霸总今天也非要娶我

    乐于助人一次,结果得到个妖孽美男做“奖励”怎么办?美男坚称她要对他负责,从此对她死缠烂打。她去实习,美男是公司大boss;她去上课,美男是学校刚高薪聘请的客座教授;就连她去买水果,美男都顶着两片橘子叶,蹲在一堆水果旁……她对此视若无睹,买了别的水果就跑,美男怒了,质问她,“你不把我买回去,怎么能知道我好不好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杏花雨

    杏花雨

    恶性的发展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已司空见惯,这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人类的神经。史前文明的有无,外星文明的存否,并不是本文要关心的,本文关心的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本身。外星人踏足地球时,发现地球正处于核阴影笼罩之下,他们不忍心看到地球文明重蹈覆辙,于是忍痛割爱,留下了刚刚出生的儿子,把他冰冻在了北极。等到地球灾难来临之前,婴儿将苏醒、成长,去拯救地球……一个外星遗孤,为了地球文明而生。外星球和地球文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杀戮,而更应该是和平、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