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8400000005

第5章 赵匡胤的第一任老师(1)

1.刘知远的帝王霸业

好吧,说了这么多。该请我们的主角赵匡胤公子上场了,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赵匡胤的家就在汴梁,就在今天有名的双龙巷里。乱军已经攻进了开封,而且正在夯市。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保护着全家老小躲避兵灾,往城外逃难。他处在焦急和慌乱的关头,很怕遇见乱军。他在等着乱军退去,再回家住上一段日子。

这段日子一定不会是好日子。

此时的赵家正在遭遇洗劫,对于所有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有一个规则,就是通通带走。对于不值钱的东西,抢劫者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毁掉。意思就是我得到了的东西别人休想得到,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所以,当赵匡胤回到家的时候,他能看见的就只有空荡荡的房子和遍地的破烂。

这一刻,赵匡胤的心变得冰冷。

那些普通百姓所受过的灾难,在这一天,赵匡胤也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只能说体会到了,不能说完全体会到了。因为张彦泽还良心发现地留给了他一座宅子,虽然有些乱,但是整理一番之后还可以住,临走时也忘记了烧上一把火。而且,他的家人依然好好地站在他的身边。

光是这样就已经足够赵匡胤好好体味一番了。因为他的家庭已经落魄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下去。

赵匡胤作为家里最大的儿子,挑起这份重担责无旁贷。他看了看身边亲人那一张张忧郁而苦愁的脸,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么让他们好好地生活下去?

他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答案。

想不出来就去寻找吧。这是赵匡胤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终于,就在二十岁这年,赵匡胤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决定出去闯一闯。为了避开这三年来面临的最大阻碍--母亲和妻子,赵匡胤偷偷溜了出去,然后再写信寄回家,告诉她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早该这样做了,你啃老的日子熬到头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来吧,赵匡胤,它会让你成长,让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后晋开运三年,天下的局势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实这个变化大家都很熟悉,旧的去了,新的就来了。这个变化就是正在悄然进行中的改朝换代。

制造这个变化的人,名叫刘知远,已亡后晋的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从小就是一个沉稳庄重、不好嬉戏的人。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一个小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要不就是经常被虐待,要不就是得了抑郁症。而事实证明刘知远没有被虐待,也没有患抑郁症,可他偏偏有这个特质,这个特质还伴随了他一生。按照电影《功夫》里面包租公夫妇对周星驰的评价来说:刘知远--他就是万中无一的绝世怪胎。

因此,这就注定了刘知远是个天生的治国之才和政治家。而历史也没有亏负这个天才。

刘知远帝王霸业的第一步就是夺取河东这块肥地,建立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他走这第一步那年,正好是后晋开运元年(944年),耶律德光在被石重贵打败两次之后发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侵略。

刘知远被授予的任务就是抵御契丹入侵。

这个任务刘知远很不想接手,因为他现在的目标是如何将河东这块肥肉一口一口吃掉,他的全部精力都在这个目标上。但是无奈,上头有令指定要他和契丹打,而且打得上头满意为止。

哪壶不开提哪壶!真够扫兴的!

刘知远决定从中搞破坏,整一整石重贵这个败兴的家伙。面对上头的调遣,刘知远表示对着干。上头要他去东边打,他偏要去西边打;上头要他打敌人后面,他偏和敌人面对面地干;最后停手不打了,让全军留在原地放马磨刀。

这样的做法换来的是朝廷的鄙视,甚至连刘知远的对头耶律德光也很瞧不起他。

面对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的鄙视,刘知远只是一声冷笑,然后下令出兵忻口(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硬碰硬地跟耶律德光干上了。

结果是刘知远取得了胜利,大破契丹军。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立刻被震惊了。他们到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刘知远这个人是不能小看的。

然而刘知远并不满足,他要彻底颠覆石重贵和耶律德光对他的评价和看法。很快他又出兵朔州(今山西省西北部)的阳武谷,再次和耶律德光干上了。

这次的结果和上次一样--契丹军大败。别以为我不敢出手,我出起手来连自己都怕!

石重贵和耶律德光此后再也不敢小看刘知远。知道错了吧?

刘知远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他得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河东地区。没过多久,河东已完完全全落到了刘知远手中。

开运三年,耶律德光率兵进入开封,后晋灭亡。契丹铁骑再次横行中原,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曾经那些后晋的子民都成了亡国奴隶。

在这个凄惨的年代里,相信有一个人是不会凄惨的。这个人就是刘知远。

在收到耶律德光进入开封的消息之后,身在河东的刘知远并不急着反抗。与此相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部将王峻前去开封,祝贺耶律德光取得开封,灭亡后晋。

很出人意料吧?曾身为后晋节度使的刘知远先生,居然做出如此违背民心的举动,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原因很简单--刘知远想当皇帝。而他当皇帝的最大阻碍就是契丹,如果耶律德光说"不",刘知远就绝不敢说"是"。所以,刘知远必须要得到耶律德光颁发的皇帝许可证才行。

但是耶律德光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不是你想要皇帝许可证他就可以随便颁发给你的,还得先让他尝到甜头。所以,王峻这次前去祝贺更像是一场谈判,或者一场交易。

王峻带去了刘知远为谈判而准备的条件:

一、如果建立政权,愿意向契丹称臣。

二、为契丹搜刮钱帛。

三、契丹人可以到中原来居住,契丹商人可以到中原来经商贸易,并且一律给予保护。

耶律德光看了这三份大礼,立刻从了。很满意地给刘知远颁发了皇帝许可证,表示愿意支持。协议就此达成,即刻生效。

王峻顺利地完成了刘知远交付的任务,感觉非常高兴。他很有兴致地在开封逗留了几天,到处逛了逛。他发现最近开封城中的百姓都迷上了一项很火爆的活动,就是骂刘知远。骂遍刘知远祖宗十八代啊,骂刘知远吃屎啊,骂刘知远卖国贼啊等,应有尽有,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王峻回到河东后,把这个现象告诉了刘知远。

刘知远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很好。"请注意,这个"很好"不是称赞王峻把任务完成得很好,而是称赞开封的百姓骂得好。很奇怪吧?

这种人我们乍一看会以为是精神病院没管好给跑出来的。当然,事实绝不会是这样。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真实情况。

其实是这样的。刘知远派王峻到开封除了祝贺耶律德光和谈判之外,还授予了他一项任务,就是察看一下开封的形势。王峻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很明显,目前开封的形势就是百姓恨不得吃刘知远的肉,喝刘知远的血,啃刘知远的骨。

有人要问了,这是什么形势?这算形势吗?不就是研究怎么吃人吗?

我来告诉大家真正的形势吧。之所以刘知远要称赞开封百姓骂他,是因为大家都痛恨刘知远卖国,大家越痛恨刘知远卖国,就代表着大家越渴望把契丹侵略者赶走。这就是真正的形势--渴望赶走契丹侵略者。各位明白了吧?

刘知远对这个形势感到非常满意。他将好好利用这个形势,帮他顺利登基当皇帝。

一个惊天的阴谋就此种下!

后晋灭亡之后的下一个春天,天气日渐转暖。

在中原人民不断反抗的局势之下,耶律德光不得不带着他的大部队撤出开封城回老家。

刘知远瞅准时机,在太原称帝。为了掩饰政治企图,他不改国号,仍然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947年)。

这一天,刘知远感觉异常兴奋,脸上露出成功者的笑容。他好好利用形势的日子终于来了,而如今身在老家的耶律德光并不知道他被刘知远摆了一道,上当受骗了。

刘知远即刻下令:禁止为契丹搜刮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振奋了人心,争取到了晋朝旧臣的投诚归附,为刘知远称帝铺平了道路。开封城中的百姓对刘知远的态度也由厉骂变成尊敬和爱戴。

终于,刘知远名正言顺地入主开封,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乾佑元年(948年)。史称后汉高祖。

2.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

事实证明,刘知远处事沉稳,善于应变,不仅懂得抓住时机,而且还懂得利用形势,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谋略家。在这场游戏之中,耶律德光完全不是刘知远的对手(被骗得好苦啊)。

由于刘知远这两年来的沉稳办事,登基之前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战争,所以中原地区的人民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个人绝对不会满意,这个人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离家出走,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凭借自己一身高超的武艺,谋个一官半职来赚钱养家糊口。如果没有战事,他就没有机会参军,无法立功升职加薪。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赵匡胤也只有在街头摆个摊子卖艺,耍耍大刀,玩玩胸口碎大石什么的来换几个铜板过日子了。

在这两年之中,赵匡胤早已耗尽了所有的盘缠细软,经常是忍饥挨饿,有上顿没下顿的。像他这样身怀武艺的人,如果再继续找不到事儿做,难保不会作为社会的威胁存在。

虽然外面的世界在别人嘴里说起来是无比的精彩,无比的天花乱坠,但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才深深体会到外面的世界是让人如此的迷茫,人生的归宿在何方,看起来他并不知道。一路走过来所面临的风霜,饱经的沧桑,世人的冷眼,无情的嘲笑,都深深地印在赵匡胤的心里。但是赵匡胤坚信,只要战胜了这一切,他的梦想就不会遥远。

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伟大的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赵匡胤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在历经世间的冷暖之后,赵匡胤变得更加冷静而坚强。他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一个机遇,只有抓住了这个机遇,他就能如大鹏展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个机遇需要别人给,而且这个人还得是一个慷慨的人。但找一个慷慨的人就好像往太监脸上找胡子,很困难。还好有一门学问自从人生出来它就产生了。它就是人际关系学。它所表现出来的方法论,俗称走后门。

这个时候,赵匡胤正利用着它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叫作王彦超,在湖北复州(今湖北天门)当防御使。

首先来说一说防御使这个官职。它是一个州的刺史兼州的军事长官,也就是说它掌握了一个州的政权和军权。再来说一说王彦超和赵匡胤的关系。其实这位王先生和赵匡胤基本上没有丝毫关系,如果他们是在同一条食物链上的话,他们两个人实在是没有可能串到一起的。只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赵弘殷和王彦超一样,都是当官的。我们知道,两个官遇在一起的话,通常人们会用一个成语来修饰这种状态,就是官官相护。要达到这种状态其实很容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大家见了第一面就握手称兄道弟,什么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当然是为了开玩笑调节气氛)通通撩上去。接着一起吃饭相互敬酒夹菜,然后去搞一下娱乐活动。第二次见面就送一下礼,然后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兄弟啦,多多关照。这样就护住了。

赵弘殷无疑是和王先生搞过这一套的,所以他首先就被赵匡胤瞄上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饱经风霜之后的赵匡胤这个时候是个什么模样。衣衫褴褛、满面尘霜、浑身臭气、肚闹饥荒。如果请金庸先生来分配他工作的话,相信除了丐帮之外再没有什么好去处了。

赵匡胤很快见到了王彦超,他把自己家中的遭遇以及自己离家途中所受的颠沛流离之苦,通通告诉了王彦超。为此,他还将说话时的语气尽量变得凄惨些、可怜些。然后,他请求他的这位王叔叔收留他,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并承诺会好好地干,尽职尽责。

他只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靠自己养活家人的机会,仅此而已。

这个请求并不过分,对于王彦超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赵匡胤似乎忘了,王彦超拒绝这个请求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抱歉,贤侄,我实在是无能为力。"王彦超就用这句话拒绝了他。

赵匡胤看着王彦超那假装歉疚的面容--冷漠,除了冷漠还是冷漠。

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当官的说的话是有保质期的。这个保质期就是对方还有实权,而且是能被利用的实权的期间。如果你不幸被任个闲职,或者被撤职的话,那就意味着你毫无利用价值了,到那时你会像条野狗一样被踹开。很显然,从前朝过渡来的赵弘殷如今混得实在不好,穷得连礼物都送不起了,还送了一个都能当丐帮长老的儿子过来,真是落魄到家了。

王彦超像对待乞丐一样,派人给赵匡胤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施舍了几顿饱饭,并给了一点路费,让赵匡胤继续他的流浪生涯。

赵匡胤这才明白了和当官的是不能谈感情的,在他们眼中感情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谈钱伤感情,但是他除了能谈钱之外,唯一能谈的就剩下女人了。所以,赵匡胤掌握了对付这些当官的方法,就是用利益让他们屈服而不是直接采取暴力,以至于后来靠利益诱惑这种方式避免了许多流血事件的发生。

这就是赵匡胤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他能得万人敬仰的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继续来说现在的赵匡胤。

赵匡胤并没有沉沦,他继续着他的下一站,他相信总有一个人会收留他,给他机会。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这座"鄂北重镇"的刺史叫作董宗本,他如今正在他的刺史府中。上天让他在这儿等一个人去找他,但他并不知道上天的这道旨意。

现在,这个人来了,正向他的刺史府走去。

很快,董宗本听见了手下禀告有人前来拜访,并且知道了来访者的来历背景。

他略感新奇,差人将这个来访者迎进来。然后他就看见了这个不远千里的来访者。

年纪二十岁上下,紫色的面孔,魁梧的身躯,眼睛炯炯有神。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前来投靠的赵匡胤。眼前的董宗本是他父亲赵弘殷的朋友。虽然在王彦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赵匡胤并不死心,他来到这里寻找那个机遇。

他们略事寒暄。董宗本从谈话中得知了赵匡胤家中的境况,脸上显出黯然之色,表示很抱歉听到这些。

赵匡胤看得出,那是真真实实的表情,董宗本并没有一丝做作。所以,这个时候,赵匡胤请求他看在与父亲朋友一场的情分上收留自己,请求他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同样承诺尽职尽责地干。

董宗本是一个顾念旧情的人,并不是王彦超那种势利小人,所以他答应了赵匡胤,并且让赵匡胤在他手下任职做事。至于赵匡胤当时任的是何职,工作待遇如何,都是史料中不可考的。我们只要知道董宗本这里包吃包住,包赵匡胤满意就行了。

同类推荐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暴君刘璋

    暴君刘璋

    一恨世态炎凉,二恨人丧伦常。三恨江山污浊,四恨百姓离殇。五恨愚民短视,六恨道貌君子。七恨奸人当道,八恨胡虏喧嚣。………………………………………………………………三国暴君刘璋*************************************************************穿越武侠大陆,开局一个破高中学校。所有武侠人物粉墨登场,正道邪道魔道风云际会,看何时归如何以一校之长,登上武林之巅*************************************************************新书《打造完美女神从吃鸡开始》,作者名:谭道长,已经十万字,成绩还好,确定不太监。书友讨论群:193604165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热门推荐
  • 神器道

    神器道

    一个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总有一天,我要俯视众生。”他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到了。
  • 倾城郡主

    倾城郡主

    ~~~~~~一次重生,一场穿越;现代的财阀公主,古代的王府郡主;她,从来都不是受制于人的人。数年的谋划,只为了守护温暖的亲情;数年的经营,只为了得到纯粹的自由。王妃、皇后?她不稀罕!若她愿意,她便是这天下之主!白君澈,温雅如玉的神医门二公子:颜儿,既然我动心了,那么我也要你为我心动!颜无尘,冷漠如冰的侍卫:主子,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莫靖寒,皇朝第一美男子:颖儿,你是我的王妃,是我的妻,不准离开我!百里傲天,邪魅不羁的魔教教主:霏儿,什么时候做本座的教主夫人?呼延诚,俊挺的黑禹国太子:颖儿,只有在心里才能这么唤你,就这样默默爱着就好。司马文彬,儒雅的相国公子:颖儿,为何我们才相遇,你就要成为别人的妻?~~~~~~清的爱情观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本文已入半价书库!本文可能更新较慢,但绝不会弃坑!清刚建立了一个群(67960707),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入,还没人呢~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的名字~~~~~~~推荐好友文:《三千俊男爱上我》《废后翻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虹

    ,而且支配着人的生存,却四顾茫然;少妇迫于丈夫的挟持,回到了前妻的身边。而欲望的扭曲与幻灭,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高音歌唱家,拥有一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王大进用小说坦然地表达着这样的观点——欲望不仅无处不在。付出了惨痛代价,他走出了昨日的婚姻,则彻底地重塑了生活的样貌,在煎熬中一天天憔悴。当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幸婚姻的枷锁而恢复自由的时候,却被不能承受的虚无感改变了既定的轨迹,那个当初带给她激情的男人,却已带着寒冷的内心,甚至人性。命运安排他与一个美丽而哀愁的少妇邂逅,婚外情像人们熟知的那样熊熊燃烧
  •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生命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按排今天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环境,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尽管我们可能收获成功,也可能遭遇失败,但只要每一天都地得充实,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和信心;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和理想;每天付诸一份切实的行动;每天就都会获得一份精神的充实和心灵宁静。 每天早晨醒来,你都是全新而特别的,让我们伴着清晨的朝阳迎向新的挑战,让此后的每一天都成为你的代表作。
  • 六道魔君

    六道魔君

    魔法、修真、蛮气、刺客横行的赤炎,演绎怎样的一段爱恨情仇!母亲还在通天铁柱上承受着痛苦!一个普通的少年该怎样迅速的成长?面对巅峰的对手,他能否横贯今古,捍卫一个男人的尊严!身怀两大古神的记忆!是否可以完成通天大业,恢复神界的安宁?九字真言诀,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
  • 圣魂骑士夜

    圣魂骑士夜

    始于中国都阳市的都阳第七中学,17岁女生胡蝶在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地生活着。一天上学的路上,她被一只女鬼和一个古代男纠缠,好不容易摆脱后,却又遇见了来找她的风听苍和花莲见。他们告诉她,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神镜宫的公主,她的双胞胎姐妹因受了魔法重创而长眠不醒,正等待她拯救;还有衰败混乱的魔法界,也正等待她救赎。就此,胡蝶变成了琉璃蝶,从高中生变成了魔法女王,从平凡的普通人界踏入了未知的魔法世界,也踏入了一系列探险和情感纠结的世界……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凤归巢

    凤归巢

    此文属家斗,种田,豪门,狭长杏眼的莫府嫡长女无娘无爱,老爹的小妾要强嫁她掌控在手,搓圆捏扁还要占有她娘的嫁妆,穿越到此的同名小人物莫小双如何受得,爆脾气加上不服输当真要在莫府风生水起,竟赢得美男个个顾盼流连,你来我往小双如何应对,你方提亲我跟后,却不知世态炎凉,一场婚姻嫁取,惹出许多寒心变故,罢了罢了,就算不嫁,也不能在莫府守着如狼似虎的小妾异妹,那就让老爹再取,气死小妾,让美男心疼,爬地哀嚎,“双儿啊,嫁我吧!”稍带着种上几田薄田买上几件铺面,分分茶,下下棋,偶尔在道观谈谈天,谈谈地,有美男道:“双儿啊!你是我的,就算分分茶下下棋,也是要回家侍候夫君的!”莫小双终于两眼一翻道:“什么夫君?你明媒正取过我吗?”%%%%%%%%%%%%%%%%%%%%%%片断一双儿对姨娘道:“姨娘啊,你那屋子里摆着我娘的嫁妆物件,你是不是还回来的好?你知道不知道,小妾私自拿正夫人的东西,视同偷盗,是要被送官的!”姨娘道:“凭什么,那是老爷送给我的!”双儿道:“那老爷就是家贼,你就是外鬼!来人啊,从今往后我,我们兄妹三人就在姨娘这里过活了,姨娘你是给我们布菜呢,还是给我们守门呢?”片断二双儿挺着大肚子道:“爷,你要男孩,还是女孩?”男主道:“双儿,咱自然是要男孩子,咱就生一个男孩好了,以后就不用这么幸苦!”双儿道:“那要是你娘不同意,给你寒几个丫头怎么办?”男主扶着双儿道:“双儿,咱就让她们给咱宝宝洗尿布!给咱们倒洗脚水!”双儿白了一眼道:“那要是皇上给你几个美娇娘呢?”男主大度地说道:“这还不好办,让她们做咱们的义女,给咱多招几个女婿,让他们养活咱一家三口!”
  • 做事别缺好心志

    做事别缺好心志

    成功的“馅饼”往往不是伸手就能得来的。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志,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