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三章4放聪明点,深谙那些“弦外之音”
人们沟通的失败往往与情商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因为一个不会听“弦外之音”的女人,一般也不是个沟通高手。听他人的言外之意属于识别他人情绪的范畴。
王坤准备借助于好友赵广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广的第二天,赵广暴病身亡。王坤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广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坤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
赵妻见他虽然表面上并不是要追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王坤的言外之意是:只能是跑腿花力气,却不熟悉那些门路。
于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的生意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赵妻是个非常聪慧的人,她很明白王坤的意思。这样也避免了他们的尴尬与可能上升的矛盾。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赵妻一样准确地听出王坤的弦外之音,一些不能准确抓住他人言语中信息的人,最后往往惨遭失败。
沈万三秀是明朝初年江苏昆山一带有名的大富翁。他原名沈富,因当时民间习惯将名门望族中的人称作“秀”,连上姓名和排行,因此他又被称作沈万三秀。至于其中再嵌上一个“万”字,则是因为他拥有万贯家财。
沈万三秀竭力向刚刚建立的明王朝表示自己的忠诚,拼命地向新政府输银纳粮,讨好朱元璋,想给他留个好印象。
朱元璋于是下令要沈万三秀出钱修金陵的城墙。沈万三秀负责的是从洪武门到西门一段,占金陵城墙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可沈万三秀不仅按质量提前完了工,而且还提出由他出钱犒劳士兵。
沈这样做,本来也是想讨好朱元璋,但没想到弄巧成拙。朱元璋一听,当即火了,他说:“朕有百万雄师,你犒劳得了吗?”
沈没听出朱的弦外之音,面对如此诘难,他居然毫无难色,表示:“即使如此,我依旧可以犒赏每位将士银子一两。”
朱听了大吃一惊。在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武装割据集团争夺天下时,朱元璋就曾经由于江南豪富支持敌对势力而吃尽苦头。现在虽已建国,但国强不如民富,这使朱感到无法忍受。如今沈竟然僭越,想代天子犒赏三军,仗着富有将手伸向军队,更使朱元璋火冒三丈。
但他没马上表露出怒意,只是沉默了一下,冷言道:“军队朕自会犒赏,这事你就不必操心了。”朱决意治治沈的骄横之气。
一天,沈又来大献殷勤,朱给了他一文钱。朱说:“这一文钱是朕的本钱,你给我去放债。只以一个月作为期限,第二日起至第三十日止,每天取一对合。”
所谓“对合”是指利息与本钱相等。也就是说,朱元璋要求每天利息为百分之百,而且是利滚利。
沈虽然浑身珠光宝气,但腹中空空,财力有余,智慧不足。他心想,这有何难!第二天本利2文,第三天4文,第四天才8文。区区小数,何足挂齿?于是沈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可是,他回家仔细一算,不由得傻眼了,虽然到第十天本利总共也不过512文,可到第二十天就变成了524 288文,而到第三十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总数竟高达536 870 912文。要交出5亿多文钱,沈只能倾家荡产了。
后来,沈果然倾家荡产,朱下令将沈家庞大的财产全部抄没后,又下旨将沈全家流放到云南边地。
沈万三的悲剧恰恰是由他听不懂皇帝言外之意的结果,一味地奉承,但显然马屁拍错了地方,而且也没能领会朱元璋的意思,最后只有败北。
听得懂弦外之音是为人处世的必要本领,也是一种交往之技,更是我们情商的体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人际关系的好坏和做事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