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800000020

第20章

刘兰芝放下杯子拉着女儿的手,抹了一把眼泪。爱国晃晃悠悠站起来:"来吧,大家敬她们娘俩吧。祝我姐身体健康,冬天不再咳嗽喘;也祝小环当更大的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眼泪在王卫东眼眶里打圈,她咬牙挺回去了。一口酒下肚,她鼓起勇气:"有件事我想跟大家说一下,我和柱子结婚了。"

一语即出,满座鸦雀无声。外面响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知道谁家在办喜事。刘兰芝心里刀剜一样难受,抓住了旁边儿媳的手。王树生满脸惊讶,难怪爸说全家蔫主意最大的就是小环呢,结婚这么大事,事先她连放个口风都没有,害得他白操了半天心。林智诚干吧嗒嘴不知说啥好。他柱子啥人?一个油嘴滑舌、满嘴跑火车的小白脸而已,卫东竟然跟他结婚了!

"好!"林兆瑞最先打破沉默,"好啊,小环总算成家了。家庭是事业的基石,小环事业有起色了,家庭也要跟上去,这是好事!"

也许是酒辣,刘爱国眼里闪烁着泪花。娘亲舅大,哪有一声不吭就把外甥女嫁出去的道理。借着酒劲,他吵吵着:"不行,我找姓张的算账去。小环这么优秀的人,委屈下嫁给你,不说吹吹打打迎娶进门,风风光光操办个婚礼,怎么也得正式拜见一下娘家人吧。我还要问问柱子他爹他妈,孩子不懂事,怎么当父母的也这么二百五?"

王卫东忙解释:"是我自己要这么做的,柱子爸妈不知道。他不在,就是回家专门送信去了。"

刘兰芝示意爱国坐下,扭头看着老闺女:"小环啊,妈没有埋怨你的意思,搞这么长时间对象了,也该结婚了。只是,今个儿这事太突然,妈没一点准备,我和你嫂子给你做的被褥还没做完呢。"

不消说,这顿饭大家吃得五味杂陈。几天后,王树生蹬着三轮,和杨丽华一道把婆媳俩做好的被褥送过去。路上结着薄冰,来来往往都是拎着年货的人们。王卫东住在指挥部盖的简易房里,听到车铃声她迎出来,跟嫂子亲热地搂在一块。杨丽华道:"妈说了,当初你哥结婚有多少条被褥,你也要有多少条。这不,我们娘俩赶了几宿,总算做好了。你看,一共是四铺四盖,棉花可都是暄腾的好棉花。"

"嫂子,你真好!""我好啥,是妈和你哥好。"杨丽华往下抱着被褥,"我时间比你宽裕点,往后家里有啥活计招呼我,要是怀孕的话,可不能再像从前那么拼命干了。"

王卫东不好意思麻烦嫂子,也不想这么早要孩子。杨丽华说:"那咋行,你不比我跟你哥,有累赘,暂时不要孩子也是没办法。再说,柱子同意吗?你公公婆婆同意吗?"

"不管同意不同意,都得这么做。柱子刚上班,他要抓紧奔个文凭,不然在学校站不住脚。我比他还着急,现在干部讲知识化,像我这样的下乡知青,抓紧充电紧赶慢撵还跟不上呢,哪儿还有时间带孩子啊。"

屋子里,张存柱坐电镀椅上,跷着二郎腿,正悠然地嗑着瓜子听评书。王卫东抱着被子进来,踩他一脚小声说:"你看你没眼道色的,哥嫂送被褥来也不打声招呼,帮着往里搬搬,你八辈子没嗑过瓜子呀?"柱子这才一笑,把一枚瓜子仁扔到空中,伸嘴接着,吧唧着嘴起身。

新房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一个铁书架上面放着《城市建设》《英语900句》等书。外屋桌子没收拾,早饭用过的脏碗脏筷子泡在搪瓷盆里。杨丽华倒点碱面,顺手刷起碗来。王卫东脸上有些挂不住,忙说嫂子我来,杨丽华说:"你歇着吧,整天班上那么忙,哪儿有功夫干家务。"

王树生皱着眉头四处看看,把柱子叫到院子里:"以前在我们家,你是客人,做饭做菜从没使唤过你。现在你是我妹夫,是有家、有媳妇的人了,再和以前一样当甩手掌柜可不中。男人刷刷碗、扫扫地,不砢碜。"

张存柱白面皮上腾起一些红晕,挠着后脑勺:"哥,你放心,往后家里活我全包了。"

"别光耍嘴皮子,要是往后还跟现在一个样,吊儿郎当,家里弄得跟猪窝似的,我可饶不了你!"

自打柱子上门,刘兰芝心里就一团乱麻。她一肚子话,只是当闺女的面没好意思说出来。现在,她时不时地跟儿媳念叨几句:"丽华呀,你说小环这对象咋样?我一瞅着他眼珠子叽里咕噜乱转,就心发忙,恐怕小环吃亏。"

"妈,人家现在都结婚了,说这些还有啥用。再说了,你闺女现在是领导,啥人没见过,啥场合没经历过,还降服不了一个柱子?"

杨丽华宽慰着婆婆,其实,她也有些替小姑担心。这个张存柱,别看表面很谦恭,但绝对不是个善茬。卫东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是没有主见,靠丈夫工资养活的家庭妇女。他俩过日子,针尖对麦芒,早晚有一天会掐起来。

张存柱洗完澡,从厨房撅根炊帚苗子,剔着牙进屋。看卫东关了半导体,他一把抢过来,忙着换台。他爱听评书《岳飞传》,要把喝酒耽误的"枪挑小梁王"一段补上。

卫东上前,啪的一声关上半导体:"你看看现在,图书馆和夜校都挤满了人,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你可倒好,一回家就盯着听评书,这能当饭吃?我跟你说,坐办公室不是长久之计,文凭到手也不能算到头,趁着在学校这么好环境,你干吗不学门本事?"

"能写材料就是本事。"柱子梗梗着脖子,跟媳妇抬杠,"我问你,全市建设口谁笔头有我硬?这年头,会干的不如会管的,我就适合坐办公室,管人!"

愿意管人就管吧,王卫东心想着,自顾自地躺到床上。丈夫虽然对技术不感兴趣,不过写材料、管人还是有点能力的。到学校几年,就当上办公室主任,听说还有希望提拔副校长。人各有志,柱子个性又强,她不想为这些事置气,便不再吭声。酒后话多,张存柱已调动好肌肉、唾液,准备好好跟媳妇理论一番。现在看她没有应战的意思,自己也觉得没意思,扔掉炊帚苗子,地上转悠了几圈,闷声上床。

"哎,跟你商量点事。"卫东没有看他,像是在跟房顶说话,"晒甲坨那边第一批楼房盖好了,可大家嫌远,又怕地震,都不愿意去住。我管搬迁,想带个头搬进去。"

"谁叫你当领导呢,是该带头。"张存柱说,"这事呢我这么看,人的命,天注定,该死住简易房照样死。搬吧,我不反对。"

没想到丈夫这么通情达理,王卫东转过脸来,跟他商量打算选六层。柱子咂了一下嘴:"你脑袋让驴踢了,大顶层,冬天冷夏天热,图希啥?咱第一个搬家,那么多好楼层、好间量,不打着把式随便挑?"

"这才是替群众着想呢。柱子,顶层再差劲,也比现在住的简易房条件好吧,你刚才不也说领导该带个头嘛。"

张存柱连连摇着脑袋,这样做太吃亏了。盘算半天,他才试探着说:"要不这样吧,咱们先搬进去做个样子,等有人搬了,我们再调换套好点的。"

"不行,那不是欺骗群众吗,我王卫东不做阳奉阴违的事。你呀,别光知道扒拉自个小算盘,也该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

一只蚊子从耳边飞过,张存柱欠起身追打着。啪的一声,他洋洋得意地招呼卫东看他手上的血。王卫东连看都没看,她在生柱子的气:搬迁进展缓慢,自己急得嘴上都长泡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

返城后,王卫东瘦了很多,肩胛骨都从内衣撑出来。望着媳妇凹凸有致的侧影,张存柱突然来了兴致,扳着她肩膀:"中,听媳妇的,你说住几层就住几层。"

卫东一抬肘,别搭理我,语气却缓和多了。张存柱嬉皮笑脸:"不搭理你搭理谁,你不是我媳妇嘛。你知道你累,我也不轻松呀,天天喝不情愿喝的酒,说不想说的话,见不愿意愿见的人,你以为搞行政就只管写材料啊?"

"你那是愿意。"王卫东看他让了步,气也消了,转身面对着丈夫:"正经的,你往后少喝点酒,这东西伤肝。你也别怪我老骂你,我是为你好,我不疼你谁疼你呀!"

"中,谨遵媳妇教诲。"柱子连连点头。

几十栋楼房矗立在田野上。按照规划,这个唐城最早的居民小区能容纳万把居民,配套的粮店、副食店、热力站、煤气站、小学和幼儿园都已建成。晒甲坨村民高高兴兴搬进新居,成了市民户,可原定搬迁倒面的工人新村居民,却不肯挪窝。

眼看成片的楼房闲置着,小区里长出半人高的蒿草,王卫东十分焦急,拉上街道干部和居民单位的头头一块参观新小区。讲解完小区规划,介绍完房子格局,她让工人扛着冲击钻在墙上打眼儿。一会儿工夫,打折了两根钻头,墙壁只出现一个小坑。大伙看傻了眼。看火候差不多了,王卫东又提起搬迁的事。一屋子人回避着她的目光,闪烁其词,都说回去再商量商量。卫东叫住钢厂管后勤的李厂长,问新楼房咋样。

"咋样?有厨房,有厕所,有暖气,又干净,又豁亮,剃头不用刀子一推(忒)好!"老李实话实说。

"结实不结实?""结实!钻头都打折了,还不结实?你方才不也说了嘛,外浇内挂,每层都有圈梁,就算倒了也会像板凳一样,不会塌梁。""可我听说你家具都搬过来了,晚上还回简易房睡觉,为啥?"王卫东问他。老李脸一热,承认自己有点害怕:"我搬是因为我是厂长,咱得带个头吧。可都说这楼房抗多少级地震,谁也没试验过,真要是再来场大地震,能不能顶住还两说着,还是回简易房住保险。"

老李说完,盯着王卫东:"王主任,你问我这么多,我也想问下,老让我们下头干部带头,你们指挥部的头头咋不搬?"

"谁说不搬了,我钥匙都拿到了。你看着,我马上搬家,不光搬,今晚上就住在那儿!"

叫了辆汽车,王卫东回家就让丈夫收拾东西。张存柱上回做出让步,是因为有自己小算盘。既然城里人不愿意住楼房,他想多整出一套来,把乡下的爸妈接来。这会儿,和卫东把锅碗瓢盆往车里装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卫东急了:"房子是分给唐城灾民的,按户数盖的,你爸妈是灾民吗?不行,这房子没他们份!"

"好,好,王卫东,你就这样,房顶开门,六亲不认!好,你自己搬吧,我回家,我要告诉我爸妈,儿子没本事,在城里连套给你们养老的房子都弄不上!"

咣当一下,他把东西扔车上掉头走了。王卫东望着柱子背影,气得一脚踢倒了身边的暖壶。

二十多年后,唐城房价扶摇直上,直逼一线城市。人们说起当年分房没人要的事,简直像是天方夜谭。刘爱国跟大刚的女儿孙颖吹嘘:"管房的是我们厂老李头,我去要房,他把一串房钥匙扔给我,让我随便挑,还问我怕不怕死。我说都死过一回啦,还怕啥,我命硬,不怕死。唉,早知道当时多弄几套,现在一出手挣个一两百万,还用开什么养生馆挣这几个小钱。"

孙颖一撇嘴,吹吧你。爱国忙拉一旁的王树生作证,王树生说:"是真的,唐城搬家最麻利的就算他了,还当了典型上了报纸呢。"

事实上,刘爱国痛快搬迁,还是王卫东示范的功效。她前脚住进楼房,后脚就做家人工作,突破口选择了亲舅舅。话刚起个头,就被爱国拦住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你啥意思。就冲我外甥女带头搬进点式楼,住上最不好的楼层,我当舅的也该配合你工作。搬!回头就去找我们厂老李头要钥匙,你们让搬哪儿我就搬哪儿。"

王卫东心里一热:"那我舅妈……""简易房生火做饭、拉屎尿尿都不方便的日子,你舅妈早就过够了。再说,她也挺起大肚子了,那块光打种不长庄稼的盐碱地,这么多年才怀上孩子,容易吗?她可不愿孩子一落生,睁开眼就是破败的简易房……"刘爱国唾沫星子四溅,拉开了话匣子。看卫东没工夫听他白话,忙收住话头,冲外甥女竖起大拇指:"好,你这头带得好,当舅的跟着你没错!"

王卫东又给哥打电话,说了舅舅搬家的事,意思让哥也带个头。想想简易房破旧不堪,家里人多确实窄憋,王树生应承下来,答应和妹妹一块说服媳妇和妈。下班到家时,太阳快落下去了,工人新村低矮的简易房,东倒西歪的院墙,有些发蔫的江西腊和草茉莉,谁家铁丝上晾晒的大红、碎花的衣服……一切都沐浴在余晖中,像是被舞台射灯照亮。一想到就要搬家离开这里,王树生有几分依依不舍。几个孩子在跳着猴皮筋,悦耳童声一阵阵传来:"小皮球,踢三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婷婷老远看着他,一下子扔掉手里的皮筋:"我爸回来了,不玩了!"她喊着跑过来,脸红扑扑的。王树生一手扶把,一手抱起女儿,搁在车子大梁上。爷俩高高兴兴地进了家门。

屋子里有股饭菜香。看丈夫回来,杨丽华撩起围裙,擦了一把下巴上蹭的煤烟,过来跟他商量:"爸这两天犯心脏病,婷婷老去那头看电视,又招来一帮孩子,我怕影响他休息。要不,咱们也买台电视机吧。我打听了,咱唐城出的黑白电视,一把交,三百六十块,分期交三百九十块。"

"买,一把交。"王树生说。

妈出去串门,还没回来。饭菜摆桌上,王树生没有像往日一样坐那儿狼吞虎咽。他在屋里叨咕着走柳儿,一会儿说过冬的煤块还没备齐,一会儿又抱怨屋子窄,转个身子都困难。丈夫今天心里有事,杨丽华瞧了出来,但没问。家里大事小情都是树生做主,她明白有些事,就算自己知道也帮不上啥忙。再说,树生没有瞒着她的事,早晚会说出来。果不其然,刚搁下碗筷,王树生就说起搬家的事来:"这小屋不是人待的地方。我们厂子分房呢,先要的随便挑,爱国已经拿到房钥匙了,我也想住楼房。"

杨丽华连连摇头。从前唐城为数不多的楼房里,有过她一个两居室,一个温暖的家。可地震楼房晃悠散了,水泥预制板塌了,父母、弟弟还有丈夫都死在里头。她亲眼看到,对门的爱玲跳下来,却被可恶的预制板叼住脚跟,活活吊死。还有华头他妈,扣在混凝土废墟中,没伤着一根头发却活活闷死。"你愿意去你去,我们娘几个还有妈不去,就是说出大天十六个点来我们也不去。这辈子说啥不上楼了,还没砸疼啊!"

王树生泄了气。媳妇这关都过不了,还怎么说服妈呢?

十一月初的一个早上,杨丽华围巾、口罩裹得严严实实,蹬上借来的三轮车去买白菜。树生请不出来假,她只好一个人去排队。虽然现在逢年过节,饭桌上能看到几样细菜,可整个冬天,唱主角的还是大白菜。身为家庭主妇,她不提前谋划不行。菜店门前,码放着盖着棉被和草帘的大白菜。台秤旁边,售货员和顾客都忙得不可开交,菜帮子擗了一地。

杨丽华把几百斤白菜弄回家,一棵挨着一棵码好。又挑出没长成的空心菜,洗净,烫一遍放进厨房的大缸里,加上水,又在菜上压好条石。杨丽华下乡时吃酸菜吃顶了,可丈夫、婆婆和林家父子好这口儿,每年这时候,她都会积上一缸酸菜。她喜欢看树生一碗一碗吃她做的酸菜粉时的贪婪,最爱听婆婆和林兆瑞夸她做的酸菜好吃。想到这些,她心中生出一丝成就感,连隐隐作痛的肚子好像都不疼了。

等到黄昏,太阳收走最后一缕清冷的光线时,她已累得直不起腰。肚子一阵阵绞痛,佝偻着身子,她捂着肚子爬到床上。就在这时,下体一热,她心说坏了,赶紧去拿尿盔。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例假了,她是过来人,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什么,但她不敢确定,也没跟丈夫说。现在,肚子一阵接一阵绞痛,明显跟来例假的感觉不一样。会不会是先兆流产?她脑门登时冒出一层冷汗,不禁后悔自己方才干活太猛。她在床上一动不敢动,眼泪打湿了床单。

同类推荐
  • 我们

    我们

    《我们》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3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
  •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热门推荐
  • 笑话中的管理学

    笑话中的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本书从智趣的角度审视管理学,从笑话中透析管理的本质。内容除了包含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将很多的管理定律穿插其中,这些管理定律浓缩了众多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精髓,使管理学大厦在历史的云烟中历久弥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狐仙恋上人间:隔世红妆

    这些故纸堆里的爱恨情事跨越千年,亦狐亦人,依旧鲜活。历经岁月沉淀的首饰,件件都盛满千古风情。在这些首饰缝隙的尘埃里,红香遍染,仿佛还留着女子风华绝代的背影。山中狐仙恋上人间烟火,牵扯出四段令无数尘世男女沉醉痴迷的,翠浓欲滴,人狐情感纠葛。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亦缘亦劫,可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钗环珠佩枕悲欢,尘世花开忆红颜,得失看似一念之间,其实还是因为人心底的那一点点贪念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