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200000020

第20章 望兴叹·苦中作乐也是甜(2)

杨绛回忆说:"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炬。"她心中自然是百般不舍的,如果留到现在,将会是多么特别的回忆。

两个月过去了,下乡的任务提前一个月结束。在离开之前,每个人都要有下乡的"评语",杨绛的内容就是说她能和老乡们"打成一片",这是下乡受教育的认同,杨绛还有点得意。

杨绛和钱钟书一前一后回到北京,继续生活。阿圆的工作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工作是学校分配的,她当时填的志愿是"支边"。想到女儿要去不知道哪里的"边",做父母的是一千一万个舍不得。但是最后学校分配的工作下来的时候,家里都高兴起来,因为学校安排阿圆留在学校做助教,也就是女儿不用离开了,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

当时家中的阿姨不太擅长做菜烹饪之事,一家三口便去吃馆子。点菜是门学问,钱钟书总能选到好吃的菜,像挑书一样,总是能选到中意的,女儿也有这个本领,唯独杨绛,选的菜总是不中吃。

不过这不影响一家人吃饭的心情,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大乐趣,便是观察其他桌子的客人,钱钟书和阿圆总能从细枝末节推断出很多事,还能编出前后事来,有眉有眼的。一顿饭下来,就像看了一场大戏,只要"我们仨"在,快乐就在。

一九六六年,杨绛和钱钟书也一前一后被监管了。没有工资,存款冻结,只给点生活费,吃的方面也都限制,只允许吃窝窝头、咸菜和土豆,衣服和穿着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两个人也都有了新的工作,钱钟书扫院子,杨绛打扫女厕所。两个人还自己制作了工具,干得有模有样的。有人说,杨绛把厕所收拾得连水箱的拉绳上都没有灰,瓷坑和瓷盆都擦得雪亮,厕所"焕然一新"。

但是事情并没有告一段落,"战斗"还在继续,斗争会成了家常便饭,隔三岔五便会有一次,身心俱疲。

那时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方法很多,钱钟书的头发被剃掉了横纵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那个时期所谓的"怪头"。这怎么见人,还好杨绛有办法把这"怪头"抹平,就是都剃光了,真是妙招。

可是没两天,杨绛也受到了这种"待遇",被剃了半个头,钱钟书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也不能跟自己一样弄个和尚头吧!杨绛安慰他总会有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还真被她想到了办法,之前阿圆剪过一次大辫子,她一直留着,用手帕包着放在柜子底下。她便找了出来,熬了一夜做了个粗糙的假发套,她还打趣说小时候就羡慕弟弟剃光头,现在算是实现了"半个"愿望吧。

但是戴上了才发现,真发假发区别太大,当时是夏天,戴上之后根本不透风,颜色也不一样,放了很长时间有些黄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她唯一想到的招了。

第二天,她硬着头皮出门了,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售票员看了出来,大喊:"哼!你这黑帮!还想上车?"杨绛又气又恼,说:"我不是黑帮!"

车上的人都看她,她也没心再解释,就下车了,走着去。街上的人也发现了她奇怪的头发,指指点点。买菜的时候,人家也不愿意卖给她,后来就钱钟书去每天买菜,她只负责一周出去一次买煤。

她走在街上还是会心惊胆战,生怕又惹什么事端出来。她还托人买了个蓝布帽子,孩子们眼尖,总能认出来,然后就伸手揪她的假发,所以她看到孩子都躲得很远,钱钟书倒是没有顾忌地跟她走在一起,但他也是个光头先生,自身难保,更保护不了杨绛。

菜园的约会

一九六九年,杨绛夫妇等知识分子被集中到一起生活,因为他们两个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对他们比较宽松,让他们回自己的地方住,但是也要参加集体的学习和训练。

两个人是不同单位的,所以训练的地方不在一起,但是都在食堂吃饭,所以偶尔还能在食堂约个会,说说话。

这一年十一月三日,天气已经很冷,杨绛在学校门口等公交车,人群中发现钱钟书正在向自己走来,很匆忙。

杨绛看到他的神情就知道有事情发生,他凑过来,很小声地说"待会儿告诉你一件大事",就跟着杨绛一起上了来的公交车。

他告诉杨绛,组织上安排他去下干校,这个月十一日就走,杨绛听了心里一惊,太突然了。本以为能跟钱钟书一起庆祝他六十岁的生日、吃长寿面的,这么简单的愿望也泡汤了。

这次的下干校跟之前的下乡不一样,这次是所谓的"连锅端",不但是人过去,连行李、家当也要跟着一起去,这也代表回来的日子遥遥无期。

动荡的岁月,让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刚刚结束了战争的酷刑,又遭遇了接连的"暴风骤雨",当生活已经在风雨中飘摇时,一切美好都显得很珍贵。

杨绛帮着他收拾东西,带了很多经过加工的衣服,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锻炼和劳动,所以杨绛把衣服都二次加工了一下。首先,她凑了好多个绸子,用缝纫机接在一起,做成一个耐脏的毛毯套子;又把一条裤子容易磨损的地方重新加厚了一下,有横有纵的线交错着,十分厚,钱钟书很欣赏,说像一个走到哪带到哪的垫子。

钱瑗是大学毕业八年之后才结婚的,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她与同校历史系的王德一结婚,两个人有共同的绘画爱好,同在学校的美工队,也都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当时在五十九届的同学间流传着关于美工队"妖魔鬼怪"四员大将的传说,其中王德一因为名字里的"一"也常被读作"妖"有了自己的绰号,物理系一位会变"魔"术,生物系那位早有"小鬼"之称。四人中,钱瑗作为唯一的女性,原本并无绰号,既然排行第四,人们便硬加了个"怪"字在她头上。"妖"和"怪"经过多年交往、恋爱,然后结婚,被戏称为"妖怪联姻"。本来幸福的婚姻,因为后来特殊时期的"剿杀"活动终止。

当时的杨绛领着女儿、女婿到车站送钱钟书,伴着火车的远去,钱钟书似乎带走了杨绛的心。

他去的地方是达罗山县的五七干校,很偏僻的一处地方,条件艰苦。两个人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改不掉了。

杨绛在北京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却一直在学习改造着,当时她所在的地方被分配去挖防空洞,然后把书运进去。这是一项大工程,而且还是个体力活,身材瘦小的杨绛也算上了年纪,做起来有些吃劲。

她平时生活中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很多人都接受过她的帮助。她生活的那个地方,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去帮。同事的母亲生病,她也帮着寻医问药;邻居家境不好,她便买东西多带一份给他们,过年过节还给寄钱,那时候她本身也不富裕。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给周围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围人看到她的防空洞"任务"做起来力不从心,便都要帮她做,她说帮对方打一套毛衣作为报酬,但是对方执意不要,只是看她一个人不容易。后来轮到她下干校的时候,行李也是所里的年轻人帮助打包送走的,在那个人人"独善其身"的年代,这已经十分难得。

不过这个时候,另一起悲剧在发生。她的女婿,阿圆的丈夫王德一在这场"浪潮"中也受到了牵连,说他是"过左派"的组织者,限制了他的自由,要挟他交出名单。他曾经对杨绛说:"我绝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

在杨绛下干校的前夕,王德一含冤而去。这不是唯一的悲剧,杨绛的妹妹杨必也因急性心脏衰竭去世,父母和三姑母的墓也被破坏,多个好友也蒙冤离去了,这一切都让杨绛欲哭无泪。

下干校那天,阿圆独自来送杨绛,看着女儿孤单的身影,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她让阿圆回去,阿圆又不肯。坐在车里的杨绛闭上眼睛,不敢看窗外女儿颤抖的身影,脑海里却出现了女儿自己在凌乱的家中独自收拾房间的情景。忙睁开眼睛找阿圆,却找不到,泪就下来了,流在脸上,滴在心里。

杨绛时隔许久再见到钱钟书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又黑又瘦,看起来遭了不少罪。后来听说他在那也算是有优待了,他只需要看看东西,巡巡夜,偶尔做做"信差",算是清闲的差事了。

她下的干校与钱钟书不在一个地方,有个一小时的车程。当时规定,没有特殊事情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他们也只能继续书信往来。当时杨绛被分配到"菜园班",就是在菜地旁边蹲守,二十四小时守着。

钱钟书当"信差"的路径正好路过杨绛守着的菜地,所以每次来都能路过这里,跟杨绛田边约会,说会儿话。在其他的时间,杨绛都用来看书和写信,把想到的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录在纸上,钱钟书来的时候就交给他。杨绛曾经这样记录过这段时间的约会:"我们老夫妻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一次,大家都在地里劳作,杨绛也在其中,这时有人发现菜地的旁边有座坟,杨绛喃喃自语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大家都有些奇怪,当时正值盛夏,为什么她会感叹冷呢?后来大家才知,杨绛得到消息,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其辱自杀了,她是心寒,也替女婿心寒。

到了这里,就"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在学校时候的条件方便,但是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事业。她根据在干校的这些经历,后来创作了《干校六记》,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事情。杨氏风格的文章用平实的语言,掩盖了很多血腥残暴的现实,也体现了她乐观的性格,像之前创作喜剧一样,用她的态度记录现实。

一次,杨绛找钱钟书控诉,今天有猫儿给她送礼了,礼物就是两只血肉模糊的老鼠,就放在了她的床上。刚开始没有开灯,朦胧之间她用手探了一下,开灯之后的状况给她吓得魂不守舍,跟同住的朋友拎着床单角才敢倒掉。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她就起了,开始一桶一桶地提水洗床单,不记得洗了多少遍,只记得床单上的血是洗不掉了。

钱钟书安慰她:"这是吉兆,也许你要离开此处了。死鼠内脏和身躯分成两堆,离也;属者,处也。"

一句话逗得杨绛哈哈大笑,钱钟书的牵强解释她是不信的,但是他认真的模样像真是这么回事一样,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一句话让她放松了许多。

就在这年年底,一个消息似乎印证了钱钟书的解说。那天钱钟书来田边找到杨绛,也带来了一个消息,有人告诉他,北京来电话,有一批"老弱病残"要遣回北京,这个名单里有钱钟书。

杨绛听了自然高兴,钱钟书身体不好,干校的生活条件又十分有限,他回去了还能有人陪着阿圆,而且她也会有一年一次的探亲机会。

因为之前的消息是朋友告诉他的,后来钱钟书从邮电所取回确认名单的时候,看到名单上确实有自己的名字,还专程来田边告诉了杨绛。

等到名单公布之时,发现全然找不到"钱钟书"三个字,中途发生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

冬天都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真的来了,却要感谢冬天之前的铺垫,才让此刻越发动人。经过了大风大浪,才知道平静也是难能可贵;经过了暴风骤雨;才知道波澜不惊更是一种超脱。

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梦想的执着,杨绛一家人携手走过了那场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中家人彼此手拉着手,这样才可以不失散,你为我遮风挡雨,累了我做你的大树靠山,一同流泪,彼此擦干,一同微笑,彼此陪伴。家人,感谢你们一直都在。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能成大事的9种女人

    能成大事的9种女人

    很多人一直在想:究竟哪种人能成大事呢?为什么成大事的人只有少数,而我又不能在能大事的人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证魔道

    证魔道

    这是一个热血的舞台,这是一个强者的角逐。尤天本就嚣张,敌人却更加猖狂。噬魂殿既然骑到小天头上,那就毁灭吧。嗜血宗也欺负上门,忍了。咱打不过人家。不过,嗜血宗这三个字,我记住了。待得强势崛起……
  • 静思

    静思

    嗯?顺治有什么了不起?董鄂到底迷人在哪里?孝庄太后也不一定就那么难搞定嘛。有吃有喝有人伺候不用干活就有钱拿的好职业,在现代没找到,莫名其妙穿越之后倒是找到了一份。……失宠的妃子……这真是一份有保障而没有前途的希罕职业啊……俺不想失业,所以俺要在这里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当好差站好岗。只要没什么变数……但是,生活里避开不开的,就是变数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女有田

    小女有田

    一场惊叹的变革,一个降临的游戏,会给这个平凡的世界带来什么……平凡的女孩林可,获得史上最强“冰箱”,遭遇贪吃的豌豆射手,暴躁的胡椒,摆酷的雪花豌豆……将会给林可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好奇的,不好奇的,走过的,路过的,有空的,无聊的……欢迎各路书虫点击黑猫新人新作——《小女有田》。
  • 凤争天下

    凤争天下

    当一个将门之后的现代特种兵教练,离了婚的大龄女人穿越成了一国公主,万千宠爱,呼风唤雨在极致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之后,紧接着而来的便着就是无尽的麻烦!桃花泛滥,左右逢源第一娶夫女,俊男贴上门一边地道战,一边拼命赚征战四国归一,风流千古一帝片段一:公孙明朗:“公主口口声声要喊男女平等,不知若是女子毁了男子清白可要负责?”永曦:“那是当然!”公孙明朗:“那就请公主娶明朗为夫,明朗的身子早就被公主看光了,公主难道不想负责?”永曦:“我那不是没有看到重点部位么?“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永曦满脸黑线,她总算知道何为腹黑中的极品!片段二:“无耻竟然用你那支断臂来绑住曦儿!”“哈哈哈哈,若我是女人,只怕用孩子绑住她我都愿意,区区一只手而已,本将军舍得!”片段三:某女刚从昏迷中醒来,只见胸口处趴着一个妖孽般的男人!“你在干什么?”“献身啊!”说完,衣衫尽褪,洁白如玉的肌肤立马暴露在空气中,受不了刺激的某女再次华丽丽滴晕过去了!片段四:一个刚刚篡位成功的王爷正深情款款地走向某女!“曦儿,如今我们已经不是兄妹了,婚礼嘛就不用办了,不过洞房是不能免的!”说完一把抱起某女往内殿中走去!“皇甫永霄你个混蛋你放开我,有本事你解开我的穴道,你个小人,你个混蛋,你奶奶的,你大爷的,你他妈的快放开我.很快内殿中就传来女子的呻吟.片段五:流云冲进公主府,大喊道,那孙子把炸药制成了!永曦邪邪笑道,那就让他制吧,反正我大炮也做好了,哈哈哈,这一次让她尝尝老娘的厉害!流云一头冷汗,突然发现自家公主的眼神好阴险!还有他,一个永远站在她身后的男子!还有他,一个为了她在江湖中过着血雨腥风的日子的男人!还有他他他.这个一个女人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非常有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大战商场武林朝堂宣传男女平等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统一四国,登上帝位的故事,总之阴谋诡计会有的,生死大爱是必须的,力挽狂澜也是存在的,亲们放心跳坑吧!推荐好友文文:《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沧海一米《密宠小妻》木子月《邪冰宇》冰白熙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