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200000020

第20章 望兴叹·苦中作乐也是甜(2)

杨绛回忆说:"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炬。"她心中自然是百般不舍的,如果留到现在,将会是多么特别的回忆。

两个月过去了,下乡的任务提前一个月结束。在离开之前,每个人都要有下乡的"评语",杨绛的内容就是说她能和老乡们"打成一片",这是下乡受教育的认同,杨绛还有点得意。

杨绛和钱钟书一前一后回到北京,继续生活。阿圆的工作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工作是学校分配的,她当时填的志愿是"支边"。想到女儿要去不知道哪里的"边",做父母的是一千一万个舍不得。但是最后学校分配的工作下来的时候,家里都高兴起来,因为学校安排阿圆留在学校做助教,也就是女儿不用离开了,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

当时家中的阿姨不太擅长做菜烹饪之事,一家三口便去吃馆子。点菜是门学问,钱钟书总能选到好吃的菜,像挑书一样,总是能选到中意的,女儿也有这个本领,唯独杨绛,选的菜总是不中吃。

不过这不影响一家人吃饭的心情,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大乐趣,便是观察其他桌子的客人,钱钟书和阿圆总能从细枝末节推断出很多事,还能编出前后事来,有眉有眼的。一顿饭下来,就像看了一场大戏,只要"我们仨"在,快乐就在。

一九六六年,杨绛和钱钟书也一前一后被监管了。没有工资,存款冻结,只给点生活费,吃的方面也都限制,只允许吃窝窝头、咸菜和土豆,衣服和穿着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两个人也都有了新的工作,钱钟书扫院子,杨绛打扫女厕所。两个人还自己制作了工具,干得有模有样的。有人说,杨绛把厕所收拾得连水箱的拉绳上都没有灰,瓷坑和瓷盆都擦得雪亮,厕所"焕然一新"。

但是事情并没有告一段落,"战斗"还在继续,斗争会成了家常便饭,隔三岔五便会有一次,身心俱疲。

那时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方法很多,钱钟书的头发被剃掉了横纵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那个时期所谓的"怪头"。这怎么见人,还好杨绛有办法把这"怪头"抹平,就是都剃光了,真是妙招。

可是没两天,杨绛也受到了这种"待遇",被剃了半个头,钱钟书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也不能跟自己一样弄个和尚头吧!杨绛安慰他总会有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还真被她想到了办法,之前阿圆剪过一次大辫子,她一直留着,用手帕包着放在柜子底下。她便找了出来,熬了一夜做了个粗糙的假发套,她还打趣说小时候就羡慕弟弟剃光头,现在算是实现了"半个"愿望吧。

但是戴上了才发现,真发假发区别太大,当时是夏天,戴上之后根本不透风,颜色也不一样,放了很长时间有些黄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她唯一想到的招了。

第二天,她硬着头皮出门了,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售票员看了出来,大喊:"哼!你这黑帮!还想上车?"杨绛又气又恼,说:"我不是黑帮!"

车上的人都看她,她也没心再解释,就下车了,走着去。街上的人也发现了她奇怪的头发,指指点点。买菜的时候,人家也不愿意卖给她,后来就钱钟书去每天买菜,她只负责一周出去一次买煤。

她走在街上还是会心惊胆战,生怕又惹什么事端出来。她还托人买了个蓝布帽子,孩子们眼尖,总能认出来,然后就伸手揪她的假发,所以她看到孩子都躲得很远,钱钟书倒是没有顾忌地跟她走在一起,但他也是个光头先生,自身难保,更保护不了杨绛。

菜园的约会

一九六九年,杨绛夫妇等知识分子被集中到一起生活,因为他们两个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对他们比较宽松,让他们回自己的地方住,但是也要参加集体的学习和训练。

两个人是不同单位的,所以训练的地方不在一起,但是都在食堂吃饭,所以偶尔还能在食堂约个会,说说话。

这一年十一月三日,天气已经很冷,杨绛在学校门口等公交车,人群中发现钱钟书正在向自己走来,很匆忙。

杨绛看到他的神情就知道有事情发生,他凑过来,很小声地说"待会儿告诉你一件大事",就跟着杨绛一起上了来的公交车。

他告诉杨绛,组织上安排他去下干校,这个月十一日就走,杨绛听了心里一惊,太突然了。本以为能跟钱钟书一起庆祝他六十岁的生日、吃长寿面的,这么简单的愿望也泡汤了。

这次的下干校跟之前的下乡不一样,这次是所谓的"连锅端",不但是人过去,连行李、家当也要跟着一起去,这也代表回来的日子遥遥无期。

动荡的岁月,让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刚刚结束了战争的酷刑,又遭遇了接连的"暴风骤雨",当生活已经在风雨中飘摇时,一切美好都显得很珍贵。

杨绛帮着他收拾东西,带了很多经过加工的衣服,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锻炼和劳动,所以杨绛把衣服都二次加工了一下。首先,她凑了好多个绸子,用缝纫机接在一起,做成一个耐脏的毛毯套子;又把一条裤子容易磨损的地方重新加厚了一下,有横有纵的线交错着,十分厚,钱钟书很欣赏,说像一个走到哪带到哪的垫子。

钱瑗是大学毕业八年之后才结婚的,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她与同校历史系的王德一结婚,两个人有共同的绘画爱好,同在学校的美工队,也都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当时在五十九届的同学间流传着关于美工队"妖魔鬼怪"四员大将的传说,其中王德一因为名字里的"一"也常被读作"妖"有了自己的绰号,物理系一位会变"魔"术,生物系那位早有"小鬼"之称。四人中,钱瑗作为唯一的女性,原本并无绰号,既然排行第四,人们便硬加了个"怪"字在她头上。"妖"和"怪"经过多年交往、恋爱,然后结婚,被戏称为"妖怪联姻"。本来幸福的婚姻,因为后来特殊时期的"剿杀"活动终止。

当时的杨绛领着女儿、女婿到车站送钱钟书,伴着火车的远去,钱钟书似乎带走了杨绛的心。

他去的地方是达罗山县的五七干校,很偏僻的一处地方,条件艰苦。两个人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改不掉了。

杨绛在北京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却一直在学习改造着,当时她所在的地方被分配去挖防空洞,然后把书运进去。这是一项大工程,而且还是个体力活,身材瘦小的杨绛也算上了年纪,做起来有些吃劲。

她平时生活中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很多人都接受过她的帮助。她生活的那个地方,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去帮。同事的母亲生病,她也帮着寻医问药;邻居家境不好,她便买东西多带一份给他们,过年过节还给寄钱,那时候她本身也不富裕。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给周围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围人看到她的防空洞"任务"做起来力不从心,便都要帮她做,她说帮对方打一套毛衣作为报酬,但是对方执意不要,只是看她一个人不容易。后来轮到她下干校的时候,行李也是所里的年轻人帮助打包送走的,在那个人人"独善其身"的年代,这已经十分难得。

不过这个时候,另一起悲剧在发生。她的女婿,阿圆的丈夫王德一在这场"浪潮"中也受到了牵连,说他是"过左派"的组织者,限制了他的自由,要挟他交出名单。他曾经对杨绛说:"我绝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

在杨绛下干校的前夕,王德一含冤而去。这不是唯一的悲剧,杨绛的妹妹杨必也因急性心脏衰竭去世,父母和三姑母的墓也被破坏,多个好友也蒙冤离去了,这一切都让杨绛欲哭无泪。

下干校那天,阿圆独自来送杨绛,看着女儿孤单的身影,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她让阿圆回去,阿圆又不肯。坐在车里的杨绛闭上眼睛,不敢看窗外女儿颤抖的身影,脑海里却出现了女儿自己在凌乱的家中独自收拾房间的情景。忙睁开眼睛找阿圆,却找不到,泪就下来了,流在脸上,滴在心里。

杨绛时隔许久再见到钱钟书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又黑又瘦,看起来遭了不少罪。后来听说他在那也算是有优待了,他只需要看看东西,巡巡夜,偶尔做做"信差",算是清闲的差事了。

她下的干校与钱钟书不在一个地方,有个一小时的车程。当时规定,没有特殊事情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他们也只能继续书信往来。当时杨绛被分配到"菜园班",就是在菜地旁边蹲守,二十四小时守着。

钱钟书当"信差"的路径正好路过杨绛守着的菜地,所以每次来都能路过这里,跟杨绛田边约会,说会儿话。在其他的时间,杨绛都用来看书和写信,把想到的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录在纸上,钱钟书来的时候就交给他。杨绛曾经这样记录过这段时间的约会:"我们老夫妻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一次,大家都在地里劳作,杨绛也在其中,这时有人发现菜地的旁边有座坟,杨绛喃喃自语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大家都有些奇怪,当时正值盛夏,为什么她会感叹冷呢?后来大家才知,杨绛得到消息,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其辱自杀了,她是心寒,也替女婿心寒。

到了这里,就"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在学校时候的条件方便,但是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事业。她根据在干校的这些经历,后来创作了《干校六记》,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事情。杨氏风格的文章用平实的语言,掩盖了很多血腥残暴的现实,也体现了她乐观的性格,像之前创作喜剧一样,用她的态度记录现实。

一次,杨绛找钱钟书控诉,今天有猫儿给她送礼了,礼物就是两只血肉模糊的老鼠,就放在了她的床上。刚开始没有开灯,朦胧之间她用手探了一下,开灯之后的状况给她吓得魂不守舍,跟同住的朋友拎着床单角才敢倒掉。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她就起了,开始一桶一桶地提水洗床单,不记得洗了多少遍,只记得床单上的血是洗不掉了。

钱钟书安慰她:"这是吉兆,也许你要离开此处了。死鼠内脏和身躯分成两堆,离也;属者,处也。"

一句话逗得杨绛哈哈大笑,钱钟书的牵强解释她是不信的,但是他认真的模样像真是这么回事一样,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一句话让她放松了许多。

就在这年年底,一个消息似乎印证了钱钟书的解说。那天钱钟书来田边找到杨绛,也带来了一个消息,有人告诉他,北京来电话,有一批"老弱病残"要遣回北京,这个名单里有钱钟书。

杨绛听了自然高兴,钱钟书身体不好,干校的生活条件又十分有限,他回去了还能有人陪着阿圆,而且她也会有一年一次的探亲机会。

因为之前的消息是朋友告诉他的,后来钱钟书从邮电所取回确认名单的时候,看到名单上确实有自己的名字,还专程来田边告诉了杨绛。

等到名单公布之时,发现全然找不到"钱钟书"三个字,中途发生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

冬天都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真的来了,却要感谢冬天之前的铺垫,才让此刻越发动人。经过了大风大浪,才知道平静也是难能可贵;经过了暴风骤雨;才知道波澜不惊更是一种超脱。

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梦想的执着,杨绛一家人携手走过了那场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中家人彼此手拉着手,这样才可以不失散,你为我遮风挡雨,累了我做你的大树靠山,一同流泪,彼此擦干,一同微笑,彼此陪伴。家人,感谢你们一直都在。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官少的隐婚新娘

    官少的隐婚新娘

    一次次的撮合,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接近反而让她也渐渐被这个男人迷惑,连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丢了心,中了蛊“阿姿,对不起……”“你对不起的不是我!是你肚里孩子的父亲!”“他……他早就死了,一次意外。是他先抛下我的——”“顾盼笙,为了名正言顺的生下孩子,她选择嫁给了未婚夫的同事——那个众人眼中的黄金单身汉。婚后生活并不是人人艳羡的夫妻恩爱,因为他们婚前充其量也就见过几面,彼此叫得出名字而已。她只想抵挡外界的流言风语,安心生下孩子,却不想,生活一次一次的开起了玩笑。早知道这男人魅力无边,却没想到自家妹妹也深陷进去,你错了!戴国杰没有死!”什、么?!戴国杰没有死?!,妹妹撞见他们相处的方式,识破了他们假结婚的戏码,她请求妹妹帮忙保密,不要告诉家人,妹妹却要她帮忙倒追他。
  • 捉妖

    捉妖

    “事物反常必有妖!”这是我想起巴图时就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的话。其实我并不认识巴图这个人,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是从老叔(卢建军)那里听来的,但也就是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异事、刀尖跳舞的经历让我对巴图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让我有种不得不把他这些事迹写下来的冲动。今年年初,老叔把……
  • 无限越狱

    无限越狱

    释放心中的邪恶,为了生存下去而冷酷无情.一座神秘的监狱,一个超级立方体的世界,一个没有出口,囚禁着各种危险罪犯的监狱.自从被关押于这座神秘的监狱,萧冷就开始了不断追寻,命运是什么?谁在操纵这座监狱中的一切?为了寻找答案,萧冷踏上了不断的求生之旅.但是在萧冷的身边,却不断充斥着各类危险而怪异,甚至变态残忍的囚犯,在挣扎求生的同时,萧冷也必须时刻警惕这些危险的同伴.电影生存,异次元杀阵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异形系列,午夜凶铃系列,魔戒系列,零红蝶系列,终结者系列.QQ一群:22677048.QQ二群:3621432.QQ三群:50761056
  • 轮回之再掌乾坤

    轮回之再掌乾坤

    天劫降、灭苍生、众神陨、战轮回,身死后灵魂意外穿越战天大陆。天尊神体、炎龙随行、兄弟相伴,战天神斧再战天。苍穹滴血凌云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我重登神界,待我再掌乾坤。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医药双绝

    重生医药双绝

    跟着姐混,生死人肉白骨,那是易如反掌。枯骨红颜貌美逆天,那是必须。金玉满堂,金钱如粪土,那是肯定。谁让姐有神农真传,身带异能逆天,手掌宗门千年资产。哎,想低调都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