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400000018

第18章 5苦读书不如巧读书

第三篇5苦读书不如巧读书

学习离不开读书,有效地读书是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向人请教相结合、按照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读书……读书光靠学还不够,还要多动脑思考寻找读书的捷径,这样才能求得真学问。反之,只埋头苦读,必然收获甚微。

诗海漫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

释义: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攻:琢磨。指学习其他科目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我们增添学习方法,缩短学习差距;有利于我们拓展思路,增强创造性思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处:《诗经·卫风·淇奥》

释义: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释义:要区分并剔除那些华而不实的虚伪的东西,而学习继承《诗经》中的优良手法,广泛吸收各家教益,熔众家之长于一炉。说明对以前的作品应去伪存真,并博采众长。风雅:是《诗经》中的两大部分,也是古人做诗的最高标准。转益多师: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一家学习。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出处:宋·刘过《从军乐》

释义:死读书如同蛀书虫,再辛苦也是徒劳无益。鱼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出处:宋·欧阳修《戏答圣俞持烛之句》

释义:只有孜孜不倦地吟哦每一个文字的含义,才明白文字中其乐无穷。

【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落第诗》

释义: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出处:宋·陆九渊《读书》

释义:读书最切忌马虎匆忙、急于求成,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会发现书中有无穷的兴味。荒忙:慌忙。涵泳:慢慢体会、消化。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出处:清·徐供钧《书怀》

释义:读书贵在能够对书中的主旨心领神会,而不必过于拘泥于它的章节和句子。神解:心领神会。事:从事,治事。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出处:清·袁枚《遣怀杂诗》

释义:心里体味到了书中的含义,那甜美的滋味胜过饮陈年老酒。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出处:清·郑板桥《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

释义:读书很多,却抓不住重点,就如同暴发户为花钱而苦恼一样。

名句拾遗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处:《礼记·学记》

释义: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以安诗】

出处:《礼记·学记》

释义:不先学习调弦杂弄,就指头不活,弹不好琴;不先学习广泛地打比喻,就学不好诗。这说明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出处:《尚书·汤诰》

释义:好问必多知,自以为是则学不到东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处:《孟子》

释义:广泛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以后,再加以简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释义:如果一味迷信书本,就不如没有书。

【学者博览而就善】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释义:治学者要广泛地阅读,但要吸取其中正确、有用的内容。

【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

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篇》

释义:博闻广识要掌握要领,有高明的见解才好。守:掌握,保持。

【好读书,不求甚解】

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释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工夫。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出处:宋·朱熹《读书之要》

释义:(学习)要一点点来,熟读书本并要严谨思考。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

释义:读书要做到三点:用心去体会,用嘴去朗读,用眼睛去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出处:宋·苏轼《又答王庠书》

释义:书籍又多又杂,不可能全读,须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才能有所收获。

【学不进,率由因循】

出处:明·薛瑄《读书录》第三卷

释义:学习没有进步,大概都是因循守旧,不能摆脱前人成见的原因。

【善读书惟其意,不惟其文】

出处:《射阳先生存稿》

释义:善于读书的人,要只注重文章的深刻含义,不单追求其文采。《射阳先生存稿》: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出处:清·郑板桥《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释义:只管自己埋头苦读,而不去请教别人,虽然读了很多书,只不过是个笨人罢了。钝汉:笨人。

【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出处:清·郑板桥《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释义:善于读书的人,采用钻研和浏览的方法。钻研能深入理解,浏览能博览群书,不致遗漏。

【不学问者,学必不进】

出处:清·唐彪《父师善诱法》

释义:学习不勤请教别人,学业就无法进步。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出处:清·王豫《蕉窗日记》卷一

释义:学习要从切实需要处下手,就一定会有收获。

谚语集锦

【好记性弗如烂笔头】

释义: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笔记。

【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释义:学习而不温习,就像雨下在潮湿的地面上。比喻起不到任何效果。

【窍门满地跑,就看找不找】

释义:窍门很多,就看你肯不肯用心去钻研。



【雨勤水草好,口勤学问高】

释义:雨水下得勤,水草就长得茂盛;多开口问问题,才会提高学问。

【读书不想,隔靴搔痒】

释义:光读书不思考,犹如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读书学习没有抓住要点。搔:抓。

【三天不做手生,三天不念口生】

释义:三天不做事就不熟练了,三天不念书就不会读了。说明坚持不懈是读书学习的法宝。

【广学细琢得知识,细嚼慢咽得滋味】

释义:广泛学习细细思考才会学到知识,慢慢去体会才能感到学习的快乐。细嚼慢咽:本指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种田不离地头,读书不离案头】

释义:种田离不开土地,读书离不开书桌。案头:书桌。比喻找适合读书的地方。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释义:比喻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滥。

【强记不如善悟】

释义:强行记住不如善于理解、明白。

歇后语荟萃

【吹喇叭响爆竹——有鸣有放】

释义:比喻学习要讲究方法,要变通。

【骑马观花——不深入】

释义:骑在马上看花,看得不仔细。比喻学习应该由浅入深。

【冬天不戴帽子——动动(冻冻)脑筋】

释义:“动”与“冻”同音,比喻读书要认真思考。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释义: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狗熊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

释义:常用来比喻学了就忘。

【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

释义:比喻学习由易到难。

【纸糊的窗户——一点就破】

释义:用纸糊的窗户,轻轻一点就破了。比喻经别人指点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说明遇到不会的问题应向别人请教。

【张松阅书——一目十行】

释义:一眼能看十行字。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张松: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官至益州别驾。刘备入蜀时曾与法正、孟达等人一同密谋归降刘备。后企图劝刘备进兵,事发后被刘璋所斩。

【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释义:囫囵:整个儿的,完整的。吞:咽下去。把整个枣吞咽下去。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故事漫谈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了!”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

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趣味阅读

【妙联巧对】

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张适,北宋文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为水部员外郎。宋太宗赵光义喜其词气俊迈,赐

飞鱼。

张适6岁那年,入私塾读书,由于聪明伶俐,加上勤奋好学,学识得到长足的长进。至于对对子,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了。

一天,塾师的一位朋友来访,隔着窗户看见张适正在洗浴,兴致上来,即景生情,吟出一句:

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

前一个分句是叙述眼前事;后面则出自《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天天更新,天天进步。这里有双关之意,而且综合运用了复字、叠字的技巧。

张适一听,有点意思,顾不上满身的水,脱口而对:

学者工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用《论语·学而》的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要经常温习。

同样也运用了复字、叠字的技巧。

【幽默看台】

“菜酒”与“而已”

有个文官去迎接上司,刚骑上马要走,便碰上他的同乡来拜访他,他没工夫与同乡叙说,便匆匆告诉妻子说:“待以菜酒而已。”

他妻子听不懂他这文绉绉的话,搞不清“而已”是什么意思,便问婢女和仆人。

婢女和仆人们也不懂,有的认为“已”就是尾,可能就是指家里所养的大羊吧。

于是妻子便宰了羊,摆上丰盛的酒宴款待了同乡。

同乡走后,文官回家,问是怎么招待的,妻子把情况一说,文官叹道:“这是无端的浪费。”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从此以后,他只要出外,就嘱咐家里人说:“今后如来客人,只用‘菜酒’二字,切不可用‘而已’了。”

【巧言妙语】

《论语》无“此”字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到江南一小镇微服私访,在一个小巷口见到墙上写着“此巷不通”四个字,便逗正在巷口玩耍的孩子:“这几个字怎么念·”

“第一个字我不认识,后三个字念‘巷不通’。”

乾隆觉得很奇怪:“巷”、“通”两个繁难的字都认出来了,为何简单常见的“此”字认不出呢·于是又问:“上蒙馆了吗·念什么书·”

“上了,念《论语》。”

“《论语》上没这个字吗·”

“没有。”

“真的·”

“没有!《论语》里真的没有!”

孩子竟瞪大眼睛,充满自信地回答道。

当晚,乾隆在行宫里把《论语》翻查了一遍又一遍,果真没有查到这个“此”字。于是次日一早,便对他的随行官员宣布:“谁在《论语》里查到‘此’字,官升一级!”

结果谁也没有因此而官升一级。

由此可见,读书不能死读书,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学问。

同类推荐
  • 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

    当你选读此书时,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叹:世界真的很奇妙。原来,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神秘。本书荟萃的便是这些不可思议而又极富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人、事、物三大部类,看似荒诞不经,匪夷所思,却记载得有凭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惊人的巧合”,旨在列举种种真人真事,让读者从故事中去思索这许多的巧合的奥秘,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与无限的思索。“神秘的野人现象”,他们属于人类吗?世界各地关于大脚怪、雪人、蜥蜴人的发现报告,似乎对于达尔文之进化论所宣称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提出了质疑。“复活的预言”。法老的咒语真的灵验?人能预言未来吗?卡索的预言准确吗?种种疑问,书中自有详尽的解答。
  • 语文探谜

    语文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语文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

    《小银,我可爱的憨驴》娓娓道来的是作者与一头毛驴(小银)齿唇相依的真挚的情感。小银是作者的兄弟,朋友,或者孩子,他们亲密无间。在作者眼里,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的就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坚硬得像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青少年应知的100历史知识》既全面的展示了真实历史、内容丰富,又有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特点,是一份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快餐。
  • 医学探谜

    医学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医学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升宫记

    秦依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在火炉旁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蹲在那里等有人发现她。这一等,等到一个怒火三丈的主管。他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衣,腰间带着一条宽宽的腰带,小眼睛眯起来,面部肌肉拥挤在一起,头上别着精致的钗。兰花指翘起来,走路扭扭捏捏,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秦依呆呆的盯着那位主管,看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的家底从头到尾的侮辱谩骂了一通之后,秦依猛的意识到,看来,自己恐怕……
  • 吾名青鸢

    吾名青鸢

    (新文紫卿发布云起搜索紫卿可看)她,被昆仑仙宫弃为妖女,世人羞辱至死。独独他从冥府要了她的命,陪她一路凤乱三界,最终天下封后。然而,她却在他的面前,作了别人的新娘。“禁忌之恋,天道不容。除非,你破了这天。”————于是他弑了仙,灭了神,改了朝,换了代,终为创世帝王,皇天之尊。他却反倒将她冷冷推开。“记住了,日后只许唤我父君。”若干年后,“孩子他爹,记得当初你要我唤你父君?”————-“孩子他娘,你肯定听错了。那时为夫说的是~夫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妖火

    妖火

    他妖火转脉之心,他独获剑河九道剑意,他惹得仙宗之女倾心,他害的魔尊之女相思。九曲皓月,逆灵莫测之剑。七道剑意,九诀嗜杀。我非狂傲之人,但求立足世间,人若阻我,我必戮之。天若挡我,我必焚天!天道茫从,妖娆世间,独奏一曲鬼炎妖火乱世之曲。
  • 极品红颜

    极品红颜

    她,是积善人家的千金小姐,是国破家亡的前朝遗孤,还是万人之上的尊贵公主?她,拥有傲人之貌,绝世之姿,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淡然,是她的保护色……她只求平平淡淡……何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复杂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卷起重重的风波狂潮……吞噬了她,吞噬了她爱的人,吞噬了爱她的人。她始终无法,抽身事外……他,商场上的“玉面阎罗”,冷静自若,笑容下,眼眸流转间,掩盖了一切机关算尽。可自从遇见她,开始失控……情到深处,“即使你为男子,我亦无悔!”他,侠义为道,复国为业。邪魅的外表,不羁的行为,本以为能潇洒远离情根。可只消一眼,便万了年……爱到浓时,“恩恨情仇,任你一笑置之!”他,出生在帝王之家,看透那宫墙内的冷暖,于是狠戾,于是张狂。可那朵笑容,那魅惑之颜,却让他疑惑起江山美人……恨到锥心,“征服天下,征服你,我此生所求!”他,本为商人之子,却迷恋诗词歌赋。他的青梅竹马,他的痴心情深,因一场灭门血灾而颠覆。本该是自己的新娘子,披上了嫁裳,踏上了别人的殿堂……痛到刻骨,“纵使无心,你的人,我亦不愿放手!”她,穿越而来,以为带不走情,留不下心。可痛彻心扉后,刻骨铭心了,原来,心早已遗失……千言万语只剩一句“如有你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一曲《红颜劫》,劫了谁的红颜?一首《问情》,问了谁的情根?一舞《霓裳恨》,恨了谁的痴心?此文比较慢热,别太着急哦!有些东西是要慢慢品味滴!前面为江湖篇,情感牵扯较多,比较缠绵悱恻。后面为宫廷篇,阴谋诡计全显,情节跌宕起伏。*×××××××××××××××××××××××××隆重推荐依依新文《窃香》啦!!收藏咯!!忽忽 ̄依依开新坑啦……有米有人支持?走过的,路过的,蹲坑的,掉陷阱的:收藏,票票,留言……三部曲,华丽丽滴哦……(*^__^*)嘻嘻……记得留下脚印,给依依提些意见哦!!!依依有群滴说:70968471话说空位很多,想躺,想坐,想站,想摔跤,皆可……进来玩玩涅!呃……敲门砖:依依话说,最近群里在征召角色扮演哦!!嘻嘻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