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800000006

第6章 开掘幸福的原动力——20几岁要懂点婚恋经济学(2)

不过,对于一些有钱的男人(女人)来说,付出这样的成本,他(她)认为值得。年幼的小孩提高了离婚者寻找另一位配偶的成本,并明显减少离婚男人和妇女再婚的净资源,由于这一原因,这些小孩提高了再婚失败的可能性。一些人选择与原来的配偶离婚,再与另一个女人(男人)结婚,也是遵循成本收益原则行事,如果其收益大于成本,就会再婚。

现在,人们依然从法律、道德和社会的层面来看待离婚和再婚问题,其实,这种问题主要还是经济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比单纯地限制离婚更能解决问题。在提高婚姻质量方面,与其从法律上加大限制,不如从缩小贫富差距上多下工夫。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知道,婚姻质量较差的大多是暴富的富人,破坏他人婚姻的也大多是暴富的富人。

4.悟透互赢法则,提高“功利婚姻”的幸福指数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

有人说,这是一个“功利婚姻”的时代。为了更好地生活,有人把婚姻或明或暗地当成了一个人生跳板。因为我们对爱情不信任,觉得和谁结婚从本质上讲都是一样的,加上自身年龄或家人的压力,就会选择和一个很难说爱或不爱的人结婚,这两者都是狭义上的“功利”。

其实我们在选择走进婚姻殿堂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考虑过“功利”这件事,因此从广义上说,所有的婚姻都是“功利”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怎样经营婚姻并将婚姻的“功利性”发挥到极致,其实是一种经营幸福的能力。即使你的婚姻是狭义上的“功利婚姻”,仍然可以找到幸福。

那么应该怎样提高“功利婚姻”的幸福指数呢?

第一点,不要长时间地患得患失。

没错,这样做,你可能在获得物质实惠的同时失去了许多精神上的愉悦,或者拥有精神上的愉悦而没有物质上的实惠,但你应该早些确定,你最想从婚姻中得到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更注重物质享乐的人,那就别对一份唯美但清贫的爱情恋恋不舍。如果你是一个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那么就不要去艳羡物质婚姻的奢华。

第二点,不要和别人的婚姻做比较。

人们经常会用婚姻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别人婚姻中的得意之处做比较,这除了让自己心理失衡之外,没有任何收获。要知道,幸福是一种极其私人化的体验,让别人心满意足的,未必真的适合你。

第三点,试着去爱一个你注定要与他(她)长相厮守的人。

每个人都清楚,爱情是可以培养的,长期的相处形成的亲情感和依赖感,正是爱情的后期表现。

第四点,别以为离婚是走出婚姻困境的最好办法。

“功利婚姻”的先天弊端肯定会在某一时期发作,让你无法忍受。如果婚姻出了这样的问题,从法律上分手,倒也容易,但这之后呢?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件也没有少。所以请记住,任何关系都会出现危机,逃避问题只能把问题带入下一段感情。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调整自己。

在这里,我们不妨找一些学习对象,让“功利婚姻”成为最美的“装饰品”。

首先我们要向张曼玉学习。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张曼玉是一段恋情一个大奖。同时,张曼玉的婚姻也像穿在她身上的一袭华美旗袍,穿上时令人惊艳,脱掉时依然不失光彩。她的一生就是不断恋爱的一生,她人生的机遇、感悟与成就都与她的恋情密不可分。

其次,我们还要向辣妹维多利亚学习。虽然辣妹自从嫁给小贝以后就从事业前线撤退到了家庭后方,忙着为小贝在家生儿子。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小贝的今天是辣妹精心策划和推动的结果。这对全世界最有名的夫妻也因此在世人眼里不分伯仲,是世界上最会经营的夫妻拍档。辣妹的婚姻像一辆豪华跑车,风驰电掣般在世人面前飞驰着,它收获的不仅是世人的眼光,还有无数的财富。

最后,我们要向“结婚狂”伊莉莎白·泰勒学习。她的一生就是一部是爱情长篇小说。这个女人的一生除了从一个片场跑到另一个片场之外,就是从一座教堂跑到另一座教堂。她一生中结过8次婚,周围男伴不断,绯闻多得可以写一本书。她说:“我没有超人的能力,可也不是冰冷的雕像。这些情事,都很自然地发生了。”对她来说,婚姻就是一场秀,一场狂欢的Party,只是需要闪光灯而已。

5.校园爱情失败的背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独门生意想不赚钱也难,长期的感情关系也应该从一而终,不能心怀贰志。如果你的爱情被第三者分一±羹,如果竞争者威胁已经出现,那么还是做个了断吧。

——班斯坦(美国经济学家)

爱情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爱情的文献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也不在少数。但是多数文献要么分析的对象是社会上成人之间的爱情,要么仅仅使用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能运用比较严谨的经济学框架来分析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现象并得出明确结论的文献。本书就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个尝试。

我们下面的分析首先建基于如下基本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条件、约束条件和基本原理来推证基本命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所有谈恋爱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当作“爱情市场”的“交易”主体。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每个想谈恋爱和正在谈恋爱的学生都可以视作“局中人”。

譬如,一个女生可以不顾任何世俗的理由,而仅仅因为“感觉挺好”就可以在瞬间爱上一个男生。这是因为在爱情问题上,局中人进行选择时所依凭的效用函数是复杂的,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诸如货币、财富、容貌、声誉等尺度来度量。也许很多时候“快乐”成为唯一的尺度。

由于大多数恋爱在一开始并不熟悉的局中人之间开始,局中人之间对于各方的知识、能力、财富和前途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网络爱情时代,甚至连对方的相貌都是一个问号。即使局中人相互接触之后也难以获取对方比较全面、可信的信息,这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获取信息需要成本。比如要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可能要多次跟对方谈话、进餐,还要努力观察对方的行为表现,这些都需要花费金钱、时间成本。

二是由于文化的问题,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要获取不存在任何诚信问题的完全信息通常是徒劳的。假如,你的同学正在追求一个女生,那个被追求的女生如果想向你了解对方的人品、才华、家庭情况,相信绝大多数时候你只会说“好话”而不会说“坏话”。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跟你住一个宿舍的同学!

诗人通常把爱情比做“情网”,就是说一旦陷入将难以自拔。爱情像一种神奇的魔方,具有使局中人在一定时期疯狂投入的“锁定”效应,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营造了较高的退出壁垒,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就是进入壁垒了,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们面对经过一番博弈已经“成交”的爱情,一般遵守一条“不干涉原则”。即如果不是得到局中人一方强烈的暗示他/她不喜欢对方,局外人是不会轻易去“破坏”现成的“交易”的。在一个彼此比较熟悉,相互之间本来没有利害冲突的校园中,没有人想被人指责为“第三者”。

天下没有无须付出努力和辛劳的爱情。除非一个人的禀赋特别具备竞争优势,比如相貌超群,或者是家资殷实,又或者是直接或间接掌有大权,否则,需要为爱情投入的东西是太多了。而爱情的投入通常被认为与产出是成正比的,这就更难坏了天下痴情人。据说,现在流行的“三从四德”是:说话要听从,上街要跟从,命令要服从,挨骂要受得,挨打要忍得,花钱要舍得,恋爱的高额交易费用构成了局中人的高额的机会成本。

经验事实和调查分析都显示,大学生谈恋爱,双方分手的比例很高,至于最后结婚那基本是没谱的事情。更多的失败体现在“毕业即分手”。为什么局中人一旦脱离校园,爱情就那么脆弱得不堪一击呢?检索文献,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分析把焦点放在诸如“幼稚”“毕业后工作环境变化”等因素上,我们的分析则另辟蹊径。

首先,大学生谈恋爱的目标函数中带有很浓重的“尝试”情结,这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具有“试错”的特点。因为大多数中学都是明令禁止恋爱的,所以学生们把大学恋爱当作“补课”,试图为以后积累人力资本。

其次,我们不要忘记,大学校园“爱情市场”存在严重的进入壁垒,“交易”或者博弈的局中人在相貌、才华、财富和前途方面又是高度差别化的。所以,校园爱情根本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一个带有高度垄断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正是其根本特征。显然,那些具备较好禀赋和财富的局中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marketpower)。在漂亮女生资源相对多的文科大学,市场接近于垄断竞争;而在那些女生资源非常匮乏的理工科大学,市场则近似于完全垄断;漂亮和优秀女生周围形成的市场则是寡头垄断的,因为面对这样出众的女生,敢于追求的男生很少,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都很少。

由于校园“爱情市场”缺乏激烈的竞争,替代品较少,被追求者(一般是女生)面对的选择集大为缩小,从理论上讲就不会产生“最优”的选择结果。考虑到局中人的“尝试”倾向,他们一般不会把财富、名利等功利性的尺度引入目标函数,所以,最可能的大学生爱情状态应该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尝试性的恋爱不会使局中人获得自己最满意的爱情,更不会获得持久的爱情,但由于目标函数的独特性,校园爱情常常能在大学阶段平静地度过几年。至于毕业分配天各一方,那是我们假设和推证的必然结果,尝试性目标取向的大学爱情一旦碰到较为严重的约束条件——地理分布、户口等,马上就会使局中人劳燕分飞。

6.“女怕嫁错郎”的经济学分析——逆向选择

有人坚信垃圾债券是发大财的捷径,但是,高信用品质债券的殖利率总是高于垃圾债券。爱情也一样,因为垃圾爱情像垃圾债券,终究是垃圾。

——班斯坦(美国经济学家)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细一思量,为何不倒转过来?难道职业和配偶的正确选择,对男性与女性的重要性不一样吗?类似的说法还有不少,比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对此很多女性自身也持赞同态度;经济学家钟朋荣主张通过“男人留岗,女人回家”的方式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等等。本文拟在对“女怕嫁错郎”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不嫁错郎”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般而言,由于性别不同及由此导致的天然差异,使得女性较之于男性,无论在职业还是在感情方面,都天生处于不对等的位置。

在现代社会里,虽然女性与男性一样,通常也有自己的职业,但由于性别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自然分工,像生育、家务这类事情,只能或大多由女性来承担,而这类事情要消耗很大一部分时间、精力。因此,一般而言,除了像文秘、护士、幼师等特殊工种外,在大多数领域,女性的竞争力都不如男性。或者说,要取得同样的成功,女性往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代价。所以,把事业的成功或经济责任更多地寄托在男性身上,也就显得合乎情理了。“男怕入错行”的说法大抵也源于此。但是,相比之下,生育、家务这类事情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大多是“隐性成本”,并不能带来显性收益。所以,当丈夫把钞票交给妻子时,都难免或多或少有着趾高气扬的心态,而做妻子的呢,对于家务事也就愈发任劳任怨了。一旦丈夫能力有限或时运不济,家里入不敷出甚至揭不开锅时,自然而然,妻子的可以理解的怨气便更多地撒向男性,这时候的口头禅通常都是“你真没用,看人家老公……”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一般不会内省自己没用,男性也会在内心默认这种怨言的合理性,而不会用“你不是也没用吗”之类的话进行反驳。可见,由于男性通常是家中的顶梁柱,哪怕单从经济的角度看,“女怕嫁错郎”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员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酒店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酒店概论、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场部、洗涤部、保安部、后勤部、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酒店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是酒店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也该好好找找其中的原因了。否则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似乎已经不能再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了,他必须要“拄着”父母这“两根拐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穿越成丑女的她笑看江湖。为爱守护的他等她,爱她宠她。因爱的生恨的他阴谋阳谋各种手段,是他胜还是他胜,只有真爱为大。轻衣带着异能来到异事,先后遇到美男无数,最终哪个一才是她的真爱。是等她成痴魔王,还是护他成痴的妖王,还是算计她的帝王。且爱真爱面前大展身手,这爱守护这一切吧!!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天堂的声音

    天堂的声音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雪扇吟

    雪扇吟

    一个自幼做扇子的女孩子,她的身世跟城池有什么关系,她身边的人是为何出现、离开、又或留下来。
  •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重庆大学学生王琪在毕业前三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3分钱门票踢了别人下裆,被学校开除,多年苦读付之东流,人生轨迹由此改变。没想到他却开启了传奇人生:运作庞氏骗局、边境赌石、赌场洗码、跨国绑架、英雄救美、“入住”世上最高牢房、动辄上百万的豪赌、险遭活埋……死里逃生之后他的人生又将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