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500000004

第4章 潜居抱道成绝代之功(3)

陶渊明抱道而终,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没有碰到好的时候。那么,一旦机会降临,明主出现,这个时候,贤人君子应该怎么办呢?《素书》告诉我们,应该“时至而行”,“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成绝代之功”。在人生的博弈舞台上,谱写出精彩的篇章。历史著名人物魏征,开始时跟随李密反隋,但因为李密并非明主,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后来遇到唐太宗,全力辅佐终于功成名就,得以“立骄人之功,成千古美名”。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县人。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落魄失意,但志向远大,学贯古今。

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响应李密,命魏征主管文书。李密每次接到元宝藏的文字,总是称赞不已,后来听说是魏征所写,立即将他召来。不过,李密识才却不会用才,魏征给他进献了十条计策,都未能被其采纳。王世充进攻洛口,魏征去见长史郑,对他说:“魏公虽然突然取胜,但死伤了许多精兵猛将。此外,其仓库里没有财物,将士们打了胜仗也得不到奖赏。就因为这两条,军队就无法再出战了。如果我们深挖壕沟、加固营垒,长期坚持下去,贼军粮食吃光了,肯定会逃走,那时我们再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好办法。”而郑却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魏征听他这样说,心中感到很失望,便不辞而别。

后来,魏征随同李密归附唐军,一起来到京师长安,因为终日碌碌,就主动提出去安抚山东地区。当时,李还在反唐,魏征便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李密因叛兵而起兵,振臂一呼,就聚集几十万人马,他的声威达到了全国的一半地区,但一朝失败就萎靡不振,最终入关归附了唐朝。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天命已经有所归属了。现在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早点确定自我保全的办法,大势一去便无法挽回了!”李收到信后,就拿定了主意归附唐朝,并调拨大量军粮供应淮安王李神通的部队。

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了魏征。窦建德兵败后,魏征被太子李建成任命为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李世民的军功最大,曾暗中劝太子早点确定对策。李建成失败后,李世民责问魏征:“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太子要是早点听我的话,就不会在今天的祸事中死去了。”秦王见他敢于直言,对他很是器重,登基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

河北有一些曾为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做过事的人,图谋发动叛乱。魏征向太宗报告道:“不向他们展示朝廷的大公无私,此等祸患就不能消除。”太宗说:“那就麻烦你去安抚和告知那些人吧!”在去河北的路上,魏征看到从前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正被押往京师长安,就与副使商议道:“刚有诏书下达,对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一律免罪。现在又将李志安等人逮捕并押往长安,那谁能不心存疑虑呢?我们即使去宣布圣旨,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于是,就先放了李志安等人,然后再奏明朝廷。魏征从河北出使归来后,太宗很是高兴,与他的关系日渐亲密,有时甚至将他引入卧室,向他咨询天下大事。魏征认为太宗对自己的这种赏识是一辈子也难以碰到的,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总共提出了两百多条建议,没有不让太宗感到满意的。因此,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之职。

太宗的左右近臣里有人诋毁魏征偏袒朋友,太宗命温彦博负责考察、讯问这件事,结果与事实不符。温彦博认为:“魏征作为大臣,不能够著明形迹,远远地避开嫌疑,因此遭到了无端的诽谤,这是应当受到责备的。”太宗就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说:“我听说君主和臣子应当一条心,这叫做上下一体,难道可以抛弃主公,只注意形迹?如果上上下下全都这样,国家的兴盛和败亡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很吃惊,说道:“我已经懂得你的意思了!”魏征磕头道:“希望陛下让我成为良臣,而不要让我去做忠臣。”太宗问道:“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道:“后稷、契、皋陶是典型的良臣,龙逢、比干是典型的忠臣。良臣,使自己获得美名,君主的名声得到传扬,子孙世代相传,福泽传之无穷;忠臣,自己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和罪恶,国家灭亡,君主的全家也被杀,只取得一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太宗说:“说得好!”接着,太宗又问:“做君主的人,怎样才能贤明,犯什么样的过失才会昏庸?”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能够听取多方的意见;君主之所以昏庸,在于偏听偏信。尧、舜两位君主大开四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听的话和荒谬的行为,不能迷惑他们;秦二世躲在深宫之中,不出去体察民情,偏信赵高的话,天下人都逃亡和叛乱了,他也不知道;梁武帝偏听朱异的话,侯景即将破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盗贼遍布全国而自己却不晓得。所以说,如果君主能多方听取意见,奸臣就不能蒙蔽君主,而下情才能顺利上达朝廷。”

郑仁基有一个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请求皇帝将她纳入宫中,册封的典册都已经办好了。魏征知道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定有婚约,就向太宗进谏道:“陛下在楼台里居住,就应当让人民有居住的地方;陛下享用美味佳肴,就应让民众能吃饱肚子;陛下看到身边的嫔妃,就应让百姓有家室。如今郑仁基的女儿已经许配他人,陛下却要把她纳进后宫,难道是百姓父母的做法吗?”太宗听后,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诏停止册封。

太宗登基后,曾感叹道:“现在正是大乱之后,国家真是难以治理!”魏征说:“大乱之后国家容易治理,就好比饥饿的人容易喂食一样。”太宗说:“前人不是曾经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然后才能消灭残暴、去掉死刑吗?”魏征回答:“这不是圣哲之人说的。圣哲之人治理国家,其功效就如回声一般,一周年就可以见到成就,不算太困难。”封德彝却说:“并非如此。从夏、商、周三代以后,轻薄奸诈之风日渐厉害。秦代专门靠刑法来治国,汉代也很霸道,都想让天下大治却不能做到,它们并非是能够做到而不愿意这样去做。魏征只是一介书生,喜欢空谈大道理,只会使国家混乱,他的话不可以听信。”魏征反驳道:“五帝和三王并没有互换百姓再实行教化,实行的是帝道便成为‘帝’,实行的是王道便成为‘王’,关键是君主实行的是什么。黄帝赶走蚩尤,是经过七十次战斗才平息这次祸乱的,接着达到了无为而治的美好境界。九黎为害人民,颛顼帝发兵征讨,在打败九黎后就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夏桀昏乱,商汤将他流放;殷纣王残暴,周武王率军讨伐。商汤与周武王都在自己执政期间,使国家实现了太平。如果人们逐渐轻薄奸诈,再也不能回到淳朴的话,现在该是鬼魅的世界了,又怎么能教化他们呢?”封德彝无法反驳,但心里仍认为魏征的话不对。太宗却对魏征的话全部接受,毫不怀疑。贞观四年(630年),天下大治,少数民族的首领们改用汉族的衣冠,带着刀来京师戍卫;东到大海,南到南越五岭,百姓居家夜里不用关门;行人和商旅外出不用携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告诉文武百官:“这是我听从魏征的劝告实行仁义的成效啊!可惜封德彝已经去世,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后来,太宗在丹霄楼设宴,席间他告诉长孙无忌:“魏征、王从前侍奉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确实可恶,但我能放开旧怨而任用人才,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了话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什么缘故?”对此,魏征回答:“我认为事情不对,就要劝谏,如果陛下不肯听从而我又立即答复,我担心陛下会马上实行。”太宗说:“你先答应,再另找机会把问题提出来,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曾告诫臣下:‘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去又另有话说。’如果我当面服从了,再另找机会提出来,这就是‘退下去又另有话说’,这并非后稷、契用来侍奉尧、舜的办法。”太宗大笑道:“有人讲魏征行为举止怠慢,我却只见到他的恭敬、顺从!”魏征又一次磕头谢恩说:“陛下引导我说话,我才敢这样;若非如此,我怎么敢多次冒犯陛下呢!”

贞观七年(633年),魏征出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太宗下诏命魏征负责处理。魏征虽然不太精通法律,但他根据大的原则,依照实际情况来处理,所以人人都很满意,太宗于是将他进封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为身体多病,魏征提出辞职,太宗说道:“金属在矿山里有什么珍贵?如果把它精心锻造成器物,人们这才把它看成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为金属,把您比作良工。您虽说有病,但尚未衰老,怎么可以就这样辞职呢?”

文德皇后下葬后,太宗在禁苑中建造了一座高楼,以眺望昭陵。有一次,他带着魏征一起登上去,魏征仔细远望后,说:“我的眼睛昏花,看不到什么。”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问:“这不是昭陵吗?”太宗说:“正是”。魏征说:“我以为陛下在远望献陵,如果是昭陵,我原本就看得见。”太宗听到这儿,双眼垂泪,随即将这座高楼拆毁了。因为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墓,唐太宗只关注昭陵而不关注献陵,魏征才会这么说。

同类推荐
  •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聪明人与糊涂人做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脑子做事,懂得谋事与谋势;后者为做事而做事,光做不想。国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胜算就越大;笑里藏刀——不妨以柔制人,谈笑决断大事;借尸还魂——善于借力,会借者赢;金蝉脱壳——留住退路,才有生路;指桑骂槐——间接暗示,恰到好处;苦肉计——能吃第一等苦,乃能做大事。
  •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因此,人际交往是个体融入社会群体的重要保障。人生的成长与发展,成功与幸福,无不都与他人的交往密切相连。交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作为一种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书从处世有道,好人缘者赢天下;善于社交,才能赢得好人生;世事练达,社交处世有学问;精于社交,扩展人脉有智慧等十个方面讲述社交与生活的关系。
  •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我的创业哲学:马云献给年轻人的12堂人生经营课

    这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也是一本创业教辅书。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马云的创业经历出发,向人们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 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老师摇身一变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本书针对创业中的关键问题,如管理、经营、营销、融资、竞争、用人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最真实的领袖魅力、人生理想和处事技巧,而最重要的还是获取宝贵的创业经验。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极道修真

    极道修真

    相传,天地初开之时与创世之灵相伴而生的七色神光现世!
  • 爱的小屋

    爱的小屋

    左小凡租房被骗,与帅哥同居一屋檐下,经朋友诺诺才知道此人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但两人已成死敌,关系无法缓和,久经时间磨合虽都喜欢上对方,都不愿承认这点,只到莫归尘出国前两人才想尽办法在一块,被父母左右的事情他们能否改变?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在一次意外中,我受了伤,于是父亲把我送到郊区的一所封闭式学校来,一边让我学习,一边让我疗伤,还要我女扮男装,用了哥哥的名字。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安静的生活一段时间,可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我是他的未婚妻,还当众吻了我。NND,这种情况还从来没在我韩冷月身上发生过。就算他长的好看了点,也不能这样啊……
  • 重生之超级游戏大亨

    重生之超级游戏大亨

    重生后的叶垂,发现这个世界的游戏产业基础竟然为零,于是他怀着蛋疼的心制作了连连看这款小游戏。没想到,这款小游戏竟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疯狂!面对疯狂的连连看游戏迷,叶垂只能无语的表示——“真是一群可怜的孩子!哥只是弄出了连连看就把你们惊喜成这个样子,那要是再推出了CS、仙剑、暗黑、魔兽、上古卷轴这些神作,你们岂不是都要幸福的激动死了吗?” ******新书重生之超级食神开始了,请大家支持********
  • 十楼d座

    十楼d座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家有坏宝宝妈咪快逃婚

    我叫林泽瑶是姐姐,旁边这个很腹黑的臭小子叫林泽熙是我弟弟。我们七岁了,我们的妈妈叫林熙瑶。一个医学天才却是生活白痴的二十七岁老女人。我们没有爸爸,只因为妈咪说爹地死了,所以妈咪说她要开始为我们找一个新爹地。突然有一天,那个已经死了的死人爹地站在我和弟弟的面前,说:“爹地带你们回家。”司辰凯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对已经七岁大的儿女。但是当他知道孩子的母亲是谁时,他沉寂了七年的心再次雀跃了起来。但是可气的那个死女人竟然跟他儿子和女儿说他死了,还要给找个野男人给自己戴绿帽子。等着,他一定要让那个女人主动回到自己的身边,自己再来好好的调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