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00000024

第24章 (十七国) (1)

第十卷(十七国) (1)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

伊烂拏钵伐多国 瞻波国

羯朱嗢祇罗国 奔那伐弹那国

迦摩缕波国 三摩呾咤国

耽摩栗底国 羯罗拏苏伐刺那国

乌荼国 恭御陀国

羯□(力甑反)伽国 憍萨罗国

案达罗国 驮那羯磔迦国

珠利耶国 达罗毘荼国

秣罗矩咤国

伊烂拏钵伐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北临殑伽河。周二十余里。稼穑滋植花果具繁。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伽蓝十余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二十余所。异道杂居。近有邻王废其国君。以大都城持施众僧。于此城中建二伽蓝。各减千僧。并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大城侧临殑伽河。有伊烂拏山。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今有天祠尚遵遗则。在昔如来亦尝居此。为诸天人广说妙法。大城南有窣堵波。如来于此三月说法。其傍则有过去三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三佛经行西不远有窣堵波。是室缕多频设底拘胝(唐言闻二百亿。旧译曰亿耳谬也)苾刍生处。昔此城有长者。豪贵巨富晚有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百亿。因名其子闻二百亿。洎乎成立未曾履地。故其足跖毛长尺余。光润细软色若黄金。珍爱此儿备诸玩好。自其居家以至雪山。亭传连隅僮仆交路。凡须妙药递相告语。转而以授曾不踰时。其豪富如此。世尊知其善根将发。也命没特伽罗子而往化焉。既至门下莫由自通长者家祠日天。每晨朝时东向以拜。是时尊者以神通力。从日轮中降立于前。长者子疑日天也。因施香饭而归。其饭香气遍王舍城。时频毘娑罗王骇其异馥。命使历问。乃竹林精舍没特伽罗子。自长者家持来。

因知长者子有此奇异。乃使召焉。长者承命思何安步。泛舟鼓棹有波风之危。乘车驭像惧蹶踬之患。于是自其居家至王舍城。凿渠通漕流满芥子。御舟安止长緪以引至王舍城。先礼世尊。世尊告曰。频毘娑罗王命使召汝。无过欲见足下毛耳。王欲观者宜结跏坐。伸脚向王。国法当死。长者子受诲而往。引入廷谒。王欲视毛乃跏趺坐。王善其有礼特深珍爱。亦既得归还至佛所。如来是时说法诲喻。闻而感悟遂即出家。于是精勤修习思求果证。经行不舍足遂流血。世尊告曰。汝善男子。在家之时知鼓琴耶。曰知。若然者以此为喻。弦急则声不合韵。弦缓则调不和雅。非急非缓其声乃和。夫修行者亦然。急则身疲心怠。缓则情舒志逸。承佛指教奉以周旋。如是不久便获果证。

国西界殑伽河南至小孤山。重巘嶜崟。昔佛于此三月安居。降薄句罗药叉。山东南岩下大石上有佛坐迹。入石寸余。长五尺二寸。广二尺一寸。其上则建窣堵波焉。次南石上则有佛置捃稚迦(即澡瓶也。旧曰军持讹略也)迹。深寸余作八出花文。佛坐迹东南不远有薄句罗药叉脚迹。长尺五六寸。广七八寸。深减二寸。药叉迹后有石佛坐像。高六七尺。次西不远有佛经行之处。其山顶上有药叉故室。次北有佛足迹。长尺有八寸。广余六寸。深可半寸。其迹上有窣堵波。如来昔日降伏药叉。令不杀人食肉。敬受佛戒。后得生天。此西有温泉六七所。其水极热。国南界大山林中多诸野象。其形伟大。从此顺殑伽河南岸。东行三百余里至瞻波国(中印度境)。

瞻波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北背殑伽河。周四十余里。土地垫湿稼穑滋盛。气序温暑风俗淳质。伽蓝数十所。多有倾毁。僧徒二百余人。习小乘教。天祠二十余所。异道杂居。都城垒砖。其高数丈。基址崇峻却敌高险。在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处未知宫室。后有天女降迹人中。游殑伽河濯流自媚。感灵有娠生四子焉。分赡部洲各擅区宇。建都筑邑封^8□画界。此则一子之国都。赡部洲诸城之始也。城东百四五十里。殑伽河南水环孤屿崖巘崇峻。上有天祠。神多灵感。凿崖为室。引流成沼。花林奇树。巨石危峰。仁智所居。观者忘返。国南境山林中野象猛兽群游千数。自此东行四百余里至羯朱嗢祇罗国(彼俗或谓羯蝇揭罗国中印度境)。

羯朱嗢祇罗国。周二千余里。土地泉湿稼穑丰盛。气序温风俗顺。敦尚高才崇贵学艺。伽蓝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天祠十所。异道杂居。自数百年王族绝嗣役属邻国。所以城郭丘墟多居村邑。故戒日王游东印度。于此筑宫理诸国务。至则葺茅为宇。去则纵火焚烧。国南境多野象。北境去殑伽河不远有大高台。积垒砖石而以建焉。基址广峙刻雕奇制。周台方面镂众圣像。佛及天形区别而作。自此东渡殑伽河。行六百余里至奔那伐弹那国(中印度境)。

奔那伐弹那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居人殷盛。池馆花林往往相间。土地卑湿稼穑滋茂。般核娑果既多且贵。其果大如冬瓜。熟则黄赤。剖之中有数十小果。大如鹤卵。又更破之其汁黄赤。其味甘美。或在树枝如众果之结实。或在树根若伏苓之在土。气序调畅风俗好学。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干寔繁其党。

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始婆僧伽蓝庭宇显敞台阁崇高。僧徒七百余人。并学大乘教法。东印度境硕学名僧多在于此。其侧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昔者如来三月在此。为诸天人说法之处。或至斋日时烛光明。其侧则有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去此不远复有精舍。中作观自在菩萨像。神鉴无隐灵应有征。远近之人绝粒祈请。自此东行九百余里。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东印度境)。

伽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泉湿稼穑时播。般核娑果那罗鸡罗果。其树虽多弥复珍贵。河流湖陂交带城邑。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形卑小容貌厘黑。语言少异中印度。性甚犷暴志存强学。宗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兴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其有净信之徒。但窃念而已。天祠数百。异道数万。

今王本那罗延天之祚胤。婆罗门之种也。字婆塞羯罗伐摩(唐言日冑)号拘摩罗(唐言童子)自据^8□土奕叶君临。逮于今王历千世矣。君上好学众庶从化。远方高才慕义客游。虽不淳信佛法然敬高学沙门。初闻有至那国沙门在摩揭陀那烂陀僧伽蓝。自远方来学佛深法。殷勤往复者再三。未从来命。时尸罗跋陀罗论师曰。欲报佛恩当弘正法。子其行矣勿惮远涉。拘摩罗王世宗外道。今请沙门斯善事也。因兹改辙福利弘远。子昔起广大心发弘誓。愿孤游异域遗身求法普济含灵。岂徒乡国宜忘得丧。勿拘荣辱。宣扬圣教开导群迷。先物后身忘名弘法。于是辞不获免。遂与使偕行而会见焉。拘摩罗王曰。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曰寡能褊智猥蒙流听。拘摩罗王曰。善哉。慕法好学顾身若浮。踰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则王化所由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曰然。此歌者美我。

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曰我。

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拘摩罗王曰。覆载若斯心冀朝贡。今戒日王在羯朱嗢祇罗国。将设大施崇树福慧。五印度沙门婆罗门有学业者。莫不召集。今遣使来请。愿与同行。于是遂往焉。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蜀西南之境。然山川险阻嶂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国之东南野象群暴。故此国中象军特盛。从此南行千二三百里至三摩呾咤国(东印度境)。

三摩呾咤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遂卑湿。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稼穑滋植花果繁茂。气序和风俗顺。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好学勤励邪正兼信。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并皆遵习上座部学。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干其徒甚盛。去城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昔者如来为诸天人。于此七日说深妙法。傍有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去此不远伽蓝中有青玉佛像。其高八尺。相好圆备灵应时效。从此东北大海滨。山谷中有室利差呾罗国。次东南大海隅有迦摩浪迦国。次东有堕罗钵底国。次东有伊赏那补罗国。次东有摩诃瞻波国。即此云林邑是也。次西南有阎摩那洲国。凡此六国山川道阻不入其境。然风俗壤界声闻可知。自三摩呾咤国西行九百余里至耽摩栗底国(东印度境)。

耽摩栗底国。周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滨近海垂土地卑湿。稼穑时播花果茂盛。气序温暑风俗躁烈。人性刚勇邪正兼信。伽蓝十余所。僧众千余人。天祠五十余所。异道杂居。国滨海隅水陆交会。奇珍异宝多聚此国。故其国人大抵殷富。城侧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其傍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自此西北行七百余里至羯罗拏苏伐刺那国(东印度境)。

羯罗拏苏伐刺那国。周四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居人殷盛家室富饶。土地下湿稼穑时播。众花滋茂珍果繁植。气序调畅风俗淳和。好尚学艺邪正兼信。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五十余所。异道寔多。别有三伽蓝不食奶酪。遵提婆达多遗训也。

大城侧有络多未知僧伽蓝(唐言赤泥)庭宇显敞台阁崇峻。国中高才达学聪敏有闻者。咸集其中。警诫相成琢磨道德。初此国未信佛法。时南印度有一外道。腹锢铜鍱首戴明炬。杖策高步来入此城。振击论鼓求欲谈议。或者问曰。首腹何异。曰吾学艺多能恐腹拆裂。悲诸愚闇所以持照。时经旬日人无问者。询访髦彦莫有异人。王曰。合境之内岂无明哲。客难不酬为国深耻。宜更营求访诸幽隐。或曰。大林中有异人。其自称曰沙门。强学是务今屏居幽寂久矣。于兹非夫体法合德。何能若此者乎。王闻之躬往请焉。沙门对曰。我南印度人也。客游止此。学业肤浅恐黜所闻。敢承来旨不复固辞。论议无负请建伽蓝。招集僧徒光赞佛法。王曰。敬闻。不敢忘德。沙门受请往赴论场。外道于是诵其宗致三万余言。其义远其文约。苞含名相网罗视听。沙门一闻究览辞义无谬。以数百言辩而释之。因问宗致。外道辞穷理屈。杜口不酬。既折其名负耻而退。王深敬德建此伽蓝。自时厥后方弘法教。

伽蓝侧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在昔如来于此七日说法开导。其侧精舍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有数窣堵波。并是如来说法之处。无忧王之所建也。从此西南行七百余里。至乌荼国(东印度境)。

乌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膏腴谷稼茂盛。凡诸果实颇大诸国。异草名花难以称述。气序温暑风俗犷烈。人貌魁梧容色。厘黮。言辞风调。异中印度。好学不倦多信佛法。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天祠五十所。异道杂居。诸窣堵波凡十余所。并是如来说法之处。无忧王之所建也。

国西南境大山中有补涩波祇厘僧伽蓝。其石窣堵波极多灵异。或至斋日时烛光明。故诸净信远近咸会。持妙花盖竞修供养。承露盘下覆钵势上。以花盖笴置之便住。若磁石之吸针也。此西北山伽蓝中有窣堵波。所异同前。此二窣堵波者。神鬼所建灵奇若斯。

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唐言发行)周二十余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也。其城坚峻多诸奇宝。城外鳞次有五伽蓝。台阁崇高尊像工丽。南去僧伽罗国二万余里。静夜遥望见彼国佛牙窣堵波上宝珠光明。离然如明炬之悬烛也。自此西南大林中。行千二百余里至恭御陀国(东印度境)。

恭御陀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滨近海隅山阜隐轸。土地垫湿稼穑时播。气序温暑风俗勇烈。其形伟其貌黑。粗有礼义不甚欺诈。至于文字同中印度。语言风调颇有异焉。崇敬外道不信佛法。天祠百余所。异道万余人。国境之内数十小城。接山岭据海交。城既坚峻兵又敢勇威雄邻境遂无强敌。国临海滨。多有奇宝。螺贝珠玑。斯为货用。出大青象超乘致远。从此西南入大荒野。深林巨木士霄蔽日。行千四五百里至羯□(力甑反)伽国(南印度境)。

羯□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稼穑时播花果具繁。林薮联绵动数百里。出青野象邻国所奇。气序暑热风俗躁暴。性多狷犷志存信义。言语轻捷音调质正。辞旨风则颇与中印度异焉。少信正法多遵外道。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天祠百余所。异道甚众。多是尼干之徒也。

羯□伽国。在昔之时民俗殷盛。肩摩毂击举袂成帷。有五通仙栖岩养素。人或陵触退失神通。以恶咒术残害国人。少长无遗贤愚俱丧。人烟断绝多历年所。颇渐迁居犹未充实。故今此国人户尚少。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相公:娘子罩你

    相公:娘子罩你

    曾经,分不出彼此的两人,再次面对时,却成为了陌生人。而目空一切的他,却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会陷入自己织的甜蜜网中。为了她,他的三千青丝一夜之间,化为银丝。当真相大白之时,她到底该不该恨。
  • 甜心难为:傲娇宝贝乖萌妻

    甜心难为:傲娇宝贝乖萌妻

    一场蓄谋已久的接近,一次被逼无奈后的冲动,让她自食恶果,惹上了这个花心滥情,把无耻当做不要脸底线的男人。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小绵羊也开始学会了反击,“除了吃喝玩乐,你还会什么?”某男一脸淡定:“爱老婆,宠老婆。吃饱喝足疼老婆……”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当然,只要一过了四十。一个男人,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别让“面子”害了你

    别让“面子”害了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好面子是人的本性,面子就像一双外表华丽却难穿的鞋子,虽然华丽的外表可以让人有面子,但活在他人眼中,注定无法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丢掉攀比的坏习惯,抛开作祟的虚荣心,从今天开始,摆脱“面子”造成的生活困扰,做一个轻松而快乐的人呢?别让“面子”害了你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简介:什么?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为什么姨娘小姐们隔三茬五就来找她的麻烦,明里暗里给她下绊子?姑奶奶不发威就全当她是小红帽是吧?且看她如何找到老太君这个大靠山,逐渐重获偏心侯爷老爹的宠爱,巧妙化解姨娘小姐的一次次挑衅,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最后一脚踹飞前来退婚和落井下石的劳什子亲王世子,没收他送来的退婚彩礼,恢复自由身,识花美男,开药膳坊,秀现代智慧,退敌国使臣,一朝扬名天下知。一纸赐婚圣旨下来,谁是这异世中与她相知相守,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某男:“五小姐虽然胆小懦弱,无才无德,难以胜任未来睿亲王世子妃,但小侄相信总有一天,五小姐也能够找到能够与其匹配的良人。“某女:“南宫世子,真是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啊!其实世子不用太过为我的未来幸福操心,别以为你一不理我,我就变成狗不理似的。”某爹憋笑:“兮儿,不得对世子无礼!”某女:“爹爹教训的是,但这也不能全怪女儿啊!刚刚南宫世子竟然说女儿无才无德,一无是处,这个女儿是万万不能苟同的。要知道女儿也想对牛弹琴啊,问题是世子能听得懂吗?”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