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00000015

第15章 (四国) (2)

第六卷(四国) (2)

城南门外路左有窣堵波。是太子与诸释角艺射铁鼓。从此东南三十余里有小窣堵波。其侧有泉。泉流澄镜。是太子与诸释引强校能。弦矢既分穿鼓过表。至池没羽因涌清流。时俗相传谓之箭泉。夫有疾病饮沐多愈。远方之人持泥以归。随其所苦渍以涂额。灵神冥卫多蒙痊愈。

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华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曰。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次东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二龙浴太子处也。菩萨生已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

浴太子窣堵波东有二清泉。傍建二窣堵波。是二龙从地踊出之处。菩萨生已支属宗亲莫不奔驰求水盥浴。夫人之前二泉涌出。一冷一暖遂以浴洗。其南窣堵波。是天帝释捧接菩萨处。菩萨初出胎也。天帝释以妙天衣跪接菩萨。次有四窣堵波。是四天王抱持菩萨处也。菩萨从右胁生已。四大天王以金色□衣捧菩萨置金机上。至母前曰。夫人诞斯福子诚可欢庆。诸天尚喜况世人乎。

四天王捧太子窣堵波侧不远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东南流。土俗号曰油河。是摩耶夫人产孕已。天化此池光润澄净。欲令夫人取以沐浴除去风虚。今变为水。其流尚腻。从此东行旷野荒林中二百余里至蓝摩国(中印度境)。

蓝摩国。空荒岁久疆场无纪。城邑丘墟居人稀旷。故城东南有砖窣堵波。高减百尺。昔者如来入寂灭已。此国先王分得舍利。持归本国。式遵崇建。灵异间起神光时烛。

窣堵波侧有一清池。龙每出游变形蛇服。右旋宛转绕窣堵波。野象群行采花以散。冥力警察初无间替。昔无忧王之分建窣堵波也。七国所建咸已开发。至于此国方欲兴功。而此池龙恐见陵夺。乃变作婆罗门前叩象曰。大王情流佛法广树福田。敢请纡驾降临我宅。王曰。尔家安在为近远乎。婆罗门曰。我此池之龙王也。承大王欲建胜福敢来请谒。王受其请遂入龙宫。坐久之。龙进曰。我惟恶业受此龙身。供养舍利冀消罪咎。愿王躬往观而礼敬。无忧王见已惧然谓曰。凡诸供养之具非人间所有也。龙曰。若然者愿无废毁。无忧王自度力非其畴。遂不开发。出池之所今有封记。

窣堵波侧不远有一伽蓝。僧众尟矣。清肃皎然。而以沙弥总任众务。远方僧至礼遇弥隆。必留三日供养四事。闻诸先志曰。昔有苾刍同志相召。自远而至礼窣堵波见诸群象相趋往来。或以牙芟草。或以鼻洒水。各持异华共为供养。时众见已悲叹感怀。有一苾刍便舍具戒。愿留供养。与众辞曰。我惟多福滥迹僧中。岁月亟淹行业无纪。此窣堵波有佛舍利。圣德冥通群象践洒。遗身此地甘与同群。得毕余龄诚为幸矣。众告之曰。斯盛事也。吾等垢重智不谋此。随时自爱无亏胜业。亦既离群重申诚愿。欢然独居有终焉之志。于是茸茅为宇引流成池。采掇时花洒扫莹域。绵历岁序心事无殆。邻国诸王闻而雅尚。竞舍财宝共建伽蓝。因而劝请屈知僧务。自尔相踵不泯元功。而以沙弥总知僧事。

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至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踰城至此。解宝衣去缨络。命仆还处。太子夜半踰城迟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笼攀去羁锁。最后释驾之处也。于天冠中解末尼宝。命仆夫曰。汝持此宝还白父王。今兹远遁非茍违离。欲断无常绝诸有漏。阐铎迦(旧曰车匿讹也)曰。讵有何心空驾而返。太子善言慰喻感悟而还。回驾窣堵波东有赡部树。枝叶虽凋枯株尚在。其傍复有小窣堵波。太子以余宝衣易鹿皮衣处。太子既断发易裳。虽去璎珞尚有天衣。曰斯服太侈如何改易。时净居天化作猎人。服鹿皮衣持弓负羽。太子举其衣而谓曰。欲相贸易愿见允从。猎人曰善。太子解其上服授与猎人。猎人得已还复天身。持所得衣凌虚而去。

太子易衣侧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剃发处。太子从阐铎迦取刀自断其发。天帝释接上天宫以为供养。时净居天子化作剃发人。执持铦刀徐步而至。太子谓曰。能剃发乎。幸为我净之。化人受命遂为剃发。踰城出家时亦不定。或云菩萨年十九。或曰二十九。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踰城出家。当此三月八日。或云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

太子剃发窣堵波东南旷野中行百八九十里至尼拘卢陀林。有窣堵波。高三十余尺。昔如来寂灭舍利已分。诸婆罗门无所得获于涅迭般那(唐言焚烧旧云阇维讹也)地。收余灰炭持至本国。建此灵基而修供养。自兹已降奇迹相仍。疾病之人祈请多愈。

灰炭窣堵波侧故伽蓝中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

故伽蓝左右数百窣堵波。其一大者。无忧王所建也。崇基虽陷。高余百尺。自此东北大林中行其路艰险经途危阻。山牛野象群盗猎师。伺求行旅为害不绝。出此林已至拘尸那揭罗国(中印度境)。

拘尸那揭罗国。城郭颓毁邑里萧条。故城砖基周十余里。居人稀旷闾巷荒芜。城内东北隅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准陀(旧曰纯陀讹也)之故宅也。宅中有井。将营献供方乃凿焉。岁月虽淹水犹清美。

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言谓之尸赖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槲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特高。如来寂灭之所也。其大砖精舍中作如来涅盘之像。北首而卧。傍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前建石柱以记如来寂灭之事。虽有文记不书日月。闻诸先记曰。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盘。当此三月十五日也。说一切有部。则佛以迦刺底迦月后半八日入般涅盘。此当九月八日也。自佛涅盘诸部异议。或云千二百余年。或云千三百余年。或云千五百余年。或云已过九百未满千年。

精舍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群雉王救火之处。昔于此地有大茂林。毛群羽族巢居穴处。惊风四起猛焰飙急。时有一雉有怀伤愍。鼓濯清流飞空奋洒。时天帝释俯而告曰。汝何守愚虚劳羽翮。大火方起焚燎林野。岂汝微躯所能扑灭。雉曰。说者为谁。曰我天帝释耳。雉曰。今天帝有大福力无欲不遂。救灾拯难若指诸掌。反诘无功其咎安在。猛火方炽无得多言。寻复奋飞往趣流水。天帝遂以掬水泛洒其林。火灭烟消生类全命。故今谓之救火窣堵波也。

雉救火侧不远有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为鹿救生之处。乃往古昔此有大林。火炎中野飞走穷窘。前有驶流之阨。后困猛火之难。莫不沈溺丧弃身命。其鹿恻隐身据横流穿皮断骨自强拯溺。蹇兔后至。忍疲苦而济之。筋力既竭溺水而死。诸天收骸起窣堵波。鹿拯溺西不远有窣堵波。是苏跋陀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陀罗讹也)入寂灭之处。善贤者本梵志师也。年百二十。耆旧多智闻佛寂灭。至双树间问阿难曰。佛世尊将寂灭。我怀疑滞愿欲请问。阿难曰。佛将涅盘幸无扰也。曰吾闻佛世难遇正法难闻。我有深疑恐无所请。善贤遂入先问佛言。

有诸别众自称为师。各有异法垂训导俗。乔答摩(旧曰瞿昙讹略也)能尽知耶。佛言。吾悉深究乃为演说。善贤闻已心净信解。求入法中受具足戒。如来告曰。汝岂能耶。外道异学修梵行者。当试四岁。观其行察其性。威仪寂静辞语诚实。则可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在人行耳。斯何难哉。善贤曰。世尊悲愍含济无私。四岁试学三业方顺。佛言。我先已说在人行耳。于是善贤出家即受具戒。勤励修习身心勇猛。已而于法无疑自身作证。夜分未久果证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不忍见佛入大涅盘。即于众中入火界定。现神通事而先寂灭。是为如来最后弟子。乃先灭度。即昔后渡蹇兔是也。

善贤寂灭侧有窣堵波。是执金刚躄地之处。大悲世尊随机利见。化功已毕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执金刚神密迹力士。见佛灭度悲恸唱言。如来舍我入大涅盘。无归依无覆护。毒箭深入愁火炽盛。舍金刚杵闷绝躄地。久而又起悲哀恋慕。互相谓曰。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金刚躄地侧有窣堵波。是如来寂灭已七日供养之处。如来之将寂灭也。光明普照。人天毕会。莫不悲感。更相谓曰。大觉世尊今将寂灭。众生福尽世间无依。如来右胁卧师子床。告诸大众。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离诸变易。当弃懈怠早求解脱。诸苾刍等歔欷悲恸。时阿泥律(卢骨反)陀(旧曰阿那律讹也)告诸苾刍。止止勿悲。诸天讥怪。时末罗众供养已讫。欲举金棺诣涅迭般那所。时阿泥律陀告言。且止。诸天欲留七日供养。于是天众持妙天华游虚空赞圣德。各竭诚心共兴供养。

停棺侧有窣堵波。是摩诃摩耶夫人哭佛之处。如来寂灭棺敛已毕。时阿泥律陀上升天宫。告摩耶夫人曰。大圣法王今已寂灭。摩耶闻已悲哽闷绝。与诸天众至双树间见僧伽胝钵及锡杖。拊之号恸绝而复声曰。人天福尽世间眼灭。今此诸物空无有主。如来圣力金棺自开。放光明合掌坐。慰问慈母远来下降。诸行法尔愿勿深悲。阿难衔哀而请佛曰。后世问我将何以对。曰佛已涅盘。慈母摩耶自天宫降。至双树间。如来为诸不孝众生从金棺起。合掌说法。

城北渡河三百余步有窣堵波。是如来焚身之处。地今黄黑土杂灰炭。至诚求请或得舍利。如来寂灭人天悲感。七宝为棺千□缠身。设香华建幡盖。末罗之众奉舆发引前后导从。北渡金河盛满香油。积多香木纵火以焚。二□不烧。一极^8□身。一最覆外。为诸众生分散舍利。唯有发爪俨然无损。

焚身侧有窣堵波。如来为大迦叶波现双足处。如来金棺已下香木已积。火烧不然众咸惊骇。阿泥律陀言。待迦叶波耳。时大迦叶波与五百弟子。自山林来至拘尸城。问阿难曰。世尊之身可得见耶。阿难曰。千□缠络重棺周敛。香木已积即事焚烧。是时佛于棺内为出双足。轮相之上见有异色。问阿难曰。何以有此。曰佛初涅盘。人天悲恸。众泪迸染致斯异色。迦叶波作礼旋绕兴赞。香木自然大火炽盛。故如来寂灭三从棺出。初出臂问阿难治路。次起坐为母说法。后现双足示大迦叶波。

现足侧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是八王分舍利处。前建石柱刻记其事。佛入涅盘后涅迭般那已。诸八国王备四兵至。遣直性婆罗门谓拘尸力士曰。天人导师此国寂灭。故自远来请分舍利。力士曰。如来降尊即斯下土。灭世间明导。丧众生慈父。如来舍利自当供养。徒疲道路终无得获。时诸大王逊辞以来。既不相允。重谓之曰。礼请不从兵威非远。直性婆罗门扬言曰。念哉。大悲世尊忍修福善。弥历旷劫想所具闻。今欲相凌此非宜也。今舍利在此当均八分。各得供养何至兴兵。诸力士依其言。实时均量欲作八分。帝释谓诸王曰。天当有分勿恃力竞。阿那婆答多龙王。文邻龙王。医那钵呾罗龙王。复作是议。无遗我曹。若以力者众非敌矣。直性婆罗门曰。勿諠诤也。宜共分之。即作三分。一诸天。二龙众。三留人间。八国重分。天龙人王莫不悲感。

分舍利窣堵波西南行二百余里。至大邑聚有婆罗门。豪右巨富确乎不杂。学究五明敬崇三宝。接其居侧建立僧坊。穷诸资用备尽珍饰。或有众僧往来中路。殷懃请留罄心供养。或止一宿乃至七日。其后设赏迦王毁坏佛法。众僧绝侣岁月骤淹。而婆罗门每怀恳恻。经行之次见一沙门。厖眉皓发杖锡而来。婆罗门驰往迎逆。问所从至。请入僧坊。备诸供养。旦以淳乳煮粥进焉。沙门受已纔一哜齿。便即置钵沈吟长息。婆罗门持食跪而问曰。大德慧利随缘幸见临顾。为夕不安耶。为粥不味乎。沙门愍然告曰。吾悲众生福佑渐薄。斯言且置。食已方说。沙门食讫摄衣。即语婆罗门曰。向许有说今何无言。沙门告曰。吾非忘也。谈不容易。事或致疑。必欲得闻今当略说。吾向所叹非薄汝粥。自数百年不尝此味。昔如来在世我时预从。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俯清流而涤器。或以澡漱或以盥沐。嗟乎今之淳乳。不及古之淡水。此乃人天福灭使之然也。婆罗门曰。然则大德乃亲见佛耶。沙门曰。然。汝岂不闻。佛子罗怙罗者我身是也。为护正法未入寂灭说是语已忽然不见。婆罗门遂以所宿之房。涂香洒扫像设仪肃其敬如在。复大林中行五百余里至婆罗□(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柰国讹也。中印度境)。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干掉一切对手

    干掉一切对手

    反间计击退俄罗斯大亨,是谁在背后操控着那个法国妖姬?风卷残云意大利,隐秘击杀航油王,联手钢铁大王布局欧洲……潜伏的隐权力机构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任谁也逃不出手掌心!高盛的长袖曼舞让中国人迷离。隆隆的硝烟滚滚而来,中石油中石化在一个庞大的迷局中割裂开来,这只是一个开始。中航油、深南电、中国远洋、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诸多企业,纷纷倒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神通盖世

    神通盖世

    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磨难重重,方能修的盖世神通!===新书《重生剑魔》已经发布,下方有传送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出逃新娘:夫君来追我

    出逃新娘:夫君来追我

    才穿越就成亲?还是被逼的?那个,新郎帅么?什么?就是这个满身酒气的男人?果断撞飞,夺门而逃!那个谁,你要是真心喜欢偶的话,就来追吧!
  • 地球唯一邪仙

    地球唯一邪仙

    金丹期巅峰修为的聂凌风从冥王大陆穿越到了灵气匮乏的地球。……慢热型的小说,请诸位书友多多支持吧!(注:卫道士、喜欢自虐的读者勿入,否则受伤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