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00000013

第13章 (六国) (2)

第五卷(六国) (2)

阿踰陀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盛华果繁茂。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营福勤学艺。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乘小乘兼功习学。天祠十所。异道寡少。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畔度菩萨(唐言世亲。旧曰婆薮盘豆译曰天亲讹谬也)数十年中于此制作大小乘诸异论。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为诸国王四方俊彦沙门婆罗门等。讲义说法堂也。

城北四五里。临殑伽河岸大伽蓝中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如来为天人众于此三月说诸妙法。其侧窣堵波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伽蓝西四五里有如来发爪窣堵波。

发爪窣堵波北伽蓝余趾。昔经部室利逻多(唐言胜受)论师。于此制造。经部毘婆沙论。

城西南五六里。大庵没罗林中有故伽蓝。是阿僧伽(唐言无着)菩萨请益导凡之处。无着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昼为大众讲宣妙理。庵没罗林西北百余步有如来发爪窣堵波。其侧故基。是世亲菩萨从睹史多天下见无着菩萨处。无着菩萨健驮逻国人也。佛去世后一千年中诞灵利见承风悟道。从弥沙塞部出家修学。顷之回信大乘。其弟世亲菩萨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受业。博闻强识达学研机。无着弟子佛陀僧诃(唐言师子觉)者。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

其后师子觉先舍寿命。三年不报。世亲菩萨寻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报命。时诸异学咸皆讥诮。以为世亲菩萨及师子觉。流转恶趣遂无灵鉴。其后无着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灯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虚下降。即进阶庭敬礼无着。无着曰。尔来何暮今名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纔开慈氏赞曰。善来广慧。善来广慧。旋绕纔周即来报命。无着菩萨曰。师子觉者今何所在。曰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欲乐。无遐相顾讵能来报。无着菩萨曰。斯事已矣。慈氏何相。演说何法。曰慈氏相好言莫能宣。演说妙法义不异此。然菩萨妙音清畅和雅。闻者忘倦受者无厌。

无着讲堂故基西北四十余里至故伽蓝。北临殑伽河。中有砖窣堵波。高百余尺。世亲菩萨初发大乘心处。世亲菩萨自北印度至于此也。时无着菩萨命其门人令往迎候。至此伽蓝遇而会见。无着弟子止户牖外。夜分之后诵十地经。世亲闻已感悟追悔。甚深妙法昔所未闻。诽谤之愆源发于舌。舌为罪本今宜除断。即执铦刀欲自断舌。乃见无着住立告曰。夫大乘教者至真之理也。诸佛所赞众圣攸宗。吾欲诲尔。尔今自悟。悟其时矣何善如之。诸佛圣教断舌非悔。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作是语已忽不复见。世亲承命遂不断舌。旦诣无着谘受大乘。于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论。凡百余部并盛宣行。从此东行三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国(中印度境)。

阿耶穆佉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周二十余里。其气序土宜同阿踰陀国。人淳俗质勤学好福。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

城东南不远临殑伽河岸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三月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青石窣堵波。其侧伽蓝僧徒二百余人。佛像庄饰威严如在。台阁宏丽奇制郁起。是昔佛陀驮婆(唐言觉使)论师。于此制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从此东南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南阎牟那河北至钵逻耶伽国(中印度境)。

钵逻耶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据两河交。周二十余里。稼穑滋盛果木扶疏。气序和畅风俗善顺。好学艺信外道。伽蓝两所。僧徒寡少。并皆习学小乘法教。天祠数百异道寔多。

大城西南瞻博迦华林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百余尺。在昔如来于此处降伏外道。其侧则有发爪窣堵波经行遗迹。

发爪窣堵波侧有故伽蓝。是提婆(唐言天受)菩萨作广百论。挫小乘伏外道处。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中有外道婆罗门。高论有闻辩才无碍。循名责实反质穷辞。雅知提婆博究玄奥。欲挫其锋。乃循名问曰。汝为何名。提婆曰名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谁。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谁。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谁。提婆曰狗。外道曰。谁是狗。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谁。提婆曰天。如是循环。外道方悟。自时厥后深敬风猷。城中有天祠。莹饰轮焕灵异多端。依其典籍。此处是众生殖福之胜地也。能于此祠捐舍一钱。功踰他所惠施千金。复能轻生祠中断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天祠堂前有一大树。枝叶扶疏阴影蒙密。有食人鬼依而栖宅。故其左右多有遗骸。若人至此祠中无不轻舍身命。既怵邪说又为神诱。自古迄今习谬无替。近有婆罗门族姓子也。阔达多智明敏高才。来至祠中谓众人曰。夫曲俗鄙志难以导诱。吾方同事然后摄化。亦既登临俯谓友曰。吾有死矣。昔谓诡妄今验真实。天仙伎乐依空接引。当从胜境捐此鄙形。寻欲投身自取殒绝。亲友谏喻其志不移。遂布衣服遍周树下。及其自投得全驱命。久而醒曰。唯见空中诸天召命。斯乃邪神所引。非得天乐也。

大城东两河交广十余里。土地爽垲细沙弥漫。自古至今诸王豪族。凡有舍施莫不至止。周给不计号大施场。今戒日王者。聿修前绪笃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舍。于其施场多聚珍货。初第一日置大佛像众宝庄严。即持上妙奇珍而以奉施。次常住僧。次见前众。次高才硕学博物多能。次外道学徒隐沦肥遁。次鳏寡孤独贫穷乞人。备极珍玩穷诸上馔。如是节级莫不周施。府库既倾服玩都尽。髻中明珠身诸璎珞。次第施与初无所悔。既舍施已。称曰。乐哉。凡吾所有已入金刚坚固藏矣。从此之后诸国君王。各献珍服。尝不踰旬府库充仞。

大施场东合流口。日数百人自溺而死。彼俗以为欲求生天。当于此处绝粒自沈。沐浴中流罪垢消灭。是以异国远方相趁萃止。七日断食然后绝命。至于山猿野鹿群游水滨。或濯流而返。或绝食而死。当戒日王之大施有。有一猕猴居河之滨。独在树下屏迹绝食。经数日后自饿而死。故诸外道修苦行者。于河中立高柱。日将旦也便即升之。一手一足执柱端蹑傍杙。一手一足虚悬外申。临空不屈。延颈张目。视日右转。逮乎曛暮方乃下焉。若此者其徒数十。冀斯勤苦出离生死。或数十年未尝懈息。从此西南入大林中。恶兽野象群暴行旅。非多徒党难之经涉。行五百余里至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中印度境)。

憍赏弥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粳稻多甘蔗茂。气序暑热风俗刚猛。好学典艺崇树福善。伽蓝十余所。倾顿荒芜。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天祠五十余所。外道寔多。

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众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亲观妙相雕刻栴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寔此为冀。

精舍东百余步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不远有如来井及浴室。井犹充汲。室以颓毁。

城内东南隅有故宅余趾。是具史罗(旧云瞿师罗讹也)长者故宅也。中有佛精舍及发爪窣堵波。复有故基如来浴室也。

城东南不远有故伽蓝。具史罗长者旧园也。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高二百余尺。如来于此数年说法。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伽蓝东南重阁上有故砖室。世亲菩萨尝住此中作唯识论破斥小乘难诸外道。

伽蓝东庵没罗林中有故基。是无着菩萨。于此作显扬圣教论。

城西南八九里毒龙石窟。昔者如来伏此毒龙。于中留影。虽则传记今无所见。其侧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傍有如来经行遗迹及发爪窣堵波。病苦之徒求愿多愈。释迦法尽此国最后。故上自君王下及众庶。入此国境自然感伤。莫不饮泣悲叹而归。

龙窟东北大林中。行七百余里渡殑伽河。北至迦奢布罗城。周十余里。居人富乐。城傍有故伽蓝。唯余基址。是昔护法菩萨伏外道处。此国先王扶于邪说。欲毁佛法崇敬外道。外道众中召一论师聪敏高明达幽微者。作伪邪书千颂。凡三万二千言。非毁佛法扶正本宗。于是召集僧众令相摧论。外道有胜当毁佛法。众僧无负断舌以谢。是时僧徒惧有退负。集而议曰。慧日已沈法桥将毁。王党外道其可敌乎。事势若斯计将安出。众咸默然无竖议者。护法菩萨年在幼稚。辩慧多闻风范弘远。在大众中扬言赞曰。愚虽不敏请陈其略。诚宜以我疾应王命。高论得胜斯灵佑也。征议堕负乃稚齿也。然则进退有辞法僧无咎。佥曰允谐。如其筹策。寻应王命。即升论座。外道乃提顿纲网抑扬辞义。诵其所执待彼异论。护法菩萨纳其言而笑曰。吾得胜矣。将覆逆而诵耶。为乱辞而诵耶。外道怃然而谓曰。子无自高也。能领语尽此则为胜。顺受其文后释其义。护法乃随其声调述其文义。辞理不谬气韵无差。于是外道闻已欲自断舌。护法曰。断舌非谢改执是悔。即为说法心信意悟。王舍邪道遵崇正法。

护法伏外道侧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也。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六月说法。傍有经行之迹及发爪窣堵波。自此北行百七八十里。至鞞索(山格反)迦国(中印度境)鞞索伽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里。谷稼殷盛华果具繁。气序和畅风俗淳质。好学不倦求福不回。伽蓝二十余所。僧众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五十余所。外道甚多。

城南道左有大伽蓝。昔提婆设摩阿罗汉。于此造识身论。说无我人。瞿波阿罗汉作圣教要实论。说有我人。因此法执遂深诤论。又是护法菩萨。于此七日中摧伏小乘一百论师。伽蓝侧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也。如来昔日六年于此说法导化。说法侧有奇树。高六七尺。春秋递代常无增减。是如来昔尝净齿弃其遗枝。因植根柢繁茂至今。诸邪见人及外道众。竞来残伐。寻生如故。其侧不远有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复有如来发爪窣堵波。灵基连隅林沼交映。从此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曰舍卫讹也。中印度境)。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脾胃论译注: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热门推荐
  • 人在江湖:经典黑帮电影大纪录

    人在江湖:经典黑帮电影大纪录

    《人在江湖——经典黑帮电影大纪录》选取了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四地的经典黑帮电影,带领我们感受不同地域和国度的黑帮江湖。不知哪部电影会激起你心中的情愫?那么跟随作者的笔触从经典之作《教父》开始感受黑帮的江湖世界吧!
  •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一千年前的雪和一千年后的雪没有两样。一千年前的人却和一千年后的人大不相同。一千年前的她是皇宫内那个温婉如玉的女子,一千年前的他是笔端生花的画师。只是因了一次偶然的邂逅,这个女子便凝住在那画师的深情笔端……而这个女子也就此发誓——若有来世,请给我以轨迹,叫我寻到那位画师,给他以我的感激和回报……穿越千年之后,她能否找到那位她心目中念念不忘的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对于生命,它是灿烂的,是美丽的,但也是脆弱的,是短暂的。本书针对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为我们论说了人活着的意义,让我们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荔学院之追梦高中

    夏荔学院之追梦高中

    她逃课去参加他的生日。而他却回报给她一个小三与一记耳光。并且,还附赠一段最残忍的话语:“离开,趁我没有彻底发怒前离开,我不想因为你破坏了我们所有人的兴致。”就当她还没有在耳光中反应过来时,他再度告诉她:“你难道以为我真的会爱上你吗?你实在是太天真了,我不过是耍着你玩摆了。”“那么,我很高兴可以被你玩弄。”她如何华丽反击,让他奋不顾身的爱上了她。“黎蓝!我宫怡年说过我只爱你一个人,我就只会爱你一个人!我是不会放弃的!我们绝对会重新在一起的。”“是吗?那么我拭目以待你所谓的美好,将会是永远的失败。”
  •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一束馨香的花朵捧献给大家。读者朋友们,多为文学随笔或杂感的形式。或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阐明一个道理;或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件小事;或触景生情、感物咏志地抒写一种情怀;或由小及大、含蓄深邃地蕴藏一个哲理。每篇文章之后,都配有千余字的赏析文章,珍爱它……,意在与读者共同交流与欣赏好花之“花”,究在何处。但愿您能喜欢它,本书荟萃的120篇精短美文寓意深邃、题材多样、趣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