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300000010

第10章 意大利作品(9)

在盟军将要开进罗马的前夕,*****分子更加疯狂地镇压人民。在那年的十月,他们把罗马居民区中的犹太人集体驱赶出境,伊达为母子俩可能落入**魔掌而惶惶不可终日。

1944年对伊达个人生涯来说,是更加悲惨的一年。1月,盟军在昂齐奥登陆,人们为战事即将结束而奔走相告,***分子则躲在家里,不敢上街。可是,好景不长,盟军被德国**狙击在昂齐奥,而卡西诺另一条重要战线,双方一直在激战之中。伊达既为**分子可能闯进家门而恐怖,又为爱子乌塞佩营养不足、嗷嗷待哺而操心。母子俩后来又搬迁到靠近学校附近的新居落户,伊达也可继续工作。但当时物价飞涨,入不敷出,难以糊口,为了继续活下去,伊达不惜抛弃自己的一切尊严,去偷窃、去卖淫、去当乞丐——她几乎什么都干了。

9月末,尼诺突然撞回家里,发现家里空无一人,他失望地在马路上溜达,这时,他由于厌倦新建立起来的政权,已经从游击队那儿开了小差。

1945年4月,意大利全境终于实现了停战,但这并没有给伊达带来生机。4岁的爱子乌塞佩表现了无法自控的神经质错乱,多方求医,收效甚微。

1946年春,伊达一家迁入波托尼街一套小房落户,10月初,伊达恢复了正常的教学职业,不得不把乌塞佩放在家里,让门房照管。一天清晨,伊达在厨房准备咖啡,突然听到里屋一声惨叫:儿子昏厥在地,面色青紫,口吐血沫。当他苏醒时,露出了微笑,微弱地叫了一声妈妈。

但祸不单行,几小时之后,又传来难以置信的噩耗,21岁的尼诺被警方打死。伊达悲恸欲绝;但为了乌塞佩,她还要活下去。

战后第一年,意大利成立了共和国,工人政党参加了政府,经过残酷战争洗劫后的意大利,正逐步医治创伤,社会生活慢慢地恢复正常。然而,伊达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凄苦,病魔再次袭击乌塞佩,一天,伊达回家,乌塞佩已死在地上。

爱子乌塞佩的夭折,给伊达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她积劳成疾,余生的9年,几乎都在医院里度过。1956年12月,她就在那里离开了人间。可是谁能知道,这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伊达,她的心灵早就和她的爱子乌塞佩一块长眠了。

神秘的旅馆

《神秘的旅馆》是意大利作家L·沙沙发表于1974年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当今的意大利社会。

主人公是一位画家,40多岁。他驾驶自备汽车旅行,偶然来到一座神秘、奇特的旅馆“扎菲尔丁”。这里本来是一座颓败的教堂,3年前由红衣主教堂·加埃塔诺建造成一家豪华的旅馆。平日,旅馆里异常清闲,一到夏季便忙碌起来,谢绝外人下榻,而部长、议员、企业家等高贵的客人纷至沓来。这些政界的要人、财界的巨头名义上来此避暑,举行宗教祈祷活动,用宗教术语来说,就是“退省”,但这不过是口实。实际上,他们是利用这偏僻、安静的场合聚会,进行秘密的政治交易。

旅馆的侍者提醒画家,如果他是记者,请尽早离开,以免发生麻烦,画家为好奇心所驱使,决定在此逗留,观察一番。堂·加埃塔诺是个学识渊博、头脑机敏的人物,他允许画家留下,跟画家侃侃而谈,就哲学、神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各种尖锐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是激烈的,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又是友好的。在画家看来,堂·加埃塔诺既真诚可爱,又厚颜无耻,他既从内心深处鄙夷那些上层人物,又巧妙地跟他们周旋。

高贵的客人在餐厅里高谈阔论,心不在焉地跟着堂·加埃塔诺念玫瑰经。一天饭后,画家看见这群神秘的人物在旅馆外小广场上举行宗教仪式,他们排成四方形的队伍,当队伍行走到离旅馆最远的地方时,突然一声枪响,一个人应声倒下。经验明,死者是前参议员、现任某国营大企业的董事长米凯罗齐。

检察官和警察局长闻讯赶到现场,开始侦查。死者是他杀,还是自杀呢?堂·加埃塔诺认为既不是他杀,也不是自杀。他推测,可能是有人在广场附近的树林里打猎,误伤所致。画家则判断是他杀,因为枪声低沉,可能是凶手开枪的时候把武器顶住了被害者的身体,而且验尸表明,衣服上被子弹穿透的地方烧焦了;再说,那天晚上没有月光,因此不可能有人打猎。

检察官逐一讯问了当时在现场的人,没有获得任何线索。画家根据他当时目睹的情景,追画了凶案发生时广场上排列的四方形队伍,检察官由此得到启发,把所有的人召集起来,要求他们按照记忆,排成凶杀发生时他们在广场上排列的队形。于是很快查明,当时米凯罗齐和堂·加埃塔诺站在队伍的第一排。据画家回忆,第一排还有七、八个人。立刻有三、四个人表示,他们当时站在堂·加埃塔诺的右边,米凯罗齐的右边是堂·加埃塔诺,那么,米凯罗齐的左边是谁呢?沉默。不多一会儿,沃特朗诺律师吞吞吐吐地说,他可能站在米凯罗齐的左边,但他又赶紧说,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检察官向律师询问原因,他回答说,根据他的印象,并不是所有的时候,他都站在米凯罗齐的左边。律师说不清楚,或者不愿说,什么时候,什么人插到了他和米凯罗齐之间。

过了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沃特朗诺律师从旅馆第八层的房间的窗口摔下来,一命呜呼了。经过现场勘查,画家认为,律师不像是从窗口跳楼自杀,而更可能是从阳台上被人推下身亡。看来,律师可能是到阳台上去跟人相会,而约他相会者就是凶手。至于被杀的原因,可能是他知道,那件凶杀案发生的夜晚,谁插入了他和米凯罗齐之间,动手暗害了米凯罗齐,也可能是他什么都不知道,但装出知道一切的样子,以便从凶手那里敲诈一笔巨款。

检察官反复思索后断定,堂·加埃塔诺是个关键人物,他知道一切,于是,找他单独谈了3个小时。堂·加埃塔诺用基督教教义回答检察官提出的一切问题;谈话毫无结果,不欢而散。检察官垂头丧气地说,堂·加埃塔诺是个伪君子。

检察官和警察局长调来了米凯罗齐签字的全部支票的存根。他们判断,这些支票就是侦破这两次凶杀案的钥匙。情况可能是:米凯罗齐是某个政治集团或某个人财政上的后台,而这个政治集团或这个人依靠他的资助,制造政治动乱和暗杀,米凯罗齐怀疑或者已经知道这一情况,声称以后不再提供金钱,因而遭到暗害;或者,米凯罗齐本来就清楚他提供金钱的政治目的,但如今想洗手不干,脱离这个危险的政治集团,因而丧命。

堂·加埃塔诺情绪不佳,一个下午,画家正在房间里画他许诺赠给堂·加埃塔诺的基督画像。突然,人声鼎沸,有人在树林中一座旧磨坊附近,发现了堂·加埃塔诺的尸体,距离他的左手不远,有一支手枪。现场给人的印象,他似乎是自杀。但根据在旅馆门口和各个楼道监视的便衣的报告,凶杀案发生时,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发现任何人离开旅馆,也没有任何人回到旅馆。

检察官下令,所有的人限于当晚离开,因为他将封闭旅馆……

阿纳泰的贝壳

《阿纳泰的贝壳》是意大利作家卡尔洛·斯戈隆的小说,1983年出版,迄今至少已印行15版。

斯戈隆是二战后意大利文坛的一个独特的、意味深长的现象。

70年以前,斯戈隆出生在意大利东北边陲的弗留利乡村。从孩提时代起,世世代代流传在弗留利乡村的童话、传说,就哺育了他,滋养了他。故乡弗留利,时时跃动于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弗留利的乡村,始终是他生活和创作的根。这块古朴、神奇的土地,对于他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生活,毋宁说更多地涂抹了奇异、魔幻的色彩。诉说这个世界的命运,是他作为一名作家的毕生使命。

从《葡萄园的风》(1960),到《安乐椅》(1968)、《木头宝座》(1973),到生态三部曲《最后的山谷》(1987)、《罗莱纳的喷泉》(1990)和《建筑师》(1995),斯戈隆在其众多作品中展示的世界,几乎无一不是弗留利农民的世界。他笔下的农民,贫寒、辛劳,但充满智慧和理性,蔑视权威和权力。古老的伦理,博爱、诚实的品格,铸就了农民的精神世界,融入了弗留利的乡村文明。他善于从现实的善恶杂然中展现人性美。但是,斯戈隆并不留恋乡村文明中落伍的东西和狭隘的地域色彩。他摒斥今日现代化的、失去个性的弗留利,而更倾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朴、纯真的弗留利。

人同自然的关系,也顺理成章地贯串于斯戈隆的这些小说。作家倾心描写的人与事,无不表达着这样的信念,人同自然血肉相连,人绝不可能借助现代化,或放纵消费主义,去摧残自然,那将意味着为自己的灭亡创造条件。人其实属于自然,是自然的造物,是自然链的一环。

斯戈隆在1983年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阿纳泰的贝壳》,把我们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带入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蛮荒的世界。瓦莱里亚诺等一批弗留利人为贫困所迫,背井离乡,来到西伯利亚大铁路工地当苦力。从鄂姆斯克到贝加尔湖,在茫茫无垠的雪原,在人烟罕见的冻土带,在艰苦、危险的劳动中,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农民的根,把弗留利移民同俄罗斯人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结下了不寻常的情谊。

对于建造西伯利亚大铁路,当地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它寄托着村民们想变得富有和幸福的希望,但它又意味着苦役和死亡;它同时代表着光明和黑暗。而对于弗留利人来说,他们是没有祖国的人,是一群不知何去何从的流浪者,他们深受孤独、寒冷和乡愁的折磨;然而,铁路维系着他们的全部思想、情感和心灵,铁路已经和他们合二而一,成为他们生存的象征,体现着他们的价值。

同类推荐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热门推荐
  • 仙子凡尘之恋

    仙子凡尘之恋

    银河深处莲花乍开,仙女突现,惊得众仙前来探望,才华出众、美貌倾国,本以为仙界可以成为其永远的归属,无奈万魔复苏,群妖并出……肩负使命,辗转人间,拯救苍生……一切皆是定数,女娲传人定当全力以赴……
  • 磨牙小相公

    磨牙小相公

    十五月圆,却是难得的坏天气,乌黑的云,呼啸的风,显得如如冷清。好像正应了一句话,月黑风高杀人夜。今夜注定不寻常。晋云山庄此时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只是因为前一天,庄主晋无痕收到的一支短箭。那支断箭从黑夜中飞来,直直地刺入他卧室的门板上。本来是无需担忧的,可是他偏偏认得这支短箭是弄月教的信物。说起弄月教,这天底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它是当今武林之中最大的魔教……
  • 插翅难逃的故事

    插翅难逃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在他出生那年,家乡遭遇了10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他被大家视作灾星,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靠近他。在他八岁那年,家中竟离奇失火,父母为了保护他,被大火吞噬。村子的人更加认定他是带来厄运的源头,把他驱赶出了村子。孤身在外流浪,自卑的他从村子出走后就一直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是“灾星”。因为孤身一人,他受尽屈辱,在缝隙下生活,他发誓,自已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让人闻风丧胆,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知道遇见她,他才感受到爱的温暖。“从此以后,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你是我的女人,休想从我身边逃走”她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