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800000014

第14章 八十年代文学(2)

随后,揭露“文革”的历史创伤的小说大量涌现,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记忆》(张弦),《铺花的歧路》(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重逢》(金河),《枫》(郑义),《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生活的路》(竹林),《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等。

“伤痕文学”最初带有批评性和贬斥的含义。这些作品的感伤的、悲剧性的情感基调,揭露性的取材趋向,在一些批评家看来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文学倾向在80年代的重演。因此,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围绕《伤痕》等作品,评论界发生了热烈的争论。评价上的分歧集中在作品的意识形态含义和社会功用上,否定者认为,“伤痕”暴露太多,“影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斗志”。肯定者从“接受”的角度,认为它们可以发挥“使人警醒起来、感奋起来”的社会功能。这一争论被看作是40年代初(延安)和五六十年代有关“歌颂”和“暴露”,有关“写真实”等争论的延续。

继“伤痕文学”又产生了“反思文学”。这两个概念的出现略有先后,各自指称的作品,大体上也可以按时间加以排列。但是,在特征上两者的界限并非十分清晰,有的作品,也很难明确它们的归属。即使那些具有鲜明的类属特征的作品,也并不一律按时间的先后呈现。这些复杂的情况表明,它们只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的一种大致的描述。一种说法是,“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相对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对问题的提出有明显的变化。小说的主题动机和结构,表现了作家这样的认识:“文革”并非突发事件,其思想动机、行动方式、心理基础,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封建主义”的积习相关连。对于“文革”的性质,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责任”,作家以对现代化国家的热切追求出发,来表达他们的相当一致的思考。

在这方面,同时出现的“改革文学”也有着相同的思想基点。反思文学揭露、思考“文革”对现代化的阻滞和压抑,改革文学则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改革。蒋子龙在这个时期,对这一题材特别关注。他1979年发表的短篇《乔厂长上任记》,被看作是“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属于此类的作品,还有《沉重的翅膀》(张洁)、《龙种》(张贤亮)、《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等。“改革文学”或“改革题材小说”既贴紧现实要求社会进步,又能平衡“文革”、“伤痕”,因而受到指导创作的部门的重视和提倡。

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潮流,“伤痕”和“反思”文学在1979年到1981年间达到“高潮”,此后势头减弱。

艺术形态的生成和特征

在80年代,小说文学对“文革”的叙述,一开始表现得有些“杂乱”。大多数作品侧重个人的经验,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多面性。这种情况,在要求规范思想观念和叙事艺术的文艺界看来是不成熟和危险的。而此时,得到具有强烈启蒙意识的作家的呼应。文学的选择和规范,在80年代表现为更多样的方式。

文学批评自然承担着将文学作品导向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最重要任务。例如,对于电影《苦恋》、小说《飞天》、《在社会的档案里》等的讨论和批判,给批判性主题创作提出所应依循的边界。《爱,是不能忘记的》的讨论,质疑了个人生活、情感表现的价值。

以文学方式反思“文革”,其实在“文革”还未结束时就已开始。60年代末以后的处于“地下”状态的青年诗歌,以及后来的一些手抄本小说等,就写下了作者对“文革”的情感反应,以及他们对“文革”的怀疑和批判,并表达了他们的精神向往。这些指的是郭路生、芒克、多多、根子、北岛等的诗,以及《公开的情书》、《波动》等中篇小说。

那时,反思性的写作并未形成潮流,再加上当时社会的复杂,因而,作者的体验和思考,表现出较明显的多向性。“文革”后“伤痕”、“反思”、“改革”小说的反思性创作,表现了作家不同的思想艺术造诣。但是,多数作品有相近的倾向。其相当一致的看法是,“文革”是历史的倒退,是“野蛮代替文明、迷信代替科学、愚昧代替理性”的蒙昧时代。作家基于启蒙理性的信仰,把当代中国和“文革”的社会矛盾,概括为“文明与愚昧的冲突”。

这期间,反思“文革”和表现社会改革的“问题小说”,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颇为发达。对“文革”期的反思,和现实社会问题的性质、根源的深究,是这些作品的创作动机,并成为它们的形态特征。许多小说使用了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而展开分析、证明的结构。在叙述方法上,借助人物、或叙述者的议论,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政治和人生问题的见解。

不过,“新时期”觉醒的作家一方面坚持对问题的披露,一方面尽力避免陷入当时老套的演绎观念。他们以人物生活为中心来联结中国各时期的政治事件,并从人物的命运给予历史反思。这种处理方式,几乎囊括了所有看作反思小说的那些着名作品,如短篇《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漏斗户”主》(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月食》(李国文),《小贩世家》(陆文夫),《我是谁》(宗璞),《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中篇小说《布礼》(王蒙),《蝴蝶》(王蒙),《人到中年》(谌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河的子孙》(张贤亮),《洗礼》(韦君宜),《美食家》(陆文夫),长篇《芙蓉镇》(古华)等。

小说的主人公通常在一种沉郁的氛围中出现,他坎坷的人生与社会政治的重要事件相连,其坎坷曲折的命运往往令人感叹。通过这样的描写和框架结构来体现出反思小说的艺术价值,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到的感性体验和对历史的思考深度。

历史创伤小说

“历史记忆”的主要书写者,是在50年代受到打击、有过20余年苦难生活经历的一批作家,如王蒙、张贤亮、刘心武、陆文夫、高晓声等。这些作家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社会急剧转折时期确立他们的政治信仰、文学立场的。他们接受了“阶级论”和“集体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也接受了文学对于政治的“服务”的文学观。不过,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仍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有时会成为他们思想情感中的主导因素。由此他们“复出”之后,20余年的创伤记忆,很自然地成为小说取材的中心。在有些作家那里,甚至成为难以逾越的取材区域。

王蒙在八九十年代特别多产。除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谈,批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伤痕”、“反思”小说时期,王蒙的涉及“文革”的作品,很快就离开那种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感方式,也离开当时普遍采用的历史事件的结构框架。作品更多表现对出人的心灵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理念、逻辑所作的哲理思辨。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个体与他所献身的“理想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一开始都具有独特年代所赋予的理想化信念,并热情参与对“新世界”的创造。但“理想社会”不仅没能有力实践这一信念,反而使献身者受到伤害和陷入精神上的迷误。在探索这一历史现象时,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辩证”观点。他不把历史的责任归于某一或某几个人,也不想以某种僵硬的伦理观来裁决人事。他竭力从混乱中寻到秩序建立的可能,从负有责任者那里发现可以谅解之处,也会在被冤屈、受损害者中发掘其弱点,和需要反省的“劣根性”。在一些作品里,历史和个人曲折命运会被归结为某一浮浅的政治命题,但在同一作品或另外的作品中,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悟浮现,并接触到现代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主题。对于历史和自身的反省态度,使他的小说避免了普遍性的感伤,种种的矛盾和复杂性,是他的小说的内涵,也同时存在一种对历史和精神含糊不清的态度;而“辩证”观点与精神上的暧昧关系,也常常令人分辨不清。《活动变人形》是具有执着反省精神的长篇。它写倪吾诚的人生的失败,试图在东西文化冲突中,表现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处境。作者曾说,这部小说他写得十分痛苦。这种痛苦可能不只是来源于认识到的文化矛盾,更可能与作者设身处地的切肤之痛有关,作品流露出深刻的精神上的失望。在这部长篇中,“封建文比”的残酷、野蛮由一组女性体现。缺乏谅解的深层的记忆,使这些女性的“恶魔”性格,被毫不留情地刻画出来。

王蒙在小说艺术上,作了多样的探索。80年代初的《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采用了“意识流”方法,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架构作品。这引起了读者的惊喜,并引发了有关“意识流”问题的争论。在《名医梁有志传》、《来劲》、《球星奇遇记》和《坚硬的稀粥》等作品中,运用的是戏谑、夸张的寓言风格。这时,他似乎有意离开了“写实”的路子,放弃了典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更关注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叙述方式:词语的组合变化,连续展开的句式,夸张、机智、幽默的充分运用,等等。当然,当叙述者有时过分迷醉于在叙述中体现的智力优越感时,也会走到缺乏控制的“滥情”中去。

张贤亮1979年后写作的小说,有一部分表现了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如长篇《男人的风格》,中篇《龙种》、《河的子孙》,另一部分则以自身近20年“苦难生活”的经历为素材写成的《土牢情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习惯死亡》,和出版于90年代的另一部长篇《我的菩提树》(又名《烦恼就是智慧》等。后一部分作品更为评论界所注意,被看作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他这些小说,曾在不同时间,在不同的问题上,引起激烈争议。这些争论,涉及《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长篇《早安,朋友》。这使张贤亮在80年代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在他的自叙性小说中,一再出现的主要人物,是被流放、劳改的右派,一个被社会所遗弃的“读书人”。人物在西北贫瘠的荒漠地区经受的饥饿、性的饥渴和精神的困顿细致地展示了知识分子的受难情景和心理矛盾。这里,还为人物提供了肉体和精神的救赎者——泼辣、能干而又痴情的女性。这些女性坚韧的生命力和灵魂的美,抚慰了主人公濒于崩溃的精神,成为他超越苦难的力量。因此,这些小说往往会编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小说对主人公的刻画,无意中显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潜在意识中那种凭借知识以求闻达的根深蒂固的欲望。这使得有的小说的情节和意识,暗合了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落难公子”的模式。在长篇《习惯死亡》中,“读书人”的苦难经历已成为他无法摆脱的梦魇。写于1993年的长篇《我的菩提树》,通过日记和对日记的注释,纪实地展示劳改生活的可怕内幕。在80年代以来的创作生涯中,那段苦难生活记忆,成为作者再也无法走出的题材的“牢笼”。

高晓声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984年成为高晓声小说创作的旺盛时期,每一年都有一本小说集出版。此后,作品渐少。在80年代初,高晓声小说以表现当代农民的命运着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品。人物的生活道路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事件、政策的关联,是作品的基本结构。在这些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是对农民文化矛盾心理的揭示。在历史变迁时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着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以及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含的麻木、愚昧的顺从等等。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作品提出了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高晓声的另一类短篇,如《钱包》、《鱼钩》、《绳子》、《飞磨》等,以简单、富于民间色彩的故事,来寓意某种生活哲理。高晓声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叙述从容、清晰,善于在叙述中提炼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他的幽默,常以不经意的叙述方式传达出来,对农民的嘲讽中包含着浓郁的温情,有一种将心比心的谅解。

刘心武因在1977年以后发表《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短篇,提出“文革”在青少年心灵上留下的“后遗症”问题,而声名大噪。《班主任》和《伤痕》,通常被看作是“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

在80年代,刘心武以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的立场,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处境。80年代后期,以“纪实小说”的形式,发表的《5·19长镜头》、《王府井万花筒》、《公共汽车咏叹调》,写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文化状态。80年代的创作,都明确地在作品中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并呼吁一种社会解决方式。刘心武用宽广的视角描述了具有特定的风情、习俗、世态的北京市民社会的图景,这些都体现在《如意》、《立体交叉桥》,和长篇《钟鼓楼》、《四牌楼》、《风过耳》中。因此,这些小说,被称为“京味都市小说”。进入90年代,刘心武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的构想,为了沟通两者,写出了通俗小说《一窗灯火》。同时,他在文化讨论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他的写作实践本身,显示了一部分80年代作家的市民化趋向。不过,正如作家自己所表述的,这种“市民化”有一定的限度。这里反映了作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自身位置的某种“设计”:即以主流身份去表现和引领大众,以大众的心态阐释和认同转型现实。

同类推荐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一代妖姬惑后宫

    一代妖姬惑后宫

    (本文不参赛)她心如蛇蝎,一心只想着攀附权贵.却没有尊贵的身世去做后宫里那最高位的女人.她说:我虽然不想做皇后,别人亦是不能做的.在权利的挣扎间,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牺牲品,那些平日里说爱她人,原来皆是利用.步步惊心,何去何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一个人不论多么有潜力、有才华,只要没有跟对人,那么你的潜力和才华就得不到培养和施展。如此一来,你不仅无法获得成功,而且你自身所具备的潜力和才华还极有可能如树叶一般干枯掉。要做对事,就要知道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对的。通过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善于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做事,才能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最终收获你所想要的一切。
  • 恨妃

    恨妃

    本文不同于影以前的小白文,大体规则是:一点点虐+一点点无奈+一点点心酸+一点点幸福,望大家喜爱。本文分三卷,为同为红颜惑情系列,可联系起来一起看,也可互相分开来当成独立的故事看。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已完结),经统计,大致是34万V字,公众章节将近13万,消耗RMB最多10元两毛第一卷红颜惑情-恨妃(连载中)春花哪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痴心如过真情意,偏偏彩蝶化红妆。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女孩,最大的希望是能够顺顺利利的考入大学,然后挣钱养家,即便母亲对自己从来没有付出过关爱。哪想一名相士的胡话却改变了她的一生,让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朝代,成了当朝丞相之女。遇上他,本以为此生有幸,哪想苦难才真正的开始。沉浸在幸福之中,她竟忘了相士的再三警告。若是得不到他的真心相待,从此以后便成为世间的游魂,漂流在三界之间。一直以为他对自己是真心,哪想真相揭开,却是如此的让人痛断肝肠。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真假假,交错一生。泪已干,心已残。浮生一梦,让她感慨万万千。离开了他,原想安静度日,却依是躲不过命运可怕的梦魇…她,该何去何从…究竟,她能不能寻觅到属于她的幸福?第三节问天涯逃,仍是躲避不了,难道这就是宿命?在以为自己即将远离那一切之时,那不该出现的女人竟又再度出现!到底,她怀了怎样的鬼胎!到底,他,又是怀了怎样的心思!不想再去沾惹,只想远离,却奈何,再度回到了伤心之地……《恨妃》视频地址:(有主角的哦。由于第一次制作没数,图片很少,请见谅)******************************************************************************************************************票票!团结友爱又可爱的票票!大家多多投一下吧。当然,影有自知之明,与有些作者一周就有上千张的票数相比,影就被比到天边去了,真的是欲哭无泪,那个惨啊。所以,更要请大家多多支持影一下。不要到时候影被比得尸骨无存,那可就真的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了。投票方式:点击作品简介下面的(投票推荐)如果是会员的,就请投上票票,一天一次性可以投三票.如果还不是会员的就请先注册成会员,最好注册成中文式的会员然后,再向影砸票吧.
  • 夜都

    夜都

    那一代迷茫......,有关与迷茫与选择。为纪念他们,这是个沉重的问题,写下这篇小说,我们有一代人是迷茫的并且没有再次清醒过,只是纪念
  •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目前,世界黄金市场已从商品消费需求主导转向投资需求主导。黄金价格正处于周期性上升初期,投资投机正当时。为了帮助普通老百姓熟悉黄金投资,本书详细介绍了黄金、黄金市场、黄金投资分析、黄金投资风险控制等普通老百姓投资黄金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从实务的角度指导读者进行黄金投资。
  • 又遇到冤家路窄

    又遇到冤家路窄

    【新书《宠婚缠绵:恶魔老公,来开战!》高甜绝宠文,求支持~~】“严夕月,今天的作业你帮老子做了!!”她淡然接过。“严夕月,今天我打架的事不准告诉我妈!”她淡淡地点头。“严夕月,我跟一哥们打了赌,输了你去给他当女朋友!”她抬起头看他,“赢了呢?”他痞痞一笑:“当我女朋友呗!”她是龙家养女,业余重任就是管教龙家二少,努力将那败家玩意儿变成优质学霸。至于三不五时殴打龙二少什么的,她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 重生之拒嫁

    重生之拒嫁

    一场精心谋划的背叛。一场以爱为诱,以情为饵的骗局。她,宛家嫡女被人唾弃、诬陷凌辱、惨遭剁指、夺命沉塘!当,她获重生,素手弹指间筑起座座炼狱,笑看往昔对她“眷顾”有加之人,破心机,落陷阱,踢进鬼门毫不客气!叔婶刻薄姨娘恶毒,断她财路休她夫——小小利息!庶妹夺爱渣男绝情,上错人来叫错床——微微惩戒!她知,生于烽烟乱世,女儿当自强!茶道纺织,田园钱庄,贩卖军火,回眸间,锋芒尽藏!谁知,立誓避之不及的冷酷男人,一见面便上演霸宠没商量。传闻,他一声号令,万马奔腾,却独独对她束手无策。传闻,他狂傲霸道,战魔名将,却偏偏对她柔情万丈。烽火佳人,一声长叹……此男,无敌牛皮糖!【军火交易VS卖身契】她穿着淡蓝色手绘兰花旗袍,优雅一笑,“我要和你做笔交易。”对面的他一袭白色合体西装,宠溺一笑,“我都是你的,还用交易吗?你要什么?船?全是你的,任你差遣,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得去,钱?随便拿,哪怕穿了老底,有我兜着。”宛佳眼神凝重,表情严肃:“我借你的船只运载军火,这是杀头的买卖,你敢?”他严肃而郑重地宣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宛佳挠头,这究竟是卖军火卖自己?这可怎么搞怎么搞怎么搞……某女被逼暴走……【督军求爱篇】他第一眼见她,便将她当做一座最难攻克却一定要攻克的敌军山头,不惜排兵布阵,死缠烂打,彪悍示爱求婚。他穿着笔挺霸气的湛蓝督军制服,肩上扛着银色三颗金星在阳光下烁烁生辉。身后千名士兵齐刷刷地高喊:宛佳、宛佳、督军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宛佳一袭白色旗袍,仅一秒,手中变出一把精致绝伦德制鲁格手枪,顶着他青筋劲爆的太阳穴,轻蔑一笑。“拔枪,我比你快!你凭什么来爱我?”下一秒,湛蓝风影飞卷,紧勒她的柳腰,人已被霸道强吻,“动嘴,我比你快,就凭这点来爱你!”他魅惑一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他冷血腹黑,为了复仇不择手段。她温柔善良一眼就看穿他内心的脆弱!可岳泽西还是残酷的利用了她的爱。但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暴露,权力,金钱利益的**,虚荣心的作祟,最亲密的人成了最大的敌人。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不断背叛和离间下,他们还能否找回最初的纯真。复杂的血缘关系,神秘的身世之谜,相爱的互相伤害,做了那么多不可原谅的事之后,还能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