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700000019

第19章 德国作家(9)

1927年,豪夫因病逝世,年仅25岁。他的作品大多是他逝世前一两年写成的,《小矮子穆克》、《仙鹤哈里发的故事》、《年轻的英国人》等等早已家喻户晓,《冷酷的心》更是德国最美的童话,成为歌剧、绘画的题材。

豪夫的《童话年鉴》模仿《一千零一夜》的形式,通过卷首引线,讲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是豪夫童话特有的风格,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惊险神奇,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童话和东方童话《一千零一夜》对他的影响。

豪夫的童话虽然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但融入了社会现实的内容和作家的生活体验。他通过童话的形式,揭露当时德国庸俗的社会现实,批判和讽刺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贪婪。

豪夫的童话在德国广泛流传,备受人们的喜爱,曾以多种语言、各种版本一版再版。他的童话思想内容深刻,故事情节生动,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

施特里马特

施特里马特,1912年8月14日生于施普伦贝格。父亲是面包师。曾当过饭店服务员、饲养员、司机和辅助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二战期间他被征入伍,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军队,漂泊他乡。1945年回到家乡,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1947年任当地7个小村的联合村长,后任森夫滕贝格地方报纸的编辑,不久成为专业作家。他一直和农民在农村一起生活。1959~196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第一书记,多次获国家奖金和其他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作品以农村生活为主。第一部长篇小说《赶牛车的人》(1950)描写农村无产阶级的生活,展示了德国从威廉时代到***上台这半个世纪的农村阶级关系。短篇小说集《一堵墙倒塌了》(1953)共收8篇短篇小说和速写,作者以朴实真切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因农村变革而引起的变化。《猫儿沟》(1954)是他的第一部剧作,是一出4幕诗体喜剧,1953年由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上演,博得好评,获国家奖金。剧本以农村一条新的公路线索,展开了富农及其追随者与进步力量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斗争的新面貌。

5年后,施特里马特又加写了一场《19年的猫儿沟》(1958),以表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剧本《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年演出,1961年出版),写一个农村雇工的女儿在战争结束前后3年内爱情上的遭遇,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阶级问题密切相关,政治上的选择与私生活的处理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剧中虽然描写了对抗性矛盾,但女主人公汉娜与她的同志、朋友之间的矛盾却占了重要地位。这出戏被认为是东德60年代戏剧发展的序幕。剧本发表后,曾在文艺界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获1955年国家奖金的《丁柯》(1954)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1948~1949年土地改革后的下劳西茨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丁柯的观察,揭示了土地改革后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争。丁柯的祖父、翻身农民克拉斯凯摆脱不掉旧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心走个人发家致富道路,丁柯的父亲思斯特发生了矛盾。老克拉斯凯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土地的主人,反而成了土地的奴隶,终于劳累致死。他的死既象征着旧思想的必然灭亡,也预示着合作化是农民应走的道路。小说形式新颖,引人入胜,1957年被改编成电影。

施特里马特的长篇小说3部曲《创奇迹的人》继承了德国“发展小说”的传统。第1卷(1957)叙述贫苦的农村青年施坦尼斯劳斯·比德纳从1909~1943年***灭亡前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此时,德国社会对小资产阶级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画面。第2卷(1973)继续叙述施坦尼斯劳斯的发展道路,在直接描写之中穿插着许多回忆。第3卷于1980年出版后,因对生活带有强烈的批评性,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奥勒·毕恩科普》(1963)围绕奥勒·毕恩科普的遭遇,表现了1951~1959年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复杂的斗争。主人公奥勒·毕恩科普是农村中的基层干部,他在带领农民实现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但他不畏艰阻,持之以恒,击败敌人取得胜利。

他于1964年第3次获国家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短篇小说,较着名的有《舒尔采霍夫的流水账》(1967)、《九月的一个星期二》(1969)、《一百的四分之三个小故事》(1971)等。

赫尔姆林

赫尔姆林,原名鲁道夫·莱德。1915生于开姆尼茨一个犹太人家庭。早年受到的种族歧视,使他对政治了解颇深,16岁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统治初期,在柏林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起流亡国外,曾在法国参加反***抵抗运动。1945年回德国,最初在西德法兰克福电台工作,后定居苏军占领区。

赫尔姆林自幼喜爱文学,有广博的文学知识,1939年开始诗歌创作。《大城市的十二首叙事谣曲》出版于1945年,是他第一部诗集,奠定了他在德国诗坛的地位。他的作品主要描写反***的斗争生活。

他的叙事长诗《曼斯菲尔德清唱剧》(1951),叙述曼斯菲尔德铜矿工人从1200年建矿直至1950年成为铜矿主人期间长达750年的受难史和斗争史。散文集《前列》(1951)是用30篇故事组成一组德国反***青年战士的肖像画集。他的《短篇小说集》(1970)包括早期作品,如《瓦尔膝堡的约克中尉》(1944)和颂扬华沙犹太区武装起义的《同生死的时代》(1950)等。

赫尔姆林的作品语言简洁含蓄,有极强的感染力。他在后期作品里经常引用文献,使幻觉与现实交错出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赫尔姆林还写有许多政论、文学论文和随笔,有文集《邂逅1954~1959》和《读书杂记,1960~1971》等。50年代曾访问中国,写有访华游记《远方的近邻》(1954)。1980年出版回忆录《暮色》。

伯尔

伯尔,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入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1942年与安奈玛莉·采希结婚,她后来成为伯尔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作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1979年宣布退出天主教会。

伯尔的小说创作,从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1950)等。它们揭露和批判***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象“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伯尔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广阔深入得多,主要描写“小人物”在战后西德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与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揭露和鞭挞了战后西德社会种种不公正的现象,批判了复辟****的思潮。

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以50年代初期西德经济复苏为背景,描写普通劳动者在饥饿线上的挣扎,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小说出版不久,被译成多种外文,从此在国际上闻名。在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中,作者采用多层次结构的手法,把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被战争夺去父亲和丈夫的孤儿寡妇以及生活无着的知识分子在战后的生活与心理状态。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企图死灰复燃的***势力,而寄希望于两家的儿童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是伯尔针对50年代西德****、***主义复辟活动日益猖獗而创作的。作品以建筑师费麦尔三代人建造、破坏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揭露德国****,要求人们警惕它的复辟。

1963年以后,伯尔的作品表现了西德社会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对“小人物”的迫害,对社会的罪恶表示强烈的愤懑。长篇小说《一个小丑的看法》(1963)曾引起强烈反响。作者以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一个滑稽演员在教会的迫害下,爱情、事业都遭到失败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蛮横。长篇小说《一次出差的结局》(1966)是一部纪实小说,作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描写西德一个小城的木匠格鲁尔父子,由于捐税苛重而破产,愤起对社会采取报复行动。这部小说标志着他的创作有了新的转折。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他的创作的高峰。小说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学生活而接连遭到迫害。作品中描绘了1936至1966年德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对西德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批判。这部小说的语言随着人物所属的阶层和身份、职务不同而变化,被誉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在题材上是两部相联系的小说,是伯尔遭到警方迫害与新闻界围攻而写。前者描写一个勤劳诚实、不入社会流俗的年轻女佣人,遭到新闻界的诽谤、侮辱,于忍无可忍之中开枪杀人。后者描写一个软弱而善良的报界百万富翁,陷入政局与警察当局的圈套,被迫成为叛逆者。作者在这两部小说中,对西德新闻界和警察的不义之行进行了批判。

伯尔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60年代以来,更强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多采用新闻纪事手法。他还写了不少杂文、随笔和广播剧。

京特·格拉斯

京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德国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格拉斯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自1956年起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其中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

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此外还有《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的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老鼠》(1986)都继续使用了怪诞讽刺的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则为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

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语言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手法之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格拉斯

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出生在但泽一个小商家庭。1944年被征召入伍。次年受伤被俘,1946年获释,当过农业工人、矿工、爵士音乐师、石匠学徒。1949~1953年先后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和西柏林造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和绘画。从1956年起他成为职业作家,“四七社”成员。

格拉斯主张“永恒的改良”,理论上是所谓“融合论”的拥护者。艺术上主张用“过分尖锐的现实主义手法使被描写的对象摆脱一切意识形态”,反对把文学的作用“降低为革命的侍婢”。他自称是“伯恩施坦的追随者”,反对用暴力改变现状和社会关系,他的诗歌创作深受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大多反映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憎恶,在韵律方面有强烈的节奏感,富于激情与联想。他的代表诗集有《风信鸡的长处》和《三角轨道》。

他的早期主要剧本有《还有十分钟到达布法罗》(1954)、《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平民试验起义》(1966)和《在这之前》(1969)。剧作受法国荒诞派戏剧影响,其中《平民试验起义》被称为“纪实戏剧”,表现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人暴乱事件。

他创作的小说,在西德文学界有广泛的影响。长篇小说《铁皮鼓》采用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追溯了1924~1954年德国的历史,通过奥斯卡“不平凡”的经历和腐朽的生活,揭示了希特勒***的残暴和腐败不堪的社会风尚。作品问世后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赞扬,被誉为50年代西德小说的一个高峰。但也有人认为它在两性描写方面过分露骨带有低级趣味。

中篇小说《猫与鼠》(1961)由13个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章节组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风气。

长篇小说《非人的岁月》(1963)共分3篇,分别由3个人叙述。通过阿姆塞尔和马特恩之间的友谊,揭露和批判了******的罪恶与无耻,表达了作者对西德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厌恶。它与《铁皮鼓》、《猫与鼠》合称为《但泽三部曲》。

同类推荐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热门推荐
  • 阴阳诛天阵

    阴阳诛天阵

    一场诡异的招魂游戏,引出不断的死亡事件!有鬼,学校中一定有鬼!捉鬼师方明轩决定终止这场杀戮游戏,他半夜挖坟,再探鬼楼,重演招魂过程,出现了!一直长发红衣鬼,手持螺丝刀向他的眼睛刺了过来!是她吗?不,不对劲,还潜伏着另外一只厉鬼,随时可能发起致命一击!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投降吧,小绵羊(完结)

    投降吧,小绵羊(完结)

    这是一场狼抓羊的游戏,龙铭宇,邪恶如魔,魅惑如妖,是只蛰伏的兽;叶妩绵,可爱甜美,笑靥如花,纯良一如绵羊。她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因为,他不需要她的过去,当初,是她的一巴掌,点燃了他征服的火焰,抓羊行动就此展开,步步紧逼,伸开爪子禁锢了这只小羊这是一场追逐游戏,从她睁开眼遗忘了一切开始,被禁锢在了一个大却没有出口的别墅。没有人告诉她真相,只有电视上的一则则诡异的娱乐报道——XX明星失踪,而那张脸,赫然是她。凤芜锌,温柔浅淡,却是她心底最深层的绝望,直到有一天在他身边醒来,她赫然发现,不知何时,天使已经褪去了白色羽翼,堕落成魔,谁是这场抓羊行动的主导,谁是她心底的挚爱,如果爱能让一个人疯狂,为什么伤害的却是最深爱的那个人?更新若显示不出来,就点击另一个地址:http://m.pgsk.com/a/125499/
  •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对于管理学公理体系的研究,似乎还是从未有人涉猎过的处女地。可能也正是这一课题无人涉猎,不能不说是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100年之后,其科学性仍然被质疑的一个原因。管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提出来讨论一番。这实在是管理学的悲哀,也是管理学者的悲哀。管理的实施,是从权力的运用开始的,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他可能丝毫不在乎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运用权力能达成他想达成的目的就足矣。但相对于管理学的研究人员而言,不解答这一问题,其所涉足的立足点就无法确定,管理学的研究也就不免范畴不清,界限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仙何为仙

    仙何为仙

    九属性灵根秦缘,本因天道大变难以修炼,可是当其偶遇一代仙女月琳,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得绝仙、修皓月、习玉霄......由此纵横天源大陆,收弟子、拜把子、遇红颜、战天骄......一段惊心动魄的修仙传奇自此展开!
  • 将门妖妃

    将门妖妃

    秦落羽,21世纪影视歌三栖巨星,风华绝代;一朝穿越,却成了饭都吃不起的乞丐?——导演,你丫拿错剧本了吧?!旁边还有一个忽闪着大眼睛的熊孩子?还是她儿子?——老娘连男朋友都没有啊摔!这一世的她,身为傲苍大陆钟夏国大将军府的嫡女,却徒有美貌,懦弱无能,被两个妹妹欺害,处处遭受凌辱。大婚之日,还没到相爷府上,就被当街掳走,成为只能在城外流浪的落魄乞丐。原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一场捉弄,没想到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当灵魂交错,现有格局,全部翻盘逆转。驭万兽,练灵丹,制神器,带着上古血脉,云涌天地,傲世苍穹!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异世,她就是绝对的主宰!这一世,她不会再钳制于潜规则,因为,她就是规则!这一世,她不会再受挟于小人,因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世,她不会再听任于命运的安排,因为,命运就在她自己手中!带上儿子,凤凌异世,妖魔鬼怪,奸人贱人,母子齐心,一并扫清。什么?孩子他爹是谁?这个重要吗?【某梨:当然重要了!!◆◆◆◆◆神秘男主篇◆◆◆◆◆传说,他命犯孤煞,所以注定枯骨独亡。传说,他雄踞一方,北方宝地从此成为禁地。传说,他妖邪附体,见过他的人必遭血光之灾,尸骨无存。一代妖皇,世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对所有人冷傲疏离,唯独对她极尽宠溺,横亘天下倾绝柔情。好像……和传言不大一样0.0?◆◆◆◆◆◆◆小剧场◆◆◆◆◆◆◆【一】当秦落羽见到眼前这个一袭紫衣,俊如神祗般的男子时,顿时忘记自己现在是偷偷潜入人家的宫殿被当场抓包了。“额……帅哥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我可不是第一次见你了。”神色慵懒,表情邪魅,如同勾魂一般。秦落羽疑惑的抬眼。“三个月前钟夏城郊的小溪……”随着紫衣男子的话,秦落羽的脸色瞬间变了三变。浑身涨起劲道罡风,直直的向着那男子扫去。“你到底偷看了我多少!”【二】“哇!娘亲!你出名了诶!你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你的画像呢!”秦小瑾高高扬着一张蜡黄的纸,满脸兴奋,手舞足蹈。马车内的女子一怔,随即心里乐开了花,这还没进城呢就有这么多粉丝了?轻咳一声,拿出身为人母的仪态,故作镇定道:“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宠辱不惊,知道不?”秦落羽接过画像,定睛一看,额头上生出一堆黑线。“通缉令?!”【三】某护法躬身禀告:“尊主!”某人半眯着一双眼慵懒道:“嗯。”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