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400000006

第6章 俄罗斯作家(5)

他的另外一部地理力作是出版于1857年的《满洲志》,他将《宁古塔纪略》译文作为该书的附录一道出版。这部著作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及行政划分,描述了当地的城池和居民,特别详尽地论述了水陆交通。1852年,他在《国民教育部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版图内的中亚及主要山脉》,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充实。此外,瓦西里耶夫还写过一些属于中国地理研究范畴的小文章。比如《北京回忆》、《关于挑选赴中国旅行者的建议》、《苜蓿草》、《关于伊犁的陷落》等。瓦西里耶夫的史地著作在其生前未引起大的反响,只是到苏联时期才被几位研究俄国汉学史的汉学家加以整理和研究。

1900年4月27日,瓦西里耶夫去世了,终年82岁。瓦西里耶夫的遗稿比他已经发表的著作要多两倍。这些手稿已经成为俄国研究中国学的无声见证。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青年时期他受到别林斯基和果戈理的影响。其处女作《穷人》(1846)得到别林斯基的很高评价。接着他又发表了《两面人》(1846)、《女房东》(1848)等流露出神秘主义倾向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中篇小说《夜》(1848)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反农奴制的进步团体彼德拉谢夫斯基小组朗诵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信》而被捕、流放。在西伯利亚流放期间(1849~1859)陀思妥耶夫斯基消极的哲学政治理论逐渐形成。他错误地认为革命宣传在人民中间没有“基础”,因为人民笃信宗教、顺从、忍耐;唯一的道路是从道德伦理方面改造社会。

1859年回彼得堡后,他在《时代》和《世纪》两杂志上宣扬这些观点,反对革命民主主义。但他的思想始终存在着矛盾,正象他自己所说,在“对信仰的渴望愈来愈强烈时”,“心中的反叛声音也愈来愈强烈”。小说《死屋手记》(1861~1862)以惊人的艺术力量描写了苦役犯的生活,但同时又宣扬了犯罪出于天性的思想。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穷人》的主题,描绘恶毒的富人和被损伤的穷人之间的矛盾。小说对社会罪恶的揭露和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比较感人。《冬天记的夏天印象》(1863)概述作者到西欧旅行的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作了一针见血的深刻批判,但认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已经渗透到一切阶级,看不到社会的任何出路,宣扬只有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专制和正教的俄国,才有一切阶级精诚团结的可能性。

60年代末和7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有《白痴》(1868)、《群魔》(1873)、《少年》(1876)、《卡拉马卓夫兄弟》(1880)等。其中小说《白痴》通过女主人公娜斯塔西雅的悲惨遭遇,进一步发挥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对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当作商品拍卖的妇女命运的揭示,达到尖锐的社会讽刺高度。另一方面小说通过男主人公梅希金公爵的形象,宣扬用道德伦理来感化人们,改造社会,反对革命民主主义,歪曲了革命者的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1846)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关注和同情“小人物”的民主主义传统,被别林斯基称为俄国文学史上“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涅克拉索夫读了《穷人》的稿子后就惊呼“一个新的果戈理诞生了!”《穷人》通过年老的小官吏杰符什金和被迫害的孤女瓦尔瓦拉的来往书信,描绘出彼得堡穷人们的悲苦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描写了瓦尔瓦拉走投无路,沦为妓女,在杰符什金的帮助下跳出火坑,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贫困和迫害,她被迫嫁给了原来侮辱了她的地主贝科夫。作者对两个被迫分开的小人物之间的深情写得十分凄婉动人,并对“小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入的挖掘。在官僚社会里,杰符什金饱尝了生活的折磨,但开始意识到穷人也是一个人,对人们的冷酷和社会的不平感到愤慨,为自己能够照顾一个孤女而得到安慰。别林斯基认为《穷人》的主题不在于描写“被生活击溃、压扁的人”,“作者的想法要深刻得多,人道得多;他想告诉我们,在最浅薄的人类天性中蕴藏着多么美好的、高尚的和神圣的东西”。

《罪与罚》(1866)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描写资本主义社会在道德伦理方面深刻的矛盾。小说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法科大学生杀害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后,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自首和“新生”的故事。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和醉汉马尔美拉多夫两个家庭的遭遇,表现了彼得堡社会贫富对立和穷人们颠沛流离、走投无路的悲惨生活。这构成小说中有力的批判成分。但在社会生活画面的描写中也弥漫着悲观、消极的情绪。小说的主要部分是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心理活动分析。他是在“不做奴隶,就做统治者”的资产阶级掠夺心理和“超人”哲学的支配下,也在无政府主义反抗情绪的支配下犯罪的。作者通过主人公在犯罪后的矛盾心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这些资产阶级心理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基督教的顺从、忍耐、爱别人的原则出发,把信仰宗教、忍受人间苦痛的女生人公索尼亚的形象描写成黑暗社会的一线光明。作者还以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一形象来影射当时的革命平民知识分子。但他与革命平民知识分子没有共同之处。他和作者其他作品的许多主人公一样,离群索居,住在阁楼或地下室,在资产阶级意识的支配下彷徨、苦恼、不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文学具有很大影响。他具有很高的艺术描写技巧,最大的特色是长于对他所爱的下层人物的灵魂和心理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并着力发掘出他们在极其困苦不幸的境遇中仍然保持着崇高的灵魂。鲁迅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为“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指出:“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茅盾也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可惊的细腻和深刻显示出他那动荡时代下层社会的心理。他爱那些‘被践踏者与被损害者’,他在他们的污秽的生活中找出灵魂的洁白”。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醉心于病态心理描写,这是和他主张忍耐、顺从的人生哲学有联系的。

皮谢姆斯基

皮谢姆斯基,1821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44年莫斯科大学毕业。他先后在政府机关任职约10年。18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中篇小说《窝囊废》(1850)。此后,《喜剧演员》、《有钱的未婚夫》(均1851)、《巴特马诺夫先生》(1852)、《吹牛者》(1854)、《她有罪吗?》(1855)等重要中篇小说相继问世。

皮谢姆斯基十分熟悉外省生活风习,擅长讽刺,在作品中暴露贵族地主的精神空虚和小市民的无聊习气,对受压迫的农奴和受凌辱的妇女表示同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他走的是“果戈理开辟的道路”。

皮谢姆斯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一千个农奴》(1858)展示了一幅农奴制俄国生活的广阔图景。作品描绘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官吏的争权夺利,被车尔尼雪夫斯基誉为“我们当代第一流作家的杰作”。1859年他发表的剧本《苦命》通过一个农民家庭的悲剧,揭露贵族地主的专横,次年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一同获得科学院奖。

1857~1860年,皮谢姆斯基参加《读者文库》杂志的编辑工作,1861~1863年任主编。此时俄国反农奴制的革命运动高涨,他先后发表许多小品文和长篇小说《浑浊的海》(1863)加以攻击,受到进步舆论界的谴责。他重新研究社会发展情况,写出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四十年代的人们》(1869),深刻地揭示了农奴制下社会生活的矛盾。187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漩涡中》反映60年代的各种事件。将革命者写成一些高尚而孤独的人,为托尔斯泰所推崇。

晚年作品以暴露资产阶级的贪欲为基本主题,如长篇小说《小市民》(1877),写古老的贵族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受到屠格涅夫的赞赏。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共济会员》(1880),取材于30年代的生活,表现资产阶级的贪婪无耻与共济会员的高尚精神。同类创作还有剧本《瓦尔》、《文明时代》、《理财天才》等。

涅克拉索夫

涅克拉索夫,1821年出生于乌克兰波多尔斯克省维尼茨县涅米罗夫镇。曾是沙俄军官,退伍后举家迁往雅罗斯拉夫尔县祖传领地格列什涅沃村。

1838年,涅克拉索夫被其父送往彼得堡进武备学堂,他却违背父亲的意愿去投考大学,落取后径自到彼得堡大学去旁听。父亲一怒之下,对他断绝了全部接济。17岁的涅克拉索夫从此便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

同年,《祖国之子》杂志第一次发表了他的短诗《思想》,其他杂志也相继发表他的诗篇。1840年出版诗集《幻想与声音》,因缺乏独创性受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严厉的批评。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他为农民代写书信,为商人写广告,或为演员抄台词,同时坚持文学创作。1840~1841年间,他在《俄罗斯和全欧洲戏剧丛刊》、《文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书评、论文、杂感、小说和轻松喜剧。

40年代初,涅克拉索夫结识了别林斯基,在后者的帮助下,逐渐走上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真正的诗人”的道路。这一时期写的《在旅途中》(1845)、《摇篮歌》(1845)、《故园》(1846)、《秘密》、《夜里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1847)等诗,描述俄国下层人民的痛苦及其悲惨的命运,并讽刺了伪善的权贵们,在文坛上受到普遍的赞扬。40年代末,他已被称为有独创精神的民主主义诗人和讽刺诗人。

1847年起,他与帕纳耶夫合编《现代人》杂志。50年代,他先后邀请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参加编务。由于立场、观点的一致,三人结为共同为革命民主主义理想而斗争的亲密战友。这时期他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未收割的田地》(1854)、《被遗忘了的乡村》(1855)、《学生》(1856)。特别是《诗人与公民》(1856)庄严地宣称“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大门前的沉思》(1858)抒写了在俄罗斯大地上泛滥的人民的悲哀,思索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叶辽慕什卡之歌》则提出进行革命的口号,并呼吁为此而献身。

从60年代起,涅克拉索夫连续写了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长诗,如《货郎》(1861)、《严寒,通红的鼻子》(1864)、《铁路》(1864)等,并开始创作反映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的巨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这些诗篇洋溢着对俄国农民的真诚的爱。这个时期他在文学界,特别在进步青年和革命活动家之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俄国最优秀的诗人。

60年代前期,涅克拉索夫一再遭到挫折:昔日的朋友如屠格涅夫、德鲁日宁、鲍特金等因思想立场分歧,先后同他绝交;杜勃罗留波夫病逝;米哈伊洛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继被捕,并流放西伯利亚,《现代人》又于1862年一度停刊,1866年被封闭。在这之前,涅克拉索夫为了刊物能够维持出版,曾向两次参与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的“绞刑吏”穆拉维约夫献诗,引起进步人士的责备。他曾写诗承认错误,说“当无情的命运威胁我的时候,我的手就在竖琴上弹出了不正确的声音”。

1868年,涅克拉索夫与谢德林、叶利谢耶夫合编《祖国纪事》杂志,并邀请优秀的民主主义作家和诗人撰稿,使它成为70年代进步阵营的喉舌。在《祖国纪事》刊行期间,涅克拉索夫写了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的崇高自我牺牲精神的长诗《祖父》(1870)和《俄罗斯妇女》(1871~1872),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的长诗《同时代的人们》(1875),还写了后来结集为《最后之歌》(1876~1877)的抒情诗和《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最后3部。在革命的民粹派运动日益发展壮大的70年代,他的这些作品体现了时代的最主要特征。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1866~1876)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农民的贫困,揭露了沙皇、农奴主的残酷压迫,歌颂了人民对幸福和真理的渴望和斗争。长诗还塑造了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的形象,风格上富有民歌色彩。1877年12月27日,涅克拉索夫在彼得堡病逝。

萨尔蒂科夫

萨尔蒂科夫曾用笔名尼·谢德林,后署名萨尔蒂科夫·谢德林。1826年1月27日出生于特维尔省卡里雅津斯基县一个地主家庭,10岁进莫斯科贵族学校。别林斯基与赫尔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彼特拉舍夫斯基宣传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有很深的影响。1844年毕业后不久萨尔蒂科夫即加入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讨论俄国和西欧的革命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的前途等。这些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过很大作用。

萨尔蒂科夫的创作开始于学生时代,1841年他在《读者文库》发表第一首诗作《竖琴》。1843~1844年间又写过一些诗,但大多带有模仿性质,留存的不多。1847年发表第1部中篇小说《矛盾》,次年另一中篇《错综复杂的事件》问世。虽然艺术上都还不够成熟,却大胆提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尖锐问题,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作者的探索与追求。不久作品遭到查禁,1849年4月萨尔蒂科夫被逮捕,流放到维亚特卡。

尼古拉一世死后,萨尔蒂科夫被解除流放,1855年重返彼得堡。8年流放使他对现实有了深入的认识,他积累了大量有关统治阶级的见闻,研究了人民的风习和语言,并根据这些素材写出著名的《外省散记》,于1856年开始由《俄国导报》连载。这30余篇特写把贪官污吏、撒谎者、造谣生事者等等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暴露无遗,因而博得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高度评价。

1856~1858年,他在内务部任职,以后又先后担任梁赞省和特维尔省副省长,直到1862年。1863年出版的《纯洁的故事》和《讽刺散文》两部集子,大多是这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和特写。

同类推荐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热门推荐
  • 云国毒后

    云国毒后

    意外穿越,竟成为王后?不料危机四伏,皇上去世,她就这么成为太后了?为新皇册立嫔妃,入庙上香,却还是敌不过后宫激烈的争斗!太后寿辰,皇嗣差点中毒,土氏国大力进攻,云国陷入严重危机!她,作为一代传奇太后,守护自己的子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穿越之调戏美男

    穿越之调戏美男

    一颗子弹竟然将她送到了古代,不过也不错哦,可以让亲亲大哥传授她内功心法,然后加入大哥的青衣楼,天大地大,江湖任逍遥。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太过逍遥,老天也会嫉妒的,危机伴随着组织的动乱席卷而来,血腥、仇杀、阴谋、陷阱,搞什么嘛?幸好一路走来,结识了古代美男,她绝对不是色女,只不过有点小色色罢了,交心?呵呵,开玩笑,她对古人没兴趣,看着养眼就行,失身?免谈,纵然是古代美男,可她腕上的夺命银丝可不是吃素的,夺命银丝——出手必染血。~~~~~~~~~~~~~~~~~~~~~~~~~~~~~~!!!!!!!!!!!!!!!!!!!!!!!!!!!!!!!!!!!!!!!!!!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11《洞房逃妃》简介:一改之前的虐风。女主独立、自主,睿智、精明,颇有现代女子的坚强、坚韧,即使爱,却从不委屈自己,即使暗夜伤神,却依旧笑容飞扬。爱的深邃,可爱的有尊严,爱的疯狂,却不会失了原则。她的聪慧不亚于任何人,即使那人是公子,她清雅如菊,七窍玲珑心无人可懂。“公子,你知道吗?你总是这样的语调,似乎无欲无求,而偏偏这样的你,让幽幽放不下,公子若成亲了,有了孩子,幽幽即使嫁人也安心,可公子这个样子,偏偏羁绊住了幽幽的脚步。”“若是相公抱怨公子,那样的相公不要也罢。”幽暖烟转过身来,回给白烨一个俏皮的笑容,眼眸眯起,樱唇微扬,甜美的如同当初丁香谷的小姑娘。她依他、恋他、信他,为了他,手起刀落间,血溅三尺,却丝毫没有骇怕,为了他,她搏击商场,周旋在生意和对手间,丝毫不见疲惫。他是她的公子,她可以为了他付出一切,可她不爱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因为贪财的小个性而终于自寻死路的岳玥表示非常的悲催。幸好歇菜得不彻底,果然祸害遗千年才是真理:她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她所不熟悉的魔法的世界,在这满是魔法横行,斗气强者为尊的世界,这里更有各种前所未见,只在西方神话中有的种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竟然没死,大笑三声!没死已经捡了大运了,她还是身份珍贵的女公爵。可是这未婚夫是怎么回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哪有时间娶这别有居心的未婚夫。而且谁说她是废材了,谁说直接一个风刃过去灭了他。她一天成见习魔法师,十天成初级魔法师,雅斯大陆第一天才都没她厉害,以后谁敢在取笑她,直接灭了。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唯妃作歹

    唯妃作歹

    新书《归去来栖》来袭,求推荐求收藏咯~----------------------本书练手,勉强完结,求轻点你是要一个无法改变的过去,还是去拼一个看不见的未来?
  • 极品皇家夫妻

    极品皇家夫妻

    俗话说“龙配龙,凤配凤”那么傻女配草包是不是也是绝配呢?一次穿越,一纸婚约,丞相家的嫡傻女搭上了皇帝家的草包儿,成为满朝闻名的一对“极品”夫妻。皇帝老子太深沉,皇兄皇弟个个太腹黑,妯娌阴险加八卦,小妾、男配赛妖娆,试看一对啼笑皆非的夫妻如何在一连串的阴谋、阳谋中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悠闲蛀虫生活?精彩语录:崔鸢:穿越了,装失忆,不是最稳妥的狗血情节莫?为什么自己却落下一个傻子的名声?还被拉郎配的狗屁圣旨,指婚给满朝皆知的草包皇子,作为接受过十几年现代的教育的小白领,呜呜,仰天悲鸣道:“老天不带这么玩人的!”七皇子:爷是皇帝的种,贵妃的儿,随地一站,那也是玉树凌风,风流倜傥,浊世翩翩一佳公子是也!不就是拳头硬了一点吗,嗓门大了一点,外加稍微真诚、单纯了那么一点点,怎么就被人称作草包了呢?哼!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妒忌!儿子朱悟:“爹娘,孩儿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像你们?”“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说就你和娘的低智商,估计生不出我这么高智商的孩儿,人家说这叫隔代遗传,孩儿觉得自己还是像皇爷爷多一点!”
  •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本文女强男强,双强双C,宠文无虐,一对一,欢迎跳坑】一朝醒来,她竟穿成唐门庶出小姐,还没弄清楚处境,就强被穿上嫁衣,代妹出嫁。这个身子倾国倾城,却生来病魔缠身,走几步都得喘几声?不怕!她随身带着药修至宝,养好身体不过小case。什么?自己要嫁的男人传说是怪物?连娶了十二任新娘全死于非命?修炼魔功?吸食女子阴气?还吃人肉?“呵。”一声笑。她没有说过吗?她见过的怪物可比这强多了。新房相见,她意外的发现眼前这个被被外界传为怪物的男子,不但生得绝色,安静的让人揪心,最关键的他还是最利于她修炼的毒体,随时随地散发的气息都诱惑着自己将他“吃”掉。“你会杀我吗?”“我会对你很好。”“我要做什么?”“呆在我身边。”然后,她为保命交换自由,呆在这个男人身边,白吃白喝,白拿白花,还外加不时“吃”一“吃”男人来修炼。炼药师大会,女子旗开得胜,风华绝代,惊乱众人眼目。从此之下,世人才惊觉传说中的废材才是真正的绝世天娇。随之而来的原情人求合,娘亲家人求助,高手来求药…【男女感情】“我喜欢这花,你给我吗?”“我的就是你的。”“那要是别人的呢?”“抢过来给你。”然后,只要她看上的,他化身强盗。…“在想什么?”“想以后弄一个和雪鸢山庄相比的势力。”然后,她决定抢回属于自己的,他随身相助。…“唔,这菜好吃。”“喜欢?”然后,为了她合口的,他出入厨房。…“他说让我做他的皇后,说这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一人难斗千军万马,我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然后,为了不让她颠簸流离,为了她行走万里无阻。他争江山,统天下,一切尽纳手中,让世人再不敢打她注意。…最后?最后他就成了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打得过流氓,斗得过情敌的完美夫君啦啦啦~【女强,男也强!宠文,爽文,新文,求支持!】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