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400000019

第19章 苏联作家(7)

1914~1917年,革拉特科夫在库班任教,在白卫军占领期间参加布尔什维克的地下工作。国内战争期间当过红军志愿兵。1920年加入共产党。国内战争结束后去莫斯科工作。从1932年起,先后担任过《新世界》杂志编委、高尔基文学院院长等职。

青少年时期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为革拉特科夫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1900年发表短篇小说《走向光明》。1902年开始同高尔基通信。在高尔基热情帮助下,成长为无产阶级作家。1909年写出反映政治流放犯生活的中篇小说《失去继承权的贵族》。1917年高尔基在《编年史》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独生子》(即《深渊》)。

早期作品主要描写工人、贫农和流浪汉的生活。他的作品大多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水泥》(1925),描写国内战争结束后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格列勃·楚马罗夫团结广大工人和知识分子奋发图强,克服困难,使一个停产几年、破烂不堪、人心涣散的水泥厂迅速恢复了生产。书中男女主人公格列勃和达莎被誉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始祖。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的长篇小说《动力》(1932~1938),生动地塑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聂伯水电站建设者的英雄形象。小说表明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无穷动力。卫国战争期间,他的中篇小说《宣誓》(1944)热情地歌颂了撤退到乌拉尔的列宁格勒工人的忘我劳动精神。

战后,他写了自传体3部曲。第1部《童年的故事》(1949)描写19世纪末俄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对地主、财东的初步反抗。第2部《自由人》(1950)描述主人公费佳随父母外出流浪,在黑海渔场干活,受到渔场工人革命斗争的教育。第3部《荒乱年代》(1954)写费佳和父母被迫返回霍乱流行、饥荒严重的故乡,以及农民生活极端痛苦,走投无路,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启发下走上自觉斗争的道路。

革拉特科夫终生勤奋写作,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曾两次获得列宁勋章。他的作品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鲁迅曾称《水泥》是“新俄文学的永久的碑碣”。

阿谢耶夫

阿谢耶夫,1889年出生于利沃夫城一个保险代理人家庭。190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13年开始发表诗作。

阿谢耶夫的第1本诗集《夜笛》(1914)带有象征派诗歌的痕迹。1913年他开始与马雅可夫斯基交往,这促进了他独特风格的形成。

阿谢耶夫曾参加过在远东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这一经历成为他的诗集《炸弹》(1921)的主要题材。20世纪初,他加入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未来派文学组织“创造社”。1923年加入“左翼艺术阵线”团体。长诗《斯维尔德洛夫暴风雨》(1924)、《谢苗·普罗斯卡科夫》(1928)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激情。他的代表作长诗《马雅可夫斯基正在开始》(1940)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并热情地肯定了马雅可夫斯基传统,具有回忆录和政论抒情诗的特点。晚期的诗集《沉思》(1955)与《和睦》(1961)是思考20世纪人类历史命运的哲理抒情诗。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歌手。斯大林称他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在艺术表现上,他属于未来主义派。

1890年,马雅可夫斯基生于格鲁吉亚的库塔伊西省巴格达季村,他的父亲是林务官。1908年他16岁时便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曾3次被捕入狱。后来,他把“搞社会主义艺术”和党的工作对立起来,离开了党,走上个人奋斗的道路。1911年他进入绘画学校,与未来派诗人布尔柳克等出版了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加入未来主义派。诗人在自传中写道:“大伟(布尔柳克)具有超过同代人的匠师的愤怒,而我具有知道旧世界必然崩溃的社会主义激情。于是,俄国未来派就诞生了”。马雅可夫斯基以满腔革命热情否定资本主义,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抽象的,带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十月革命前,马雅可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是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这首长诗从主人公“我”与玛丽雅的爱情悲剧写起,引申为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诗人称它是早期创作中纲领性的作品。在1918年长诗第二版序言中诗人谈到诗的思想意义时说:“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这就是4个章节中的4个口号。”但诗中的“我”是作为孤独的反抗者出现的。

诗人坚定地迎接十月革命。他称十月革命是“我的革命”。在革命后他写了《我们的进行曲》(1917)、《向左进行曲》(1918)、《给艺术大军的第二道命令》(1921)等大量抒情诗。

为了庆祝十月革命一周年,诗人写成剧本《宗教滑稽剧》(1918),这是第1部反映十月革命的剧本。在长诗《150,000,000》(1920)中,作者通过1.5亿苏联人民的代表、俄罗斯勇士伊凡和代表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两个对立的形象,歌颂了苏联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这些作品都采用了未来主义手法。

从1919年10月到1922年2月,诗人在“罗斯塔(俄罗斯电讯社)之窗”工作。马雅可夫斯基密切配合国内大事,进行宣传鼓动,他写了许多短诗、歌曲、寓言、诗体杂文,板话等。所有他作的但未署名的作品,有数千件之多。1929年,诗人把它们汇编成小册子《森严的笑》。

20年代初,马雅可夫斯基发表了《开会迷》(1922),无情地嘲笑了整天忙于开会的官僚主义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到他看见在一个房子里:“坐着的都是半截的人,噢,活见鬼!那半截在那儿呢!砍死人了!杀死人了!我满屋乱转,大声叫喊。这可怕的景象使我的理智失去了常轨”。这时,秘书用异常平静的声音回答说:“他们一下子要出席两个会,一天要赶20个会。不得已,才把身子劈开!”诗人最后写道;

假使

能再召开一次会,

来讨论根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

1922年3月6日,列宁在全俄五金工人代表大会共产党团会议上说:“昨天我偶然在《消息报》上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政治题材的诗……从政治和行政的观点来看,我很久没有感到这样愉快了。他在这首诗里尖刻地嘲笑了会议,讥讽了老是开会和不断开会的共产党员。诗写得怎样,我不知道,然而在政治方面我敢担保这是完全正确的。”列宁的评价鼓舞了诗人。

1924年,马雅可夫斯基写成了著名的长诗《列宁》。1927年,写了著名的叙事长诗《好!》。20年代后半期,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了许多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抒情诗,如《给聂德同志——船和人》(1928)、《苏联护照》(1929)、《突击队进行曲》(1929)、《关于库兹涅茨克的建设,关于库茨涅茨克的人们的故事》(1929)。此外,马雅可夫斯基还写作(并参加演出)了两个剧本《臭虫》(1928)和《澡堂》(1929),作者用怪诞的情节和喜剧手法讽刺了蜕化变质分子、官僚主义者和小市民的庸俗习气。

马雅可夫斯基深切同情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写了不少关于中国和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诗,如《滚出中国》(1924)、《莫斯科的中国人》(1926)、《忧郁的幽默》(1927)、《歌就是闪电》(1929)等。1927年,当中国工人和广州军队占领上海,诗人写了《最好的诗》。这是马雅可夫斯基献给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一首最有名的诗,表现了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同情和关心。在大革命失败后,诗人仍然对中国人民寄予很大的希望,在逝世前不久写的《致中国的照会》(1929)中,他支持中国人民,反对中国军阀。

马雅可夫斯基对诗的创作极其严肃,为了用确切的字眼表达思想,他把一行诗写成十几种不同的表达法。他把做诗比作镭的开采,“想把一个字安排得停当,那么,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而这些恰当的字句,在几千年间都能使亿万人的心灵激荡。”

1930年2月,马雅可夫斯基加入了“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盟”。1930年2月,他举办创作20年展览,还写了总结自己一生的长诗《放开喉咙歌唱》。在展览会上他初次朗读了这首长诗的序曲,受到热烈欢迎。

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自杀而死,他在《致大家》的信中说,这是由于“个人原因”。

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在诗歌艺术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诗人。他的诗句结构特殊,把一句诗分成若干行排列——即“楼梯式”,使诗的节奏更加鲜明。

叙事长诗《列宁》(1924)是关于列宁和革命的史诗,诗人第一次在诗歌中成功地塑造了列宁的光辉形象,歌颂了列宁及其伟大事业。长诗在列宁逝世后的当年完成。全诗由序诗和3章正诗组成。第1章叙述列宁出生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说明俄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需要自己的领袖。长诗第2章,是占中心地位的一章,叙述俄国解放运动第三阶段的历史,主要叙述俄国的革命运动和列宁的活动。列宁的生平活动与祖国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着。长诗第3章,叙述列宁的逝世和苏联人民的悲痛情景及他们继承列宁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创造列宁的形象时,马雅可夫斯基坚决反对把无产阶级领袖看作“上帝的赐予”、“帝王的风采”、“天才”、“超人”等。诗人说,他“生怕那甜言蜜语的美侮辱了列宁”。那么,诗人表示,他将冒着“被踩成肉酱”的危险,也“要把渎神的话炸弹似的掷上云霄,向克里姆林宫怒吼:打倒!”诗人说:“这些崇拜的仪式,这些纪念的制度,会用甜腻腻的圣油掩盖住列宁的淳朴。”

马雅可夫斯基强调列宁是群众的一员,和人民有血肉的联系:“他也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兴趣,他也和我们一样,克制自己的病痛”,“他属于人世”,是“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所有人中最深入人世的一个人”。与此同时,列宁决不是眼睛盯着食槽的庸夫俗子。

列宁是人民的领袖,同时又从人民中吸取力量。马雅可夫斯基着力刻画了列宁淳朴平凡的性格,

列宁在平凡中见伟大,淳朴中显崇高。诗人说:“他和你,和我,完全没有区别,要说有,那就是他的眼角被深沉的思想多打下了几个皱褶,而嘴唇也比我们善于讽刺,比我们坚决”,不过,“这不是飞扬跋扈、扬鞭驱车从你身上碾过去的那种暴君的‘坚决’”。“他对同志满怀着深厚的爱,他对敌人坚决得赛过钢铁”,列宁是“最人道的人”。

马雅可夫斯基把列宁身上普通人的和领袖的特质高度地统一起来了。列宁的形象对苏联人民异常亲切,但列宁是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诗人非常注意列宁和党的关系,把对列宁的歌颂和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党的事业的歌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列宁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也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本质力量。

长诗中交替着叙事和抒情的笔调。长诗的语言富于表现力。诗人时而用谈话和叙事的语气讲述历史事件,时而用热情亲切的语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而用愤怒的音调斥责敌人,时而用嘲笑的语气同那些坚持陈腐的美学观点的诗人和批评家争论。《列宁》是苏联社会主义诗歌的丰碑,它对于文艺塑造领袖形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长诗《好!》(1927)最初叫《十月》,后改为《1917年10月25日》,最后将要出版时才定名为《好!》,并附有一个副标题:《十月的诗》。

《好!》是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赞歌。它以艺术的形象再现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内战争以及当时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长诗共19章,可以分为4大部分。

第1部分(1~6章),叙述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革命前夕的国内形势,十月武装起义的准备和实行,党和列宁组织人民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冲击。最后一章是十月革命的伟大场面:工人赤卫队和水兵们袭击冬宫,临时政府的30几位部长被革命工人和士兵逮捕了。

长诗第2部分(7~9章):关于党、人民和国家。诗人反映了“共产主义义务劳动星期六”,强调党的组织和领导作用。

长诗第3部分(10~16章):描写国内战争时期的艰难和人民的奋斗。诗人叙述千百万人民同党和政府分担艰苦,经受着严重的考验。冬天,“牙齿冻得格格地响”,“肚子想要吃东西,把腰带——勒得更紧,拿起了枪——走上前线”,诗人忆起自己在那些艰苦岁月,曾因御寒取暖被木柴的煤气熏昏,他曾吃过马肉充饥,和自己家里的人共食比指头多一点点的一撮盐。诗人写道:在这艰苦的年代,社会主义的祖国比任何时候更为可爱。“我选过许多温暖的国家,但是只有这个冬天才使我真正体会到爱情、友谊和家庭的温暖。只有睡在这样的大冷天,大伙儿紧紧抱着,牙齿格格发颤,才能够真正明白对人们不能吝惜棉被和关怀。”

长诗第4部分(17~19章):讲到建设和在红场上对烈士的怀念。最后一章诗人用最高亢的音调歌唱祖国的未来:“我赞美祖国的今天,但我要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明天!”

长诗《好!》语言丰富生动,诗人把宣传鼓动语言与抒情语言结合起来,往往一章中语言的多样形式相交织。长诗是诗人作品中韵律最丰富之作。长诗每一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

诗人曾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朗诵过30多次《好!》,受到听众热烈欢迎。在一次朗诵《好!》的晚会上,当诗人朗诵到第19章中的诗句“列宁在我们的脑中,枪在我们手中”时,一位青年红军战士站起来说:“还有你的诗在我们心中,马雅可夫斯基同志!”

1930年,马雅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富尔曼诺夫

富尔曼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891生于科斯特罗马省谢列达村(现为伊凡诺沃州富尔曼诺夫市)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历史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富尔曼诺夫曾在前线救护列车上工作。1917~1918年在伊凡诺沃—沃兹涅先斯克担任领导工作。1918年加入共产党。国内战争时期任恰巴耶夫师政治委员和红色陆战队政治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土尔克斯坦战线全权代表、军政治部主任,主编《红色军人》报。曾获红旗勋章。

内战结束后,富尔曼诺夫在国家出版局文艺部工作,兼任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书记和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执行委员,从事创作活动。191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中、长篇小说,诗歌,特写,政论和文艺评论等,反映革命前的生活或描写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中篇小说《红色陆战队》(1922)、长篇小说《恰巴耶夫》(1923)和《叛乱》(1925)均取材于国内战争,突出共产党在武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描写红军的英雄主义和新人的成长过程。

同类推荐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热门推荐
  • 梦里六弦琴

    梦里六弦琴

    赵炎只是一个流浪吉他手,他穿越了。赵炎只想和几位新朋友一同在世间流浪,找到那个从天外而来的老和尚,想辄回家。可他没想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更成了到道魔妖佛鬼与魔神殿争斗漩涡中的一颗棋子。为了朋友,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也只有弹着六弦琴去战斗,哪怕有一天,自己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 青鸟

    青鸟

    故事从平安夜开始……棣棣和咪棣受蓓丽吕仙女所托,在猫、狗和各种精灵(水、火、面包、糖)的陪伴下进入另一个世界寻找青鸟,来救她的女儿。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经过回忆国、夜神殿、森林、坟地,幸福家园,并到达未来王国……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却终究没有得到青鸟。
  • 混沌魔尊

    混沌魔尊

    背负家族的血仇,执戟而行。与天争命,一个从坟堆中刨出的婴儿,身藏惊天之秘,以天骄之姿强势崛起,当真相浮出水面,心怀守护至亲的信念,浴血杀戮,却又是晴天霹雳……,一步步揭开身体暗藏的可怕真相
  •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苦等留学男友三年,结果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偶然遇见的那个大叔,据说杀过人,还坐过牢,但他又像迷一样时时出现在左右。原本以为自己所知便是他的全部,却不知道他并不像知道的那样而已。曾经深爱过,又曾经深深的被人伤害过,他和她是否能在静默的岁月长河里简单的彼此相爱。因为,爱上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