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300000014

第14章 美国作家(1)

欧文

欧文,1783年4月30日出生于纽约市华尔街一个富商家庭,自幼爱好文学,阅读大量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司各特、彭斯等人的影响。1799年,欧文进入一个法律事务所学习法律业务,也曾协助家庭经营企业。1804年,欧文赴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参观和旅游。1806年回国后,继续研读法律,1807年担任律师职务。1815年,欧文再度赴欧,遍游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名胜古迹。1832年,欧文返回祖国。1842~1846年间,欧文曾被任命为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萨克富等成为知己。欧文的晚年是在美国度过的,1859年11月29日病逝于家中,终年76岁。

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沿袭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菲尔丁以及艾迪生和斯梯尔的《旁观者》的传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化名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所写的《纽约外史》(1809)。作者自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以逗趣的形式体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阐述本地人的脾性、风俗和特色;给本地的风光与场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层唤起想象力的怪念丛生的联想”。书中讽刺了荷兰殖民者在纽约的统治,驳斥了殖民主义者为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谬的论据。这部作品受到欧美广大读者的欢迎,英国小说家司各特曾说,他从未读过这样酷似斯威夫特的风格的作品。

《纽约外史》虽风靡一时,而欧文并没有进一步发挥他的文学创作才能。此后10年,除英美战争期间曾于1814年担任过短期军职之外,一直在帮助他的哥哥经商。1815年欧文去英国利物浦在他哥哥所开设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战后经济萧条而倒闭,欧文从此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

1819年,欧文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英国诗人拜伦曾表示喜欢他的作品。欧文自己则说:“我只想在全国协奏曲里吹长笛伴奏,而让别人来演奏小提琴和法国号。”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中的散文《威斯敏斯特教堂》、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都是脍炙人口、至今不衰之作。欧文还在《英国作家论美国》一文中回答了一个英国作家以极为轻蔑的口吻提出来的问题:“有谁会读一本美国的书呢?”欧文说:“……荣誉和声望并不单靠英国的意见,广大的世界才能给一个国家的名誉作出公断。”有人认为欧文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

继《见闻札记》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1826年,欧文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曾到格拉纳达的摩尔人故宫阿尔罕伯拉游览,后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

欧文在《阿尔罕伯拉》中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险峻而悲凉的荒山原野,具有南国情调的幽雅的园林,质朴豪爽的西班牙人民及其风俗人情,同时也生动地叙述了西班牙民间和历史上有关摩尔人的神话和传说。在《阿拉伯星占家的传说》里,欧文利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揭露了侵略成性的统治者阿本·哈巴兹残忍荒淫的面目,以及道貌岸然、以哲人自居的星占家的卑鄙丑恶的灵魂。在《摩尔人遗产的传说》里,欧文塑造了朴实勤劳、见义勇为的卖水的贩子珀勒吉尔,与贪婪暴戾的法官和警察作对比。

欧文又曾担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的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6)。

1842年,欧文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1850)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1859)。其中以《哥尔德斯密斯传》写得较好。

欧文的作品是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他的几部名著被翻译成中文,其中有《拊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达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解放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故事主要以殖民时期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淳朴的人物性格,歌颂了淳厚的风俗人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创造了美国“童年”的画像。正是与这个“童年”画像相适应,欧文的故事清新闲适,轻松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和浪漫主义奇想。同时,欧文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又是个描写风景的能手;他的笔调诙谐幽默,文字优美精练,读起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1789年9月15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伯林顿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当地法官。1803年库柏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到第三年时被学校开除学籍。后来,曾在海军服役。1826年,库柏出国旅游,达6年之久,大约于1833年回到美国。库柏的晚年是在自己的家乡库柏镇度过的,并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活动,直到1858年9月14日逝世为止。

库柏自幼生活在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他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来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并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并定居在库珀斯敦。

库柏的文学生涯开始于31岁,他的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小说写他未曾经历过的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很不成功。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故事发生在独立战争时期两军争夺的要地韦斯切斯特。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的英雄哈维·柏契。他是贫穷的小贩,受起义军总司令华盛顿的派遣会刺探敌方的情报,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地执行任务,革命胜利后仍当小贩。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库柏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拓荒者》是以猎人纳蒂·班波为主要人物的五部曲《皮袜子故事集》之一。开始时库柏并没有通盘的写作计划。按内容顺序排列,1841年出版的《杀鹿者》居先,依次为《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探路人》(1840)、《拓荒者》和《大草原》(1827)。库柏在《拓荒者》中着力描写独立战争后纽约州开发地上的小城镇生活。因使用鹿皮护腿而得到“皮袜子”绰号的纳蒂·班波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与印第安人为伍,因两次救过法官的女儿,法官企图把班波置于他所代表的“文明”的保护之下。班波不喜爱这种“文明”,走向西部未开发的土地去过他热爱的森林生活。小说中还穿插描写传奇式的爱情故事。

五部曲中最出色的一部是《最后的莫希干人》,故事发生在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主义者为掠夺印第安人土地而发生战争,印第安人一方面被屠杀或者充当炮灰,另一方面又互相残杀,终于使整个部落绝灭。库柏虽然对印第安人的遭遇往往流露出同情和愤慨,但明显地站在英国殖民军一方,认为亲英的印第安人都是善良的,亲法的则是恶人。这部小说以英军司令的两个女儿前往司令部的经历为线索,展开了在原始森林中的探路、追踪、伏击、战斗等惊险情节的描写。

在《大草原》里,库柏描写班波在90高龄仍充当带路人,后来死在西部草原他视为兄弟的印第安人之中。这套“皮袜子故事”对后来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关于海上生活的描写中,库柏也发挥了他擅长写惊险情节的才能。《舵手》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以当时著名的船长约翰·保尔·琼斯为原型,写“舵手”奉命前往英国海岸绑架英国上校霍沃德时被擒,设法逃脱,后来在海上经过多次战斗终于获胜。作品中有不少惊险情节。此后,库柏又创作了很多海上冒险小说,还写了各种海盗式人物。这类小说大多情节曲折,戏剧性强,描写生动,而且穿插着爱情故事,曾受到梅尔维尔和康拉德等作家的称誉。

1826年,他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他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士》(1832)和《刽子手》(1833),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库柏回到美国。这时的美国与他离去时人不相同。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庸俗和报界与政客的勾结表示厌恶,同时又支持联邦派而指责杰弗逊推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他一方面积极支持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又对“民主国家误解和增加公众权力的自然倾向”感到忧虑和恐惧。他甚至维护早已过时的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佃农制,反对在纽约州兴起的农民抗税运动。他在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貌》(1838)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蠢,因此而受到舆论的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库柏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巴尔扎克曾说:“如果库柏在刻画人物方面也达到他在描绘自然现象方面的同样成就,我们这门艺术就会以他的话为准。”库柏的小说描写惊险场面和自然景物著称。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的景物被赋予了瑰丽的色彩;而环境描写又总是跟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交融在一起。另外,库柏的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小说还处在早期阶段,所以库柏的小说在艺术上难免使人有冗长、沉闷和矫揉造作之感。然而,库柏对推动美国小说的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1882年4月27日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去世。8岁丧父,家境陷入贫困。1817年以前,他为积累学费已备考入高等学校,便在学院食堂里谋得一个侍者的职务,后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当时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尔律治、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

1821年毕业后,他为帮助几个弟弟求学,教了几年普通学校,然后在波士顿当牧师,属于唯一理教派。当时,唯一理教派在东部地区各教派中居优势地位,它虽然打破了加尔文教僵死教条的束缚,但也保留了不少迷信成分。爱默生出于自己的信念,毅然放弃教职,赴欧洲各国旅行,寻找思想出路。

1833年回美国,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活动。1836年出版《论自然》一书,这部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书中认为,精神法则存在于自然的中心、自然对人来说,不仅是物质,也是过程和结果;每一个自然过程都是精神的体现。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人本身就是有限的造物主,世界之所以缺乏统一,是因为人自身的不统一。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可在头脑的能力和特性中找到其根源;梦比实验能够更深入地揭示自然的奥秘。书中还阐述了他的美学观。他认为美是上帝给德行打下的印记,美的创造是艺术;对美的爱慕便是趣味,美是诗人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在书中还提出摆脱传统的束缚的思想,主张“跟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要求建立一种有创见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诗和哲学,要求有“给我们启发的自己的信仰”,反对“在往古的枯骨中摸索或将一代活人套进陈腐的假面具中去”。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论美国学者》为题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相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号召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一味追随外国的学说。他提出“不能永远靠外国宴席上的残羹剩菜过活”,“要用自己的脚走路”,“要讲出自己的思想”。这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重大的影响,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的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指出只要一个人秉心公正,他在一定范围内便是上帝,他也便有了上帝的安全、不朽与威严,他呼吁用原始的真理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他的这一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这一运动没有组织形式,没有具体纲领,通称为康科德作家集团或康科德哲学学派,又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由于爱默生等人的影响日益深广,“超验”一词逐渐失去其贬义,最终成为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理论上的概括,爱默生也因此成为超验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同类推荐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热门推荐
  • 天生作对

    天生作对

    可温欣就是想不通,自己的康庄大道上为什么非得有沈辰年这么块搬不走挪不动的大石头!!!他风流帅气?他沉稳谦和?他聪明能干?他是隔壁中医院前途无量的男神?关她P事啊!!!要紧的是,她就特么的次次在代表学院出征的掐架战中输给了他!同学们好伤心有没有!(同学们:其实我们还好……你自己看开点……)他处处针对她,俗话说,好,算他有种!她温欣会让他沈辰年知道,西医院也不是好惹的!而沈辰年也想不通,自己那点心思已经表露得人尽皆知了,不是冤家不聚头,温欣怎么还会把调情听成挑衅啊!这姑娘迟钝也得有个限度啊……于是,一幕幕啼笑皆非但又感人至深的校园青春喜剧,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逆袭:废柴女帝不好惹

    逆袭:废柴女帝不好惹

    一纸退婚,废柴三小姐投湖自尽,醒来,废柴蜕变狂傲三小姐。被嘲笑无能又如何,还不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被太子鄙夷又如何,第一高手都为她痴狂。她,二十一世纪的特工,信奉的是强者为王。靠男人不如靠自己,谁强,谁的话就是规则。而她只想当订立规则的人,谁要是阻挡她的路,她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女强,男强,玄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契婚之天价妈咪

    契婚之天价妈咪

    这是一个单身妈妈携子奋斗,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父母相继离世,一个月后,她的初夜被同父异母的哥哥给卖了。她伤心,她愤怒,当她鼓起勇气生活的时候,医生却说她怀孕了。为了生下孩子,她做家政时,却晕倒在他家。他,G市餐饮服装,龙头企业的总裁。爷爷是将军,父亲和姐姐都是军官。优秀的他却突然对她说:“我们结婚吧!”她低头看着自己突显的肚子,讶异的看着他,“你没生病吧!”她这不过是到他家做第二次家政服务。随既他把一份协议丢在她面前,道:“交易而已,可以就签个字。”看完协议的内容,她犹豫片刻后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他们为期一年的契约婚姻由此开始…孩子出生了,她却被赶出家门。在她无助的时候,刚出生几天的儿子却开口讲话了,“本王,这是身在何处?”她吓得差点把孩子掉在了地上,看着开口说话的儿子,无语望天,谁来告诉她这是出了什么事?为何她刚出生几天的孩子会讲话?据说儿子是带着前世记忆投胎的?据说儿子的前世是王爷。据说有了这个古代思想的儿子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段一:这不是假结婚吗?为什么要他们同房?看着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被子她不禁脸色为难。“放心,我对大肚婆不感兴趣。”他说。她信以为真,放心与他同床。谁知?半夜醒来,她枕着他的胳膊,而他却死死的抱着她睡得正香。她怒目责问:“喂!你不是说对大肚婆不感兴趣吗?”他呵呵一笑道:“我还以为是抱枕呢?”第二天,经他再三保证后,她再次放心与他同床。谁知?早上醒来发现他们竟然相拥而眠。她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呵呵笑着说:“我们来做个交易吧!”“什么交易?”她好奇的问。“今后你做我的抱枕,我也做你的抱枕。”他满脸笑意的看着她,道:“这个交易怎么样?挺公平吧!”看着他一脸怪笑的样子,她没好气的骂道:“公平你个头。”这根本就是明着占她的便宜嘛!片段二:老太太来认孙子,“乖,叫奶奶。”某小孩儿眼神冷漠,“你儿子是谁?”“就是你爸爸呀!”老太太说。“爸爸是什么东西?”某小孩一本正经的问。“爸爸不是东西,是…”老太太觉着自己上当了。某小孩儿满意点头,道:“既然你儿子不是东西,我看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我…”老太太被堵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此文滴亲们,请多多收藏,评论。》谢谢!
  • 重生之予美何处

    重生之予美何处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乃天花也,为世间所无。她是拘那含佛悟道时生后那颗树上开出的金色波罗花,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在大梵天王将她摘下献给佛以后的冗长千年,始终沉睡在花中,不解人间事。建武十五年,九月初七,她从憩居在波罗花中的幽魂变成南国权势无双的孟光长公主。片段一: 前世女子靠在床畔,垂着眼看着给她把脉的男子。“你看看我,那些佛像有什么好的,你看看我,我是你娶回来的妻啊!”男子温和的笑了笑,不为所动。“你若好好爱我,我就让他们广修佛寺,我让南国的子民都去爱你的佛。可是你爱我好不好?”男子收回搭在女子腕间的手,淡淡摇头,道:“殿下,我早已说过,我心中只有佛祖。”“那好,你就把我当做佛祖来爱,否则,我就···我就让你生生世世都不能潜心向佛。我会烧光南国的佛寺,杀光南国的和尚,族灭求佛的百姓,我会让你悔不当初。”女子笑了笑,似是玩笑,又似是誓言。片段二:今世萧元皱眉看着景行止,过了一会儿说:“老师何出此问,不过本宫倒是觉得可以比着老师来挑驸马。”“真的?”“当然,学识只能比老师差一点,容貌得比老师差上一大截才行,免得招蜂引蝶,武功倒是可以与老师比肩,不过行军打仗,一定得比老师强。对了,他家中最好没有人信佛的,我这辈子,一听见有人念经,就头疼。”“这,有点难,我尽量。” 片段三:  “你杀了他?景行止,你杀人了?” 萧元看着景行止手上拎着的,还睁着大眼的头颅,简直像是在做梦似的。“你可以不杀他的,你是和尚啊!你忘了出家人慈悲为怀?”“元儿,我不是和尚。”“那是什么?”“身心都背弃佛的人。”
  • 湛紫灵:佞王休妃(全本)

    湛紫灵:佞王休妃(全本)

    【内容简介】生性无欲无求的上官珂,遵从父母的遗命嫁给了坊间流传其嗜血、暴戾、冷酷、无情的王爷,一直过着平静无波的生活。直到某一日,被人陷害坠入水中后,平静的表面下,变成了滚滚的波涛……那个一脸凶残邪魅的王爷,冰冷的眸子,紧紧的盯着她露在面纱外的灵动水眸,修长的手指钳住她的细长的颈项,冰冷的话语一字一句吐出:“我的王妃,你不是要坐正主儿的位置吗?那本王就让你继续好好的坐下去……”手上微微使力,她的面纱随即滑落了下来……冰冷的眸子霍然闪动了下——这,是他那个终日面纱遮面的“丑妻”吗?为何,有些不一样了?
  • 内帅哥是我相公

    内帅哥是我相公

    群号:93675513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名即可新文推荐:狼妃被拾取时,她一身的鲜血落在深山野林;童年时,她最大的乐趣则偷潜入厨房寻找带血腥的生肉;豆蔻,一旨黄圣她嫁为所有女子心中的男子,却日日独守空房;直到他一碗落子汤承上,墨眸阴鸷。无情如他,搂过身旁佳人看尽她泪水纷飞。被逼饮尽碗中汁,三月怀胎落。哪知,月圆当空,她化为一头雪丝,双眸如血,半指的獠牙闪过寒光,无助间跑进青楼勾栏,被人识破身份,让她一夜之间沦为江湖与朝廷共同追杀的对象。只因传说狼人的血可以让人长生,只因她是世人眼中的妖!看江湖儿女情,品江山美人梦爱恨情仇,成王败寇谁取谁舍?赶上穿越大潮,跌进时空隧道,正欠幸着自己没穿到乞丐身上,追上要饭潮流。却就要她嫁人!她仰天狂吼:我不嫁!谁知“娘亲”以死相逼,说什么指名要娶她,不嫁就铲平丞相府!听听,谁那么嚣张,有权有势了不起?说白了还不就是一男人!什么什么,今日是她过府做他夫人的第一天,居然丢下她这个漂亮的新娘去找老情人叙旧,还跑妓院逍遥?别拦着我,谁也别拦我!某女小手一挥,盖头一扯,随便抓了根香蕉那样粗的木棍,提起裙子就出门。[片断欣赏:NO1:]铮-----------------某男胯下的某物“羞涩”的轻晃三下,“哇,好有弹性哦!”某女大声的惊叫,房梁上放瓢洒下三两滴细碎的灰尘!“喂,你干吗?”某男手护胯下中央,恶狠狠的质问,“你娘没教过你说没弹性的东西生不出孩子吗?“某女两眼一抬,非常鄙视的朝他一望。“当真?”某男果然中招!“给我出门的特权!”丫的,居然不让她出去玩?“好!”爽快!“给我三十万银票!”丫的,居然不给她零用钱?“好!”豪气!“拿来了再说!”丫的,当她好骗?“给!”干脆!“我数数!”玩阴的,她最会。提起某男的内裤奔出门外,出府去也!门声一落----------------“江览,给我回来!”某男怒吼的声音震天动地。。。。。。好友连接:星璇《冷君囚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