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600000002

第2章 春秋 战国时期(1)

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书中文章可分为记言、叙事两类。

作品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层次;部分篇章叙述有一定文采,还带有情态描写,所用比喻也较形象。

春秋战国时期有散文,是对它的继承发展,并影响到以后各朝代的制诏、章奏之文。对“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的形成,亦有影响。

周易

《周易》,是古代占筮用书。书中文章表现出中国早期散文渐趋成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其文叙事条理清楚,比甲骨文片言叙事进了一步;“赋比兴”写作手法已具雏形,用“比”较多;用词较灵活,运用了不少虚词、同义词、双声叠韵词,尤以选字为多。

作品散韵结合,有许多短歌韵语,简短洗练,多为二、三、四言,节拍鲜明,音律和谐,可看出中国早期歌谣的特点。

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3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风”在艺术特点上,体现在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抒发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代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赋、比、兴是《诗经》的3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一起,合称为“诗经六义”。所谓赋,朱熹说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直接陈说;所谓比,朱熹说是“以彼物比此物”,包括我们今日所说的比喻和比拟,所谓兴,朱熹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周南·关雎》先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遐想。因为兴常用于诗歌开头,所以又叫起兴。

《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比较整齐。不少篇目的各段落之间,往往只更换极少的几个字,有的句子则完全相同,有“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辞意复沓、反复咏唱,给人以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感觉。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它反映现实、针砭时事的精神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深远。汉魏乐府及历代民歌受它的影响自不必多说,即便是各朝各代的杰出诗人,如屈原、陶潜、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也无不从中汲取营养,采撷精华而融会进自己的诗歌创作。

关雎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诗,女子采荇菜于河滨,男子见而悦之,它描写了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全诗音韵和谐优美,口环往复,表现了男子慕恋的深切和追求的执着,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值得说明的是,这本来是一首民间情歌,但前人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解释得玄乎其玄,说是歌颂周文王“后妃之德”,有关天下“人道之大论”的经典之作,而将其神圣化,也神秘化了。直到清代,这首诗才逐步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国风

《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又称《风》或《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共160篇。其中的诗作被一般认为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诸侯国所辖各地的土风歌谣,大部分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歌。

诗作多采用赋、比、兴手法,由现实生活所思所感而发,讴歌劳动的愉快欢乐,抒写美好的爱情和对命运与婚姻不幸的哀怨,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不劳而获,表达反抗奴役压迫的心声。

《国风》风格淳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其中的《豳风·七月》、《周南·关雎》、《秦风·蒹葭》、《卫风·硕人》、《魏风·伐檀》等都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名篇。

小雅

《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共74篇,与《大雅》合称“二雅”。大部分诗成于西周末至春秋初,多出自贵族文人之手,表现贵族生活,记述武功事迹,用于贵族宴享。

有些诗篇客观上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现实,讽刺批判了奴隶主贵族的昏庸腐朽,如《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中还有少数民歌,如《苕之华》、《何草不黄》、《楚茨》、《采薇》等篇写饥寒之苦、征夫之劳、农事畜牧、男女恋情,与《风》诗风格一致。

大雅

《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共31篇,与《小雅》合称“二雅”。《大雅》大致成诗于西周年间,为贵族所作,用于诸侯朝会。篇幅较长,结构完整。风格典重文雅,议论语言较多。

内容多是歌颂西周各代君王,宣扬宗法、天命思想,维护王室统治;也有《桑柔》、《民劳》、《板》、《荡》、《瞻卬》等少数诗篇讽刺批判统治阶级为政暴虐,贪残害国,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亦有所反映;另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类似史诗的诗篇,较完整地记述了周部落发祥、发展、建国的历史。

周颂

《周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31篇,与《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其作者已不可考。

《周颂》,成于西周初年,为《诗经》中最早的一部分,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其诗篇幅较短,语言典雅庄重,极少运用赋、比、兴手法,多数不押韵,不重叠。

内容多是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天地诸神降福子孙,宣扬天命、神权思想。也有《臣工》、《噫嘻》、《丰收》、《载芟》、《良耜》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情况,对生产规模和过程作了质朴生动的描写。

鲁颂

《鲁颂》,《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4篇,与《周颂》、《商颂》合称“三颂”。古文经学派认为是史官所作,今文经学派认为是鲁公子奚斯所作,尚无定论。

其诗大致成于春秋中叶,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泮水》、《閟宫》是臣子颂美国君的诗篇,《駉》亦旨在颂美鲁僖公牧马之盛景。

《鲁颂》创作上受《风》、《雅》诗的影响,有夸张的描写,复沓的章法,对汉大赋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商颂

《商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与《周颂》、《鲁颂》合称“三颂”,原有12篇,现传5篇。其他篇章何时散佚,不可知。《商颂》,成诗年代尚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东周宋国之作,为宋国贵族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

《商颂》描述商民族从起源到建国艰苦奋斗终成大业的历史,赞颂先王业绩。虽是歌功颂德之作,却也气象宏大。篇幅一般较长,叙事具体,韵律也较和谐。

二南

《二南》,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的合称,共25篇。古人以为“周南”、“召南”系指地域,“周南”大致在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大致在今河南、湖北之间,此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首肯。

宋代有人根据“以雅以南”等诗句,认为“南”为诗的一体。现在研究者或认为“南”是钟鎛一类的乐器,当是由乐器衍变为乐曲的名称,所以“南”的本身是一种曲调。

关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诗序》说是在周初,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在东周,也有人以为西周、东周作品都有。

周南

《周南》,是《诗经·国风》之一,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天》、《兔置》、《芣莒》、《汉广》、《汝坟》、《麟之趾》,共11篇。

汉人以为大抵属今陕西、河南之间的作品,对此后人间有异议。作品产生时代,《诗序》说是在周初,现代研究者有的以为是在东周,也有人认为西周、东周的作品都有。

七月

《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名,共8章88句,为《国风》第一长篇。

本篇描写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以素描手法描述古代农村的农夫在一年间每月为贵族从事紧张的农业劳动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同时也记载了那时的一些节令风俗。

全诗有如一幅色彩绚烂的巨型壁画,无论人物刻画或景物描绘均栩栩如生。

生民

《生民》,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名。《诗序》以为尊祖之作。

《生民》是周人颂美始祖后稷的祭歌。诗中记述了他诞生的神话,赞扬他在农业上的杰出贡献,诗中对周族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也有所反映。因其为周代统治阶段叙述开国历史的诗篇,故有一定史料价值。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西汉以后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所着。左丘明,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有人称他与孔子同时,孔子十分尊敬他;有人称他比孔子稍晚,是孔子的弟子。相传他家世代为左史,故以左为姓,名丘明。

《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日益衰败,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王室统辖的土地及人口剧烈减少,各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天子,反而天子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了瓦解时期,封建势力已开始步入历史舞台,社会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到了春秋初期,竟出现了100多个诸侯国。它们为了争夺人口、土地,开始了相互兼并的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较为强大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争霸兼并的战争虽然带来了许多灾难,但它加速了奴隶制的灭亡,使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频繁接触中增强了了解,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左传》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五霸”争夺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延续255年战火的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左传》由于其行文辞令之优美,而历来被人津津乐道。

《左传》是我国古代社会颇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对叙事散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那“不隐恶”的叙事态度,对后世史学家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左传》的文学成就也是很高的,它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当时纷繁的战争场面,并对战争胜败的原因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

《左传》还体现了“民为邦本”的进步思想观点,主张重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要保障人民的生活。

正由于上述的种种成就,《左传》无可厚非地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典范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名着之一。

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原为先秦各国史书的通称,又是鲁国史书的专称。今传《春秋》相传为孔子在鲁国史书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唐宋以后的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此书是大事记式的编年史,书中以鲁国的12位国君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凡2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其内容证实可信。此书记事极为简略,但体例严谨,文字省净,被后人推崇为“简而有法”的典范。甚至有人认为它在遣词造句中都寓有褒贬,并大力宣扬这种所谓“春秋笔法”,对后人的写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书被儒家奉为经典,今与之有关的作品有《春秋左氏传》,本名为《左氏春秋》,起初独立行世,以叙事为主,内容与《春秋》相表里,汉代以后常被用来解释《春秋》,四晋后遂与之合为一处,又有《公羊传》和《谷梁传》是儒家解经之作,侧重阐发“微方大义”。上述三书合称“《春秋》三传”。

论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先秦儒家的重要典籍,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着。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是宋国贵族。孔子早年丧父,依靠替人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务维持生活。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而孔子则不问出身门第,广招弟子,他先后培养教育出了3000名学生,其中有72人对当时社会有所作为,而被称为“贤人”。相传孔子曾经删《诗》、《书》,定《礼》、《乐》,着《春秋》。

《论语》在汉代有3种不同的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现在通行本《论语》即为当时的《鲁论语》。南宋时期,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合为《四书》,并为之做了《集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奴隶制的瓦解,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改变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当时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一些知识分子依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创立自己较为系统的学说,并努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局面。孔子的学说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派之一——儒家学派。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制日益衰败,地主阶级正在兴起,社会矛盾、社会斗争相对尖锐而复杂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以维护旧的奴隶制度为目的的派别体系。孔子在其思想中明确地流露出对大奴隶主政治家周公的推崇,他认为西周初期的奴隶制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孔子“仁”与“礼”以及“爱人”的主张,都是以奴隶制为思想基础,以维护和挽救面临崩溃的奴隶主阶级为主旨而产生的。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典籍,相传为老子所着。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思想自成体系,文风亦很统一,当成于战国时期,《论语》出现之后,为老子后学所编定。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守藏室之吏,与孔子同时,孔子曾向他问礼。但又有人认为老子即老莱子,或云即周太史儋。

同类推荐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热门推荐
  • 我欲封皇

    我欲封皇

    修武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成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即便是再卑微的生命,也同样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梦想!丁凡,一个豪门家族的家仆,一个世袭罔替的奴仆,为了修武,他努力奋斗着!为了脱离奴仆的贱籍,他奋斗着!为了生存,他奋斗着!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悍妻当道:嫡女逆袭败家夫

    悍妻当道:嫡女逆袭败家夫

    新郎缺席?她不气!漠视她,她无视!嫡女变悍妻,调教夫君有法子,“要是怕,或许不会的话,我理解。”激他,惹毛他。“看来,你很有法子?!”周亦昊脸色青红交接。“今晚,行了周公之礼,你不就晓得了!”她脸不红,气不喘,理直气壮反驳。斩桃花要快,对情敌要狠,拍飞不良苗头要准,嫡女当家,势不可挡!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特殊事务所

    特殊事务所

    他们是一群特殊人,不属于血族,也不属于人族。他们是从冥界脱生的一群奇怪的人,拥有常人没有的能力。一般的人叫他们异能者,但是,他们却喜欢叫自己不死族。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独家绝宠:大神虏获小清新

    独家绝宠:大神虏获小清新

    现实里清纯建造师。因为地域差异,游戏里:“老大,她屡次拒绝他的追求,有人送你爱人跑车!”“卖二手市场!”她是游戏里火暴技术流,终有一天将飞机驾照拍在她面前——女人不管是游戏还是现实,有人送你老婆极品装备!”“拆钻!”现实里:“总裁,你都属于我!我的爱情是可以和我一起坐飞机的!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