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500000002

第2章 现代诗歌(1)

尝试集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着有《尝试集》、剧本《终身大事》等。

诗集《尝试集》是胡适的代表作品,于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是中国新诗第1本个人专集。

《尝试集》共3编,后附录早期旧诗《去国集》,收诗64首。第1编是留美时期的作品,“很接近旧体诗”;第2编是1917年回国至1919年底写的诗,前8首还带着浓厚的词曲味,后面作品渐渐作成新诗的样子;第3编是新诗。

作者取陆游“尝试成功自古无”的诗句,反其意为“自古成功在尝试”来命名诗集。1916年即开始白话诗创作。在形式上首先冲破古典诗词的格律束缚和语言规范,以白话作自由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之功。

《尝试集》中许多诗作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道德,表达了变革腐败政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认识价值。《威权》、《乐观》等较有代表性。

女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着有《沫若文集》。《女神》是他的代表作品,1921年8月出版,是郭沫若的第一个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内容与形式全新的新诗集。

《女神》是时代的产物,它传达出“五四”精神的最强音:对封建制度的勇猛冲击,对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在具体内容上,《女神》渴望旧中国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及诗人新我的诞生,饱含着诗人眷念祖国的深厚情感,歌颂了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了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表达了对工农群众的景仰和颂扬,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情讴歌。

《女神》还以浓厚的浪漫主义艺术情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诗集中许多诗篇所表达出的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势,都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豪迈的气魄、宏伟的构思、激昂的音调和急促的旋律形成一股扫荡一切的力量。在很多诗篇中,新奇的想象伴随着大胆的夸张,大量色彩绚丽的词语交织成一幅幅华丽的锦绣,使诗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集还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基调和传奇色彩,许多诗篇以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为题材,借其中的英雄抒发理想,表达现实内容。

在诗歌的格律和形式上,《女神》首次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诗集打破传统固有格局,采用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句法多变而灵活,节奏明快而悠扬,富有极强的音乐性。

郭沫若创作的《女神》开创了自由体新诗的一代诗风,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微雨

李金发(1900~1976),广东梅县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等。他的代表作品《微雨》于1925年由北新书局出版。该集子的《弃妇》等99首诗,大多作于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初,是最先运用象征派手法创作的中国新诗集,标志着中国象征派诗的产生。

诗集在内容上多抒发内心苦闷和哀愁,壮写人生旅途艰辛,描绘异域风土人情,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人生、未来的悲哀和失望,充满颓废和神秘的色彩;艺术上采用象征派惯用的手法,多比喻、暗示,重主观想象。

诗集题材和表现手法给新诗开拓了新的天地,为历来文学史和诗评家所重视,但因文字生拗,意象内涵的神秘和多义性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和歧义,因而毁誉不一。

星空

《星空》是郭沫若现代诗和文的合集,于1923年出版。其中的作品是1921年至1922年作者三次回国期间写成的,后结集而成。

在郭沫若写作《星空》的时候,“五四”运动的高潮已去,国内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面对“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冷静之后,他并不因理想的破灭而悲观失望,仍在苦苦地追求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反映在《星空》中,这部作品可分三类:1.表现对黑暗极度悲愤;2.表现内心矛盾和痛苦;3.表现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星空》中的《天上的街市》一首写得很美,被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作者借用历史神话传说并加以艺术改造,通过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幻化出天上美丽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幸福自由生活,用美丽的天国来否定黑暗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用词准确,节奏和谐并富有音乐美,加之大胆的联想与想象,深受中学生喜爱。

旧梦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收集在《刘大白诗选》。《旧梦》是他的代表作品,1924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9年诗人又重编为《丁宁》、《卖布谣》、《再造》和《秋之泪》4个集子,另行出版。

诗集将下层人民的形象和命运引入新诗,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具有“新质”因素。诗作大多描写工农大众的苦难生活,以《田主来》、《卖布谣》最有名。也有一些讴歌爱情、赞美自然的诗篇。

《旧梦》在艺术上,感情浓烈,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诗集中的诗作属于五四时期的初期白话诗,不免还留有旧诗的痕迹。

洗衣歌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县人,新月社诗人。40年代积极参加民主运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闻一多留美期间,目睹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表现,深为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他写作于1925年春的《洗衣歌》,通过华侨洗衣工人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反帝思想感情。诗人激愤地揭露了浑身散发着铜臭的美国资产者的肮脏灵魂,指责他们种族歧视的可耻行径;表现了华侨工人对富贵者们的鄙视,赞美华工的勤劳高贵,并抒发他们思乡念亲的情愫,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情。

《洗衣歌》采用对答的形式,首尾两节是洋人趾高气扬的吩咐,主干的6节诗则为华工的激愤回答,自然平易,颇有民歌风味。主干每节5行,末行为低行,句式大致相同;主干之外,头尾又配以两节整齐对称的低行诗句,使全诗诗形整饬,具有作者所追求的建筑美。全诗韵位固定(隔行或3、4、5行押韵),加上相同句式的反复出现和迭唱手法的运用,又造成了诗歌的音乐美。

死水

《死水》是闻一多作于1926年4月的代表作品。该诗主要抒发诗人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引起的悲愤心情。诗人在国外时激情地歌唱着“如花的祖国”(《忆菊》),可是现实给予他的只是荒凉与破败,混乱与杀戮,使他经受着莫大的痛苦。《死水》正是在这种心境下写成的。

诗中描摹的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涵蕴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诗作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正如朱自清所指出的,“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死水》便是他这种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每行诗都由4个音步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4行,每行9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扬鞭集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寿彭,江苏江阴人,主要作品有《扬鞭集》、《半农杂文》等。

他的重要作品《扬鞭集》,1926年出版于北京北新书局,分上、中两卷,由周作人作序,收入1917~1925年的诗歌119首。

本诗集内容大都广泛接触社会现实,暴露社会的黑暗、腐朽,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歌颂劳动者的创造精神与美好品质。内容上求真,形式上“增多诗体”,重视音节。

诗集中的《相隔一层纸》、《教我如何不想她》及长诗《敦冰》是作者的代表作。《扬鞭集》是新诗史上较重要的诗集之一。

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秋再度游历英国后在归国的海轮上写的。在诗里他以缠绵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地展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再别康桥》里,他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劼人光”、“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会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

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诗行齐整,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富有音乐性与动态美。

孩儿塔

殷夫(1909~1931),原名徐祖华,浙江象山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

《孩儿塔》,1930年由诗人自己编定,原收诗作65首,但一直未能出版,1931年作者牺牲后,诗稿由鲁迅收存,并作序。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选本,收其中1924到1929年的诗作35首。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全本,并收鲁迅所作的序文。198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殷夫集》,也收入了《孩儿塔》全部诗作。

诗集记录了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内容多为对爱情和故乡的深情而带忧伤的吟唱,同时也有对理想追求的憧憬和改造现实世界的高昂激情,反映了一个觉醒青年内心的愤懑和对黑暗现实的忧愤,以及苦闷中对光明前景的急切呼唤。

猛虎集

《猛虎集》现代着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品,1931年8月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收创作诗33首及译诗7首,自序中称自己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颓废的怀疑”,诗集反映了他那“颓废的怀疑”发展到十分“成熟”的程度。

诗集中《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一诗典型地反映了他在此时期的伤感、迷惘、绝望情绪。其中许多诗作有歌颂空虚与死亡的倾向,情调消沉,表露了当时资产阶级“枯窘”、彷徨的心理状态,艺术上刻意追求格律的改造,有些诗写得浓艳、晦涩,有形式主义倾向。

《再别康桥》是《猛虎集》中最重要、出色的一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出色地显示了徐志摩的才情与个性。

初期白话诗篇

《初期白话诗篇》是现代诗人刘半农的重要作品,1933年由北平星云堂书店影印出版,诗作中收入了***、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胡适、陈衡哲、陈独秀、鲁迅8人诗作26首,另有编者1932年底写于北平的《(初期白话诗稿)序目》一篇。

这些诗稿是编者于1917~1919年收集的珍贵手稿,是为了纪念《新青年》正式提倡白话诗15周年而整理成集的。诗作虽然还受旧体诗的影响,但在新诗的草创时期,毕竟给诗歌形式的解放带来了新鲜空气,对传统的封建文学起了反叛作用。本诗集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望舒草

戴望舒(1906~1950),浙江杭县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望舒草》,1933年8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初版,被收入《现代创作丛刊》,诗集中收集了作者1927~1932年出国前的41首新诗,书末附《诗论零札》17条。

诗作体现了30年代出现在中国文坛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流派的主要特征,诗境朦胧,情绪伤感,意象瑰奇复杂,也实现了诗人自己的创作主张:无音乐性,有情绪波动,有全感官的摄取,有想象的组织,笔触相当灵活。

诗人的创作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同时又注意对中国传统诗境意蕴的继承和汲取、学习西方诗的斧凿痕迹较少,因而,《望舒草》是中国30年代“现代派”的重要代表作品,也是诗人自身创作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浙江金华人,着有诗集《大堰河》、《归来的歌》等。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是他早期的成名作、代表作,写于1933年。

在诗中作者以真挚虔诚的心情怀念和赞美了养育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叙述了她及其一家的悲惨遭遇,并为她受尽人间凌辱与悲苦命运抒发强烈的愤懑和不平。这首诗不仅对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充满了真挚的同情,也对中国农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关注。

诗中的大堰河是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勤劳、宽厚、朴实、善良,一生过着凄苦贫困的生活。为了养活自己的一家,她不得不用自己的乳汁来养育一个地主的儿子,并且是以伟大而圣洁的母爱无私地疼爱着这个“地主的儿子”。这是多么淳朴炽烈的慈母心肠,是中国劳动妇女多么美好感人的灵魂!但是在那个黑暗吃人的社会里,大堰河同许许多多中国劳动妇女一样,终于带着无法实现的梦想,悲凉地离开了人间。

诗人是在回忆与思念之中成功地塑造了大堰河的感人形象,这个形象凝聚着诗人无限真诚的感情和深沉的爱。通过这个形象诅咒了整个黑暗的旧世界,并体现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转变与升华,他是把这首给大堰河的赞美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女们,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在艺术上,这首诗兼有叙事和抒情的双重色彩,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所以诗歌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因素;既有平实的客观叙述,又有浓烈的主观抒情。全诗给人坦诚、自然、情深意切的主观感受。诗人是在自然而动情的陈述中,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无限深情并袒露出自己纯洁的灵魂,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

全诗运用了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荡气回肠、一唱三叹的艺术氛围中把诗的内涵逐渐推向高潮,特别是全诗在临近结尾时突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给人以久远的沉思和启迪,这是艾青在其诗歌中常用的一种独特的技巧。这首诗的语言准确凝重而又灵活多变,具有内在的旋律和整齐和谐的节奏。

罪恶的黑手

臧克家,1905年生,山东诸城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

《罪恶的黑手》是臧克家的代表作品。该诗集由生活书店1934年出版,共16首,是诗人在青岛时的诗作。诗集中所收多为抒情短诗,是《烙印》的姊妹篇。

内容大体有两类:一是通过描绘“可怜的黑暗角落里的人群”,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二是直接抒写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诗人对30年代残破、黑暗的现实充满憎恶,对苦难的劳动人民怀着深沉的热爱和真挚的同情。

同类推荐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拒情

    重生之拒情

    这不妻不妾的10年里最后得来的是什么啊,工作、家庭、儿子、自信、尊严······所有的一切都离开的时候,一道急刹车的声音,换来了成零的重生。成零在心中发誓:既然命运让我重生在遇见你之前,那么就让我好好的扭转那因为爱你而纷乱的人生,我要活出我的精彩,还有就是不会再爱你。但是重生就真的能让自己脱茧成蝶吗?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吗?生活有着很多的不确定,遇到了这些强势而霸道的人后,自己的人生真的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大家要是想看一个普通且平凡的女人在重生后的日子里会怎么慢慢活出自己的精彩,怎样得到自己的爱情的,就多来逛逛吧。本文保证每天一更。本文原书名《重来一次不爱你》亲不要看错了~!···································································《莫笑》莫笑,漂亮且温柔的女孩,是莫月琴带入篮家的拖油瓶。蓝祁,蓝家大少,莫笑的继哥哥。本来两个世界的人,因为双方父母的结合生活在一起。跟着妈妈走进城堡似的新家,天真的莫笑以为从此以后自己有了一个新家,多了一个哥哥,不想却是迎来了她一生的梦魇。一个是恶意引诱,一个是无力挣脱。两个名义上的兄妹怎么在爱与欲的海里挣扎,沉沦。·····························曾经他将她抵压在墙角,上下其手。“小笑,他也像我一样摸过你吗?”哥哥诱惑的嗓音在莫笑的耳畔响起,温热的气息洒在裸露的脖颈激起阵阵战栗。“哥哥·······”羞红了脸的莫笑无措的看着就像恶魔一样的人,全身乏力不知道该如何逃离。······························那天,她兴奋的拿着那张早孕通知单想要给他一个惊喜。莫笑没有想到推开门看到的会是这样的景象,哥哥和马琳竟然在自己最爱的那张床上翻滚,那样忘我,那么投入,连多了她这个观赏者都没有发觉。·····························多年以后再次相逢,他还是那样的丰神俊朗,花边新闻不断。而,她挽着爱人的手,云淡风轻的看着这个曾经的‘哥哥’。她,做到了无视。他,却尝到了心碎。
  • 失落的文明探索

    失落的文明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总裁一抱好欢喜

    总裁一抱好欢喜

    被老公小三设计扒光衣服丢进酒店,求救无门,她向他拨打了求救电话。“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不是白来的……能使得动我的人,除了爸妈你是第一个,说吧,用什么报答对你有求必应的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精品女人的68个精致生活创意

    在生活中创意,在创意中生活,让生活允满新奇和带着微笑的爱。生活过于平淡,生活需要创意。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便利,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当人们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下烦腻的时候,总想来点儿出新出奇的动作,创意生活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浓烈的气氛;休闲需要创意,家居需要创意,吃需要创意,爱需要创意……人们在创意中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创意生活,是人们对于个性的表达,是人们对于生活乐趣的找寻,更是人们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惹祸逃妃太狂妄

    惹祸逃妃太狂妄

    午后。炙热的阳光密密疏疏的从枝叶间斜射下来,白白的光芒充满了幽静典雅的院落……“小姐小姐……”一声高过一声的急切叫喊顿时打破了宁静,随着杂乱的脚步声,一个满脸焦急的红衣少女出现在院落里。又是没人,就连府里的最后一个地方都被她找遍了,这下她真的不知道那位古灵精怪的小姐又躲在了什么地方。垮着一张小脸,红衣少女无奈的快步向院外走去。然而,就在这时——“呼呼………
  • 事故的寡妇

    事故的寡妇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