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楚倥既逝,而切骨之谈罔闻,友山日疏,而苦口之言不至。仆之迷久矣,何特今日也。自今已矣,不复与柳老为怨矣。且两人皆六十四矣,纵多寿考,决不复有六十四年在人世上矣。如仆者,非但月化,亦且日衰,其能久乎?死期已逼,而豪气尚在,可笑也已。与曾继泉闻公欲艹雉发,此甚不可。公有妻妾田宅,且未有子。未有子,则妻妾田宅何所寄托,有妻妾田宅,则无故割弃,非但不仁,亦甚不义也。果生死道念真切,在家方便,尤胜出家万倍。今试问公,果能持钵沿门丐食乎!果能穷饿数日,不求一餐于人乎!若皆不能,而犹靠田作过活,则在家修行,不更方便乎?我当初学道,非但有妻室,亦且为宰官,奔走四方,往来数万里,但觉学问日日得力耳。后因寓楚,欲亲就良师友,而贱眷苦不肯留,故令小婿小女送之归。然有亲女外甥等朝夕伏侍,居官俸余,又以尽数交与,只留我一身在外,则我黄宜人虽然回归,我实不用牵挂,以故我得安心寓此,与朋友嬉游也。其所以落发者,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我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又此间无见识人,多以异端目我,故我遂为异端,以成彼竖子之名。兼此数者,陡然去发,非其心也。实则以年纪老大,不多时居人世故耳。如公壮年,正好生子,正好做人,正好向上。且田地不多,家业不大,又正好过日子,不似大富贵人,家计满目,无半点闲空也。何必落发出家,然后学道乎?我非落发出家始学道也。千万记取。答刘方伯书此事如饥渴然:饥定思食,渴定思饮。夫天下曷尝有不思食饮之人哉?其所以不食饮者,有故矣:病在杂食也。今观大地众生,谁不犯是杂食病者。杂食谓何?见小而欲速也。所见在形骸之内,而形骸之外则不见也,所欲在数十世之久,而万亿世数则不欲也。夫功名富贵,大地众生所以奉此七尺之身者也。是形骸以内物也,其急宜也。是故终其身役役焉劳此心以奉此身,直至百岁而后止。是百岁之食饮也,凡在百岁之内者所共饥渴而求也。而不知止者犹笑之曰:“是奚足哉,男儿须为子孙立不拔之基,安可以身死而遂止乎?”于是卜宅而求诸阳,卜地而求诸阴,务图吉地以覆荫后人,是又数十世之食饮也。凡贪此数十世之食饮者,所共饥渴而求也。故或积德于冥冥,或施报于昭昭,其用心至繁至密,其为类至赜至众。然皆贪此一口无穷茶饭以贻后人耳。而贤者又笑之曰:“此安能久,此又安足云?且夫形骸外矣。劳其心以事形骸,智者不为也,况复劳其形骸,以为儿孙作牛马乎?男儿生世,要当立不朽之名。”是啖名者也。名既其所食啖之物,则饥渴以求之,亦自无所不至矣。不知名虽长久,要与天壤相敝者也。故天地有尽,则此名亦尽,安得久乎?而达者又笑之曰:“名与身孰亲?夫役此心以奉此身,已谓之愚矣,况役此心以求身外之名乎!”然则名不亲于身审矣,而乃谓“疾没世而名不称”者,又何说也?盖众人之病,病在好利;贤者之病,病在好名。苟不以名诱之,则其言不入。夫惟渐次导之,使令归实,归实之后,名亦无有,故曰“夫子善诱”。然颜氏没而能知夫子之善诱者亡矣,故颜子没而夫子善诱之术遂穷。吁,大地众生,惟其见小而欲速,故其所食饮者尽若此止矣,而达者其谁乎?而欲其思孔、颜之食饮者,不亦难乎!故愚谓千载而下,虽有孔子出而善诱之,亦必不能易其所饥渴,以就吾之食饮也。计惟有自饱自歌自饮自舞而已。况如生者,方外托身,离群逃世,而敢呶呶哓哓,不知自止,以犯非徒无益而且有祸之戒乎。然则今之自以为孔子而欲诱人使从我者,可笑也。何也?孔子已不能得之于颜子之外也,其谁兴饥渴之怀,以与我共食饮乎此也邪!纵满盘堆积,极山海之羞,尽龙凤之髓,跪而献纳,必遭怒遣而诃斥矣。纵或假相承奉,聊一举?,即吐哕随之矣。何者?原非其所食饮之物,自不宜招呼而求以与之共也。然则生孔子之后者,讲学终无益矣,虽欲不落发出家,求方外之友以为伴侣,又可得邪?然则生乎今之世,果终莫与共食饮也欤?诚终莫与共食饮也已。答庄纯夫书学问须时时拈掇,乃时时受用,纵无人讲,亦须去寻人讲。盖日讲则日新,非为人也,乃专专为己也。龙溪、近溪二大老可以观矣。渠岂不知此事无巧法邪?佛祖真仙,大率没身于此不衰也。今人不知,皆以好度人目之,即差却题目矣。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黄、麻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黄鹤之胜,尚未眺晴川、游九峰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弟反覆思之,平生实未曾会得一人,不知所惑何人也。然左道之称,弟实不能逃焉。何也?孤居日久,善言罔闻,兼以衰朽,怖死念深,或恐犯此耳。不意忧世者乃肯垂大慈悲教我如此也。即日加冠畜发,复完本来面目,二三侍者,人与圆帽一顶,全不见有僧相矣。如此服善从教,不知可逭左道之诛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然事势难料,情理不常,若守其禁约,不肯轻恕,务欲穷之于其所往,则大地皆其禁域,又安所逃死乎。弟于此进退维谷,将欲“明日遂行”,则故旧难舍;将遂“微服过宋”,则司城贞子未生。兄高明为我商之,如何?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于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既系误犯,则情理可恕,既肯速改,则更宜加奖,供其馈食,又不但直赦其过误已也。倘肯如此,弟当托兄先容,纳拜大宗师门下,从头指示孔门“亲民”学术,庶几行年六十有五,犹知六十四岁之非乎。又与周友山书承教塔事甚是。但念我既无眷属之乐,又无朋友之乐,茕然孤独,无与晤语,只有一塔墓室可以厝骸,可以娱老,幸随我意,勿见阻也。至于转身之后,或遂为登临之会,或遂为读书之所,或遂为瓦砾之场,则非智者所能逆为之图矣。古人所见至高,只是合下见得甚近,不能为子子孙孙万年图谋也。汾阳之宅为寺,马燧之第为园,可遂谓二老无见识乎?以禹之神智如此,八年勤劳如此,功德在民如此,而不能料其孙太康遂为羿所篡而失天下,则虽智之大且神者,亦只如此已矣。元世祖初平江南,问刘秉忠曰:“自古无不败之家,无不亡之国。朕之天下,后当何人得之?”秉忠对曰:“西方之人得之。”及后定都燕京,筑城掘地,得一石匣,开视,乃一匣红头虫,复诏问秉忠。秉忠对曰:“异日得陛下天下者,即此物也。”由此观之,世祖方得天下,而即问失天下之日。秉忠亦不以失天下为不祥,侃然致对,视亡若存,真英雄豪杰,诚不同于时哉!秉忠自幼为僧,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为元朝开国元老,非偶然也。我塔事无经营之苦,又无抄化之劳,听其自至,任其同力,只依我规制耳。想兄闻此,必无疑矣。与焦漪园弟今又居武昌矣。江汉之上,独自遨游,道之难行,已可知也,“归欤”之叹,岂得已邪?然老人无归,以朋友为归,不知今者当归何所欤?汉阳城中,尚有论说到此者,若武昌,则往来绝迹,而况谭学!写至此,一字一泪,不知当向何人道,当与何人读,想当照旧艹雉发归山去矣。与刘晋川书昨约其人来接,其人竟不来,是以不敢独自闯入衙门,恐人疑我无因自至,必有所干与也。今日暇否?暇则当堂遣人迎我,使衙门中人尽知彼我相求,只有性命一事可矣。缘我平生素履,未能取信于人,不得不谨防其谤我者,非尊贵相也。与友朋书顾虎头虽不通问学,而具隹又眼,是以可嘉,周公瑾既通学问,又具隹又眼,是以尤可嘉也。二公皆盛有识见,有才料,有胆气,智仁勇三事皆备。周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于善刀,而不见其能于游刃。顾善发,然发而人不见,故人但见其能于游刃,而不见其巧于善刀。周收敛之意多,平生唯知为己,以故相知少,而其情似寡,然一相知而胶漆难并矣。顾发扬意多平生惟不私己,以故相爱甚博而其情似不专。然情之所专,爱固不能分也。何也?以皆具双眼也。吾谓二公者,皆能知人,而不为知所眩,能爱人,而不为爱所蔽,能用人,而不为人所用者也。周装聋作哑,得老子之体,是故与之语清净宁一之化,无为自然之用,如以石投水,不相逆也。所谓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此等是也,最上一乘之人也,何可得也?顾托孤寄命,有君子之风,是故半夜叩门,必不肯以亲为解,而况肩金巨任大,扶危持颠,肯相辜负哉。是国家大可倚仗人也,抑又何可得也?顾,通州人,周,麻城人。答刘晋川书弟年近古稀矣,单身行游,只为死期日逼,阎君铁棒难支,且生世之苦,目击又已如此,使我学道之念,转转急迫也。既学道,不得不资先觉,资先觉,不得不游四方,游四方,不得不独自而受孤苦。何者?眷属徒有家乡之念,童仆俱有妻儿之思,与我不同志也。志不同则难留,是以尽遣之归,非我不愿有亲随,乐于独自孤苦也。为道日急,虽孤苦亦自甘之,盖孤苦日短而极乐世界日长矣。久已欲往南北二都为有道之就,二都朋友亦日望我。近闻二都朋友又胜矣。承示吴中丞札,知其爱我甚。然顾通州虽爱我,人品亦我所师,但通州实未尝以生死为念也。此间又有友山,又有公家父子,则舍此何之乎?今须友山北上,公别转,乃往南都一游。七十之年,有友我者,便当安心度日,以与之友,似又不必奔驰而自投苦海矣。吴中丞虽好意,弟谓不如分我俸资,使我盖得一所禅室于武昌城下。草草奉笑,可即以此转致之。别刘肖川书“大”字,公要药也。不大,则自身不能庇,而能庇人乎?且未有丈夫汉不能庇人,而终身受庇于人者也。大人者,庇人者也,小人者,庇于人者也。凡大人见识力量与众不同者,皆从庇人而生,日充日长,日长日昌。若徒荫于人,则终其身无有见识力量之日矣。今之人皆受庇于人者也,初不知有庇人事也。居家则庇荫于父母,居官则庇荫于官长,立朝则求庇荫于宰臣,为边帅则求庇荫于中官,为圣贤则求庇荫于孔、孟,为文章则求庇荫于班、马,种种自视,莫不皆自以为男儿,而其实则皆孩子而不知也。豪杰凡民之分,只从庇人与庇荫于人处识取。答友人书或曰:“李卓吾谓暴怒是学,不亦异乎。”有友答曰:“卓老断不说暴怒是学,当说暴怒是性也。”或曰:“发而皆中节方是性,岂有暴怒是性之理。”曰:“怒亦是未发中有的。”吁吁,夫谓暴怒是性,是诬性也,谓暴怒是学,是诬学也。既不是学,又不是性,吾真不知从何处而来也,或待因缘而来乎?每见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岂特暴哉!纵遭反噬,亦所甘心,虽死不悔,暴何足云?然使其复见光明正大之夫,言行相顾之士,怒又不知向何处去,喜又不知从何处来矣。则虽谓吾暴怒可也,谓吾不迁怒亦可也。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昨闻大教,谓妇人见短,不堪学道。诚然哉,诚然哉。夫妇人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但所谓短见者,谓所见不出闺阁之间,而远见者,则深察乎昭旷之原也。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远见则超于形骸之外,出乎死生之表,极于百千万亿劫不可?数譬喻之域是已。短见者癨听得街谈巷议、市井小儿之语,而远见则能深畏乎大人,不敢侮于圣言,更不惑于流俗憎爱之口也。予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此盖孔圣人所以周流天下,欲庶几一遇而不可得者,今反视之为短见之人,不亦冤乎!冤不冤,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同类推荐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冷总独宠契约妻
李雪晨,26岁,一个立志靠自己努力不花家里一分钱就要游遍全球的女孩,因为来到梦想已久的A市,误打误撞救了人,阴错阳差签了约,成了一个很拽男人的妻子。早知道,她说什么都不会来A市了。罗明皓,30岁,父母双亡,身边几米内没有女人身影的他,因为自己的孝顺,娶了认识不到几天的女人,却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女人都是爱慕虚荣,见钱眼开的。既然她入了自己的心,那么,就不准离开了。部分内容:(一)“你说你是谁?”李雪晨揉揉自己的耳朵,打算要好好听听他叫什么来着。“不要装疯卖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接近我爷爷有什么目的。”罗明皓步步紧逼,直到将人逼到墙角,他双手撑在墙上,“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罗明皓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你是奥巴马弟弟吗?那么拽!”李雪晨也不是小虾米,既然他拦住自己,那么,她就不会躲啊。她从某人的手臂下钻出来,人矮也不错。“奥巴马弟弟?”罗明皓头上飞过一只只“呱呱”叫的乌鸦…(二)罗明皓匆匆赶往家里,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放心不下某个小女人,却看见自己那间充满阳刚气的房间,到处都是蕾丝,就连窗帘也没有幸免,他咬牙切齿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那个,你昨晚不是说我们要同房吗?我又睡不惯这么阳刚气的房间,所以就小小做了一下修改。”某人“胆怯”的说着。“哦…”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同房?这个主意不错。”伸手一把抓过某人,然后将她将扛沙包一样甩上肩,一步步往自己的床边走去。“罗明皓,你…你要干什么?”李雪晨双手不停拍打着他的后背,双脚则是不停甩动着。“你不是说我们同房吗?”某人完全没有将她的动作放在心上,“我只是想让晚上的事情提早发生罢了。”“罗明皓,那个…那个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商量的,你…”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