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500000007

第7章 着名战役(6)

战前10年,美国北部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残酷剥削黑奴劳动为基础的南部种植园经济制度极其腐朽,成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使奴隶主占优势的民主党丧失了联邦政权。于是,南部各蓄奴州相继退出联邦,于1861年2月成立“南部联盟”,推选戴维斯为“总统”,以蒙哥马利为“首都”(后迁至里士满),造成分裂的事实,同时征集10万志愿兵,积极备战。4月12日,南军炮击萨姆特要塞,挑起战争。4月15日,林肯下令征集服役期为3个月的民兵7.5万名,镇压南部叛乱。

随后他又宣布对南部沿海实行封锁。北部23个州,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4,人口约2200万。南部11个州人口只有900万,其中奴隶就有350万以上。全国生产总值的75%、工业产量的90%、铁路线的70%集中在北部。但是,北部战争准备不足。在战争爆发时,只有陆军1.6万人,作战舰艇40余艘、南部虽有许多致命弱点,但拥有一批军事骨干,战略上享有内线作战的便利,并可望得到英法当局的援助,在战争前期占有优势。内战战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流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华盛顿-里士满地区和以西的田纳西-密西西比河地区是主要战场。

1861年,林肯政府企图以积极进攻迅速镇压叛乱,恢复联邦统一。但实际执行的战略计划却是分散兵力,从陆地和海上对南部实行逐渐紧缩围困的消极计划(即“大蛇计划”)。行动不坚决,特别是不敢触犯奴隶制度,更不敢武装黑人,表明北部资产阶级害怕黑人起来革命。南部则主动进攻,同时等待外援。在强大舆论压力下,林肯决定7月21日在华盛顿与里士满之间的交通枢纽马纳萨斯地区决战(即第一次布尔河会战或第一次马纳萨斯会战),以图打通向巴士满进军之路。

结果,麦克道尔指挥的联邦军3万人被博雷加德和约翰斯顿指挥的南军打败,向华盛顿溃退,损失惨重。前线的失利加剧了后方的阶级斗争、反革命分子活动猖狂。英国当局也图谋武装干涉。马纳萨斯的惨败,促使联邦国会授权林前召集50万志愿兵(服役期为3年或到战争结束为止),并加强海军建设和军工生产。1862年初,林肯命令联邦陆、海军于2月22日起发动全面攻势。在此以前,西战场的联邦军已经展开了军事行动,进展较顺利。2月间,格兰特指挥的田纳西军团在联邦炮艇小舰队配合下,先后攻克田纳西河上的亨利堡和坎伯兰河上的多纳尔森堡。

比尔指挥的俄亥俄军团也攻克坎伯兰河上的纳什维尔,迫使南军从密西西比河上的哥伦布撤退。3月,波普又在联邦小舰队支援下夺取密西西比河上的十号岛。格兰特则向田纳西河上的匹兹堡码头进军。4月6日,在夏洛与约翰斯顿指挥的南军遭遇。经两天激战,双方各损失l万余人。巴特勒指挥的联邦军在法拉格特舰队协同下,攻克南方战略要地——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奥尔良。5月底,西部联邦军在哈勒克统一指挥下攻克科林斯,继而攻克密西西比河上重镇孟菲斯。这样,西部联邦军解放了整个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大部。同时密西西比河除维克斯堡以南一段之外,绝大部分已被联邦军打通。

在东战场上,麦克莱伦指挥的联邦军主力波托马克军团一直按兵不动,后来在各方压力下发动“半岛战局”,先从水路把军队运到詹姆斯河与约克河之间的半岛东端,继而沿半岛西进,夺取里士满。但麦克莱伦行动迟缓,致使南军预作准备。在着名的“七天会战”(6月25日~7月1日)中,联邦军遭到R·E·李指挥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沉重打击,被迫退出半岛。李乘胜北上,8月底在第2次布尔河(马纳萨斯)会战中,打败联邦军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军团(波普指挥),随后,该军团同波托马克军团都奉命撤回华盛顿附近休整。李军四渡波托马克河继续北进,华盛顿告急。林肯令麦克莱伦率军迎战。9月安蒂特姆一役,李军团被阻,决定南撤。麦克莱伦再次按兵不动,使李军团得以顺利逃回南部。年底,伯恩赛德继麦克莱伦任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与李军团一战,损失1.2万余人。

1863年,战争形势和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强大压力要求林肯政府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1863年1月1日林肯正式发表《解放宣言》,宣布南部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均予解放。并采取一系列革命性措施,特别是颁布宅地法和决定武装黑人(整个战争期间黑人参军约45万人),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国会通过实行征兵法,清洗了军内暗藏的亲奴隶主分子,大胆提拔进步军官,加强了军队的指挥。从此战争进入了新阶段,但南部仍有发动进攻的力量。1863年3月初,胡克指挥的联邦军波托马克军团兵力增至13万余人,南军李军团只有6万人。但胡克指挥不力,4~5月钱瑟勒斯维尔一战,损失惨重。6月,李军团万人攻入宾夕法尼亚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令波托马克军团迎战。7月初双方在葛底斯堡激战3天,联邦军取得歼敌2.8万余人的大捷,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与此同时,西战场上格兰特攻克密西西比河下游重镇维克斯堡,俘敌约2万人。随后,防守密西西比河下游另一重镇哈得孙港的南军投降。至此,联邦军打通了整个密西西比河,“南部同盟”的西南部同东部被切断。11月,在西战场中部,联邦军坎伯兰军团(由俄亥俄军团改编而成)占领南部铁路交通枢纽查塔努加并击溃其外围的南军,从而取得向南进军的战略基地。1864年春,林肯任命格兰特为联邦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各军团;任命谢尔曼统一指挥西战区。格兰特和谢尔曼共同制定的新战略计划规定东西两战区对南部实施协调一致的打击:格兰特亲自指挥东战区主力波托马克军团,以歼灭李军团为主要目标,相机夺取里士满;谢尔曼则由西向东南横扫,深入敌后,占领佐治亚州,对“南部同盟”的东部地区实施中间突破。

4月底,格兰特率领12万余人南进(李军团只有6万余人),5月初渡拉皮丹河,进逼怀尔德巴斯;5~6月间,猛攻科尔德港,损失约5万余人,但几周内就得以补充。李军团损失约3万人,但南部人力物力濒于枯竭,补充困难。6月中旬,格兰特围攻里士满以南的彼得斯堡,双方相持数月。在此期间,李派厄尔利率1万余人奔袭华盛顿,格兰特则令谢里登率优势兵力前去围追堵截。在谢南多厄河谷之战中,厄尔利全军覆没。西战区谢尔曼在查塔努加集结了10万余人(当时约翰斯顿指挥的南军6.2万人)。于5月7日开始行动,首要目标是歼灭约翰斯顿,并夺取南部极为重要的工业交通中心亚特兰大。这是一场无后方作战。

谢尔曼采取迂回战法,绕过南军设防阵地,除个别情况外不进行正面强攻。南军节节退至亚特兰大。9月2日,谢尔曼占领亚特兰大。随即准备着名的“向海洋进军”,目标是佐治亚州沿海要地萨凡纳。他挑选精壮6.2万人(其中有大批黑人),携带20天口粮,11月15日出发。为迷惑敌人,谢尔曼兵分两路,使南军判不明他的主攻方问,防不胜防。11月23日两路大军在米利奇维尔会合后继续东进。12月21日在海军配合下夺取萨凡纳。此役历时l个多月,长驱300多公里,沿途破坏了敌人的战争潜力,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将“南部同盟”的东部分割为两部分,为夺取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刊的态势,联邦军损失不足2200人。1865年初,谢尔曼挥师北进,直捣南、北卡罗来纳,威胁李军团的后方。格兰特也积极进攻,4月3日占领里士满。4月9日,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26日,J·E·约翰斯顿向谢尔曼投降。历时4年多的内战至此结。

整个战争期间,估计联邦军死亡约36万人,南军死亡约25万人。

普法战争的由来

1870年~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19世纪中叶,普鲁士日益强大,1864年战胜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1867年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企图在它的领导下统一整个德意志,并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则企图阻止德意志的统一,保持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并占领莱茵河左岸德意志领土。1870年7月初,西班牙敦请普王威廉一世之亲属利奥波德亲王继承西班牙王位,法国强烈反对,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法皇拿破仑三世任法军总司令,勒布夫任参谋长,计划集中兵力迅速越过国界,向法兰克福突进,切断南北德意志的联系,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但实际上法军动员和集结缓慢,到7月底才集结于边境8个军约22万人,于8月初编为两个军团,分别由麦克马洪元帅和巴赞元帅率领;且后勤供应极差。普王威廉一世任普军总司令,毛奇任参谋长,计划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力图将法军主力歼灭于普法边境或将其赶到法国北方,继而进攻巴黎。普军动员计划周密,由铁路运输部队,至7月底,已于边境集结3个军团约47万人,已装备齐全。

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首先向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无有力的作战行动。普军旋于8月4日转入进攻,越过国境。法军在边境地区不利的阵地上迎击普军的进攻,在维桑堡会战(8月4日)、沃尔特会战(8月6日)和斯比克伦会战(8月6日)中一再失利。巴赞犹豫不决,时而决心退向沙隆与麦克马洪会合,时而决心在梅斯防御。当最后决定向沙隆撤退时,已丧失时机,普军已逼近。

经8月14日的马尔斯拉土尔会战和8月18日的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会战,巴赞军团被普军第1、第2军团合围于梅斯。麦克马洪率军退往沙隆。他原准备诱敌深入,在巴黎城下与普军决战。帝国政府担心继续退却会在国内引起动荡或革命,令其前往解救巴赞,于是麦克马洪于8月22日率军从兰斯出发前往梅斯。此时,从柏林传来一则假消息,说除围攻梅斯的部队外,普军决心全部向巴黎挺进。实际上普军第3军团仍在继续追击麦克马洪军团,并向右实施大胆迂回,协同新编成的第4军团将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连同拿破仑三世一起围困于色当。

9月1日,两军决战,法军大败。

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元帅及39名将军率8.3万余名法军在色当向普军投降。

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组成以特罗奇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至此,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已消除,但普鲁士当局决心将战争继续下去,派兵向巴黎进军。从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转变为侵略战争。

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的工人阶级奋起抗敌,国防政府则阴谋策划投降。

10月27日,巴赞元帅交出梅斯要塞和17万法军,法国处境更加困难。法国人民在各地展开游击活动;新成立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在法国北部和南部继续抵抗;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带领志愿部队同法国人民一起抗击普军。但资产阶级政府继续执行卖国政策,于1871年1月28日同德意志帝国签订全面停战协定。

5月10日,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其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震撼世界的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公社存在到5月28日。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根据和约,法国赔款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1年1月18日,普王在凡尔赛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实现统一,欧洲大陆的局势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德法两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成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使命的召唤

    使命的召唤

    一个从黑暗的地域中走来的邪恶灵魂——他,拥有黑暗与邪恶的过去,双手沾满了血腥与杀戮;他的存在,似乎只为证明一件事——屠杀!他没有理想,毫无抱负,只是为了屠杀而存在,似乎是接受了死亡的召唤!但当他遇到了她……为了正义、为了正在遭受压迫的人们——他终于站了出来,自由与荣耀在引领着他,走向明日的辉煌!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着这一切。(本故事纯属虚构。)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会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会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新书已发《原来你喜欢我呀》失恋第一天,被他捡回家,好吧,先暂住一下!只是……大神,我们熟吗?只不过是友情客串一下你的女朋友,帮你撑个场面,就当做是报答在你这白吃白住之恩,你怎么就能真的这么亲密、亲切、又亲热呢?“大神,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地秀恩爱真的好吗?毕竟不是真的情侣啊……”“我们什么时候不是真的情侣了?”啊?什么时候?她……她也不知道啊……这是假戏真做了吗?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后妈奋斗史

    后妈奋斗史

    但是事情果然可以如她所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坚决不当后妈。这是徐北的决心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学会选择,学会放下,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得与失。学会选择,学会放下,放下也许是一种痛苦,但也许是另一种幸福。珍惜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浪费自己放下的权利,在选择与放下之中成长,你的人生就会越发明媚灿烂。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殿下早安:我的南瓜王子

    殿下早安:我的南瓜王子

    厚脸皮快步跟上来:“朱丽叶,等等我!”我停下来,体内一股热气一路飙升!我一个转身,向身后飞起一脚,吼道:“罗密奥!你有完没有完啊!话剧早就在半个月前就表演完毕!请从我的视线里滚开!”“怎么可能结束呢?无论前世抑或今生,你都是我的朱丽叶!”他嬉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