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000000002

第2章 平型关大捷(1)

1.正确预见

自从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全国战局十分混乱。在华北战场,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在华北战场上实施两翼迂回、中央突破的攻击战略,就是要首先突破华北西部的山地。抢占华北屋脊,掌握主动权。

但是,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队消极防御,在日军的进攻面前,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山西境内,到处可以看到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散兵游勇。有的部队一路撤一路抢,沿途的村庄被洗劫,集市冷冷清清,无人问津。逃难的乡亲拖儿带女,三五成群,在公路上奔走。初秋时分,地里已经是一片荒凉了……

日军夺取平津后,沿交通要道长驱直入,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华北战场形势危急。

通往平型关的道路上,一支军队败退下来,一支军队上前线。

1937年8月6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第一次最高国防会议。周恩来和朱德作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华北的防御做出了具体部署。

针对日本军队对华北地区和淞沪地区展开大规模战略进攻的危急形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8月15日下达了总动员令。20日,正式确定抗日的战略方针,并把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其中,在晋、察、绥3省设立第2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任副司令长官。下编3个集团军及直属军、师、团等部队,共2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7个步兵旅。其编成有:

(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下辖第33军,第34军,新编第2师。

(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第61军,第17军,骑兵第2军。

(第18集)团军,即八路军。

第2战区分为南、北两路军和预备军。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由傅作义担任,南路军前敌总指挥由卫立煌担任,预备军总指挥由阎锡山兼任。

在国民政府调整部署、建立战区,加强华北防御的同时,日本侵略军又加强兵力,大举进攻,华北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不待改编全部就绪,第115师主力即于8月22日由山西省三原地区誓师出征。

征途上,副师长聂荣臻想和林彪谈谈作战方针问题。林彪低着头,默默地往前走。

八路军出师,举国瞩目。与国民党军队相比,八路军的装备差,军费少,后勤补给困难。在日军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八路军这一仗怎么打?毛泽东认为,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战斗的胜败,对全局有极大的影响。毛泽东要求红军指战员,第一仗“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对日本鬼子作战,第一仗应该怎么打?林彪在考虑,聂荣臻也在思忖。

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聂荣臻和林彪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要到太原同阎锡山会商,让聂荣臻也暂留西安。那几天,周恩来向聂荣臻介绍了许多情况。聂荣臻感到,周恩来处理完“西安事变”,对夺取抗战胜利更加充满信心了。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总司令朱德晚上,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举行宴会,招待奔赴抗日前线的将军们。席间,蒋鼎文慷慨承诺:派一个专列,送将军们出潼关。

随着北平、天津的失陷,山西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华北抗战的前沿阵地。山西地形复杂,日军的坦克、飞机、大炮难以发挥作用,又非常有利于八路军开展山地游击战。9月3日晚,聂荣臻同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等人乘火车前往潼关,在潼关换乘木船,渡过浊浪滔滔的黄河。

在黄河对岸的风陵渡,阎锡山早已派梁化之在渡口等候,阎锡山还专门派出了由两节车厢组成的专列小火车前往太原。当时,晋北形势很紧,阎锡山觉得不同日本军队打一仗没法向山西人交待,打又没有把握,很希望八路军早上前线,接待工作也安排得较为周到。

车窗外,一片兵荒马乱的凄凉景象。山西1个月前暴雨成灾,数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从冀绥前线溃败下来的散兵游勇和伤病员四处流浪,无处收容,更加人心惶惶。此景让列车内的聂荣臻心情难以平静。在这个只有小桌小凳的窄轨车厢里,聂荣臻已经感受到了战火硝烟。他找出一份地图,仔仔细细地察看着,仿佛在寻找大显身手的战场。

周恩来在聂荣臻身旁坐下来,问:“荣臻同志,部队要跟日本军队作战,你有什么想法?”聂荣臻抬起头,凝视片刻,说:“前方战局发展很快,国民党军队纷纷败退。115师要做好单独进行游击战的准备。”

聂荣臻指了指地图,显得很有信心,接着说:“晋察冀绥4省交界地区山岭起伏,地形不错,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如果有战机,要好好教训日本鬼子。但我认为,同日本军队作战,不能过分依赖地形,最根本的是要发动群众。”

周恩来头一仰,哈哈哈笑起来,说:“荣臻同志,我们想到一起了。八路军尽管穿了一身国民党军队的军装,武器、弹药、给养等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也不能指望蒋介石,关键是要发动群众,八路军有了群众的支援,一切问题都好办。”

列车到达侯马车站时,第115师师部和徐海东指挥的第344旅正在车站附近集结。聂荣臻同周恩来、张治中等人分手,回到师部。

这时候,林彪已经带着陈光指挥的第343旅前往灵丘。聂荣臻按照预定计划,带领第344旅前往晋东北。在原平东站,他们遇到了从前方溃退下来的国民党军队,这些溃兵一路退一路抢东西,看到八路军开往前方,感到非常惊讶。一个国民党兵用步枪挑着子弹带和两个包裹,扯着嗓门喊:“弟兄们,想留住脑袋,就回头吧,别逞能了。日本军队有飞机、坦克,炮弹比我们的机关枪子弹还多!”

骑在马上的聂荣臻看到这些溃兵,心中激起一股无名怒火。想起太原东站那些东北流亡学生的热情欢送,想起父老乡亲们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慰问品,想起那一阵阵嘹亮的抗日歌声,心中越发难以平静。他回头说:“通信员,告诉杨成武团长,独立团立即开赴平型关以西的大营镇。”

一场使亿万中国人民为之振奋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洛川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反复研究侵华日军作战部署和战略企图,及时同八路军前线指挥员交流情况。1937年9月17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肖克、刘伯承、徐向前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对战场态势提出了深刻的见解。毛泽东认为:

“敌攻华北大约分为4路,总兵力约10~15万人。一路山东,现未出动。又一路津浦线,约一个半团,现攻至马厂。又一路平汉线,约1个师团,现在涿州以北未动。又一路平绥、同蒲线,约3个师团,为其主力,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以此姿势,威胁河南、山东之背,而利于最后夺取山东,完成其夺取华北5省之企图。其总的战略方针,是采取右翼迂回。至于上海进兵,于破坏中国经济命脉外,又钳制中央军之主力,以便利其夺取华北。以上是对日寇第一期作战计划之基本判断。”

毛泽东还指出:“日寇右翼之主力,又分为3路,均以追击姿势前进。一路沿平绥东段、同蒲北段攻雁门关,判断约一师团,占大同后,现未动。一路由天镇占广灵后,向灵丘、平型关进攻,系向晋绥军行右翼迂回。一路由张家口占蔚县后,有攻涞源之势,系向卫立煌军及紫荆关部队左翼迂回。此两路判断系组成联合兵团,至少2个师团,以第一步中央突破之姿势,达成其第二步分向两翼迂回之目的。”

在分析国民党军队的态势时,毛泽东指出:“蒋以卫立煌军处于敌之包围中,令其向平汉线撤退。阎以灵丘为山西生命线,拟集中14个团在平型关以北举行决战。判断如决战胜利,则敌之南进可稍延缓,但必增兵猛攻。如决战失败,敌必速攻平型关、雁门关,待后路预备兵团到达后,主力直下太原,使绥远西境之晋绥军、恒山山脉南段五台等处之各军、平汉北段之各军,均不得不自行撤退,彼可不战而得上述各地,娘子关之天险亦失其作用。”

这一分析中,毛泽东两次提到平型关,可见平型关战略地位重要,可见毛泽东胸怀全局,对平型关战役早有预见。

毛泽东在分析阎锡山集中14个团在平型关以北地域进行决战时,看到了“决战胜利”与“决战失败”两种可能,并明确指出,日本军队“速攻平型关”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使八路军将士更加关注平型关这个要点。

关于日本军队的战略方针意图,毛泽东说得更明确。这就是:“涞源、灵丘为敌必争之地。阜平、五台、盂县如无南北公路,或可暂时不被敌占;如有南北公路,敌有出一支向南切断正太路之可能。不论如何,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冀察晋3省之战略中枢,向此中枢出动主力,此点已为浑源、蔚县、广灵之被占所证明。”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研究作战方针。当时,毛泽东已经看到,晋阎指挥下之傅杨刘汤各军均失锐气,不能确信这些军队能够在现阵地根本破坏敌人战略计划。而八路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过去决定八路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在上述敌我情况下,已根本上不适用了。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行山脉,亦在其大迂回中,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

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八路军的战略部署问题指出:

“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造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游击战争,并为扩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如下之战略部署:我二方面军应集结于太原以北之忻县待命,准备在取得阎之同意后,转至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活动;我四方面军在外交问题解决后,或在适当时机,进至吕梁山脉活动;我一方面军则以自觉的被动姿势,现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如敌南进,而友军又未能将其击退,则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总部进至太原附近,依情况决定适当位置。”

毛泽东发出这份电报时,离平型关大捷只有8天了。

大敌当前,毛泽东把对敌情的判断和八路军的战略部署坦率地告诉前线指挥员,并提出“你们意见如何?请考虑电复”。这充分反映了八路军的军事民主,这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歼灭敌人,发展壮大自己的基本要素。

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当时,第二战区的阎锡山处于退无以面对山西民众,进则无必胜之把握的境地之中。彭德怀分析,阎锡山放弃平型关,企图在沙河决战的决心是动摇的,这种估计是完全对的。抗日开始不久,阎锡山的部下全无决心,阎锡山的军队已失去战斗力,也许在雁门关、平型关、沙河一带会被迫地举行决战,然而大势所趋,必难持久。毛泽东认为,不管阎锡山军队的决战胜败如何,太原与整个华北都是危如累卵。

八路军中,少数同志对于这种客观的必然的趋势,似乎还没有深刻认识,被暂时情况所诱惑。如果这种观点不变,势必八路军也同阎锡山相似,陷入于被动的、应付的、挨打的、被敌各个击破的境遇中。

9月21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对第二战区的形势作出进一步判断,再次重申八路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

对于林彪提出的以陈光指挥的第343旅集中起来,相机给敌以打击,暂时不分散的设想,毛泽东认为,这种一个旅的暂时集中,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许久还无机可乘时,仍以适时把中心转向群众工作为宜。毛泽东还提出,王震率一个团暂时到五台也是可以的,但请注意到适当时机仍以转赴晋西北为宜。依情况判断,林彪率陈光这个旅即使能打一两个胜仗,不久也须转向五台来的。

毛泽东处处着眼于大处,着想于全局。

林彪盼望集中兵力打一两个胜仗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2.漂亮的伏击战

“七七”事变后,贪得无厌的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撕去了伪装和平的面纱,企图以蛇吞象,不断向华北增派兵力。

1937年8月中旬,关东军之混成第2、第15旅团以及新编成的大泉和堤支队到达北平、天津与张北县,企图夺取察哈尔、绥远两省,控制平绥铁路,切断中国同苏联的联系;从国内调来的第5、第6、第10师团也到达了平津地区。日本独立混成第11旅团向防守南口、居庸关的国民党第13军汤恩伯的部队实施正面进攻,并于27日占领张家口。

8月24日,日军参谋本部又从国内抽调第14、第16、第108、第109师团,赶赴华北战场,企图迅速实现夺取华北的战略意图。

8月31日,日军成立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下辖第1军和第2军,另1个独立旅团和1个临时航空兵团。这时候,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已经有30多万。

当时,由于南口战役和淞沪会战的失利,国内一些人产生了悲观情绪,甚至散布“日本所向无敌”的谎言。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看到日本军队向平型关、茹越口内长城疯狂进攻的嚣张势头,心里直打鼓。为了有效地抗击日军,鼓舞信心,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先后多次同第二战区的指挥官阎锡山、黄绍疣、卫立煌等人进行会谈,对保卫山西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问题,提出重要建议,并希望成立战地动员委员会,发动和组织群众抗击日军。

阎锡山是山西省五台县人,1901年入山西武备学堂学习。1904年赴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曾加入在军人中成立的铁血丈夫团,任山西新军标统。辛亥革命爆发不久,阎锡山参加太原新军起义,被推为山西都督。军阀混战,阎锡山以山西为根据地,不断扩展自己的实力,曾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人称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日夜关注日军进攻山西,他认为,要保卫山西腹地,就必须凭借长城一线山地的有利地形,这些地形上的既设阵地,能阻止日本军队的进攻。为此,阎锡山决定调整部署,把第6集团军的3个军和第7集团军的4个军分别部署到平型关、茹越口、雁门关一线,并要求八路军先头部队迅速前进至晋东北地区,协同第6军和第7军的部队坚守长城防线。

日本军队果真所向无敌吗?八路军将如何顶住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溃败的压力,给日本军以重击呢?

这些天,林彪和聂荣臻时刻都在关注着战局的变化,都在分析日军的动态。他们看到,日本军队虽然来势凶猛,但官兵骄横,疏于戒备,这是致命的弱点。平型关周围的地形是伏击战的好战场。他们决心,以伏击手段,出其不意地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的日军。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轰炸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狙击天才

    狙击天才

    王海面对佣兵、王牌特工、杀手集团、国际犯罪组织的围追堵截如入无人之地,任何困难险境中只凭一颗子弹就能击毙目标,将金钱、美女收入怀中,他被称之为----狙击天才。读者群:295775184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全书十三篇,《孙子兵法》,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热门推荐
  • 纨绔毒医

    纨绔毒医

    关于纨绔毒医:身为曾经站在云端俯视众生的修真者,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萧强应该怎么做?纨绔修真,毒行天下萧强要在这片都市的土地上,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的江山!...
  • 网游之梦寻三国

    网游之梦寻三国

    雷大官人是80后的游戏巅峰人物,因为外国游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游戏市场而退隐江湖。直到国家开始重视游戏发展,开发出了《梦寻三国》才重新回到了游戏中。可是这个游戏已经不单单是游戏那么简单了,无数的阴谋隐藏在其中身边的内鬼接涌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家庭小茶方,小病烦恼一扫光

    本书定位为一本结构系统全面、内容丰富实用的饮茶养生全典。包括三个大块:从养生和养心两个方面介绍中国茶的健康养生功效。从历史的角度、中医的角度、现代科学的角度等不同层面介绍饮茶的各种好处。还介绍了其他一些茶饮养生的基础知识。介绍我们最常见的7大茶类,已经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造成这7大茶类的养生功效各不相同,同时简单介绍一些这些茶的家庭冲泡方法、宜忌一些名茶的简单介绍。从九大体质、家庭常见健康问题、四季茶饮、不同人群、常见病等5个方面为读者提供最实用的茶饮偏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望族夫人

    望族夫人

    大家族长女叶婉心,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却在家中爹不疼,娘不爱。大婚之日,被父亲锁在屋中,让亲妹妹替嫁。她苦咽泪水,默默接受命运!家族生意危机,她被对方要求联姻。父亲又想故伎重演,却被未婚夫当场戳穿奸计。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金钱利益的交换,没曾想到这个丈夫却对她处处维护,小心呵护,宠溺无边!片段一:新婚之夜,他掀开她的红盖头,看清了她的模样,一直紧绷的脸才缓缓的舒展开。“反正都是联姻,你娶谁不是娶?新娘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为什么还要退回来?”她仰起头,清冷的眸光里没有一丝温度,说出话也极尽嘲讽!他潸然一笑,伸手勾起她的下颌,性感的双唇微启,“我的屁股都被你看了,难不成你还想赖账么?我金世修从一开始要娶的人就是你,也只能是你!”片段二:夜里,他早早上床歇息,只是临上床前却灭了她的灯,抢了她的针,扔了她的线。“这幅图是明天要用的,我今晚上必须做完。”她满脸怒气,双目瞪圆愤愤的吼道。他双手环胸,笑容满面,缓缓开口,“今天的事都还没做完,怎么就惦记着明天了?”“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完?”她仔细的回想着。他突然上前捧着她的脸颊,在她脸上偷香一记,坏坏的说道,“身为妻子,每日伺候你的丈夫是你的必备功课,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忘记呢?”“金世修你这个无赖,放开我…”蜡烛灭,黑暗中,黑夜的妖娆之花慢慢的绽放,散发着阵阵的幽香!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个价值不斐的清洁夏天

    那年的夏天,到现在,田斐都记得十分清楚。他第一次注意到夏小洁的时候,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全国统一高考。而那平凡的女孩到底有什么吸引着自己,从而一步步不自觉的靠近,步步靠近,只为探寻她的与众不同。那年夏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价值不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芒魂帝

    紫芒魂帝

    他大哥是特亚大陆顶顶有名的天才第一人,鼬之狩,他父亲是狩之一族的一族之长,兀烈狩,他母亲则是被三头冥犬看守的神秘之人,那么他是谁呢?他是被整个特亚大陆之上所有势力捕杀的对象,他是上千年来,拥有灵兽级别以上的召唤兽之人。
  • 时间开出了花

    时间开出了花

    那些费尽心机想要忘掉的事情,真的就可以不再想起了吗?很多年前,当她还是一个伪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时常揪着那个人“拜读”她最新出炉的大作。堂堂C大金融系才子的他,苦不堪言之余,实则是心甘如怡的。有一回偶尔翻阅到一篇她登在校刊上的小说,还夸过那个题记——回忆是倒在掌心的水,摊开或是握紧,最终都会从指缝间,一点一滴,流淌干净。这些年,她时常会想起那句话。若真如此,该是多好。可是,属于他和她之间的回忆,固执冥顽,竟生生烙成了手心的掌纹。每每触及,便教她钝痛不已。四年了。她没有想过会再回到这座城市。流浪是一种大境界,不论是关于脚的还是关于心的。她没有这样的境界。她只是,必须,将自己放逐得足够远。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