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海战武器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战争这个“怪物”出现了,并由陆上蔓延到江河湖海和空中。从此,专门用于水上战争的战船就从普通船舶中分化并发展起来。人类最早使用的海战武器单层甲板木船就诞生了。
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希腊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在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人们很早就用商船来运送部队和补给物资。这种带着帆和浆的又短又宽的小船主要用来支援陆地部队,很少用于海上作战。善于航海的腓尼基人驾着他们建造的单层桨战船,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穿越地中海,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据史料记载,腓尼基人建造的早期战船船身细长,速度快,船首带有撞角,每舷配备两层划桨手(一层在另一层之上)。
当时的战船是采用人力划桨,备有辅助风帆,作战时再收起风帆放倒桅杆。海上交锋时主要向敌船撞击或贴近敌船一侧快速航行以破坏敌船的划桨,使敌船丧失机动能力。也有采用接舷战,即迅速接近敌船,用钩子或其他器械抓住对方船舷,士兵跳到对方船上展开刀枪相见的肉搏战。罗马海军是最早使用接舷战的海军。
古希腊海军舰船也较为先进。泰米斯托克利执政时期,希腊雅典海军建造了船首装有冲角、船身又长又窄的3层桨帆战船。该船船舷两侧各排3组船桨,船长约36米,宽6米,排水量230吨,船上配有170名无武装的划桨手:上层62人,中下层各54人,船上另有18~50名进行接舷战的士兵以及12~16名驶帆和维护战船的水手。该船是以桨为主,以风帆为辅作船的推进工具,划桨时最大航速可达6节。其作战武器主要是船首一只约3米长的金属撞角。若敌船受撞角冲击后仍未沉没,则由配有矛、剑、弓、标枪和盾牌等武器的士兵用接舷战结束战斗。
公元678年前后,阿拉伯舰队多次从海上攻击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该城即将落入敌手时,一个名叫卡里尼克斯的叙利亚人献上了他发明的一种叫“希腊火”的武器,帮助罗马人击退了阿拉伯舰队,保住了君士坦丁堡。现在看来,“希腊火”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含有硝石、沥青、硫磺和油的混合物,点着以后投放到敌人的木质船上,便会立刻燃起大火。这种“希腊火”使阿拉伯舰队毁沉甚多。
16世纪,黑火药出现了,人们开始使用火绳枪,并在船前安置一门或多门火炮。直到公元1571年的勒潘托海战为止,延续使用了2000多年的古希腊罗马战船时代终于结束,装备有舷侧炮的新型战船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现代军舰的鼻祖——独木舟
所谓独木舟,就是用一根木头制成的船。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生活中见到这种船了,然而,这种独木舟却是现代各类舰船的“先祖”。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代,人们大多数聚集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可是,由于没有水上工具,他们无法捕捞深水区的鱼群,也无法追赶逃到河对岸的动物。遇到山洪暴发,很多人还会被水淹死。
当时,人们又常常发现,树叶落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块扔到水面就立即沉入水底;人不小心掉进水里,也会被淹死。
经过多次反复比较,人类终于认识到,在自然界中,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却无法浮在水面上。也就是说,人类不自觉地对水的浮力有了感觉。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一些胆大的原始人终于敢爬上浮木,用手抱住木头。而在洪水滚滚涌来时,抓住树干的人就能浮起得生,反之就遭灭顶之灾。
逐渐地,人们发现,树叶能负荷的重量是微不足道的,树干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而且,圆柱形的树干在水里不稳定,它会随着水流而翻滚,遇到了风也会滚动,人在上面坐立不稳,随时都可能落入水中。人们根本无法在这种圆柱形树干上面活动。
就这样,人类一直在默默地探索着,其发展速度极为缓慢。直到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并已能人工取火,独木舟才有了出现的可能。
有了石斧、石锛、锸等工具,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将圆圆的树干削平。后来,一些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火比石斧加工木材更为方便。于是,人类的祖先根据生活中用火的经验,把火也用来作为造船的手段,和石斧、石锛、锸等工具配合使用。人们将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掉要挖去的部分。这样被烧的部分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较容易了。
有了独木舟,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从此可以跨越水域,开拓新的天地。可以这样说,独木舟的出现,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奠定了基础。
独木舟后来演变成木板船、舢板、肪船、帆船、楼船,直至今天的种类船舶。可以这样说,没有独木舟,就没有现代舰船。
战列舰
战列舰的兴衰
战列舰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较强的突击能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亦称战斗舰,战列舰在历史上曾作为舰队的主力舰,在海战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单纵队战列进行炮战,因而得名。
战列舰经历了风帆战列舰和蒸汽战列舰两个阶段。风帆战列舰出现于17世纪后期,是帆船舰队中最大的战舰。其满载排水量为1000吨左右,至19世纪中期发展到4000吨左右。风帆战列舰的舰炮,19世纪初期以前是发射实心弹的前膛炮,装有数十门到上百门;19世纪初期以后,改为发射爆炸弹的后膛炮,多达120~130门。蒸汽战列舰出现于19世纪中期。1849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装有舰炮10门,是蒸汽战列舰的先驱。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推动了蒸汽战列舰的发展。以后,蒸汽战列舰装备了有螺旋膛线的舰炮和能旋转360°的装甲炮塔,装甲厚度大,突击威力和防护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世纪初,英国建造了无畏级战列舰,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有了很大发展,其满载排水量由2万吨增大到7万吨,最大航速由25节提高到30节以上;主炮口径由280~381毫米增大到280~457毫米;重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483毫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舰载航空兵和潜艇的广泛使用,战列舰成为海、空袭击的有利目标。在参战的约60艘战列舰中,约有1/3被击沉或击毁。战后,各国尚有的战列舰均先后退役,并不再建造新的战列舰,战列舰独霸海上的辉煌时代划上了句号。
日德兰海战中的战列舰
1916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北海日德兰大海战,充分显示了无畏级战列舰的辉煌,使战列舰的海上威力几乎达到了顶峰。
日德兰大海战是蒸汽动力战列舰第一次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最后一次以主力舰为首的双方舰队在水面大规模交锋。此役集结了英德两国海军的精华,双方出动战舰共254艘,其中包括44艘无畏级战列舰。战事历时12小时,双方相距远达18千米,以强大炮火互相轰击。但是,速度、火力和军舰数目使双方的指挥官来不及观察、联络和有效指挥。尤其是双方的主力舰都不敢进入对方驱逐舰鱼雷的射程。结果是德国宣称胜利,击沉英舰14艘,可是本身损失11艘,它的舰队始终受到英国舰队的压制。
日德兰之役进一步确立了“大舰巨炮”主义理论,使各国海军更加重视发展以战列舰为核心、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突击兵器的海上舰队。
早期的战列舰
早期的战列舰也称铁甲舰、装甲舰等。在航空母舰出现以前,战列舰成为主宰海洋的巨型战船达数百年之久。
17世纪~19世纪中期,是风帆战列舰主宰海战的阶段。战船为木质船体,最大为3桅帆船,通常设2~3层甲板,带有轮子的火炮置于甲板之上,通过舷侧门进行射击。17世纪,战列舰最大为1750吨,装有80~100门火炮,舰员600~700人。18世纪,排水量增至2000吨以上设3层甲板,装120~140门火炮。火炮多为固定炮塔的滑膛炮,需从炮口装填实心炮弹。19世纪中期,战列舰排水量已达4000~5000吨,装有120~130门从炮尾装填爆炸弹的火炮。由于炮塔不能旋转,所以作战时必须将战列舰一字排开,用舷侧舰炮进行射击。
英国1860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铁壳装甲舰“勇士”号;1873年建成世界上第1艘完全去除风帆、采用蒸汽动力的“蹂躏”号铁壳装甲舰;1892年又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钢质装甲舰。至此,战列舰的发展趋于成熟,各国开始向大吨位、猛火力、重装甲、高航速方向发展。
有史以来,战列舰吨位最大的是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达69万吨,航速达27节,续航力为7200海里;装有9门主炮,口径460毫米,射程45千米。此外,还装有12~20门中口径副炮和100门左右小口径副炮。战列舰在水线以上的船舷、甲板、炮塔、指挥塔等部位都装有装甲防护,一般为150~400主毫米厚,个别部位达400~500毫米。
日本“武藏”号战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战列舰曾作为海军之魂称雄于世长达200多年,主宰着世界海洋。1941年12月8日英国当时最新型的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驶离新加坡,阻止日军在马来西亚半岛北岸登陆。12月10日,英国这两艘军舰被日本海军岸基轰炸机发现。尽管英国军舰向飞机猛烈开炮扫射,也抵挡不住日本飞机的狂轰猛炸,很快被击沉了。事实证明,用战列舰和巡洋舰夺取制海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二战后,由于核动力、舰载机、导弹及电子装备的大量装备使用,使战列舰的优势所剩无几,很快处于从属地位,并被航空母舰取代。
各国战列舰
战列舰
战列舰装有大口径舰炮,带有装甲防护和较强突击火力,能在远洋作战,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它主要担负海上作战、支援登陆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20世纪30年代,战列舰的发展达到顶峰。二战后,战列舰的地位逐渐被航空母舰取代。各国均不再建造战列舰,舰队中的战列舰也纷纷退出现役;一时间,战列舰几乎销声匿迹。现代的战列舰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经过多次现代化改装。
“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舰长241.55米,宽36术,吃水10米;标准排水量41637吨,最大航速30.1节,续航力为1.5万海里。全舰火力较强,装有4座双联装381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150毫米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重型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中型高炮、40门机关炮,以及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此外,舰上还搭载有4架“阿拉多-19”式水上飞机,以及18艘小艇。该舰的装甲厚实坚固,舷侧有鱼雷防护系统。
“依阿华”级战到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舰长270.4米,宽33米,标准排水量4.5万吨;舰体最厚装甲达430毫米。改装后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安装了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6座双管127毫米火炮、4座“密集阵”近程武器防御系统。舰上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
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的战列舰,是除了航空母舰外,威力和吨位最大的水面战舰。由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于1943~1944年间建成服役,共建造4艘,即“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
依阿华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5.8万吨,动力装置由8座锅炉和4台汽轮机组成,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为212万马力。其航速可达33节,当航速12节时续航力为1.5万海里。人员编制为1651人。本级战列舰有的是5座四联装40毫米炮,全舰通体有装甲防护,水线处307毫米,重要部分达430毫米厚,是世界L装甲最厚的水面舰艇,远远超过小型舰艇和中型舰艇。它的装甲足以承受1吨半重穿甲炮弹的轰击,“飞鱼”导弹击在战列舰的装甲钢板上会弹回去,爆炸冲击波只能划伤装甲。
该级舰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装了反舰、防空、反潜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拆除了4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改装了4座八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和3架“拉姆普斯”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保留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后来还计划在后甲板上加设一层飞行甲板和增设机库,可载12架AV—SB“鹞”式垂直起降飞机或拉姆普斯轻型直升机。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主要战舰,也是世界上仅有的4艘现役战列舰之一。1941年开始建造,1943年下水,1944年在美国海军服役,曾于1958年3月8日退役,80年代初经现代化改装又重新服役。
本战舰满载排水量5.73万吨,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深116米;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为1.5万海里;舰上人员1518人,其中军官为65人。
舰上有重装甲防护,舷装甲厚度307毫米,甲板装甲厚35~121毫米,炮塔装甲厚432毫米,指挥塔侧部装甲厚440毫米,顶部装甲厚183毫米。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原装备有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0座四联装40毫米多管自动高炮,49门20毫米自动高炮。改装后的主要武器有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架,4座四联装“捕鲸叉”导弹发射架,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6座双联装127毫米火炮,4座156管20毫米火炮。406毫米舰炮是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威力最强的舰炮,射程可达38千米以上,每发炮弹重达1225千克,全舰共载有1220发炮弹。“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发射了大量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境内的目标,其攻击性强、命中率高、突然性大。
此外,本战舰还有先进的雷达、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和电子战系统。
“君主”号战列舰
世界上第一艘钢质战列舰是英国朴次茅斯工厂于1892年开始建造的“君主”号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1.4万吨,全长125米,航速165节。
装备有双联装343毫米炮两座,152毫米炮10门。该舰水线处的装甲带厚457毫米。该舰建成后,人们就发现其航行性能极佳,武器配备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