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200000008

第8章 蒙哥马利(2)

为了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和地点,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蒙哥马利决定实施代号为“伯特伦”的欺骗计划。这个计划是8~9月间设计和制定的,是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精巧的欺骗计划。

计划的总意图是,在北方,不暴露第8集团军的真正意图和实际行动,而在南方,则要有意识地显示正在准备进攻的假象,使敌人摸不清第8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意图,进攻日期和主攻地带。

整个欺骗活动是在集团军范围内进行的。除了采取谨慎地传播有利于敌人的假情报等措施外,主要是从视觉上欺骗敌人。首先是伪装前沿地区的巨大的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堆集所。例如,离阿拉曼车站不远,就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堆集所。它可储存补给品600吨,油料2000吨和工程器材420吨。场地在露天,伪装得很好,除了偶尔有一些坑坑洼洼之外,看不出有堆集所的样子。

其次是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他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战阵地上集结逐渐习以为常。10月1日,这些必要的假卡车、大炮、武器牵引车等都要进入阵地。

到了发动进攻前一天,当进攻的各师集结时,要在夜间把假卡车换成真的作战用车。在准备进攻的各师开来的后方地区,表面上仍应保持全部的车辆密度,用假车辆替代开走的真车辆。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对付敌人的高空照相侦察。

早在总攻日前一个月,就为参加突击的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们在10月23日昼间躺卧用,而且这些战壕都伪装得丝毫不露破绽。

同时,为了表明主要突击可能来自南面,还在那里铺设了一条假输油管。铺设工作于9月下旬开始,施工日进度表明到11月初才能竣工。假输油管长约20英里,在3个地方建造了假油泵房,并在其中两个地方建造了给水站与储油罐。

此外,还用通信分队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讯。为了把伪装搞得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在9月28日至10月21日期间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在最后一天,传达到了普通士兵,并且停止了一切休假和进城活动。这些措施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在黄昏来临之前,23日那天过得像阿拉曼前线上的任何一天。”

隆美尔在评述阿拉曼战役时指出:“这一仗在射击开始之前,就由军需官们打了并且决定了胜负。”蒙哥马利在前沿地区的后勤安排以及他从基地得到的后勤保障,使他的野战火炮在阿拉曼战役的12天里,一共发射了100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102发,而他的中型火炮每天的发射量比这还要大。在其他各方面,蒙哥马利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关于英国军队和轴心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的相对实力,就师的数量而言,双方大致相等。德意军队集团有8个意大利师和4个德国师以及1个空降旅,但各部队的人员和装备都不满额。英军第8集团军辖3个满员军,共10个师和4个独立旅。

编入第8集团军的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南非、希腊和法国的师和旅。但就人与装备的数量而言,英军占有决定性优势。此外,他还拥有短而不中断的交通线。

因此,蒙哥马利对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充满信心。10月19日和20日,他分别召集第13军、第30军和第10军所有中校以上的军官训话,告诉他们他的计划的细节,他如何指导战争以及各个局部怎样与总体计划配合。

他虽然坚信敌人将无法抵抗这次进攻,第8集团军必将取得胜利,但也警告军官们说:“这个仗将是一次艰苦而持久的战斗,我们的部队绝不可以为有了良好的坦克和强大的炮兵支援,敌人就会投降。敌人是不会投降的,激战就在前头。”他预期“整个战役大约需要12天”。

10月23日,蒙哥马利向第8集团军官兵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他在该文告中说道:“我们马上要打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

全世界将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取得最后胜利……要求每个官兵怀着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坚持到底的决心投入战斗。在未受重伤尚能作战的情况下,决不允许任何人投降。”他的私人文告使士气高昂的集团军官兵信心倍增。

10月23日上午,蒙哥马利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战地记者发表演说。他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使许多战地记者大为震惊,都纳闷他怎么会那么自信。

当天下午,他和参谋长德·甘冈一起进驻位于第30军和第13军军部附近的集团军指挥所,准备在那里控制作战。为了能随时访问军长们和部队,他特地调来1辆“格兰特”式坦克备用。

沙漠空军的科宁厄姆也在作战指挥所里,在那里有一个专供他使用的常设帐篷,这与战争早期陆、空军互相隔离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大战前夕,第8集团军从上到下的气氛都是轻松而镇定的。利斯将军后来对此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作战开始前的最后一天,我坐汽车慢慢巡视战场一周,尽可能与各排、炮兵及坦克兵交谈。车开得很慢,以避免扬起沙尘,引起敌人注意。我们取下了挡风玻璃,以免日光反射。

士兵们多在沉静或思考状态中,很多人在写信,不少随军牧师在为他们举行作战前的最后一次布道。大家士气高昂,期待着投入战斗,并且也了解眼前任务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他需要做些什么,我想我们都知道赌注很大。集团军的士气很高,到处都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备战的信心和成功的意志。”

“作战前夜,我和集团军司令共进晚餐。餐后,他问我要做什么。我告诉他我想去看看炮兵阵地。他问我能看到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然后说现在我没有足以影响战局的事可做。他说,我所能做的事,是早点上床睡觉,以便明日早晨以整洁的仪容出现,给部队更多的信心……”

10月23日晚上,蒙哥马利看了一会儿书,很早就睡了。那天傍晚,接替隆美尔的斯图姆将军发给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情况报告是:“敌情无变化。”

但是,到晚上9点40分,英军阿拉曼防线上的1000多门大炮,同时向德军炮兵阵地轰击。刹那间,地动山摇,沙尘满天。20分钟之内,英军炮火已重创敌军炮群。

然后,这1000多门大炮调转炮口把暴雨般的炮弹倾泻在敌前沿阵地上。接着,第30军和第13军的士兵,借助天空中的探照灯光和轻高射炮对固定战线发射的曳光弹,冲进战场上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向敌人展开进攻。一排排头戴钢盔的步兵,随着尖厉急切的风笛声,队列整肃地向前挺进,月光下,刺刀寒光闪烁,高高端起的步枪杀气逼人。

当第30军的4个步兵师在一个最初宽6英里、后来逐渐扩大到8英里的正面上以横队前进时,他们前面有3个主要目标地带。

第一个目标地带叫做“酢浆草”,它沿米泰里亚山脊的西斜面延伸,然后向西北转向腰形山脊的边缘,接着转向正北。“轻步”计划规定于次日凌晨3点10分占领这个目标地带。其次是“皮尔森”目标地带,该地带从腰形山脊的西端向东南延伸,规定于拂晓时由3个装甲旅占领。最后是“小气鬼”目标地带,它在“皮尔森”目标地带的正西,大致是从拉赫曼车站到泰勒阿卡基尔以南的一个区域,这是装甲部队夺取的目标。

在北面,以第51高地师为左翼侧的澳大利亚第9师应夺取直到米泰里亚山脊的“酢浆草”目标地带。山脊本身则由以南非第1师为翼侧的新西兰第2师来占领。供第1装甲师使用的走廊应通过高地师的正面直抵腰形山脊,而供第10装甲师使用的第二条走廊则应通过新西兰师的地域,到米泰里亚山脊北段的反斜面为止。

开始时由步兵师负责清除地雷,但后来每个装甲师都必须用扫雷分队为自己开辟4条狭窄的通道。最初,每一条通道仅几码宽,但要求尽快扩展。然而,夜间的战斗并没有实现这个意图,装甲部队不但没有到达“皮尔森”目标地带,甚至连“酢浆草”目标地带的范围也没有超出。

由于蒙哥马利实施的压制敌炮兵火力的射击和随后的拦阻射击使敌步兵的重武器和通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到24日凌晨前,敌人的防御射击都未能对英军构成实际威胁。这样,英军就能够突破德军的前哨防线向纵深推进。第23装甲旅的“瓦伦廷”坦克团和3个步兵师一起推进,而新西兰第2步兵师则在整个第9装甲旅的协助下向前推进。这些部队要在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桥头堡。

但夺取桥头堡的任务却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夜深后,敌人的抵抗加强了,越来越多的大炮向正在雷区摸索前进的英军士兵、车辆和装甲车射击。除了在地雷场开辟通道碰到困难外,各处散布的地雷也给英军造成了严重延误与大量伤亡。由于沙漠中没有什么地貌特征,烟尘滚滚能见度差,英军在前进中遇到越来越多的进行顽抗的敌防御阵地。

10月24日,蒙哥马利进攻部队的态势大致如下:右面是澳大利亚第26旅;中央是新西兰师的大部分部队,高地师第154旅配置在他们旁边;而左面远处的南非第3旅则还处于“酢浆草”目标地带。

另一个澳大利亚旅、高地师的另外两个旅和一个南非旅仍然没有到达目标地带。第23旅和第9旅还没有建立桥头堡。到拂晓时,第1装甲师的扫雷分队仅在澳大利亚师的作战地域内开辟出一条通道,而第10装甲师所开辟的4条通道,没有一条超出米泰里亚山脊顶峰。

从南面第13军传来的消息也令蒙哥马利不怎么放心。第7装甲师本来应该像北面的第30军那样于23日22时开始进攻,突破“一月”和“二月”两个地雷场,建立一个桥头堡,以便进一步向西扩大战果;而第一自由法国旅则应占领希迈马特山西边山脚下的纳克布赖拉高地。

但一切都不顺利。“蝎子”扫雷装置被毁,部队伤亡惨重,白天获得的战果仅仅是拥塞在“一月”地雷场两侧,“二月”地雷场尚未突破。法国人的运气更坏,地面松软,前进速度缓慢,反坦克炮运不上来,又在7点30分遭德军反突击。

结果,两个上校阵亡,损失了全部车辆,却连一寸土地也没有攻占。当时第13军的处境是,要么突破“二月”雷场,要么在两个雷场之间陷于崩溃。

蒙哥马利逐渐明白了这一总的形势后,于9时以后发布了24日的新命令:一、彻底打通北部走廊;二、新西兰师从“酢浆草”目标地带和米泰里亚山脊向南扩张战果。

24日中午,蒙哥马利在弗赖伯格的司令部召开了一次会议,下令盖特豪斯的第10装甲师必须在第30军全部炮兵的支援下,于当天晚上打到新西兰师的战线之外,进入开阔地带。为了强调这一命令,蒙哥马利还给拉姆斯登参谋长打电话重申:第10装甲师必须推进到“皮尔森”目标地带,以便为新西兰师的进攻提供保护,为此他准备接受重大伤亡。由此可见,在24日那天,蒙哥马利已开始怀疑他的装甲部队指挥官的积极性了。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坦率地说:“第10军军长在情况危急时没有魄力,也未当机立断;第10军的装甲师又普遍缺乏旺盛的进攻意志,可见这不是他们习惯打的仗。”

在此次作战中,沙漠空军持续地发挥作用,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空军不仅在进攻前对敌人的防御工事实施了猛烈轰炸,而且在整个战役过程中都对第8集团军进行了不停顿的战术支援。10月24日,沙漠空军大约出动了1000架次,主要用于直接支援集团军。“台风”式战斗轰炸机痛击了曾把自由法国旅击溃的敌基尔集群。敌第15坦克师和利托里奥师的坦克集团遭到了轻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的穿梭轰炸,敌着陆场遭到了攻击,而英军战线则有空中保护伞的保护。

当夜幕降临时,为保障第10装甲师向前推进的准备工作已在进行。但第10装甲师却说,“还没有作好进攻的准备”。利斯向拉姆斯登查问时,发现拉姆斯登对这次作战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因为山脊上地雷场的纵深比预计的要大,炮轰猛烈,情况混乱,而且英军的掩护炮火越来越远离这支停止前进的装甲部队。

为了避免因炮轰而遭到更多伤亡,装甲部队必须马上分散。因此,第8装甲旅旅长卡斯坦斯25日凌晨向盖特豪斯建议说,他的进攻应当取消。盖特豪斯向拉姆斯登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拉姆斯登同意这个建议并上报集团军参谋长德·甘冈。

这样就发生了蒙哥马利称之为“战役中的真正危机”,而德·甘冈称之为“第一踏脚台”的事件。德·甘冈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因此决定叫利斯和拉姆斯登于凌晨3点30分到集团军作战指挥所开会。然后,他叫醒了蒙哥马利,把开会的事告诉了他。

利斯和拉姆斯登准时到达,并逐一向蒙哥马利汇报了情况。简单说来,情况是这样的:第10装甲师的一个装甲团已经通过一条通道,进入开阔地带,并且在拂晓前可望有更多的装甲团出击。但盖特豪斯担心,进入西斜面开阔地带的坦克在拂晓时容易被敌人逐个瞄准消灭,他要求退回到东斜面比较安全的地带,而拉姆斯登同意他的观点。蒙哥马利认为,任何迟疑或动摇都会使整个战役毁于一旦。

因此,他十分清楚地向拉姆斯登和盖特豪斯表明,他的计划必须贯彻执行,绝不允许撤退。他对拉姆斯登的一切怀疑现在都得到了证实,于是他把拉姆斯登留下来,坦白地对他说,如果他或盖特豪斯不赞成继续推进,他将找别人来代替他们。

当盖特豪斯把拉姆斯登开会后下达的命令传达给卡斯坦斯时,第8装甲旅已经有两个团越过山脊了,第3个团也正沿着走廊跟上来。

但在早7时,打出去的3个团又退回到山脊下隐蔽起来,而在他们左边的第9装甲旅和新西兰师的装甲部队则处于困境。早8时,北面的装甲部队全部出动,进入开阔地带。他们所进入的阵地,正是蒙哥马利要求在前一天晨8时应该到达的地方。英军以极大的代价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英军突出部的作战行动。

由于装甲部队楔入敌军防线时建立了用以对付敌军反突击的阵地,蒙哥马利现在开始指挥步兵部队实施“粉碎性”打击。

一支支部队投入进攻,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千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爆炸,滚滚的沙尘遮天蔽日,烟雾笼罩着整个西南面战场。新西兰师陷入了异常激烈的苦战。中午蒙哥马利在新西兰师司令部召集军长开会。会上,蒙哥马利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新西兰师进一步向南推进将付出太大的代价,因此他把进攻矛头转向北面,命令澳大利亚师开始进行“粉碎性”作战行动。

同类推荐
  • 特种战士

    特种战士

    刘文辉这个人和他的名字极为不相符。文辉的意思是在文这方面超越所有人。但是刘文辉打小就匪,好不容易从父亲的暴打中逃到了部队。还没待一年,就被装进了闷罐车,从繁花似锦的中原,远赴千里来到大西南的原始森林。刘文辉终于明白自己属于那里。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闪击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德国在法、比、荷的胜利,不仅将英国的势力逐出西欧,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它在东南欧的影响。东南欧诸国在现代军备方面都很落后,因此竭力避免与这个欧洲大陆的头号军事强国发生冲突。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因德意两国(没有苏联参加)于1940年8月30日在维也纳强行裁决而趋于缓和。这个裁决使罗马尼亚损失最大。尽管如此,它却寻求和德国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已不复存在,德国便成了能保卫它的剩余领土和对付苏俄威胁的唯一强国。希特勒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罗马尼亚的愿望,因为首先他对普洛耶什蒂油田感兴趣,德国继续作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赖它。
  •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人类社会中原就充满了不可避免的争斗,如何在这场人性的战争中上立于不败之地?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让你快速领会《孙子兵法》的精要。该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全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本军事、政治、商业、为人处事的最佳指导范本。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上古秘符1

    上古秘符1

    此书以一位经历离奇已经身故的老记者的遗书开篇,通过朋友整理其临终口述的形式行文,叙述了主人公唐增一生所遭遇的各种诡异经历,并展现其揭开这背后巨大秘密和人为阴谋的惊险历程。在主人公的身边,还围绕着一批目的各异的盗墓人、江湖人乃至考古工作者,各界神秘人物穿插其间。为了追寻华夏龙脉几处远古的风水镇,探寻传说中的生死界限,主人公和这些人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一个美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七个光秃秃的和尚,那才叫噩梦。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公主。美貌,金钱,美男一样也不缺,只是这公主声名狼藉,美男多成灾,让她苦不堪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赫连云凉

    赫连云凉

    杳已经开启潇湘币奖励项目对于一直支持杳的读者,杳以后可以给予更实在的回馈啦!会选取读者赠与价值不等的潇湘币,参考内容包括:长评、精评、礼品道具、留言数量。相当于大家可以免费看VIP章节。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古家,百年名门,家族繁盛,人才辈出争夺——总是不变的戏码。古云溪,凉薄淡漠的古家二小姐。家族争斗,人情冷暖,在单薄的生命面前,总是如此无足轻重。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因先天性缺陷而脆弱的心脏,习惯了置身事外的冷漠。一次重生的机会,是命运的补偿,还是另外一场无情的捉弄?前世的古云溪今生的赫连云凉段铭瑞武学世家落宇山庄少主,沉稳内荏,气宇非凡。只是——那双眼眸太过深邃,平静的表面下,又会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样一个不能掌握的人,云凉不愿招惹,可偏偏事与愿违。莫寒羽亦兄亦友的大师兄,在外人看来无可挑剔的温雅外表下,却有着令人无语的极度护短无理的脾性,尤其是对觊觎他宝贝师妹的人…司寇商魔教教主,狷狂恣意。藐视众生的狂妄,出神入化的功夫,强硬霸道的手段…从未经历过的捉摸不定的情感令云凉胆怯、好奇,一步步试探性地靠近,陷落近在咫尺。但是当现实、纠葛摆在眼前,她是选择转身还是…赫连风清强势睿智的赫连山庄大小姐,与她的能干、美貌齐名的还有她极度护妹的种种手段。包容一切的爱护、没有掺杂杂质的亲情引起了重生之人的贪恋。韩泷祺昭国三皇子,精明的上位者,角逐至高无上的权利。宫中倾轧,险象环生,习惯了宫廷的勾心斗角,习惯了朝堂的口是心非,遇见近乎无欲无求的云凉,那种由内散发的宁静和淡然,却像风暴的中心,牵引着他不断靠近…萧水何亦正亦邪的栖凤教,洒脱逍遥的左使,随心而动的性情与云凉甚为契合,一场相交,一对知己,一场杀戮,一段恩怨,究竟如何,竟让云凉不惜改变初心,参与到水深混沌的皇权之斗…她不问世事,不理世人的指手画脚,是因为没有人触动她的底线,当有人跨越雷区,赫连云凉不会吝啬展示性情的另一面…一趟无心的京城之旅,却掀开了一个掩盖十几年的真相——赫连云凉的身世之谜。纠葛在她生命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当经历过种种,她还能够保持那颗淡然的心?有没有人,能让她甘心相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兽谑

    兽谑

    每个月圆之夜,展王府都会奇异的死去一名侍妾,死者身上没有致命的伤痕,面部也没有一丝痛若的表情,反而隐显一丝欢愉的味道。众说纷坛,却没有一种说法得到肯定,以展王爷的特殊身份,谁又敢真的追问什么呢?!月月有新的侍妾被抬进展王府,又有不名死因的侍妾,被抬出府安葬。如此的迥异,却也如此的自然,面对展王爷的长相与地位,众家女子飞蛾扑火般络绎不绝。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展王府的侍妾们,各个心有余悸,生怕王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