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200000022

第22章 华西列夫斯基(5)

13日21时50分,整个苏德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夜战行动——参加的有3个集团军、1个坦克军又1个机械化军——开始了。到14日,扎波罗热被夺回。

至此,整个第聂伯河会战胜利结束。

1943年12月中旬,华西列夫斯基自前方回到了莫斯科,参加研究1943年冬季战役计划会议。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就不得不不停顿地反复奔波于前方各个战场,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工作之紧张,任务之繁重,有时简直都超过了他脑力和体能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

在前线,他既要经常与最高统帅商讨全国战局的任何新变化及其特点,为之提供战略总体设想甚至包括具体战役的构思,还要随时解答最高统帅或总参谋部提出的各种棘手问题;又要直接负责自己所在的南方战线各方面军的战役策划和军事行动的协调,甚至深入到各集团军参与实际部署或战前战后检查,解决每一个具体战役中不时冒出来的新问题。会上,华西列夫斯基总结了前线各战场的作战情况和作战经验,分析了整个战局态势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会后,斯大林特意宴请与会人员。当斯大林来到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的身边祝酒时,两人立即站起来。斯大林幽默而风趣地说:“两位劳苦功高,何必大驾起立呢?而不像我,整天在办公室里清闲打坐,所以才特别需要站起来走动走动呢。”一席话,大家都笑起来。

12月21日,华西列夫斯基离开莫斯科,又回到了乌克兰第3方面军和乌克兰第4方面军,即原来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以便根据大本营训令协调它们即将展开的新的进攻行动。

在苏1943冬季作战计划的第一阶段,正当朱可夫协调瓦图京和科涅夫两路大军勇猛进击、节节胜利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在南端协调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第4两方面军进攻尼科波尔地域突出部的行动却连连受阻,进展缓慢。

到2月底,进军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域战役的第一阶段宣告胜利完成。按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乌克兰第1、第2和第3方面军继续向西挺进,在行进中分割德军“南部”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然后将其各个歼灭,并把战线推到苏联国境线附近。乌克兰第4方面军则留驻克里米亚地峡地域,以彻底孤立和封锁克里米亚敌军,并准备实施进攻克里米亚半岛战役。

3月初,在华西列夫斯基的直接参与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制定了进攻乌克兰战役的第2阶段实施方案。

4月10日,也就是解放敖德萨的那一天,华西列夫斯基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奖给他的一枚最高军事勋章——“胜利勋章”。当时,获得此项殊荣的只有他和朱可夫。奖词是:“由于出色地完成最高统帅部赋予的领导大规模战役的任务,从而在粉碎德国***侵略者的事业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尚未发布这项荣誉命令之前,斯大林就首先在电话中向华西列夫斯基表示了祝贺,但最高统帅的贺词叫人听来总是那么沉甸甸的。斯大林在电话里对华西列夫斯基说: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让我祝贺您荣获苏联最高级别的军事勋章,我为您的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但是,也须请您知道,您受到奖励并不仅是由于顿巴斯和乌克兰的解放中有您的智慧和汗水,照我看,它还预示着克里米亚的解放也必须由您来负责。现在我就建议您把注意力转到这件事上来。同时,也不要忘记与您颇有感情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南端,是连接欧洲和中东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的南部海岸,与土耳其遥遥相对,西部则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4月8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打响了进攻克里米亚半岛的第一炮。战斗一开始,第51集团军迅速攻占了赞科伊,第2集团军攻破彼列科普防线。

此际,4月初因急驰敖德萨城下协助乌克兰第3方面军攻城的华西列夫斯基,奉斯大林电令于4月11日赶回了克里米亚前线。

来到托尔布欣的前线指挥所后,华西列夫斯基先听了托尔布欣关于部队进展的详细报告。因扎哈罗夫指挥的近卫第2集团军正在遭受敌军的顽强抵抗,于是,他与托尔布欣商定:立即由坦克第19军和步兵第279师、反坦克歼击炮第21旅组成一个快速集群,由坦克战车搭载步兵同时前进,迅速插入敌军防御后方,以尽快攻占辛菲罗波尔。战斗至第3天,该快速集群就攻克了德军重兵把守的辛菲罗波尔城。随后,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其他部队也大踏步跟进,很多城镇和居民点先后获得解放。

这时,半岛上的大部分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纷纷向塞瓦斯托波尔撤退,并在这里重新集结和组织兵力,企图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负隅顽抗。

的确,塞瓦斯托波尔不愧为一座“堡垒城市”。德国军队在这里已经有了6道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堑壕,此外还有密如蛛网的铁丝网,遍布四周的地雷区及许多令人摸不清具体位置的永备性暗堡发射点。这一切,无疑都给苏军的进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此间,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等指挥者曾多次对塞瓦斯托波尔组织过进攻,但都未能成功。

4月28日,华西列夫斯基制定了详细计划报告给最高统帅,并确定了实施进攻时间——5月5~7日。

5月10日,被希特勒***宣传工具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堡垒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终于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这几天,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一步也未离开过巴拉克拉瓦以北的濒海集团军指挥所。他们一方面时刻注视着前线各部队的进攻行动,随时为他们做战争导引和战略指挥;另一方面则不断把报告上来的战况向最高统帅部汇报,并随时等待最高统帅可能给他们发来的新指示。

在塞瓦斯托波尔被攻克的当天,华西列夫斯基决计到那里去看一看。在麦昔齐耶维山地区,他不幸被一枚残存的地雷炸伤。护送人员将他送往方面军司令部,再往后,被飞机送往莫斯科。

在住院医疗期间,华西列夫斯基一刻也未停止对白俄罗斯战役计划的思考和运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再次考察总参谋部正在起草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的细节。”

其实,当华西列夫斯基还在克里米亚前线紧张地部署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进攻时,斯大林与朱可夫元帅,安东诺夫副总参谋长等就在莫斯科开始了1944年夏季作战计划的运筹帷幄。这次战役的代号叫“巴格拉季昂”。

5月20日,伤愈出院的华西列夫斯基第一次应召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同时参加的还有朱可夫、安东诺夫和什捷缅科。他们这次是在最高范围内审定“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的细节问题。

以后两天,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几乎全是在斯大林那里度过的。

其中第3天,还召集来了所有担任主要进攻方向的那4个方面军司令员,以及苏军各兵种领导人和总参谋部的部分人,以便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经过这次充分的讨论,总参谋部又负责对战役计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明确,“其目的就是合围并消灭明斯克地域内敌中央集团军群的有生力量”。

5月30日,最高统帅和大本营最后批准了“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并规定从6月19~20日开始执行。

关于这个计划的特点,华西列夫斯基曾有8个字的精彩概括:“简单明了,大胆宏伟。”

就在“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被批准的当天,朱可夫去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而华西列夫斯基则到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去。

5月30日夜间,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4人再次聚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

这是白俄罗斯战役前苏军正副最高统帅和正副总参谋长的最后一次聚会。研究并起草了给白俄罗斯各方面军的各个训令,关于立即投入准备白俄罗斯战役的指示和战役实施第一阶段的具体任务。

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俩人以大本营代表身份分别签署的给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罗夫的训令也发了下去。他们要求这4位方面军司令员在他们到达部队之前,先行确定好完成战役准备和开始进攻的日期。

6月4日,华西列夫斯基由莫斯科出发,到了设在斯摩棱斯克州红城附近的森林中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部。在这里,他听取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关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战役计划及其实施准备工作方面的汇报。

6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离开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带着随员到了巴格拉米扬大将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司令部。在这里,华西列夫斯基先后听取了方面军司令、参谋长、各兵种首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关于战役准备过程以及战役的物资保障等方面的报告和说明。

在此后的几天中,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在为铁路工作的缓慢而发愁。因为,一旦承担进攻任务的部队及其所需要的物资和技术器材不能如期到达指定位置,任何周密的计划也等于白费。

而且,由于铁路运输的拖延,必将会使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而这给高度集中起来的部队和大量技术兵器的隐蔽和伪装又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他曾多次向斯大林打电话并递报告,要求最高统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由于华西列夫斯基的一再催促,终于引起了最高统帅部的重视。后经斯大林亲自过问,交通人民委员会才改变了原运输计划,但是,这种修正已经太晚,以致最后不得不把进攻时间推迟到6月23日。

每当大战之前,都是华西列夫斯基最为繁忙的时候。作为苏军总参谋长,他要对所有的方面军和各集团军负责领导工作。总参谋部和大本营还要为考虑其他方向的作战或下一步的战役规划征求他的意见,或干脆要求他主持这些工作。而作为派赴某一指定位置的大本营代表,他也丝毫不能因上述问题而推卸自己的责任。因此,他常常有一种恨不能分身几处的想法。

6月19日,华西列夫斯基奉斯大林的命令,处理列宁格勒方面的问题。直至6月20日,他才回到前线线。

到了1944年夏季,随着苏军在整个西部战线的迅猛推进,特别是白俄罗斯战役的巨大胜利及其战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最终消灭敌“北部”集团军群有生力量、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的条件成熟了。

这时,根据最高统帅大本营的命令,华西列夫斯基的工作又增加了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行动的内容。这样,在整个北部地区作战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方面军就全部由他来负责了。

在7月12日以前,华西列夫斯基不断地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和第2方面军之间飞来飞去。作为大本营代表,他更关心的是这两支部队在具体部署和未来作战中的相互协调问题。待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基本完成战役准备后,华前列夫斯基于12日晚回到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这里正在进行合围德坦克第3集团军的激烈战斗。早些时候,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已派出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11集团军从北南两侧绕到了维尔纽斯的后面。

随着合围圈内敌军被消灭,第31集团军攻克了利达。很快,维尔纽斯也被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解放。更重要的是,由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北部”集团军群的陆上联系终于被切断,德军坦克第3集团军被彻底地挡在立陶宛南部地区。

此后,华西列夫斯基与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决定,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主力部队立即向西挺进,占领整个从考纳斯到波罗的海沿岸的直线走廊,最终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德国与立陶宛之间的边境线,以待下一步从这里直接进军东普鲁士的德军“狼穴”所在地。

至1944年7月底8月初,在整个波罗的海沿岸战场上,苏军的前沿战线已经大大地向前延伸了。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训令,华西列夫斯基的任务再次加重了。他不仅要负责协调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第2方面军的行动,而且还要指挥它们的战役作战。同样,朱可夫元帅在南部战线也得到了同样的指示。

新的使命,让华西列夫斯基更加感到了自己的任重道远。他清楚地知道,德国统帅部和前线德军都不会甘心波罗的海沿岸战线上这个“德军的缺口”的存在,他们肯定会不惜代价地派出部队来填充这一缺口,以恢复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与东普鲁士之间的陆上联系。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性命攸关的。

鉴于此点,华西列夫斯基于8月2日晚将自己的分析报告给斯大林,并再次提出把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调入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他还提出,应把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所属的突击第4集团军也划入该方面军建制。斯大林表示同意他的分析,也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安东诺夫就告诉他说,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已经作出了上述安排。

有了必要的这些部队,华西列夫斯基便命令巴格拉米扬立即在米塔瓦至夏乌里亚一线严加部署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前沿和纵深,以便随时准备击退德军的反突击。此外,为了积极防御的需要,华西列夫斯基又指示波罗的海沿岸第2和第3两方面军立即对里加实施南北夹击作战。

果然不出所料,在此间获得的大量情报表明,敌军正在沿麦麦列河地域建立强大防御,那里已集中了7个步兵师,而且还有一个军队集团集结在里加以南的森林中,看样子可能是要从北面突击进攻米塔瓦。

同时,侦察部队还发现,在夏乌里亚以西地域还有大批敌军正在集结。据此,华西列夫斯基判断,敌人可能要从上述两个方向拔出苏军打在里加湾方面的楔子。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与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首长经过商量,并向最高统帅部请准,在这两个重要方向上布置了强大的防御措施,其中还安排了近卫机械化第3军的反突击行动。

8月16日,德军的突击行动果然开始了。敌军同时以6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两个坦克旅的强大兵力展开反攻,其中反攻的重点在米塔瓦附近。结果,敌人在夏乌里亚附近的突击被击退,而米塔瓦地域的突击却大得其手。虽然遇到英勇顽强的激烈抵抗,德军最后还是堵住了所谓的“缺口”地带,从而获得了一条宽约50公里、长达1000公里的防御地带,在它的南端,则经过日穆季直接可达东普鲁士边界。这是德军在8月下半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取得的最大战果。

同类推荐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简称NSA,超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行动最神秘的情报机构。“棱镜”窃听计划,使得美国国家安全局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拥有着监控全球的网络信息系统,在国际情报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局》详细揭秘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背景、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导人以及其在历次战争、事件中所进行的幕后操作,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了NSA在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类的纪实作品。本书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艰苦不屈的抵抗经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热门推荐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
  • 错恋:第一最好不相见

    错恋:第一最好不相见

    大婚之日,他对她说,我们之间,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联姻。而她,却是因为爱才嫁给她。三年的婚姻里,他们之间相敬如冰,他对她的努力始终视若无睹。三年后他的前女友回国,堂而皇之的住进了原本属于她的卧室。而她,亦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于是,她终究不堪的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狼狈退出。
  • 吞噬大帝

    吞噬大帝

    从此便是吞噬天下的大帝之路!,一个卑微的生灵,打破命运的枷锁,用自己的双手逆天改命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
  • 侯门悍妻

    侯门悍妻

    本以为此生和出嫁无缘了,她是惠周侯府唯一的嫡女,被世人誉为明君的皇帝。难不成要她去冲喜?不不不,上无兄,下无弟。要财,这只会跟在她背后的男人还有个身份,要貌,她万里挑一。某女表示,梁芜菁表示毫无压力,她却屡次遭退婚,她要发飙了……,她坐拥天下三分之一财富。一道圣旨却把她赐给了永安王,一个半年之内死了三个老婆智商不及五岁稚童的傻子作为家族唯一继承人,那就是废帝,就等着招赘完美夫君守着偌大家业混吃等死,然而,曾经英武盖世,成了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观音

    观音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二在心。古典与时尚的融汇,传统与先锋的结合。安意如编著的《观音》这一年,是迷茫,挫折,欣悦的交集。那些怎么也不会老去的旋律,它们让我心醉神驰我企图把我所感知的美和人分享,它们是我年少至今的珍藏。如同小女孩的私物,在合适的时候,总想拿出来和人分享,即使它很有可能不值一晒。
  • 独笑倾城:浅爱,恨悠长

    独笑倾城:浅爱,恨悠长

    苏沫沫的脸瞬间惨白,直愣愣地看着上官浅,还来不及躲开。突然,脚底一滑,狠狠摔了下去。这一系列动作,丝毫不少落入男子眼中。远远站着,帝王一样的姿态,性感磁性的声音响起,“老婆,你就这样急着......投怀送抱!为夫实在受宠若惊!”销魂一笑,好不倾国倾城。
  • 富有的鸭太太

    富有的鸭太太

    本书包含两个故事:富有的鸭太太很有钱,吃得太多却不羞于承认,最后她怎么样了呢?两只狗请了一群朋友参加派对,结果宴会上发生了很多意外……
  •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也是这样,起初必然是从蹒跚学步开始,从有老师的指导开始。而最后能否化蛹成蝶,则全在于自己的努力!社会喧嚣只是表象,静心读书才是根本,为未来读书,为梦想读书,让我们快乐读书。